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谭鑫 赵芳芳 《贵州医药》 CAS 2022年第12期1983-1984,共2页
目的分析核磁共振血管成像用于脑血管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疑似脑血管患者60例,均先后开展多层螺旋CT和核磁共振血管成像,将血管造影结果当作金标准,统计并比较多层螺旋CT和核磁共振血管成像在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准确度、... 目的分析核磁共振血管成像用于脑血管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疑似脑血管患者60例,均先后开展多层螺旋CT和核磁共振血管成像,将血管造影结果当作金标准,统计并比较多层螺旋CT和核磁共振血管成像在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及阳性预测值情况,并分析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检出的脑血管病患者特征。结果血管造影显示阳性49例,阴性11例;多层螺旋CT显示阳性39例,阴性21例;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显示阳性47例,阴性13例。核磁共振血管成像的诊断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多层螺旋CT(P<0.05)。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检出47例脑血管病患者中,脑出血14例(29.79%),脑梗死18例(38.30),脑梗病灶直径>18 mm 4例(22.22),脑梗病灶直径≤18 mm 14例(77.78%),颅内动脉瘤15例(31.91%)。47例患者均存在程度不一脑动脉狭窄,包含大脑前动脉狭窄12例(25.53%);大脑中动脉狭窄15例(31.91%);大脑后动脉狭窄20例(42.55%)。结论核磁共振血管成像用于脑血管病患者能提升诊断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给临床诊断疾病和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出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血管成像 脑血管病疾病 准确度 敏感度 特异度
下载PDF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半定量指标对卵巢癌鉴别诊断及评估FIGO分期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党永平 张涵 米文静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21期3175-3179,共5页
目的分析动态增强磁共振(DCE-MRI)半定量指标对卵巢癌鉴别诊断及评估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西安市长安医院收治的卵巢肿瘤患者200例,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为良性组125例和恶性组75例,恶性组... 目的分析动态增强磁共振(DCE-MRI)半定量指标对卵巢癌鉴别诊断及评估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西安市长安医院收治的卵巢肿瘤患者200例,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为良性组125例和恶性组75例,恶性组患者根据FIGO分期分为Ⅰ期组12例、Ⅱ期组34例、Ⅲ期组17和Ⅳ期组12例。所有患者病理检查前均行DCE-MRI检查,绘制时间-信号强度(TIC)曲线并比较TIC曲线类型,检测并比较各组对比剂达峰值时间(TTP)、最大线性上升斜率(MSI)及最大线性下降斜率(MSD);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DCE-MRI半定量指标诊断卵巢癌及预测FIGO分期的价值。结果恶性组TIC曲线流出型患者比例明显高于良性组,而流入型患者比例明显低于良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患者MSI、MSD明显高于良性组,TTP明显低于良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TTP、MSI、MSD诊断卵巢癌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5(95%CI:0.700~0.829)、0.802(95%CI:0.734~0.870)、0.731(95%CI:0.645~0.817),三者联合诊断卵巢癌的AUC为0.906(95%CI:0.860~0.953),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70%、89.60%。Ⅰ期组患者MSI、MSD<Ⅱ期组<Ⅲ期组<Ⅳ期组(P<0.05),Ⅰ期组患者TTP>Ⅱ期组>Ⅲ期组>Ⅳ期组(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TTP、MSI、MSD预测卵巢癌晚期的AUC分别为0.825(95%CI:0.756~0.894)、0.716(95%CI:0.642~0.791)、0.715(95%CI:0.631~0.799),三者联合预测卵巢癌晚期的AUC为0.892(95%CI:0.842~0.941),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30%、87.20%。结论DCE-MRI半定量指标可有效评估卵巢病变血流动力学变化,卵巢癌患者TIC曲线多为流出型、平台型,TTP减少,MSI、MSD升高,且半定量指标变化与FIGO分期有关,故DCE-MRI检查在鉴别卵巢肿瘤性质及预测分期方面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增强磁共振 半定量指标 卵巢癌 FIGO分期
下载PDF
脑CT灌注成像在早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谭鑫 赵芳芳 《贵州医药》 CAS 2022年第11期1811-1813,共3页
目的分析脑CT灌注成像在早期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8例设为观察组,同时间段本院收治的轻型颅脑外伤患者60例设为对照组,两组均开展脑CT灌注成像,对比两组不同部位脑血容量(CBV)、脑血流灌注率(CBF)及平... 目的分析脑CT灌注成像在早期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8例设为观察组,同时间段本院收治的轻型颅脑外伤患者60例设为对照组,两组均开展脑CT灌注成像,对比两组不同部位脑血容量(CBV)、脑血流灌注率(CBF)及平均通过时间(MTT),后结合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分成预后良好组、预后较差组,比较两组CBV、CBF及MTT差异,分析各项指标和GOS评分的关系。结果观察组额叶、顶叶、脑干和基底节的CBV及CBF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额叶、顶叶、脑干和基底节的MTT均高于对照组(P<0.05)。预后较差组的CBV、CBF低于预后良好组,MTT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CBV、CBF和GOS评分之间为正相关关系,MTT和GOS评分之间为负相关关系。结论脑CT灌注成像在早期重型颅脑损伤诊断和预后评估中具备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CT灌注成像 重型颅脑损伤 脑血容量 脑血流灌注率 平均通过时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