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式现代化视阈下生态警务跨区域协同治理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柴龙 齐晓亮 《行政与法》 2023年第10期35-44,共10页
跨区域生态警务治理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积极探索现代警务新机制、新模式,尝试以生态警务建设的地方公安实践引领警务现代化,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从治理主体、治理方... 跨区域生态警务治理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积极探索现代警务新机制、新模式,尝试以生态警务建设的地方公安实践引领警务现代化,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从治理主体、治理方式、治理功能和价值的角度解读中国式现代化视阈下生态警务跨区域治理的结构逻辑后发现,生态警务跨区域治理的转型机制在于多重治理主体要求生态警务跨区域协作、多元化治理方式促进生态警务转型以及现代化治理制度推动生态警务协同发展三个方面。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我国生态警务跨区域治理的路径优化不仅要在上下联动,促进跨区域协同治理方面不断努力,而且应该重视信息共享,推动数字化治理,还应注重警民结合,构建治理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生态警务 环境保护 协同治理
下载PDF
我国生态环境治理样态、机制及对策研究——以公安机关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为视角
2
作者 齐晓亮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11-118,共8页
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合作式治理”方式一直以来是学界研究的重要内容。从公安机关参与生态环境治理中的执法行动样态入手,解读公安机关执法过程中的多元联动机制,由此构建“关系—嵌入—共生”的三重治理机制框架,以此说明其在参与生态... 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合作式治理”方式一直以来是学界研究的重要内容。从公安机关参与生态环境治理中的执法行动样态入手,解读公安机关执法过程中的多元联动机制,由此构建“关系—嵌入—共生”的三重治理机制框架,以此说明其在参与生态环境治理中的行动机理。同时,从社会互动的视角出发,探索其中的多元互动和联动机制,即“复合型治理”模式。由此提出公安机关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路径,即从“制度再造”入手,促进制度渐进式改革;通过各组织间的相互融入,进而建构系统化组织治理模式;建构“复合型治理”模式,从而互构多元主体共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治理 公安机关 行政执法 生态警务
下载PDF
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研究——基于X市的实证分析
3
作者 柴龙 齐晓亮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79-86,共8页
中国整体上已进入到城市型社会,城市安全发展事项业已成为城市治理的重要内容。本研究构建了城市公共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将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系数作为被解释变量,研究城市承灾能力与抗灾能力对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 中国整体上已进入到城市型社会,城市安全发展事项业已成为城市治理的重要内容。本研究构建了城市公共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将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系数作为被解释变量,研究城市承灾能力与抗灾能力对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水平、生态环境、防治项目、应急演练等因素能够显著降低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的发生。进而探索了城市承灾能力和抗灾能力的提升路径,以期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安全风险 承灾能力 抗灾能力 熵值法
下载PDF
新时代生态警务建设的价值旨归、运行逻辑与现实进路
4
作者 柴龙 齐晓亮 《森林公安》 2023年第5期2-6,共5页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日趋严峻,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或将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因此,保护环境、绿色发展已然成为我国...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日趋严峻,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或将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因此,保护环境、绿色发展已然成为我国当务之急。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各部门的参与和支持。公安机关作为国家维护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的重要力量,肩负着防治和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资源与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违法犯罪活动的使命,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力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安 生态文明建设 警务建设 生态环境 生物多样性 大气污染 环境污染 生态系统
下载PDF
生态环境行政监督职能的运行与完善建议
5
作者 齐晓亮 《环境保护》 CAS 2023年第11期61-65,共5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生态环境法治的全面领导作用越来越突出。生态环境执法链中行政监督职能的发挥与生态环境的恢复状态存在直接关系。生效的司法裁判、行政执法单等划定了行政相对人的恢复责任,但行政机关的监督缺位导致环境被破...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生态环境法治的全面领导作用越来越突出。生态环境执法链中行政监督职能的发挥与生态环境的恢复状态存在直接关系。生效的司法裁判、行政执法单等划定了行政相对人的恢复责任,但行政机关的监督缺位导致环境被破坏状态的持续。探究生态环境行政监督权的顶层设计、实践运行和职能发挥,有助于健全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体系,也是从恢复性行政执法的角度对执法体系的完善。通过完善生态环境行政监督的内外部体系可以强化执法的结果保障;将生态环境执法的恢复性效果纳入执法清单,可促进行政监督质效的发挥;厘清各部门监督职责,明确监督主体责任,可提高行政执法效能,从而健全生态环境行政监督职能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保护 行政监督 恢复性行政执法 生态安全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能源安全体系建设路径分析
6
作者 刘宜卓 齐晓亮 杨历恒 《中国国情国力》 2023年第1期24-28,共5页
疫情、俄乌战争等因素使得全球能源市场波澜再起,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体系的重要性日益显现。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从整体上看必然会使能源体系向绿色、低碳、数字智能等方向发展,从结构上看新能源的使用比重将进一步上升,并逐渐成为支... 疫情、俄乌战争等因素使得全球能源市场波澜再起,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体系的重要性日益显现。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从整体上看必然会使能源体系向绿色、低碳、数字智能等方向发展,从结构上看新能源的使用比重将进一步上升,并逐渐成为支撑性能源,从宏观思路上看,防止能源使用体系的未立先破,已经成为能源安全体系建设的新焦点。现阶段,新能源仍然存在着供应不稳定、普及程度有待提升、在储存消纳环节存在短板等问题。要深入推进能源领域“四个革命,一个合作”,在新能源充分可靠的前提下,协调践行“双碳”目标与能源安全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能源安全 新能源
下载PDF
环境风险防控视阈下环境警察执法权威的重构路径研究
7
作者 齐晓亮 齐文涛 柴龙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82-86,共5页
环境警察执法权威的弱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风险时代背景下再度审视传统环境警察权发现,我国传统警察权难以适应环境风险防控现实需要,造成环境警察执法权威不断弱化,致使警察权应对风险防控的功能日渐消减。究其根源,主要是因为受到环... 环境警察执法权威的弱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风险时代背景下再度审视传统环境警察权发现,我国传统警察权难以适应环境风险防控现实需要,造成环境警察执法权威不断弱化,致使警察权应对风险防控的功能日渐消减。究其根源,主要是因为受到环境警察本体性因素与外部综合性因素共同作用所致。为此,要想全面提升我国环境警察执法权威,有效实现警察权应对环境风险防控功能,亟须对环境警察职业能力、环境警察队伍、相关管理机制进行建构,重塑环境警察执法权威,助推我国环境警察执法效率提升以降低环境风险所造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警察权 执法权威 风险防控 生态文明建设
下载PDF
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背景下环境警察执法的实践困境及路径优化
8
作者 齐晓亮 柴龙 齐文涛 《上海公安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82-89,共8页
提升环境警察执法能力及其效果是推动我国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客观上要求提升环境警察对于环境污染风险的预防性、打击环境违法犯罪的及时性和妥善处置环境问题的专业性。伴随着我国各... 提升环境警察执法能力及其效果是推动我国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客观上要求提升环境警察对于环境污染风险的预防性、打击环境违法犯罪的及时性和妥善处置环境问题的专业性。伴随着我国各地区环境警察实践的有益探索,环境警察治理效能逐渐凸显。然而,在环境警察执法的具体实践过程中,依然存在制度安排不健全、法律权能设置缺位以及环境警察人才队伍储备不足等约束性障碍,严重影响我国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针对上述问题,未来可通过加强环境警察执法相关制度协同、明晰环境警察权的法律内涵以及强化环境警察执法队伍建设等方面予以突破,从而在进一步完善我国公安队伍建设的同时助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环境治理 环境警察 执法实践
下载PDF
环境治理中的多元主体参与研究——基于西北地区问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齐晓亮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360-3369,共10页
环境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多元主体参与是我国环境治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探索多元主体参与对环境治理的具体影响,以785份调查问卷数据为基础对各主体的参与程度进行测度,分别提出了政府参与度感知、企业参与度感知、社会组... 环境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多元主体参与是我国环境治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探索多元主体参与对环境治理的具体影响,以785份调查问卷数据为基础对各主体的参与程度进行测度,分别提出了政府参与度感知、企业参与度感知、社会组织参与度感知、公众参与度感知对环境治理成效感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的假设。然后,利用SPSS 20软件分别对政府参与度感知、企业参与度感知、社会组织参与度感知、公众参与度感知和环境治理成效感知的相关性展开了分析,并通过回归分析检验了多元主体参与感知和环境治理成效感知之间的具体关系,以此测度多元主体参与和环境治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控制受访者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以及居住地等因素后,政府参与度感知对环境治理成效感知的影响最大,公众参与度感知对环境治理成效感知的影响次之,企业参与度感知对环境治理成效感知的影响最小,社会组织参与度感知对环境治理成效感知的影响不显著。这种现象大体符合我国当前环境治理的现实情况,通过探究这种现实情况背后所折射出的深层次问题,有利于明确各主体参与环境治理过程中的现实困境。研究可以为西北地区的环境治理、生态建设等决策提供依据,从而进一步助力于我国多元主体参与环境治理的路径探索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多元主体参与 环境治理成效 政府主导 回归分析
下载PDF
智慧治理: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模式的新选择 被引量:1
10
作者 齐晓亮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91-96,共6页
智慧治理逐渐成为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模式的新选择,在实践中凸显高效化、科学化和智能化的显著优势。我国地方政府智慧型环境治理面临环境信息垄断思维阻碍信息共享、“末端治理”模式阻碍智慧型环境治理结构转型及数据信息平台建设相对... 智慧治理逐渐成为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模式的新选择,在实践中凸显高效化、科学化和智能化的显著优势。我国地方政府智慧型环境治理面临环境信息垄断思维阻碍信息共享、“末端治理”模式阻碍智慧型环境治理结构转型及数据信息平台建设相对滞后等治理困境。通过转变传统治理理念,变革政府组织结构,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构建环境大数据平台,鼓励公众环境参与来提升地方政府智慧型环境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 智慧型环境治理 大数据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下载PDF
中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环境纠纷解决机制的优化路径探究
11
作者 齐晓亮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96-107,共12页
生态警务作为近年来公安机关为生态治理创设的新机制和新模式,毋庸置疑,其中涉及的上下联动机制、多元主体协作及利益联结机制是对地方政府机构改革过程中的一次重大创新。从生态警务的运行逻辑而言,作为生态治理中的全新治理机制,经历... 生态警务作为近年来公安机关为生态治理创设的新机制和新模式,毋庸置疑,其中涉及的上下联动机制、多元主体协作及利益联结机制是对地方政府机构改革过程中的一次重大创新。从生态警务的运行逻辑而言,作为生态治理中的全新治理机制,经历了从治理秩序吸纳到融合互构的过程,在生态警务涉及的多元主体治理中,其资源整合和利益分配也可以通过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得以解决,而其治理行动也经历了从行政主导到多元主体参与治理的过程。鉴于此,我国的生态警务治理需要在完善治理体系、创新工作机制和刻画治理图景上进行深入实践,在引进多主体参与式治理的基础上促进治理势能向效能转化,构建生态警务治理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治理 生态警务 治理共同体 治理现代化
下载PDF
基于演化博弈的环境治理主体行为分析
12
作者 齐晓亮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78-187,共10页
在环境治理过程中,由于未能准确把握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的作用机理及其对政府监管效果的具体影响,致使我国多元主体参与及监管的相关政策难以发挥应有作用。在构建多元主体参与背景下政府与企业之间演化博弈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模型求解... 在环境治理过程中,由于未能准确把握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的作用机理及其对政府监管效果的具体影响,致使我国多元主体参与及监管的相关政策难以发挥应有作用。在构建多元主体参与背景下政府与企业之间演化博弈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模型求解和数值模拟,探究了多元主体参与对环境治理系统稳定演化结果的具体影响。结果显示,社会组织和公众在环境治理中的参与对政府监管效果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社会组织对环境治理系统达到最优情形具有更大贡献;公众参与过多可能会造成政府“懒政”现象的出现。研究结果有利于明晰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作用机理及其对政府监管效果的具体影响,为实现多元主体参与环境治理监管模式创新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多元主体 环境治理 行为策略 演化博弈
下载PDF
课程思政融入预审学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战海 齐晓亮 《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75-77,共3页
预审学作为公安院校的一门综合性应用课程,能有效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进行实践与探索。在阐述相关背景基础上,论述预审学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及目标,探讨如何就发掘和融入课程思政提出一系列对策,表明课程思政融入预审学课堂教学的实践... 预审学作为公安院校的一门综合性应用课程,能有效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进行实践与探索。在阐述相关背景基础上,论述预审学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及目标,探讨如何就发掘和融入课程思政提出一系列对策,表明课程思政融入预审学课堂教学的实践和探索是成功的、有效的,期待能为其他专业课程教学提供有益借鉴,使课程思政与专业知识教学有效融合,成为育人新常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预审学 课堂教学 实践探索
下载PDF
公安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开展课程思政路径探究
14
作者 齐文涛 齐晓亮 《铁道警察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115-119,共5页
政治建警、政治建校是党和国家对公安教育提出的政治要求,也是公安院校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坚持的根本标准。顶岗实习作为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在锻炼学生实战能力和培养学生政治意识上发挥着关键作用。顶岗实习期间开展课程思政... 政治建警、政治建校是党和国家对公安教育提出的政治要求,也是公安院校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坚持的根本标准。顶岗实习作为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在锻炼学生实战能力和培养学生政治意识上发挥着关键作用。顶岗实习期间开展课程思政十分必要,是“公安姓党”政治属性的根本需求,也是顶岗实习特殊课程性质的基本要求,课程思政为顶岗实习提供了价值向导。当前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开展课程思政存在教师参与度低、实习地点分布分散、公安工作特殊性带来的思想冲击以及课程目标不明确等几个方面的困难,对此,需从教师队伍建设、思政元素挖掘、目标方案、考评机制等方面着手,总结顶岗实习期间课程思政建设亮点及经验,突破实施困境,推动课程思政建设持续改进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安院校 顶岗实习 课程思政 政治意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