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方法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疗效比较 被引量:17
1
作者 仇海军 刘彦博 +3 位作者 杨建军 闫志伟 石利涛 刘海波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2年第11期850-851,共2页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5年1月至2011年7月共收治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244例,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71例,切开复位内固定56例,外固定架固定52例,有限切开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65例。结果平均随访7个月,腕...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5年1月至2011年7月共收治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244例,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71例,切开复位内固定56例,外固定架固定52例,有限切开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65例。结果平均随访7个月,腕关节功能按Dienst功能评分标准评定,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组优良率76.1%,内固定组优良率80.4%,外固定架治疗组优良率80.8%,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组优良率93.8%,明显优于其它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它3组间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有限切开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疗效优于其它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 内固定 外固定架固定 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固定
下载PDF
老年人髋部骨折的手术治疗及预后评估
2
作者 徐胜利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8年第12期134-134,144,共2页
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的推进,近些年来,老年人髋部骨折的发病率越来越高[1]。由于老年群体的机体功能日益衰退,且存在较多的基础性疾病,发生髋部骨折时无疑增大了治疗的难度,给其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当前,针对老年人髋部骨折... 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的推进,近些年来,老年人髋部骨折的发病率越来越高[1]。由于老年群体的机体功能日益衰退,且存在较多的基础性疾病,发生髋部骨折时无疑增大了治疗的难度,给其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当前,针对老年人髋部骨折患者多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但是对其手术时机的选择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议性。部分学者专家认为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以最大限度降低手术并发症,帮助患者尽早恢复功能锻炼,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部分学者专家认为应充分做好术前各项准备工作,以尽可能规避手术风险,提高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髋部骨折 手术治疗 预后
下载PDF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临床疗效研究
3
作者 张玉东 刘倩楠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010-0013,共4页
为本研究设计的目标方法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探讨的指标为目标方法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改善效果。方法 为临床设计的方案满足要求,本研究所需要采取的样本来源均为隆化县医院,确定的样本量为100例目标患者,为明确目标患者的收... 为本研究设计的目标方法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探讨的指标为目标方法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改善效果。方法 为临床设计的方案满足要求,本研究所需要采取的样本来源均为隆化县医院,确定的样本量为100例目标患者,为明确目标患者的收集是否满足,本研究在收集的观察时间内进行,共需要的周期为两年。确定样本量满足要求后对所有的目标患者进行入组,制定符合临床要求及方案的纳入与排除标准。将纳入的患者安排分组。本研究分组的100例患者包括两组,每个组别的患者数量均为相同的,其中纳入到对照组的患者实施的治疗方法为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PFNA)内固定,而其余的患者实施的治疗方式不同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根据患者完成治疗后的随访数据对临床指标进行判定,本研究中,判定的指标包括与疾病相关的功能评分、各个治疗方式所花费的时间及患者患处的痛疼程度和安全性等。结果 在不同治疗手术干预的患者中,临床效果及功能改善情况均表现不一,经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干预的患者疾病相关的功能评分、临床疗效、患处痛疼程度及安全性明显更佳,在手术操作过程中表现出的手术指标也明显更佳,术后发生的并发症也明显更低。结论 在目标患者经干预措施手术治疗后,目标方法所呈现出的临床疗效更,能提高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降低患者的痛疼感,且安全性良好,能有效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功能 临床研究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手术对不同椎间孔镜下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8
4
作者 杨波 鹿洪辉 +3 位作者 杨蓓 卢晨晓 常成兵 陈宾 《河北医学》 CAS 2017年第5期776-780,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不同椎间孔镜下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疗效。方法:对128例行经皮椎间孔镜手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椎间孔镜镜下分型,共分为4种:压迫型、瘢痕型、钙化型、侧隐窝狭窄型;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不同椎间孔镜下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疗效。方法:对128例行经皮椎间孔镜手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椎间孔镜镜下分型,共分为4种:压迫型、瘢痕型、钙化型、侧隐窝狭窄型;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及Mac Nab标准评估手术疗效。结果:经过平均(10.5±3.7)个月的随访,各分型患者腰腿痛VAS评分、ODI评分较术前均明显减低,JOA评分较术前明显升高,MacNab标准评定疗效优良率95.31%,VAS、ODI、JO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对不同椎间孔镜下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均有显著疗效,合理利用该分型可以使该手术最大程度地缓解患者的症状,有效提高手术疗效,显著减少术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 椎间孔镜下分型
下载PDF
两种手术方法修复指端缺损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玉东 刘士波 +5 位作者 王培 刘飞 李哲 张擎柱 付世杰 刘倩楠 《河北医学》 CAS 2018年第12期2090-2092,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两种手术方式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40例40指指端缺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指背筋膜皮瓣修复术治疗20例20指(A组),采用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术治疗20例20指(B组),分别观察术后两组皮瓣的成... 目的:对比分析两种手术方式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40例40指指端缺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指背筋膜皮瓣修复术治疗20例20指(A组),采用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术治疗20例20指(B组),分别观察术后两组皮瓣的成活率、指腹外观、皮瓣感觉以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6.6个月,两组皮瓣成活率均达到100%,术后手指功能恢复情况按照TAM评分,两组优良率均为100%,术后皮瓣两点分辨觉:A组:4.0±0.30mm,B组:3.5±0.25mm,两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采用指背筋膜皮瓣或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均能获得良好的功能与外形,两种手术方法均可供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背筋膜皮瓣 指动脉岛状皮瓣 修复
下载PDF
低钠血症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石利涛 刘彦博 +4 位作者 杜金鹏 徐飞 李连伟 李广 康永浩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8年第13期2566-2570,共5页
目的:探讨低钠血症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相关性。方法:于2011年2月至2017年8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的住院患者中选取单侧新鲜闭合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340例(其中老年患者(年龄≥60岁)282例)及同期住院的非骨折老年患者162例为研究对... 目的:探讨低钠血症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相关性。方法:于2011年2月至2017年8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的住院患者中选取单侧新鲜闭合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340例(其中老年患者(年龄≥60岁)282例)及同期住院的非骨折老年患者16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中444例老年患者进行分组,根据有无发生骨折分为骨折组和非骨折组。记录患者入院后首次抽血生化检验结果中钠离子值,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和低钠血症发生情况。在34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比较不同年龄段间骨折发生率、低钠血症发生率,分析低钠血症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相关性。结果:骨折组患者与非骨折组患者性别、年龄段、合并慢性疾病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组患者低钠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骨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60岁患者中,骨折发生率与低钠血症发生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低钠血症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发生相关,纠正低钠血症有助于预防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钠血症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骨质疏松
原文传递
拔伸扳正手法配合矫形器治疗踇外翻临床研究
7
作者 张玉东 刘倩楠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090-0093,共4页
探讨拔伸扳正手法配合矫形器在踇外翻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11月在隆华县医院诊治的踇外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统计学分析方法计算出样本量需要40例,而完成所有患者的入组需要的周期为两年。在完成所有患者的入... 探讨拔伸扳正手法配合矫形器在踇外翻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11月在隆华县医院诊治的踇外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统计学分析方法计算出样本量需要40例,而完成所有患者的入组需要的周期为两年。在完成所有患者的入组后,对其进行各项临床信息的收集。然后将40例目标患者分为不同的组别,2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的手术方式为矫形器矫治,20例采取矫形器配合拨伸扳正手法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本研究确定的临床指标主要有疗效、相关功能评分及安全效果。结果 在经不同手术方式干预随访数据发现,在经目标方法联合应用后的各项随访数值均明显更佳,患者的各项指标改善效果也更明显,包括痛疼评分、踇趾功能评分和临床疗效等,两组治疗过程中或治疗结束后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拨伸扳正手法配合矫形器在踇外翻患者中的效果值得肯定,其不仅在改善患者疾病相关的功能中发挥作用,还能有效降低疾病导致的患者患处痛疼程度,且安全性也得到验证,在临床中能满足这类疾病的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踇外翻 拨伸扳正手法 矫形器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