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社区和医院感染性肺炎的细菌学特点和药敏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李世巧 韦金花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646-648,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与院内获得性肺炎(HAP)病原构成及药敏分析。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100例CAP和40例HAP患儿进行痰液培养,采用传统手工方法鉴定分离细菌,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CAP组痰培养出阳性45例(45.00%),以金... 目的探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与院内获得性肺炎(HAP)病原构成及药敏分析。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100例CAP和40例HAP患儿进行痰液培养,采用传统手工方法鉴定分离细菌,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CAP组痰培养出阳性45例(45.00%),以金黄色葡萄球菌(18株,40.00%)、肺炎克雷伯菌(9株,20.00%)为主。金黄色葡萄球对苯唑西林、万古霉素及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敏感率较高,对青霉素、红霉素耐药率高。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耐药率较高,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等敏感性较高。HAP组痰培养出阳性30例(75.00%),主要以肺炎克雷伯菌(17株,56.67%)及鲍氏不动杆菌(7株,23.33%)为主,两者相对CAP组均有较明显的耐药及多重耐药现象。CAP及HAP中革兰阴性杆菌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分别占21.05%和44.83%。两者ESBLs阳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儿童肺炎治疗应考虑到社区感染及院内感染的致病菌谱差别及其耐药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肺炎 社区获得性感染 交叉感染 抗药性 微生物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下载PDF
广西隆安县过敏性疾病患儿1444例血清过敏原检测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李世巧 《系统医学》 2022年第7期149-152,共4页
目的了解广西隆安县城乡0~14岁过敏性疾病患儿的主要过敏原种类及过敏原分布情况。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0月—2020年10月在隆安县妇幼保健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0~14岁过敏性疾病患儿1444例作为研究对象,定量检测和分析过敏原因不明的患... 目的了解广西隆安县城乡0~14岁过敏性疾病患儿的主要过敏原种类及过敏原分布情况。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0月—2020年10月在隆安县妇幼保健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0~14岁过敏性疾病患儿1444例作为研究对象,定量检测和分析过敏原因不明的患儿中血清总IgE、食入性和吸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E水平。结果总IgE阳性率在患有过敏性疾病儿童中占比78.39%。其中,牛奶多为主要食入性过敏原;尘螨多为患儿吸入性过敏原。患儿屋尘螨/粉尘螨、屋尘、猫/狗毛皮屑IgE阳性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4.218、54.540、39.059,P<0.05)。不同系统过敏性疾病患儿屋尘螨/粉尘螨的IgE阳性率表现为呼吸道症状为主占比28.77%>皮肤症状为主占比16.35%>消化道症状为主占比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608,P<0.05)。结论屋尘螨/粉尘螨是隆安县0~14岁过敏性疾病患儿最主要的吸入性过敏原,牛奶是主要食入性过敏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疾病 儿童 过敏原特异性IgE定量检测
下载PDF
儿童支气管哮喘的防治现状 被引量:7
3
作者 李世巧 《内科》 2013年第2期188-190,共3页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呼吸系统常见、多发病,目前是国际上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炎症疾病之一,儿童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我国对儿童哮喘发病率进行调查后发现,1990年患病率为0.91%,2000年患病率为1.5%^[1],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诱因 防治 对策 综述
下载PDF
吸入和静脉治疗婴幼儿喘息重度发作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5
4
作者 李世巧 《微创医学》 2013年第2期224-225,共2页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近十几年来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严重危害婴幼儿的身心健康。支气管哮喘表现为喘息反复发作,在我院门急诊诊治的呼吸道感染病例中,发现喘息发作的婴幼儿高达20%以上,部分患儿由于不能规范...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近十几年来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严重危害婴幼儿的身心健康。支气管哮喘表现为喘息反复发作,在我院门急诊诊治的呼吸道感染病例中,发现喘息发作的婴幼儿高达20%以上,部分患儿由于不能规范治疗最后发展为哮喘。由此可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喘息 重度发作 吸入给药
下载PDF
新生儿低血糖高危因素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李世巧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3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引起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的高危因素及临床特点和预后,为临床诊治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1000例住院的新生儿的血糖进行常规监测,对确诊的105例低血糖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早产儿、足月小于胎龄儿、出生时有窒息史... 目的探讨引起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的高危因素及临床特点和预后,为临床诊治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1000例住院的新生儿的血糖进行常规监测,对确诊的105例低血糖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早产儿、足月小于胎龄儿、出生时有窒息史、喂养困难、感染、高胆红素血症、糖尿病母亲娩出的新生儿为新生儿低血糖高危因素。出院后随访5例有运动障碍和智力异常。结论对于早产及足月小于胎龄儿、潜在感染、围生期窒息、喂养困难等有低血糖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应严密监测血糖,早开奶,加强喂养,必要时静脉补充,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防止低血糖脑损伤及脑发育障碍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低血糖 脑损伤
下载PDF
炎琥宁治疗咽结合膜热及病毒性肠炎疗效观察
6
作者 李世巧 颜云盈 农小宝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2年第11期1054-1056,共3页
目的观察注射用炎琥宁治疗咽结合膜热及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选择咽结合膜热7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对照组35例。同样的方法将病毒性肠炎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所有治疗组采用注射用炎琥宁静脉滴注,对照组选用... 目的观察注射用炎琥宁治疗咽结合膜热及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选择咽结合膜热7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对照组35例。同样的方法将病毒性肠炎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所有治疗组采用注射用炎琥宁静脉滴注,对照组选用利巴韦林注射液静脉滴注,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咽结合膜热治疗组有效率为88.6%,对照组有效率为57.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4,P<0.01)。病毒性肠炎治疗组有效率为80.0%,对照组有效率为57.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4,P<0.01)。结论注射用炎琥宁治疗病毒性感染疾病疗效优于利巴韦林注射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琥宁 咽结合膜热 病毒性肠炎 利巴韦林
下载PDF
药物联合辅助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72例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李世巧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32期86-86,88,共2页
目的:观察早期补充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以及鼻塞持续气道正压呼吸(CPAP)联合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方法:收治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或可能发生该病患儿72例,早期应用固尔苏及鼻塞持续正压通气治疗,记录治疗前后患儿临床症... 目的:观察早期补充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以及鼻塞持续气道正压呼吸(CPAP)联合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方法:收治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或可能发生该病患儿72例,早期应用固尔苏及鼻塞持续正压通气治疗,记录治疗前后患儿临床症状、体征和血气分析、呼吸机参数的变化,观察有无并发症的出现。结果:用药后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减轻。PO2、PCO2、pH、FiO2、PEEP这几项指标均较用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l)。结论:固尔苏联合鼻塞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显著。方法简便,易于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 早产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鼻塞持续正压通气
下载PDF
小儿肥胖与支气管哮喘关联机制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陆玉婷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12期1-3,共3页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小儿肥胖与支气管哮喘存在一定的关联。虽然具体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肥胖患者往往存在慢性低度炎症,这可能导致支气管的炎症反应增加,从而诱发或加重支气管哮喘。肥胖可以导致免疫系统紊乱,使机体对过敏原产...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小儿肥胖与支气管哮喘存在一定的关联。虽然具体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肥胖患者往往存在慢性低度炎症,这可能导致支气管的炎症反应增加,从而诱发或加重支气管哮喘。肥胖可以导致免疫系统紊乱,使机体对过敏原产生异常反应。这种异常免疫反应可能增加支气管哮喘的风险。肥胖会导致胸廓和膈肌的压力增大,使肺容积减少,呼吸力量下降。这可能导致支气管痉挛更为显著,从而加重支气管哮喘症状。肥胖患者体内激素和细胞因子的水平可能发生变化,其中包括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的失衡。这些物质的异常水平可能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和发展有关。需要注意的是,肥胖和支气管哮喘是复杂的疾病,其发生和发展涉及多个因素的相互作用。因此,了解二者之间的关联机制仍然是一个活跃的研究领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其中的详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肥胖 支气管哮喘 关联机制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新生儿脑损伤防治现状
9
作者 甘震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4年第33期5-6,共2页
目的:由于近些年产房内早产儿抢救的存活率显著提高,因此使得存活的早产儿存在脑损伤的几率也在不断增长,并由此影响我国的新生儿质量以及总的人口质量。论文基于笔者的研究,对新生儿脑损伤防治的现状进行概述,讨论治疗及预防新生儿缺... 目的:由于近些年产房内早产儿抢救的存活率显著提高,因此使得存活的早产儿存在脑损伤的几率也在不断增长,并由此影响我国的新生儿质量以及总的人口质量。论文基于笔者的研究,对新生儿脑损伤防治的现状进行概述,讨论治疗及预防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等新生儿脑损伤的应用现状,旨在为临床上抢救或减少新生儿脑损伤程度提供实时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脑损伤 防治现状
下载PDF
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的临床特点与危险因素分析
10
作者 陆玉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0期63-66,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的临床特点与危险因素。方法 本研究于2019年10月开始,2022年6月结束,所选择的研究对象为87例牛奶蛋白过敏婴幼儿、76例在上述时间范围内经健康体检后为正常个体的婴幼儿,对比分析婴幼儿出现牛奶蛋白... 本研究旨在探究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的临床特点与危险因素。方法 本研究于2019年10月开始,2022年6月结束,所选择的研究对象为87例牛奶蛋白过敏婴幼儿、76例在上述时间范围内经健康体检后为正常个体的婴幼儿,对比分析婴幼儿出现牛奶蛋白过敏的临床特点以及导致该过敏现象的危险因素。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对比健康婴幼儿出现牛奶蛋白过敏的幼儿为剖宫产以及患有家族过敏疾病史的可能性更高,与此同时,此类患儿大多会呈现维生素D缺乏以及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P<0.05)。经多因素相关分析可知,导致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的危险因素相对较多,具体包括:出生方式(剖宫产)、维生素D情况(是否缺乏)、家族过敏性疾病情况、血清牛奶蛋白sIgE阳性、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结论 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过敏疾病,其临床特点包括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等多系统受累表现。危险因素方面,剖宫产、维生素D缺乏、家族过敏史、sIgE阳性、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均与该疾病出现相关。因此,针对这些危险因素,提前进行筛查和干预,可以有效降低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同时,对于已经出现该疾病的婴幼儿,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调整饮食,减轻症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奶蛋白过敏 婴幼儿 临床特点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