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随州博物馆藏西汉铁刀的缓蚀保护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胡东波 王寅娟 +2 位作者 胡钢 陈建立 黄建勋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4-144,共11页
本文以A-3钢模拟铁刀,进行了一系列的缓蚀实验。对单宁酸、苯并三氮唑、钼酸钠、硅酸钠、磷酸钠、苯甲酸钠、六次甲基四胺、硫酸锌等进行了筛选及复配实验,采用浸泡失重法、极化曲线法、扫描电镜表征等手段评价缓蚀效果。最终筛选出钼... 本文以A-3钢模拟铁刀,进行了一系列的缓蚀实验。对单宁酸、苯并三氮唑、钼酸钠、硅酸钠、磷酸钠、苯甲酸钠、六次甲基四胺、硫酸锌等进行了筛选及复配实验,采用浸泡失重法、极化曲线法、扫描电镜表征等手段评价缓蚀效果。最终筛选出钼酸钠、硅酸钠、磷酸钠三者质量浓度为1:1:1的复配缓蚀剂施用于铁刀上,并经历除锈、脱盐、缓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铁刀 铁质文物 缓蚀剂 复配
原文传递
随州博物馆推出地方特色《青铜器》陈列
2
作者 张华珍 《中国博物馆通讯》 2001年第10期30-30,共1页
随州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又是著名的曾侯乙编钟出土地。自1978年发掘曾侯乙墓以来,随州博物馆已收藏各类文物一万余件,其中青铜器多达4千余件,且铭文丰富。为了展示这些精美绝伦而又有地方特色的珍贵文物,特推出《青铜器》展览。
关键词 随州博物馆 青铜器 陈列工作 展览工作
原文传递
随州博物馆藏曾侯匋鼎 被引量:7
3
作者 项章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44-45,共2页
2012年10月,随州警方破获了一起文物案件,追缴回198件(套)不同时期文物,其中包含一件“曾侯匀”铜鼎。据传该鼎出自随州市义地岗墓地,现藏于随州博物馆。
关键词 随州市 馆藏 博物馆 文物
原文传递
湖北随州市安居镇发现春秋曾国墓 被引量:12
4
作者 左德田 余思清 《江汉考古》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8-11,103,共5页
一九八八年元月,随州市安居镇徐家咀村汪家塆窑场民工做砖取土时,偶然挖掘出古代青铜器。随州市博物馆得知这一消息后,当即派员前去调查。经勘查,认定该处是一座古墓葬。现将清理情况简报如下:
关键词 湖北随州 博物馆 古代青铜器 古墓葬 窑场 图版 文物 长方形 随州市 寿县
下载PDF
随州东城区发现东周墓葬和青铜器 被引量:11
5
《江汉考古》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22-26,84,共6页
1980年10月随州市东城区八角楼街八一大队一居民在挖水沟时发现一座古墓莽,随后向市博物馆报告,博物馆立即派员前往现场调查了解,并进行了清理,在调查中还收集了几件出土青铜器。
关键词 出土青铜器 墓葬 随州市 东城区 博物馆 东周 风格特征 现场调查 面饰 兽面纹
下载PDF
随州庙台子遗址试掘简报 被引量:6
6
《江汉考古》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10,97-98,共12页
庙台子遗址位于随州市淅河镇金屯村以西约0.5公里的一方形台地之上.地处涢水北岸支流漂水东岸。遗址西边紧邻庙台子自然村,西距随州市约12公里.南距淅河镇约5公里,东面与西花园新石器时代遗址相距不足200米.遗址所在的台地高出周围地面... 庙台子遗址位于随州市淅河镇金屯村以西约0.5公里的一方形台地之上.地处涢水北岸支流漂水东岸。遗址西边紧邻庙台子自然村,西距随州市约12公里.南距淅河镇约5公里,东面与西花园新石器时代遗址相距不足200米.遗址所在的台地高出周围地面约4—6米。遗址南北宽约120米,东西长约140米,总面积约16,800平方米,系由新石器时代和商周时期的文化层堆积而成,地表现为农耕地。(图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庙台子 新石器时代遗址 陶器纹饰 标本 文化遗存 西周文化 生产工具 西花园 随州市 灰陶
下载PDF
湖北随州擂鼓墩战国东汉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4
7
作者 左得田 《江汉考古》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4,7+97-98,共7页
1978年4月间,我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发掘擂鼓墩曾侯乙墓的同时,又在该墓的南侧发掘了两座古代墓葬(图一)。现将其有关资料简述如下。
关键词 东汉墓 曾侯乙墓 战国时期 腹径 墓葬 形制 图版 口径 文物考古工作 出土
下载PDF
随州擂鼓墩砖瓦厂十三号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4
8
作者 王世振 《江汉考古》 1984年第3期37-41,共5页
一九八三年四月,擂鼓墩大队砖瓦厂在烧砖瓦取土时发现古墓,经市博物馆钻探是一处古墓葬群。市博物馆立即向省、地文物主管部门报告,并同时作了现场保护工作。经批准后对其进行了清理发掘。省博物馆并派王善才同志到工地指导工作。擂鼓... 一九八三年四月,擂鼓墩大队砖瓦厂在烧砖瓦取土时发现古墓,经市博物馆钻探是一处古墓葬群。市博物馆立即向省、地文物主管部门报告,并同时作了现场保护工作。经批准后对其进行了清理发掘。省博物馆并派王善才同志到工地指导工作。擂鼓墩砖瓦厂墓葬群,位于曾侯乙墓西南约500米处的黄土丘上。土丘原为荒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博物馆 发掘简报 指导工作 曾侯乙墓 古墓葬 青铜礼器 随州 墓葬形制 文物 砖瓦
下载PDF
随州旭光砖瓦厂出土青铜器 被引量:2
9
作者 左得田 《江汉考古》 1985年第1期106-107,105,共3页
一九八三年四月,随州市城郊公社旭光大队砖瓦厂做砖取土时,发现了古代青铜器。我馆闻讯立即派员前往调查,得知铜器出土地点为一墓葬,墓坑已遭破坏,长、宽大约为3.2×2米,葬式葬具皆不明确。共收集出土文物十六件。简报如下:铜簋2件... 一九八三年四月,随州市城郊公社旭光大队砖瓦厂做砖取土时,发现了古代青铜器。我馆闻讯立即派员前往调查,得知铜器出土地点为一墓葬,墓坑已遭破坏,长、宽大约为3.2×2米,葬式葬具皆不明确。共收集出土文物十六件。简报如下:铜簋2件。器物形制,纹饰、大小完全相同。子母口带盖,盖顶有圈足形捉手,圆鼓腹,腹部铸对称的两兽首形附耳,有珥,圈足下有三个兽面足。器口沿饰窃曲纹,盖顶,器腹则饰瓦纹,圈足间饰垂鳞纹。通高23.5,口径17.5,腹深10.3,壁厚0.3厘米(图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土青铜器 古代青铜器 出土文物 随州市 子母 古墓葬 葬式 葬具 公社 河南
下载PDF
随州均川出土铭文青铜器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世振 《江汉考古》 1986年第2期101-102,共2页
一九七五年,随州市均川刘家崖出土了青铜器盖。器盖内壁铸有铭文,现作报道如下。铜器盖二件。器身已失,二件器盖形制大小及花纹相同。盖口为正方形,每边长13.5厘米。盖顶部呈方形,正中央有一钮,钮已残。盖体的四个面各留有乳钉状钮柱,... 一九七五年,随州市均川刘家崖出土了青铜器盖。器盖内壁铸有铭文,现作报道如下。铜器盖二件。器身已失,二件器盖形制大小及花纹相同。盖口为正方形,每边长13.5厘米。盖顶部呈方形,正中央有一钮,钮已残。盖体的四个面各留有乳钉状钮柱,存有铸痕,钮已全部残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土青铜器 正方形 随州市 曾侯乙墓 内壁 中晚期 铭文 三角形 文物 形制
下载PDF
随州市何店镇干堰洼宋明墓葬发掘简报 被引量:1
11
作者 左德田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8-47,62,F0002-F0003,共13页
干堰洼宋、明墓位于随州市何店镇巫山村.2002年7~8月,为配合孝襄高速公路建设,在路基范围内发掘清理宋代墓葬2座,明代墓葬4座.随葬品以陶器和瓷器为主,铜器极少.为研究随州地区宋、明时期的政治、经济以及葬俗等方面增加了新的实物资料.
关键词 随州 何店 干堰洼墓地 宋明时期
下载PDF
随州安居镇汉墓
12
作者 左德田 《江汉考古》 1987年第1期5-10,106-108,共9页
一九八五年八月下旬,随州市安居镇棉花采购站兴建消防水池时,发现了一座古墓葬。民工将其部分文物从墓中取出,并把青铜器卖给了废品收购部。该镇业余文物工作爱好者吴仕华同志发现后,立即报告我馆,我馆派员前往调查处理。安居镇委对此... 一九八五年八月下旬,随州市安居镇棉花采购站兴建消防水池时,发现了一座古墓葬。民工将其部分文物从墓中取出,并把青铜器卖给了废品收购部。该镇业余文物工作爱好者吴仕华同志发现后,立即报告我馆,我馆派员前往调查处理。安居镇委对此十分重视,亲临现场,召开座谈会,协同我们追回了全部文物,并派人配合我们清理了残存的墓底,现将情况简报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版 西汉墓 青铜器 腹径 古墓葬 随州市 文物工作 底径 红陶 西汉晚期
下载PDF
从随州出土文物看“吴师入郢,楚王奔随”史实
13
作者 项章 曾庆东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第5期43-45,共3页
文章通过随州境内历年考古发掘出土的楚国、吴国、曾国青铜器等实物资料,与传世和出土文献中关于"吴师入郢,楚王奔随"记载的相互印证。笔者认为出土文物中的曾国就是文献记载中的随国,二者为"一国两名"。为"... 文章通过随州境内历年考古发掘出土的楚国、吴国、曾国青铜器等实物资料,与传世和出土文献中关于"吴师入郢,楚王奔随"记载的相互印证。笔者认为出土文物中的曾国就是文献记载中的随国,二者为"一国两名"。为"曾随之谜"的破解增添新的佐证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州出土文物 楚王镈钟 吴国青铜器 曾侯與编钟 曾随之谜
下载PDF
湖北随州羊子山M4出土青铜器整理简报
14
作者 张昌平 杨力(摄影) +3 位作者 张旭东(摄影) 褚馨(摄影) 许鑫涛(绘图) 赵梦涛(绘图)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56,F0002,I0002,共23页
2007年10月,随州羊子山发现西周早期大型墓葬M4,出土了一批青铜容器。因为M4出土青铜器中有成组的噩侯铭文,该墓被认为是噩侯墓,这是目前所知唯一的一座西周早期噩侯墓。M4的发现重新定位了西周早期噩国地望,也加深了学界对西周早期南... 2007年10月,随州羊子山发现西周早期大型墓葬M4,出土了一批青铜容器。因为M4出土青铜器中有成组的噩侯铭文,该墓被认为是噩侯墓,这是目前所知唯一的一座西周早期噩侯墓。M4的发现重新定位了西周早期噩国地望,也加深了学界对西周早期南土政治的理解。因为羊子山M4青铜器的重要性,青铜器资料已为不少图录所著录,最近还在上海博物馆进行了专题展览,形成了很大的影响力。不过,羊子山M4一直未发表正式的考古简报,该墓墓葬、出土青铜器的背景情况较为缺失,公布的青铜器资料也还有不一致之处。这使噩侯这样一座重要墓葬,难以成为可靠的学术资料。本文重新对M4及出土青铜器进行整理,尝试将这批旧材料爬梳出一些新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子山M4 青铜器 整理与收获
原文传递
湖北随州枣树林墓地M168(曾侯宝)发掘简报 被引量:2
15
作者 郭长江 陈虎 +7 位作者 李晓杨 王玉杰 杨力(摄影) 项军(摄影) 王新成(绘图) 武保林(绘图) 余霜 朱喜梅 《江汉考古》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49,F0003,共29页
M168是枣树林墓地5座大型墓葬之一,共出土随葬器物123件(套),材质包括铜、陶、玉石以及铅锡等。在鼎、簋、簠、缶、编钟等青铜礼器上发现有铭文“曾侯宝”,可以确认M168墓主为曾侯宝。根据随葬器物形制特征及相关铜器铭文,推测M168的年... M168是枣树林墓地5座大型墓葬之一,共出土随葬器物123件(套),材质包括铜、陶、玉石以及铅锡等。在鼎、簋、簠、缶、编钟等青铜礼器上发现有铭文“曾侯宝”,可以确认M168墓主为曾侯宝。根据随葬器物形制特征及相关铜器铭文,推测M168的年代为春秋中期早晚段之间,约为公元前650~前623年。通过墓葬考古出土器物结合被盗传世器物,可以基本推定曾侯宝墓随葬器物组合,对研究春秋中期诸侯墓葬随葬礼制提供了新材料;M168随葬器物兼具周楚文化特征,对研究曾、楚、周三者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树林墓地 曾侯宝 春秋中期 交流与融合
原文传递
随州枣树林墓地三组曾侯墓出土青铜容器的科学分析研究
16
作者 蔺诗芮 郭长江 +2 位作者 项章 张吉 陈建立 《江汉考古》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9-137,共9页
随州枣树林墓地三组曾侯墓出土青铜器年代相续,背景明确,其中有铭青铜容器来自曾、楚、唐等国,多具有高锡、低铅的合金配比,反映锡物料的充裕。来自南岭山地的锡料大量输入江汉平原,推动南土各国高锡青铜容器的短暂流行。M191楚王媵渔... 随州枣树林墓地三组曾侯墓出土青铜器年代相续,背景明确,其中有铭青铜容器来自曾、楚、唐等国,多具有高锡、低铅的合金配比,反映锡物料的充裕。来自南岭山地的锡料大量输入江汉平原,推动南土各国高锡青铜容器的短暂流行。M191楚王媵渔芈簠泥芯中掺入较多植物质材料,明显受到江淮地区制范技术的影响。部分青铜容器具有淮夷文化因素,并利用皖江地区铅料。上述特征反映了春秋中期江汉地区各国铸铜技术与资源对内互通、对外交流的新格局,有助于探讨春秋时期青铜器的风格演变,认识楚文化对汉淮诸国文化的继承与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州枣树林墓地 曾侯墓 春秋中期 青铜容器 科学分析
原文传递
湖北随州叶家山M46发掘简报
17
作者 陈丽新 张晗 +6 位作者 段姝杉 许静思 黄凤春 余乐(摄影) 鲜千(绘图) 符德明(绘图) 胡春雨(绘图)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5,I0001,2,F0003,共33页
叶家山M46是湖北随州叶家山西周早期曾国墓地一座大型贵族墓葬,位于墓地东南部,出土青铜、陶、原始瓷、玉石等质地器物153余件(套)。从随葬器物分析,墓葬年代为西周成康时期,墓主为女性。M46为讨论叶家山墓地布局、葬制提供了重要的研... 叶家山M46是湖北随州叶家山西周早期曾国墓地一座大型贵族墓葬,位于墓地东南部,出土青铜、陶、原始瓷、玉石等质地器物153余件(套)。从随葬器物分析,墓葬年代为西周成康时期,墓主为女性。M46为讨论叶家山墓地布局、葬制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家山曾国墓地 M46 女性贵族墓葬 西周成康时期
原文传递
湖北随州枣树林墓地M143发掘简报
18
作者 陈虎 王玉杰 +5 位作者 李晓杨 谢晓庆 郭长江 项军(摄影) 武保林(绘图) 刘申迪(绘图)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80,共23页
2018年3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义地岗墓群的枣树林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共发掘土坑墓55座,马坑、车马坑等7座。M143位于墓地的最西南,是墓地仅有的一座头向西的积石岩坑墓,M143的墓主为曾国的“大攻尹”,私名“朕股”。M143对于研究... 2018年3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义地岗墓群的枣树林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共发掘土坑墓55座,马坑、车马坑等7座。M143位于墓地的最西南,是墓地仅有的一座头向西的积石岩坑墓,M143的墓主为曾国的“大攻尹”,私名“朕股”。M143对于研究曾国墓葬的葬制、葬俗和曾国职官制度以及曾楚关系等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树林墓地 M143 曾大攻尹 春秋晚期晚段
原文传递
曾侯世系辨正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红星 卢川 孙建辉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46-51,共6页
根据最新考古发现资料,对曾侯墓葬的规模、礼乐器组合、曾侯自铭等现有曾侯实物史料进行全面梳理,确认迄今为止已发现15位曾侯、4个曾侯墓地,并发现其间有一定规律。曾国历史时间框架,早自西周早期,延续至战国中期。曾国主要时段的政治... 根据最新考古发现资料,对曾侯墓葬的规模、礼乐器组合、曾侯自铭等现有曾侯实物史料进行全面梳理,确认迄今为止已发现15位曾侯、4个曾侯墓地,并发现其间有一定规律。曾国历史时间框架,早自西周早期,延续至战国中期。曾国主要时段的政治中心,均在今随州市境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侯 叶家山 枣树林 文峰塔 擂鼓墩
下载PDF
楚“神树”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华珍 项章 《江汉考古》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3-79,共7页
楚“神树”在楚墓中屡出不鲜。本文以湖北荆州天星观二号墓出土的一棵髹漆的自然树-神树为 例,并结合考古发现的神树标本、文献记载的神树神话,对楚神树的形态、神树崇拜的起源进行了较全 面细致的研究。同时对天星观二号墓髹漆神树的... 楚“神树”在楚墓中屡出不鲜。本文以湖北荆州天星观二号墓出土的一棵髹漆的自然树-神树为 例,并结合考古发现的神树标本、文献记载的神树神话,对楚神树的形态、神树崇拜的起源进行了较全 面细致的研究。同时对天星观二号墓髹漆神树的性质与功能等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星观二号墓 楚神树 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