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2年随州市一次雷雨大风过程特征分析
1
作者 李格 贺晓露 +1 位作者 杨涛 王智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11期001-004,共4页
选取2022年6月29日随州市一次下击暴流大风天气过程为研究对象,利用高空地面观测资料及随州双偏振雷达资料对此次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空低槽发展加强,槽后偏北气流带动冷空气南下叠加在中低层暖湿气流之上,形成了上干冷下暖湿... 选取2022年6月29日随州市一次下击暴流大风天气过程为研究对象,利用高空地面观测资料及随州双偏振雷达资料对此次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空低槽发展加强,槽后偏北气流带动冷空气南下叠加在中低层暖湿气流之上,形成了上干冷下暖湿的不稳定层结;大的CAPE、K指数、中等强度的垂直风切变等为超级单体风暴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双偏振雷达特征为:低层出现钩状回波、有界弱回波区、V型缺口,中层径向辐合、中气旋等超级单体特征,表明气流从风暴低层流入后,倾斜上升,在风暴顶辐散。中层干冷空气夹卷入风暴内后,形成下沉气流,在地面辐散形成雷暴大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雨 大风 过程特征
下载PDF
随州市引种早蒜苔的气象条件分析
2
作者 雷涛 刘恩兰 明邦哲 《湖北气象》 1997年第2期36-37,共2页
“早蒜苔”是一种蔬菜新品种,其主要特点是抽苔早,适应性强。随州市气象局于1992年5月从贵州引进早蒜苔进行试验示范,揭示出早蒜苔气候生态适应性和增产效果,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蒜苔 早蒜苔 引种 气象条件
下载PDF
随州市林火特征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3
作者 李格 叶海鹏 +1 位作者 黄翠华 李鹤龄 《农家科技(理论版)》 2020年第12期235-236,共2页
利用随州市2017~2020年4年的林火次数和气压、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日照时数、风速的月均值,分析了随州市林火次数变化年特征、月特征,及与气象要素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近4年随州节2017年的林火次数最多,2019年次之;从月份上看,1~... 利用随州市2017~2020年4年的林火次数和气压、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日照时数、风速的月均值,分析了随州市林火次数变化年特征、月特征,及与气象要素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近4年随州节2017年的林火次数最多,2019年次之;从月份上看,1~4月林火次数变化基本呈现单峰型,3月份发生林火最多,2月次之,4月排第三,说明春季所占比例最高,这也是随州市森林防火关键期。气象因子对林火的影响,风速的影响最明显,其次是相对湿度和日照,而气温对当月的林火影响不太明显,但对下一个月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火特征 气象因子 相关系数
下载PDF
随州市气象要素与移动12121拨打量的统计分析
4
作者 敖银银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7年第2期15-15,17,共2页
为进一步提升气象声讯电话自动答询系统服务能力,利用随州市2013年~2015年的移动12121数据和同期有关气象要素资料,对其拨打特性进行相关性和回归性分析,包括:拨打量季节变化趋势,降水日数、降水量、雷暴日数、气温与拨打次数的关系,异... 为进一步提升气象声讯电话自动答询系统服务能力,利用随州市2013年~2015年的移动12121数据和同期有关气象要素资料,对其拨打特性进行相关性和回归性分析,包括:拨打量季节变化趋势,降水日数、降水量、雷暴日数、气温与拨打次数的关系,异常天气时的拨打特性,以及信箱自身特点,并联系工作实际制定了针对性的方案,对12121现阶段的发展提出了几点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121气象声讯电话 气象要素 移动拨打量 统计分析
下载PDF
艾草生长的气象环境条件与随州气候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周泽民 马超 +1 位作者 赵权 赵鹏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第5期24-28,共5页
对艾草生长的气象环境条件与随州气候适应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艾草的生长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随州的温度、日照、降水量等气候条件完全满足多茬艾草的正常生长。(2)随州艾草的正常生长期、适宜生长期和旺盛生长期分别与日平均... 对艾草生长的气象环境条件与随州气候适应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艾草的生长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随州的温度、日照、降水量等气候条件完全满足多茬艾草的正常生长。(2)随州艾草的正常生长期、适宜生长期和旺盛生长期分别与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15℃、≥20℃界限温度的平均初终间日十分接近。(3)在种植和储存过程中,不利气象条件对艾草的影响和危害显著。因此,应因时制宜,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有效规避气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草 气象环境 适应性 研究
下载PDF
随州市雷暴天气气候特征分析
6
作者 王莉萍 黄翠华 王波 《农业灾害研究》 2020年第4期41-42,44,共3页
利用随州国家基本气象站1981—2013年逐日雷暴观测资料,采用统计分析、线性趋势分析、滑动平均、Mann-Kendall等方法对随州雷暴气候特征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3年间随州平均年雷暴日数为29 d,雷暴日数线性变化呈下降趋势,大约... 利用随州国家基本气象站1981—2013年逐日雷暴观测资料,采用统计分析、线性趋势分析、滑动平均、Mann-Kendall等方法对随州雷暴气候特征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3年间随州平均年雷暴日数为29 d,雷暴日数线性变化呈下降趋势,大约每10年雷暴日数减少2 d。雷暴日数具有明显季节变化,夏季(6~8月)是雷暴多发期,平均雷暴日数19.1 d,占全年雷暴日数66%;初雷日有提前趋势,平均提前近8 d/10年,终雷日有推后趋势,大约推后5 d/10年,雷暴活动期呈增加趋势;一天中,62%雷暴出现在白天(08:00至次日20:00),其中13:00~15:00是雷暴高发时段(占38%);随州雷暴天气系统多来自西北方向,突变检验显示随州雷暴1982年、1996年、2011年存在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州 雷暴 气候特征
下载PDF
探析气象局行政审批窗口如何正确履行职能
7
作者 黄翠华 《区域治理》 2019年第10期41-41,共1页
本文主要结合气象局行政审批窗口应如何正确履行其职能进行了深入分析探究,其中包括树立正确的窗口角色意识,落实规范化并提升审批效率、注重办公形象等方面,希望能够提升气象行政审批窗口的服务水平,加强其审批职责.
关键词 气象行政审批窗口 正确履行职能 树立意识 提高效率 注重形象
下载PDF
随州市干热风发生规律及防御对策初探 被引量:6
8
作者 周泽民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51-54,共4页
利用随州市38年的气象资料,对该市干热风的发生规律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并从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一些防御对策。
关键词 干热风 防御对策 发生规律 随州市
下载PDF
随州市中稻生长季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涛 冯文丽 +2 位作者 鲍凤霞 张枝盛 程建平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24期82-87,共6页
基于随州市2个国家气象站1959-2018年60年的逐日地面气象观测数据,计算并分析了气候变化背景下该地区中稻生长季内热、光、水等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州市≥10℃积温气候倾向率为30.6(℃·d)/10年,增加趋势显著;广水... 基于随州市2个国家气象站1959-2018年60年的逐日地面气象观测数据,计算并分析了气候变化背景下该地区中稻生长季内热、光、水等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州市≥10℃积温气候倾向率为30.6(℃·d)/10年,增加趋势显著;广水市≥10℃积温气候倾向率为82.5(℃·d)/10年。随州市≥20℃积温增加趋势不显著;广水市≥20℃积温增加趋势显著,≥20℃积温气候倾向率为89.2(℃·d)/10年。日照时数呈显著减少趋势,随州市日照时数气候倾向率为-35.4 h/10年,广水市日照时数气候倾向率为-25.3 h/10年。随州市太阳辐射减少趋势显著,太阳辐射气候倾向率为-42.4 MJ/(m2?10年),而广水市太阳辐射减少趋势不显著。年际间生长季内降水量波动大,变化趋势均不显著。随州市参考蒸散量减少趋势显著,参考蒸散量气候倾向率为-24.7 mm/10年,广水市变化趋势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中稻 农业气候资源 随州市
下载PDF
泡泡青在随州市的气候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泽民 周芙如 +1 位作者 姜海鸣 马超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1期274-276,共3页
泡泡青是随州地区冬季蔬菜的当家主栽品种。由于泡泡青生长的地域性、季节性的特点,对泡泡青与气象条件的研究没有见诸于文献资料。根据1957—2013年随州市的气象资料,结合当地的泡泡青栽种资料,对泡泡青的生态特性、泡泡青的生长过程... 泡泡青是随州地区冬季蔬菜的当家主栽品种。由于泡泡青生长的地域性、季节性的特点,对泡泡青与气象条件的研究没有见诸于文献资料。根据1957—2013年随州市的气象资料,结合当地的泡泡青栽种资料,对泡泡青的生态特性、泡泡青的生长过程中的气象条件、影响泡泡青的不利气象条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利气象条件对泡泡青的影响和危害,提出了防御不利气象条件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泡青 生态特性 不利气象条件 气候适应性 湖北随州
下载PDF
随州市渍涝灾害分类及其对棉花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泽民 刘为举 《湖北气象》 2006年第1期18-20,共3页
为了揭示渍涝灾害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形成的影响,使用随州市1989~2003年棉花生育期资料、产量资料,结合同期有关气象资料,对该市渍涝灾害进行了分类,并分析了渍涝灾害对当地棉花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制约当地棉花生长发育与产... 为了揭示渍涝灾害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形成的影响,使用随州市1989~2003年棉花生育期资料、产量资料,结合同期有关气象资料,对该市渍涝灾害进行了分类,并分析了渍涝灾害对当地棉花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制约当地棉花生长发育与产量(品质)构成的渍涝灾害有阴雨冷害型、寡照多雨型、暴雨洪涝型、多雨降温型四种类型;与正常年份相比,渍害出现年份棉花产量和品质都有明显下降;棉花烂桃率与8月份雨日数成正比,与当月日照时数成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渍涝灾害 生育期 产量 品质 烂桃率
下载PDF
随州市1961—2016年太阳总辐射气候学计算与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5
12
作者 敖银银 陈正洪 +2 位作者 成驰 孙朋杰 杨涛 《中国农学通报》 2019年第15期91-97,共7页
为更加高效地开发利用随州市太阳辐射气候资源,更好地服务当地"三农"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本研究采用随州市周边4个辐射观测站和16个市县气象站日照百分率、实测日太阳总辐射值,拟合出适用于计算随州市太阳总辐射的公式参数... 为更加高效地开发利用随州市太阳辐射气候资源,更好地服务当地"三农"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本研究采用随州市周边4个辐射观测站和16个市县气象站日照百分率、实测日太阳总辐射值,拟合出适用于计算随州市太阳总辐射的公式参数和月太阳总辐射值,利用气候学计算方法和空间插值法对全年及各季节太阳总辐射时空分布情况进行剖析。结果显示:随州市全年和各季节太阳总辐射在空间分布上为南多北少;在时间分布上为冬低夏高、春秋居中;此外,年际和各季节均呈减小趋势,且夏季减小速率最大。随州市的太阳总辐射值时空分布与中国、湖北省太阳辐射分布情况吻合,但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在本区域内空间分布呈现出南多北少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总辐射 时空分布 气候学计算 空间插值
下载PDF
随州市“89.6.7”特大暴雨分析
13
作者 徐定乾 《暴雨灾害》 1992年第3期11-11,共1页
暴雨是常发生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危害极大.本文对随州市1989年6月7日特大暴雨产生前的天气特征、环流形势及大气能量场等条件进行了初步分析、拟为暴雨预报提供一定信息.一.雨情1989年6月6日晚至7日清晨,在豫南桐柏县、鄂北枣阳市东北部... 暴雨是常发生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危害极大.本文对随州市1989年6月7日特大暴雨产生前的天气特征、环流形势及大气能量场等条件进行了初步分析、拟为暴雨预报提供一定信息.一.雨情1989年6月6日晚至7日清晨,在豫南桐柏县、鄂北枣阳市东北部和随州市北部出现了一场罕见的特大暴雨,24小时雨量100mm以上面积达4500km^2,200mm以上2500km^2.暴雨中心在随州市北部万和镇,日雨量326.6mm,6小时降雨强度是随州市有历史记录以来的最大值.二.环流背景5月下旬后期,西太平洋副高迅速增强,脊线北移到23°N~25°N,江淮流域西南暖湿气流活跃;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和西伯利亚冷槽相对稳定,冷槽不断分裂小槽东移,带动地面冷空气南下,与华南暖湿空气交绥于江淮流域,使江淮"梅雨"偏早发生.6月上旬前期,江淮流域连续出现暴雨或大暴雨,"89.6.7"特大暴雨便是在初夏梅雨环流形势中产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暴雨 江淮流域 环流形势 西南暖湿气流 暴雨预报 暖湿空气 冷槽 环流背景 地面图 天气特征
下载PDF
气候变化背景下随州市中稻抽穗扬花适宜期研究
14
作者 杨涛 鲍凤霞 +1 位作者 冯文丽 敖银银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16期54-58,共5页
利用随州市2个国家气象站1957—2017年的气温观测数据,通过函数拟合的方式模拟中稻生长季内抽穗扬花期高温热害和低温冷害发生几率随时间的变化,从而确定中稻遭遇高温热害和低温冷害风险几率较小的抽穗扬花适宜期时段,并分析其变化规律... 利用随州市2个国家气象站1957—2017年的气温观测数据,通过函数拟合的方式模拟中稻生长季内抽穗扬花期高温热害和低温冷害发生几率随时间的变化,从而确定中稻遭遇高温热害和低温冷害风险几率较小的抽穗扬花适宜期时段,并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气候变化背景下,随州市一季中稻抽穗扬花适宜期持续时间呈现增加趋势,每10年平均增加2 d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中稻 抽穗扬花 适宜期 随州市
下载PDF
随州市新老观测站气温对比分析
15
作者 秦幼文 翟园 林金彪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23期14-15,17,共3页
通过对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随州市新站与老站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和极端最高(最低)气温对比分析发现:新站与旧站气温存在一定差异,总体趋势是新站较老站偏低,其中低温(平均、极端)明显偏低,尤其是极端低温异常偏低,其次... 通过对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随州市新站与老站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和极端最高(最低)气温对比分析发现:新站与旧站气温存在一定差异,总体趋势是新站较老站偏低,其中低温(平均、极端)明显偏低,尤其是极端低温异常偏低,其次是平均气温,高温(平均、极端)偏低最小。同时对新站与老站气温差异的稳定性、置信度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老观测站 气温 差异性 稳定性 置信度 湖北随州
下载PDF
基于判别分析的湖北省马铃薯晚疫病气象风险等级预报模型 被引量:3
16
作者 汤阳 刘可群 +3 位作者 杨俊杰 邓环环 邓爱娟 车俊志 《中国农学通报》 2023年第8期74-78,共5页
开展马铃薯晚疫病发病率气象风险等级中长期预报方法研究,以期为科学防控晚疫病提供依据。对湖北省2011—2019年平原低山丘陵区马铃薯晚疫病发病率与气象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筛选出对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流行影响较大的气象因子,并利用2011... 开展马铃薯晚疫病发病率气象风险等级中长期预报方法研究,以期为科学防控晚疫病提供依据。对湖北省2011—2019年平原低山丘陵区马铃薯晚疫病发病率与气象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筛选出对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流行影响较大的气象因子,并利用2011—2017年数据及判别分析方法,结合人为防治因子建立了平原低山丘陵区马铃薯晚疫病发病率气象风险等级预报模型。结果表明:晚疫病发病率与3月中旬最低气温、4月上旬日照时数以及4月下旬风速相关性较好(P<0.05),晚疫病发病率模型自身回代及交叉验证准确率分别为75.9%和75.3%,2018—2019年试报准确率达到61.7%。晚疫病发病率气象风险等级预报模型能够基本满足业务服务需求,通过预测马铃薯晚疫病当年发病情况可以为农技人员提前开展晚疫病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疫病 判别分析 平原低山丘陵区 预报模型 交叉验证
下载PDF
丝瓜生长过程中的气象条件研究初报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泽民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12-14,共3页
根据实验和调查资料,以及气象的平行观测资料,分析了气象条件对丝瓜生长发育的影响.建立了生长量与主要气象因子的回归方程,找出了影响丝瓜生长的最主要的气象因子是温度。
关键词 丝瓜 气象条件 生长量
下载PDF
湖北省气象探测设备运行状态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18
作者 程昌玉 许海波 +2 位作者 李力 蔡宏 李俊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2016年第4期50-53,共4页
根据湖北省气象探测设备运行保障工作的需要,为提高气象装备技术保障水平,开发了基于气象探测设备自身运行状态参数的气象探测设备运行状态监控系统。系统实现了湖北省新一代天气雷达、风廓线雷达、闪电定位仪等探测设备运行状态的信息... 根据湖北省气象探测设备运行保障工作的需要,为提高气象装备技术保障水平,开发了基于气象探测设备自身运行状态参数的气象探测设备运行状态监控系统。系统实现了湖北省新一代天气雷达、风廓线雷达、闪电定位仪等探测设备运行状态的信息采集、处理、存储管理,并以B/S结构方式提供设备状态参数实时监控展示、故障告警、信息检索、统计评估等功能。针对现有业务监控系统存在的不足,文章从设计思路、系统结构、系统关键技术等方面对本系统做了详细的阐述,希望可以为其他地区气象探测设备运行状态监控系统的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参数 实时监控 探测设备
下载PDF
气象科技在助力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探讨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泽民 姜海鸣 周芙如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年第7期62-64,共3页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主要内容包括"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方面。为了探讨气象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发挥气象...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主要内容包括"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方面。为了探讨气象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发挥气象部门优势,结合农村实际,从上述五个方面对气象服务在乡村振兴中的具体领域进行研究,探讨气象科技服务于乡村振兴的方法途径,为在乡村振兴中更好地开展气象服务提供一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 农民 乡村振兴
下载PDF
随州地区61年来霜冻和霜冻害发生规律及对农业生产影响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泽民 马超 +1 位作者 冯文丽 戴欢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年第17期25-27,67,共4页
通过对随州地区的随州、广水两地国家气象站1957~2017年61年气象观测资料进行统计,结合农业部门提供的随州主要农作物的生育期和冻害资料进行研究,分析了随州地区霜、不同等级的霜冻、霜冻害时空分布,探讨了极端最低气温与极端最低地表... 通过对随州地区的随州、广水两地国家气象站1957~2017年61年气象观测资料进行统计,结合农业部门提供的随州主要农作物的生育期和冻害资料进行研究,分析了随州地区霜、不同等级的霜冻、霜冻害时空分布,探讨了极端最低气温与极端最低地表温度的关系,研究了不同季节霜冻出现的规律和霜冻害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提出了防御霜冻害的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霜冻 等级 特征 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