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硬联合麻醉复合无创辅助通气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
作者 秦志均 罗毅 +2 位作者 赵石蓉 康靖 王宏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6年第3期73-76,共4页
目的探讨无创辅助通气(non-invasive ventilation,NIV)改善腰硬联合麻醉(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esthesia,CSEA)下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低氧/高碳酸血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行择期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80例,按随机数... 目的探讨无创辅助通气(non-invasive ventilation,NIV)改善腰硬联合麻醉(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esthesia,CSEA)下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低氧/高碳酸血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行择期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示分为A、B两组各40例,CSEA后A组行鼻导管吸氧,B组行NIV。比较两组入手术室(T1)、消毒铺巾完毕(T2)、手术开始15 min(T3)、30 min(T4)及术毕(T5)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结果共75例患者纳入分析。两组患者动脉氧分压(Pa O2)和动脉氧饱和度(Sa O2)于T3开始明显改善,且B组改善程度较优于A组;A组p H于T3降低明显而B组显著增高;两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在T2均明显升高,A组于T3开始升高显著而B组于T3开始恢复至T1水平。两组患者术中低血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IV能够更有效改善CSEA下行髋关节置换手术老年患者的氧合水平,提高氧储备,并同时纠正手术、麻醉中导致的高碳酸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辅助通气 老年 髋关节置换术 麻醉
下载PDF
腰硬联合麻醉和侧卧体位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术中肺通气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罗毅 秦志均 +3 位作者 康靖 冯贵仁 赵石蓉 王宏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6年第9期733-735,共3页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esthesia,CSEA)以及手术体位对老年患者麻醉手术中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行择期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80例,分别于麻醉前(T1)、实施CSEA后(T2)和固定手术体位后(T3)进行...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esthesia,CSEA)以及手术体位对老年患者麻醉手术中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行择期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80例,分别于麻醉前(T1)、实施CSEA后(T2)和固定手术体位后(T3)进行肺通气功能测试(pulmonary ventilation function test,PFT)。比较T1~T3的静息分钟通气量(minute ventilation,MV),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呼气峰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最大通气量(maximal ventilatory volume,MVV)变化。结果共43例患者纳入统计分析,与行CSEA前比较,患者行CSEA后FVC、FEV1、PEF、MVV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V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8)。侧卧体位以后MV、FVC、FEV1、PEF、MVV与CSEA前比较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CSEA后比较,MV和FVC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EV1,PEF,MVV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EA可以即刻导致髋关节置换手术老年患者肺通气功能下降,侧卧体位与CSEA对肺通气功能的抑制可能存在叠加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硬联合麻醉 老年人 髋关节置换术 肺通气功能
原文传递
机械通气患者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中气管导管精确再定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秦志均 赵春燕 +4 位作者 罗雪梅 张警 王芳 罗毅 陈洪文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217-221,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气管导管(endotracheal tube, ETT)退管和再定位在机械通气患者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ational tracheotomy, PDT)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首先选择拟行全身麻醉的患者120例,在喉镜直视下测量门齿...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气管导管(endotracheal tube, ETT)退管和再定位在机械通气患者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ational tracheotomy, PDT)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首先选择拟行全身麻醉的患者120例,在喉镜直视下测量门齿-声门距离。再选择经口气管插管后拟行PDT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切开组(T组)和超声引导组(U组),每组40例。T组采用颈部解剖标志、U组采用超声确定穿刺点,切皮前T组将ETT退至20 cm(门齿与ETT对应刻度),U组在超声引导下将ETT套囊退至环状软骨水平。观察两组患者操作中气管穿刺、导丝置入一次成功率,穿刺针刺中ETT、套囊发生率,退出ETT时意外脱管率,操作中SpO2低于90%发生率,气管切开套管(percutaneous tracheostomy tube, PTT)置入成功率,操作时间。结果120例全身麻醉患者门齿-声门距离平均值为(16.7±1.1)cm[男性(17.1±1.1)cm,女性(16.2±1.0)cm],最大值20.0 cm,最小值14.5 cm。U组气管穿刺一次成功率明显高于T组(P<0.05);U组无穿刺针刺中ETT及套囊,T组穿刺针刺中ETT及套囊发生率分别为62.5%和42.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组操作中没有患者SpO2低于90%,T组患者SpO2低于90%的发生率为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组操作时间明显低于T组(P<0.05)。两组患者PTT置入成功率、退出ETT时意外脱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超声引导ETT退出和再定位可避免PDT中ETT对操作的干扰,提高气管穿刺一次成功率,缩短操作时间,改善术中氧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 气管导管
原文传递
无创正压通气在围术期的应用现况 被引量:2
4
作者 何桃 秦志均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733-736,共4页
背景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在危重疾患和各种大手术术后呼吸功能支持中的价值已得到普遍认可,但NIPPV在围术期应用的文献较少。目的综述NIPPV在围术期的应用进展,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内... 背景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在危重疾患和各种大手术术后呼吸功能支持中的价值已得到普遍认可,但NIPPV在围术期应用的文献较少。目的综述NIPPV在围术期的应用进展,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内容主要对NIPPV在麻醉手术前、麻醉中、深麻醉拔管后以及麻醉恢复期的应用进行阐述。趋向NIPPV在围术期应用日益广泛,是围术期有效的呼吸功能支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正压通气 麻醉 呼吸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