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性激素水平、胰岛素抵抗及相关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2
1
作者 任春琼 肖涌 +1 位作者 李毅 任海霞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7期3791-3794,共4页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性激素水平、胰岛素抵抗及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79例PCOS患者作为PCOS组,另同期选择86例正常女性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二甲双胍片0.85 g,每日2次,共治疗6个月。观察PCOS组患者治疗...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性激素水平、胰岛素抵抗及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79例PCOS患者作为PCOS组,另同期选择86例正常女性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二甲双胍片0.85 g,每日2次,共治疗6个月。观察PCOS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臀围、腰臀比和糖化血红蛋白、血清睾酮(T)、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刺激素(FSH)、泌乳素(PRL)、孕酮(PROG)、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LH/FSH、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游离雄激素指数(FAI)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过程中,有2例患者因妊娠停药,3例患者因发生胃肠道副反应停药,2例患者失访,最终共有72例患者完成治疗。治疗后,PCOS组患者体质量、BMI、腰围、臀围、糖化血红蛋白、FINS、HOMA-IR、T、LH、LH/FSH、PROG、FAI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SHBG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糖化血红蛋白、PROG低于对照组,腰围、FINS、HOMA-IR、LH/FSH、FAI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OS组患者腰臀比、FPG、DHEA-S、E2、FSH、PR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可有效改善PCOS患者的性激素水平和胰岛素抵抗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二甲双胍 性激素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9
2
作者 何继东 欧阳晓波 +2 位作者 张兰 杨秀蓉 伍秋蓉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10年第7期838-841,共4页
目的系统评价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2009年第3期)、MEDLINE(1978~2009年)、EMbase(1978~2009年)、OVID数据库(1978~2009年)、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目的系统评价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2009年第3期)、MEDLINE(1978~2009年)、EMbase(1978~2009年)、OVID数据库(1978~2009年)、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2009年)、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1989~2009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2009年)、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1978~2009年)。并手工检索相关会议论文集及查阅检索到的所有文献的参考文献,全面收集全世界关于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国际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共纳入4个试验包括21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糖尿病足溃疡愈合率: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优于常规治疗(P<0.000 01)。②糖尿病足溃疡面积减少: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优于常规治疗(P=0.000 3)。③糖尿病足溃疡愈合时间: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优于常规治疗(P<0.000 01)。④副作用及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治疗相关副作用及并发症的发生。结论目前的证据表明,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有较好的短期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富血小板凝胶 糖尿病 糖尿病足溃疡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下载PDF
新辅助化疗联合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乳腺癌组织中分子标志物Survivin、HER-2、p53表达的影响及意义 被引量:12
3
作者 席娟 郄远巍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年第12期1183-1186,共4页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乳腺癌组织中分子标志物Survivin、原癌基因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p53表达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临床确诊的乳腺癌患者120例,均接受新辅助化疗多西他赛+表阿霉素+环磷酰胺(TA...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乳腺癌组织中分子标志物Survivin、原癌基因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p53表达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临床确诊的乳腺癌患者120例,均接受新辅助化疗多西他赛+表阿霉素+环磷酰胺(TAC方案)治疗,化疗后经临床评估患者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化疗前后乳腺癌组织中分子标志物Survivin、HER-2、p53的表达情况,并采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各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本组化疗后有效者88例,无效32例,有效率为73.33%。化疗前Survivin阳性表达率为67.50%(81/120),化疗后为35.00%(42/120);化疗前HER-2阳性表达率为51.67%(62/120),化疗后为35.83%(43/120);化疗前p53阳性表达率为46.67%(56/120),化疗后为35.83%(43/120)。化疗前后Survivin、HER-2、p53表达分布无显著差异(P>0.05);化疗后Survivin、HER-2的阳性表达明显低于化疗前(P<0.05),p53的阳性表达化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化疗前Survivin与HER-2表达呈正相关(r=19.703,P<0.05),与p53表达无相关性(r=0.006,P>0.05);化疗后Survivin与HER-2(r=49.647)、p53(r=45.949)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HER-2、p53阳性表达均下降,且Survivin与HER-2、p53呈正相关,Survivin、HER-2和p53可作为预测和评价新辅助化疗效果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SURVIVIN HER-2 P53表达
下载PDF
分化型甲癌患者^(131)碘治疗后体外辐射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杨福洲 李车琼 李毅 《黑龙江医药》 CAS 2016年第3期409-412,共4页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31)碘治疗后的体外辐射水平,以期确保周围人群辐射卫生,为规范开展分化型甲癌患者^(131)碘治疗提供帮助。方法:收集8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和术后口服放射性^(131)碘溶...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31)碘治疗后的体外辐射水平,以期确保周围人群辐射卫生,为规范开展分化型甲癌患者^(131)碘治疗提供帮助。方法:收集8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和术后口服放射性^(131)碘溶液治疗,分别于口服放射性^(131)碘溶液即刻、服药后1d、后3d、后5d、后7d测量距离患者5cm、50cm、100cm和200cm的辐射剂量当量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相同时相点随着测量距离的延长辐射剂量当量率呈显著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距离处随着服药时间的延长辐射剂量当量率呈显著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化型甲癌患者^(131)碘治疗后体外辐射水平随着服药时间的延长和距离的增加而减少,服药7d后距离200cm处体外辐射水平基本达到无需特别防护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放射疗法 碘放射性同位素 辐射剂量
下载PDF
比较不同基础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5
5
作者 何继东 刘莉 兰直良 《糖尿病新世界》 2014年第6期9-10,共2页
目的探讨对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启动基础胰岛素(甘精胰岛素、地特胰岛素、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治疗,比较三种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3月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1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 目的探讨对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启动基础胰岛素(甘精胰岛素、地特胰岛素、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治疗,比较三种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3月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1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A组甘精胰岛素(n=34)、B组地特胰岛素(n=34)、C组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n=33)治疗12周,比较血糖控制情况、低血糖发生率及胰岛素用量和体重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三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三组间比较,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无显著差异(P>0.05),A组及B组低血糖发生率及胰岛素用量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体重增加最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启动基础胰岛素治疗具有较好疗效,甘精胰岛素和地特胰岛素安全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胰岛素 2型糖尿病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评估及糖代谢状态调查
6
作者 李毅 肖涌 +1 位作者 熊大琼 刘茜 《广西医学》 CAS 2015年第5期691-693,共3页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改变对糖代谢异常的影响。方法分析90例PCOS患者与90例正常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分析PCOS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损害与糖代谢异常的关系。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COS患者具有较低的早相处置指数(...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改变对糖代谢异常的影响。方法分析90例PCOS患者与90例正常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分析PCOS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损害与糖代谢异常的关系。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COS患者具有较低的早相处置指数(DI30)。总处置指数(DI120)及糖负荷后30 min胰岛素净增值与葡萄糖净增值的比值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COS患者胰岛素曲线下面积与葡萄糖曲线下面积的比值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基础处置指数(DI0)、HOMA稳态模型B细胞功能(HOMA-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OS组糖尿病占16.7%(15/90),糖尿病前期占31.1%(28/90),其中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组4.4%(4/90),糖耐量降低(IGT)占22.2%(20/90),IFG及IGT合并存在占4.4%(4/90),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PCOS患者的胰岛B细胞功能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退,糖代谢异常发生率明显增高,其中胰岛B细胞损害以早相胰岛素分泌功能受损为主,可能与PCOS患者糖代谢异常发病率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糖代谢状态 胰岛B细胞
下载PDF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Meta分析
7
作者 何继东 朱毓江 刘莉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7年第27期2459-2468,共10页
目的系统评价ω-3多不饱和脂肪酸(omega-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ω-3PUFA)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电子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PubMed、EMBASE、CNKI、... 目的系统评价ω-3多不饱和脂肪酸(omega-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ω-3PUFA)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电子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PubMed、EMBASE、CNKI、VIP、万方期刊论文数据库等,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7-01.并手检相关会议论文集及查阅参考文献,全面收集国内外关于ω-3PUFA治疗NAFLD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资料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共纳入11个试验(74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1)肝脏组织学改善有效率:ω-3PUFA组优于安慰剂或空白对照组(OR=2.64,95%CI:1.36-5.14;P=0.004);(2)肝脏生化学指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ω-3PUFA组优于安慰剂或空白对照[95%CI:-15.77-(-2.91);P=0.004]、[95%CI:-14.79-(-1.94);P=0.01]、[95%CI:-21.33-(-6.92);P=0.0001];(3)血脂指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ω-3PUFA组优于安慰剂或空白对照组[95%CI:-2.38-(-0.21);P=0.02]、[95%CI:-1.71-(-0.06);P=0.04]、[95%CI:-0.53-(-0.23);P<0.00001].结论ω-3PUFA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可改善肝脏组织学和肝脏酶谱,同时改善血脂,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案.但仍需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指导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脂肪肝 系统评价
下载PDF
胰岛素泵与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首诊2型糖尿病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9
8
作者 喻朝宁 何继东 梁奇 《西部医学》 2011年第11期2200-2203,共4页
目的系统评价胰岛素泵和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首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应用国际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方法对胰岛素泵和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比较治疗首诊2型糖尿病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27个随机对照试... 目的系统评价胰岛素泵和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首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应用国际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方法对胰岛素泵和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比较治疗首诊2型糖尿病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27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1977例首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除1个试验方法学质量为高级,其他纳入试验均为中级。Meta分析结果显示:平均空腹血糖水平:胰岛素泵治疗优于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P=0.03);平均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胰岛素泵治疗不优于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P=0.06);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泵治疗均优于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P<0.001);糖尿病缓解率:胰岛素泵治疗不优于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P=0.05)。结论基于目前的证据,对于首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使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在血糖控制、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上均优于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泵 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 首诊2型糖尿病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下载PDF
猪腹部脂肪的低剂量螺旋CT扫描 被引量:2
9
作者 谢应朗 杜晓瑜 +3 位作者 肖涌 唐学荣 何霞 范洪毅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78-480,共3页
目的:利用猪腹部脂肪组织作模型,确定低剂量CT扫描检测脂肪组织的准确性。方法:采用不同剂量和不同层厚,对模型进行扫描。在3个模型上分别设置4条扫描线,每条线相距1 cm。扫描分9组,每组分10 mm,5 mm,2 mm三种层厚,每种层厚分别采用100 ... 目的:利用猪腹部脂肪组织作模型,确定低剂量CT扫描检测脂肪组织的准确性。方法:采用不同剂量和不同层厚,对模型进行扫描。在3个模型上分别设置4条扫描线,每条线相距1 cm。扫描分9组,每组分10 mm,5 mm,2 mm三种层厚,每种层厚分别采用100 mA,50 mA,20 mA剂量扫描。扫描时间1 s。结果:模型扫描显示扫描层厚为10 mm时,剂量100 mA、50 mA、20 mA之间,脂肪CT值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层厚为5 mm时,剂量100 mA、50 mA、20 mA之间,脂肪CT值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层厚为2 mm时,剂量100 mA、50 mA、20 mA之间,脂肪CT值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扫描能准确测量脂肪CT值,可用于区域脂肪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组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辐射剂量
下载PDF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高脂血症和急性胰腺炎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龙全惠 肖涌 +1 位作者 唐学荣 罗毅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 2008年第12期70-71,共2页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和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都是内科急症,DKA并发AP的发生率为10%-15%^[1]。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HL)是AP的诱因之一,三酰甘油(TG)≥11.3mmol/L时可发生HL...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和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都是内科急症,DKA并发AP的发生率为10%-15%^[1]。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HL)是AP的诱因之一,三酰甘油(TG)≥11.3mmol/L时可发生HL性AP^[2],而糖尿病患者的血脂代谢紊乱很常见。三者合并存在关系复杂,相互影响,恶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急性胰腺炎 高脂血症 临床分析 血脂代谢紊乱 内科急症 三酰甘油 糖尿病患
下载PDF
甲亢性男性乳房发育症2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龙全惠 肖涌 唐学荣 《四川医学》 CAS 2009年第3期440-441,共2页
关键词 男性乳房发育症 甲亢性 甲状腺不肿大 入院查体 乳腺结节 服药史 右眼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对动态血糖监测泵治疗糖尿病的教育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冰玉 罗霞 +3 位作者 刘晔菲 王敏 杨梅 何继东 《实用糖尿病杂志》 2015年第6期17-19,共3页
选自我科2014年9月至2015年6月100例采用双C治疗的糖尿病住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临床护理路径与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率、自我管理能力、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 选自我科2014年9月至2015年6月100例采用双C治疗的糖尿病住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临床护理路径与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率、自我管理能力、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行性强、护理效果好,提高患者血糖达标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临床路径 动态血糖监测 胰岛素泵治疗 糖尿病 健康教育
下载PDF
血清铁蛋白与2型糖尿病及其危险因素相关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龙全惠 肖涌 +1 位作者 唐学荣 谢应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9年第5期1-2,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SF)与2型糖尿病及其各主要危险因素[体质指数(BMI)、腹内脂肪面积(VA)、血脂及血压水平]的关系。方法测定并比较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60例健康对照的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SF、腹部脂肪扫描、总胆固醇(TC)、三...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SF)与2型糖尿病及其各主要危险因素[体质指数(BMI)、腹内脂肪面积(VA)、血脂及血压水平]的关系。方法测定并比较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60例健康对照的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SF、腹部脂肪扫描、总胆固醇(TC)、三酯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BG)、口服75 g葡萄糖粉测量2 h血糖、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尿酸(UA)及C反应蛋白(CRP),计算BMI、腰臀围比(WHR)、胰岛素抵抗指数(HOMR-IR)及VA。结果2型糖尿病组SF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具显著性(P<0.01),SF与BMI、FBG、DBP、TG、LDL-C、UA、VA、CRP呈正相关,与HDL-C负相关,与SBP无相关性。与对照组相比,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较高的BMI、WHR、FINS、TG、UA、CRP、VA以及SBP水平(P<0.05);HOMA-IR明显升高(P<0.05);较低的HDL-C水平(P<0.05);而TC、LDL-C水平及DBP无明显差异(P>0.05);糖尿病组不论男性与女性SF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直线相关分析可知,经对数转换后的2型糖尿病患者SF与TC、TG、LDL-C、UA、CRP呈正相关(P<0.05);与FBG、PBG、VA、HOMR-IR及DBP显著正相关(P<0.01);与HDL-C呈负相关(P<0.05);与SBP、BMI、WHR、FINS非线性关系。经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发现SF是参与HOMR-IR的独立变量。结论SF水平升高即体内储存铁过多是2型糖尿病形成和进展的危险因素之一,并且SF可以预测2型糖尿病代谢控制程度,可能为2型糖尿病的诊治提供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铁蛋白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糖尿病足感染的系统评价
14
作者 喻朝宁 何继东 刘莉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2年第5期210-214,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s,G-CSF)治疗糖尿病足感染(diabet-ic foot infections,DF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制定严格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检索,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 目的系统评价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s,G-CSF)治疗糖尿病足感染(diabet-ic foot infections,DF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制定严格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检索,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2011年第4期)、Medline、PubMed(1978~2011年)、Embase(1978~2011年)、OVID数据库(1978~2011年)、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1978~2011年)、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1989~2011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2011年)、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1978~2011年),并手工检索相关会议论文集及查阅检索到的所有文献的参考文献,收集G-CSF治疗DFI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国际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共纳入8个试验包括19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DFI截肢率:G-CSF治疗优于安慰剂/空白组(P=0.004);②Wanger分级下降情况:G-CSF治疗优于安慰剂/空白组(P=0.001);③抗生素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G-CSF与安慰剂/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61,P=0.07);④副作用及并发症发生率:G-CSF治疗组无明显治疗相关副作用及并发症的发生,与安慰剂/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的证据表明:G-CSF辅助治疗DFI可减少截肢率,且有较好安全性。但仍需大量循证医学证据的进一步积累,从而指导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糖尿病 足感染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下载PDF
饮食管理对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愈畅 李车琼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3年第9期31-32,共2页
目的探讨饮食管理对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时间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2年3月-2012年6月所收51例青年(20—40岁)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前者进行严格的饮食管理,后者仅行常规糖尿病宣教,记录2组血糖达标的时间。... 目的探讨饮食管理对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时间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2年3月-2012年6月所收51例青年(20—40岁)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前者进行严格的饮食管理,后者仅行常规糖尿病宣教,记录2组血糖达标的时间。结果实验组血糖达标时间平均为(8.69±1.93)d,对照组平均达标时间为(12.40±3.37)d,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严格的饮食管理对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快速稳定达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 饮食管理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和糖尿病肾病与C反应蛋白的临床关系
16
作者 龙全惠 肖涌 +1 位作者 唐学荣 李车群 《现代医药卫生》 2008年第19期2874-2876,共3页
目的:观察单纯2型糖尿病(T2DM)和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探讨其在糖尿病及DN发生发展中的影响。方法:将98例住院患者及门诊健康体检者分为正常对照30例,T2DM组68例,其中单纯糖尿病组36例,DN组32例,用酶联免疫吸... 目的:观察单纯2型糖尿病(T2DM)和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探讨其在糖尿病及DN发生发展中的影响。方法:将98例住院患者及门诊健康体检者分为正常对照30例,T2DM组68例,其中单纯糖尿病组36例,DN组32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CRP,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正常对照组CRP低于T2DM组,单纯T2DM组低于DN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CRP与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体重指数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与年龄、TC、血压、HOMA-IR等无关。结论:CRP与T2DM和DN的发生发展相关,CRP可作为早期诊断、治疗T2DM和DN及预测其预后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C-反应蛋白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高压氧辅助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6
17
作者 何继东 伍晓华 +1 位作者 刘莉 兰直良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12期1476-1481,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高压氧辅助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h e Cochrane Library(2014年第1期)、Pub Med、EMbase、CBM、VIP、CNKI和Wan Fang Data数据库,纳入关于高压氧辅助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 目的系统评价高压氧辅助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h e Cochrane Library(2014年第1期)、Pub Med、EMbase、CBM、VIP、CNKI和Wan Fang Data数据库,纳入关于高压氧辅助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截至2014年1月。由2位研究者独立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个RCT,合计91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高压氧联合常规治疗在糖尿病足溃疡愈合率[RR=2.16,95%CI(1.43,3.26),P=0.000 3]、大截肢发生率[RR=0.20,95%CI(0.10,0.38),P<0.000 01]、溃疡面积减少[MD=1.73,95%CI(1.34,2.11),P<0.000 01]和经皮氧分压改善情况[MD=14.75,95%CI(2.01,27.48),P=0.02]等方面均优于常规治疗,但在小截肢发生率方面不优于常规治疗[RR=0.70,95%CI(0.24,2.11),P=0.53]。此外,高压氧联合常规治疗无严重治疗相关副作用及并发症发生。结论当前证据表明,高压氧辅助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可能促进溃疡愈合和减少大截肢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治疗 糖尿病 糖尿病足溃疡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强化糖尿病教育与常规糖尿病教育比较预防糖尿病足溃疡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0
18
作者 何继东 张兰 +1 位作者 刘莉 朱毓江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12期1470-1474,共5页
目的 系统评价强化糖尿病教育与常规糖尿病教育比较预防糖尿病足溃疡的有效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CENTRAL(2013年第1期)、PubMed(1978~2013)、EMbase(1978~2013)、VIP(1989~2013)和WanFang Data(1980~2013),同时手工检索... 目的 系统评价强化糖尿病教育与常规糖尿病教育比较预防糖尿病足溃疡的有效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CENTRAL(2013年第1期)、PubMed(1978~2013)、EMbase(1978~2013)、VIP(1989~2013)和WanFang Data(1980~2013),同时手工检索相关会议论文集并追溯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全面收集全世界关于强化糖尿病教育与常规糖尿病教育比较预防糖尿病足溃疡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位研究者独立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 5.2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2个研究,1 84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强化糖尿病教育组糖尿病足溃疡发生率低于常规糖尿病教育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51,95%CI(0.30,0.84),P=0.008];但两组糖尿病足截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54,95%CI(0.17,1.67),P=0.28];强化糖尿病教育组糖尿病知识积分高于常规糖尿病教育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7.32,95%CI (3.57,11.06),P=0.000 1]。结论 现有证据表明:强化糖尿病教育较常规糖尿病教育能更有效地减少糖尿病足溃疡的发生率,但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的研究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糖尿病教育 糖尿病足溃疡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两种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对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兰 何继东 +4 位作者 欧阳晓波 杨秀蓉 唐建 刘莉 袁一平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12期272-273,共2页
目的比较两种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对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采用诺和锐30每日3次注射与诺和灵R+N每日4次注射治疗,比较整体血糖控制水平、低血糖发生率以及达标时间和胰岛素使用量等。结... 目的比较两种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对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采用诺和锐30每日3次注射与诺和灵R+N每日4次注射治疗,比较整体血糖控制水平、低血糖发生率以及达标时间和胰岛素使用量等。结果诺和锐30每日3次注射能有效控制血糖,治疗后空腹血糖(FPG)和2h餐后血糖(2hPG)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与诺和灵R+N每日4次注射比较,在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及治疗依从性上更优(P<0.05)。结论诺和锐30每日3次注射能有效、全面控制血糖,安全性高,患者依从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治疗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时间选择 被引量:10
20
作者 何继东 姚荷玲 +3 位作者 张兰 兰直良 童学良 刘莉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5年第10期202-205,共4页
目的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给予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CSII)治疗,比较三种不同时间治疗方案对胰岛β细胞功能恢复及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给予A组(CSII 1周)(n=20)、B组(CSI... 目的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给予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CSII)治疗,比较三种不同时间治疗方案对胰岛β细胞功能恢复及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给予A组(CSII 1周)(n=20)、B组(CSII 2周)(n=20)、C组(CSII3周)(n=20),血糖正常后给予单纯生活方式改善,不使用任何降糖药物,观察3、6个月的胰岛β细胞功能恢复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治疗后三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胰岛β细胞功能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B组和C组在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上优于A组,随访3个月和6个月,三组间比较,B组和C组在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和糖尿病缓解率上优于A组,B组和C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是一种较好的治疗策略,强化治疗时间2周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血糖 胰岛素泵 胰岛Β细胞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