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集安高句丽农业考古概述 被引量:8
1
作者 耿铁华 《农业考古》 1989年第1期97-103,共7页
集安地处吉林省最南端,境内多山川河流,物产丰富,风光秀丽,气候宜人,素称“塞外小江南”。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秦之际,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高句丽人就生活、繁衍在这块富饶美丽的地方。鸭绿江,浑江哺育着他们,老岭山麓的自然资源供给... 集安地处吉林省最南端,境内多山川河流,物产丰富,风光秀丽,气候宜人,素称“塞外小江南”。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秦之际,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高句丽人就生活、繁衍在这块富饶美丽的地方。鸭绿江,浑江哺育着他们,老岭山麓的自然资源供给他们的衣食之需。汉平帝元始三年(公元3年),高句丽王国从纥升骨城(今辽宁省桓仁县的五女山城)迁都国内城(今吉林省集安市区)直至北魏始光四年(公元427年)都城南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句丽民族 农业考古 农业生产 遗址 集安 出土 吉林省 标本 建国后 国内城
下载PDF
集安的历史沿革 被引量:1
2
作者 董峰 杜文忠 朱风学 《建筑与文化》 2004年第6期26-27,共2页
集安原名辑安,亦称通沟或洞沟,是一个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地方。
关键词 遗址 集安 高句丽族 建筑史
下载PDF
集安高句丽壁画墓中的四神图
3
作者 董峰 《博物馆研究》 2001年第1期85-90,共6页
四神,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常见于秦汉以来古墓壁画、画像石、画像砖及瓦当、铜镜等器物上。最初四神是区别方位、观测天体运行、表现天象的一种图画形式。因此又称做“四象”。后来随着人死后能够升天思想的流行,四神成为护送... 四神,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常见于秦汉以来古墓壁画、画像石、画像砖及瓦当、铜镜等器物上。最初四神是区别方位、观测天体运行、表现天象的一种图画形式。因此又称做“四象”。后来随着人死后能够升天思想的流行,四神成为护送死者升天的神灵,所以又叫做“四灵兽”。魏晋以后,四神又往往用来表示祥瑞、驱邪厌胜,成为镇守四方的“守护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壁画墓 集安 高句丽 古墓 铜镜 守护神 瓦当 图画 区别 思想
下载PDF
2008年集安市洞沟古墓群考古发掘报告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志刚 李丹 +7 位作者 郭建刚 王洪峰 王昭 马洪 谷德平 赵欣 张玉春 林世贤 《边疆考古研究》 CSSCI 2010年第1期381-420,429,共48页
洞沟古墓群位于吉林省集安市群山环抱的洞沟平原之上,现存墓葬近7000座,是墓葬数量最多,分布最为集中的一处高句丽墓群。2008年4~8月,为配合集安市高句丽遗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后续保护项目——洞沟古墓群墓葬本体保护工程,吉林省文物... 洞沟古墓群位于吉林省集安市群山环抱的洞沟平原之上,现存墓葬近7000座,是墓葬数量最多,分布最为集中的一处高句丽墓群。2008年4~8月,为配合集安市高句丽遗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后续保护项目——洞沟古墓群墓葬本体保护工程,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沟古墓群 考古发掘 封石 耳室 探沟 句丽 边疆考古研究 吉林省集安市 石墓 石室墓
原文传递
湖北郧县肖沟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 被引量:8
5
作者 赵海龙 徐廷 +1 位作者 王利 苏作巍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7-37,共11页
肖沟遗址位于湖北省郧阳区安阳镇钟家河村,埋藏于丹江口库区汉江左岸第二级堆积阶地,遗址所在地三面环水,北靠低山。2010年10月-12月对该地点进行抢救性发掘,揭露面积近1500 m^2,出土石制品413件。石制品类型包括石器、石核、石片、断... 肖沟遗址位于湖北省郧阳区安阳镇钟家河村,埋藏于丹江口库区汉江左岸第二级堆积阶地,遗址所在地三面环水,北靠低山。2010年10月-12月对该地点进行抢救性发掘,揭露面积近1500 m^2,出土石制品413件。石制品类型包括石器、石核、石片、断块断片和碎块碎片等。古人类利用河流砾石,就地取材加工石制品;硬锤锤击是主要剥片方法;石制品总体以小型居多,石器主要以石片为毛坯,边刮器为主要类型。石制品特点显示石片工业特点。石制品类型以石片类和断块类为主体,石制品拼合率近10%,是一处原地埋藏的古人类遗址。通过与丹江口库区相关旧石器遗址的比较,结合地貌地层特点,推测该遗址形成于旧石器时代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更新世 肖沟遗址 石片石器工业 丹江口库区
下载PDF
“中国高句丽史”课程开展研学旅行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7
6
作者 宋娟 秦升阳 董峰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12期71-73,共3页
研学旅行应该在高校本科教育阶段推行."中国高句丽史"课程的性质、地位和选课学生的学习能力决定了在教学中有必要开展研学旅行.学校的支持、过去的实践、学生的参与、时间距离适合使研学旅行的开展具有可行性.课程组试行了... 研学旅行应该在高校本科教育阶段推行."中国高句丽史"课程的性质、地位和选课学生的学习能力决定了在教学中有必要开展研学旅行.学校的支持、过去的实践、学生的参与、时间距离适合使研学旅行的开展具有可行性.课程组试行了研学旅行,对学生、教师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就研学旅行的完善提出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学旅行 必要性 可行性 实践 意义
下载PDF
2011年集安市建疆遗址考古发掘报告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志刚 顾聆博 +9 位作者 张哲 郭建刚 陈斌 李谅 杨春 高秀华 马洪 汪涛 于涛 曹鹏 《边疆考古研究》 CSSCI 2015年第1期63-95,共33页
建疆遗址位于集安市麻线乡建疆村(图一)。遗址在1985年调查时发现,当时认为遗址位于建疆村西南400米,面积约1000平方米,地表散布较多灰色、黄褐色布纹瓦、泥质灰陶片和建筑用碎石,调查者认为时代为高句丽时期[1]。2010年,通化市通天... 建疆遗址位于集安市麻线乡建疆村(图一)。遗址在1985年调查时发现,当时认为遗址位于建疆村西南400米,面积约1000平方米,地表散布较多灰色、黄褐色布纹瓦、泥质灰陶片和建筑用碎石,调查者认为时代为高句丽时期[1]。2010年,通化市通天酒业在建疆村选址建设葡萄酒庄园。建设占地区域位于建疆村西南,北至集(安)—丹(东)公路,与原建疆小学,现旺玖酒业南北相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酒庄园 天酒 句丽 发掘报告 黄褐 北至 底径 夹砂 陶片 探方
原文传递
高句丽人的婚姻和家庭 被引量:4
8
作者 耿铁华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3期87-92,共6页
本文从以往学者致力甚少的婚姻状况入手,对高句丽人民与王公贵族的婚姻及其在家庭中女人对男人的依附等现象进行分析。
关键词 高句丽人 一夫一妻制 婚姻关系 好太王碑 三国史记 文献记载 方坛阶梯石室墓 夫余 对偶婚 神话传说
下载PDF
高句丽封土墓研究
9
作者 柳岚 张雪岩 《博物馆研究》 2005年第3期41-81,共41页
目次 一、高句丽封土墓的分布特点 二、集安、桓仁高句丽封土墓的形制、类型与年代 三、集安、桓仁高句丽封土石室壁画墓的类型、分期与年代 四、朝鲜境内的高句丽封土墓形制、类型与年代 五、集安、桓仁封土墓随葬器物组合 六、高句丽... 目次 一、高句丽封土墓的分布特点 二、集安、桓仁高句丽封土墓的形制、类型与年代 三、集安、桓仁高句丽封土石室壁画墓的类型、分期与年代 四、朝鲜境内的高句丽封土墓形制、类型与年代 五、集安、桓仁封土墓随葬器物组合 六、高句丽封土墓的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句丽 分布特点 随葬器物 集安 年代 壁画墓 形制
下载PDF
好太王碑现状观测与保护的思考
10
作者 孙仁杰 《博物馆研究》 2003年第3期45-55,共11页
关键词 好太王碑 纪功碑 高句丽 文物保护
下载PDF
高句丽石室墓起源的再探讨-对李南Shi博士关于对《论高句丽石室墓起源》文稿提出讨论的答疑
11
作者 孙仁杰 《博物馆研究》 2002年第4期56-57,共2页
关键词 墓制 墓葬内部结构 高句丽古室墓 起源
下载PDF
吉林集安市霸王朝山城2015~2016年发掘简报 被引量:2
12
作者 安文荣 徐廷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0-31,共12页
霸王朝山城位于吉林省集安市财源镇霸王村东北约4.3公里的大山深谷(图一),是一座典型的高句丽时期簸箕形山城。山城所在区域为吉林省通化县、集安市和辽宁省桓仁县三市县交界地带,新开河与浑江在山下交汇,是高句丽交通道上的重要节点,... 霸王朝山城位于吉林省集安市财源镇霸王村东北约4.3公里的大山深谷(图一),是一座典型的高句丽时期簸箕形山城。山城所在区域为吉林省通化县、集安市和辽宁省桓仁县三市县交界地带,新开河与浑江在山下交汇,是高句丽交通道上的重要节点,也是高句丽早中期核心区域联系的重要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集安市 霸王朝山城 城墙 城门 高句丽
原文传递
维修中发现的两座高句丽积石石室壁画墓 被引量:4
13
作者 高远大 《博物馆研究》 2000年第1期69-70,共2页
关键词 高句丽 古墓 石室壁画 维修 中国 文物
下载PDF
湮没的文明——高句丽延续七百年的神秘
14
作者 王云刚 《建筑与文化》 2004年第6期8-14,共7页
高句丽是中国古代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政权之一。建于汉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灭于唐总章元年(公元668年),中经28代王,存续705年,与我国中原地区的两汉、魏(三国)、晋、南朝、北朝、隋、唐诸王朝同时活跃在历史舞台上。
关键词 高句丽 宫殿 建筑布局 城市文化 少数民族
下载PDF
刘子敏《高句丽历史研究》概议
15
作者 郭建刚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22-25,共4页
刘子敏先生的著作《高句丽历史研究》是学习高句丽历史的重要参考书籍,在阅读和学习高句丽历史的过程中,发现本书在取得重要研究成果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讹误。有的是属于文献引用方面的错误,有的是人名、地名和年代方面的错误,有些是对... 刘子敏先生的著作《高句丽历史研究》是学习高句丽历史的重要参考书籍,在阅读和学习高句丽历史的过程中,发现本书在取得重要研究成果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讹误。有的是属于文献引用方面的错误,有的是人名、地名和年代方面的错误,有些是对文献和考古资料使用和说明的错误,还有一些应当属于印刷校对方面的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句丽 历史研究 概议
下载PDF
高句丽之钉履
16
作者 王鹏勇 《博物馆研究》 2000年第1期71-72,共2页
关键词 高句丽 钉履 文物
下载PDF
新发现的集安高句丽碑初步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耿铁华 董峰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1,共11页
2012年7月29日,吉林省集安市麻线河右岸发现了一通高句丽时期的文字碑。碑石由一整块粉黄色花岗岩加工而成,是典型的圭形碑。正面镌刻汉字隶书碑文,原有10行,218字,现已识读170多字。碑文记载了邹牟王开创基业,诸王相承,好太王开拓疆土... 2012年7月29日,吉林省集安市麻线河右岸发现了一通高句丽时期的文字碑。碑石由一整块粉黄色花岗岩加工而成,是典型的圭形碑。正面镌刻汉字隶书碑文,原有10行,218字,现已识读170多字。碑文记载了邹牟王开创基业,诸王相承,好太王开拓疆土,为先王立碑,铭其烟户,制定高句丽王陵守墓制度。要求对于诸王陵墓守墓洒扫,四时祭祀,不得买卖烟户,违者子孙后代都要受到惩罚。根据集安高句丽碑的形制、碑文内容和好太王碑记载,初步断定此碑立于好太王时期。集安高句丽碑的出土是一百多年来集安考古的重大发现,碑文涉及高句丽起源、建国、好太王的统治、高句丽王陵守墓制度等问题。其价值和意义不可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安 高句丽碑 好太王 王陵
原文传递
集安国内城东、南城垣考古清理收获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志刚 郭建刚 张哲 《边疆考古研究》 CSSCI 2012年第1期39-47,共9页
"国内城"一词始见于《周书·高丽传》,"治平壤城,……其外有国内城及汉城,亦别都也"。在杜佑《通典》中,记载了国内城的地理位置:"马訾水,一名鸭绿水,源出东北靺鞨白山,……去辽东五百里,经国内城南……。... "国内城"一词始见于《周书·高丽传》,"治平壤城,……其外有国内城及汉城,亦别都也"。在杜佑《通典》中,记载了国内城的地理位置:"马訾水,一名鸭绿水,源出东北靺鞨白山,……去辽东五百里,经国内城南……。"目前高句丽考古、历史学界的倾向性认识是,位于集安市区内的石城即为高句丽国内城(图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城 考古工作 边疆考古研究 始建年代 五女山城 东墙 句丽 建筑年代 尉那岩城 高句丽国
原文传递
集安古道新发现两通石碑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福有 孙仁杰 迟勇 《东北史地》 2008年第1期2-10,8+7+6+5+4+3+2+1+5+97-98,共20页
作者在集安通沟岭顶发现"乐善好施碑",在同和岭顶发现"同和岭修道碑"。经初步研究,搞清了高句丽南北道集安段的实际走向,在已知"豆谷"是"通沟"、"柴原"是"柴子沟"亦即&qu... 作者在集安通沟岭顶发现"乐善好施碑",在同和岭顶发现"同和岭修道碑"。经初步研究,搞清了高句丽南北道集安段的实际走向,在已知"豆谷"是"通沟"、"柴原"是"柴子沟"亦即"蒿子沟"的基础上,考定"赤谷"是"红土崖河","鹤盘岭"是《辑安县志》中所载"鹤落过"、"鹤落幌子"的通沟岭。在通沟岭北,同时新发现近40座古墓葬,墓葬附近就是高句丽石湖古城,可知此路是高句丽"北道平阔"之所在。由此,进一步分析了大武神王进军扶余国南的大致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安古道 石碑 赤谷 鹤盘岭 扶余国南
原文传递
集安蒿子沟墓地调查与东川王陵考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福有 迟勇 孙仁杰 《东北史地》 2006年第3期5-8,97+2-10,共14页
高句丽东川是指国内城所在的"中川"之东的集安长川、蒿子沟一带。第11位王东川王陵,是位于东川的蒿子沟JHM1号墓。该地古称"柴原",现称蒿子沟、柴子沟。长川、蒿子沟、良民,均在鸭绿原上。东川王所筑之平壤城,即集... 高句丽东川是指国内城所在的"中川"之东的集安长川、蒿子沟一带。第11位王东川王陵,是位于东川的蒿子沟JHM1号墓。该地古称"柴原",现称蒿子沟、柴子沟。长川、蒿子沟、良民,均在鸭绿原上。东川王所筑之平壤城,即集安良民古城。东川王于筑平壤城的第二年薨,葬于国内城与平壤城之间的东川,既合事理,又合礼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川 东川王陵 蒿子沟JHM1号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