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陈嘉庚的图书馆观及其当代价值
1
作者 刘葵波 董立功 《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 2024年第3期10-16,共7页
陈嘉庚在长期的兴学过程中,始终高度重视图书馆的建设,竭力在海内外创设及资助学校图书馆,同时还积极倡建和兴办公共图书馆,为培养优秀人才、传播先进文化、提高国民素质作出了极大贡献。陈嘉庚不仅在实践上对图书馆事业倾注了满腔热情... 陈嘉庚在长期的兴学过程中,始终高度重视图书馆的建设,竭力在海内外创设及资助学校图书馆,同时还积极倡建和兴办公共图书馆,为培养优秀人才、传播先进文化、提高国民素质作出了极大贡献。陈嘉庚不仅在实践上对图书馆事业倾注了满腔热情和诸多心血,而且在图书馆领域也有独到精辟的理论见解,提出高屋建瓴的图书馆价值观,兼收并蓄的馆藏建设方针,优先保证图书经费的预算原则,务实灵活、独具匠心的馆舍建设思想,“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捐助观等一系列观点。陈嘉庚的图书馆建设实践与图书馆观是其整个教育实践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深远。陈嘉庚富有高度和前瞻性的图书馆观是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时至今日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值得我们学习弘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嘉庚 图书馆 图书馆观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的陈嘉庚教育思想核心词研究
2
作者 韩存新 樊斌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年第1期60-66,共7页
陈嘉庚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论说中。基于自建的“陈嘉庚教育文献语料库”,运用语料库语言学方法中的词表分析、主题词分析、词簇分析、搭配分析等技术,识别陈嘉庚教育思想中的核心词,并以“教育”一词为研究个案,说明基于语料库的... 陈嘉庚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论说中。基于自建的“陈嘉庚教育文献语料库”,运用语料库语言学方法中的词表分析、主题词分析、词簇分析、搭配分析等技术,识别陈嘉庚教育思想中的核心词,并以“教育”一词为研究个案,说明基于语料库的大数据分析是对以往以定性为主的研究的一种有益补充。个案研究通过语料库特有的KWIC分析,揭示了陈嘉庚在华侨教育、师范教育、中学教育方面的思想特点以及对教育与实业关系的深刻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料库 陈嘉庚 教育思想 核心词
下载PDF
陈嘉庚健康养生观及其实践的时代解读
3
作者 林德时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22-28,共7页
陈嘉庚一生重视养生问题,对健康养生总结了独特的“养生八项原则”并躬身践行。归纳陈嘉庚在饮食养生、运动养生、心理养生、道德养生4个维度的丰富实践,阐述陈嘉庚健康养生观在国民生命中心议题、民众寿命主要指标、运用中医中药、重... 陈嘉庚一生重视养生问题,对健康养生总结了独特的“养生八项原则”并躬身践行。归纳陈嘉庚在饮食养生、运动养生、心理养生、道德养生4个维度的丰富实践,阐述陈嘉庚健康养生观在国民生命中心议题、民众寿命主要指标、运用中医中药、重视控烟限烟4个方面与健康中国战略的内涵存在契合,对于拓展陈嘉庚研究、推进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嘉庚 养生观 健康中国战略
下载PDF
陈嘉庚学术史研究的历史回顾 被引量:2
4
作者 杨建华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年第1期75-78,共4页
20世纪以来,学界对陈嘉庚学术研究活动自身的历史回顾、反思,以及陈嘉庚研究史料、文献系统整理颇有建树。从陈嘉庚先生原著及史料搜集、整理,陈嘉庚研究文献题录、文选、数据库建设,陈嘉庚研究文献成果综述性研究,陈嘉庚研究机构、团... 20世纪以来,学界对陈嘉庚学术研究活动自身的历史回顾、反思,以及陈嘉庚研究史料、文献系统整理颇有建树。从陈嘉庚先生原著及史料搜集、整理,陈嘉庚研究文献题录、文选、数据库建设,陈嘉庚研究文献成果综述性研究,陈嘉庚研究机构、团体、刊物的研究等方面,可以对陈嘉庚学术史研究上述若干方面进行回顾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嘉庚 学术史 陈嘉庚研究
下载PDF
陈嘉庚研究新史料的拓展:原则与路径 被引量:2
5
作者 董立功 《关东学刊》 2020年第6期98-109,共12页
陈嘉庚是著名的爱国华侨领袖。学界对陈嘉庚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19年。详尽而可靠的史料是陈嘉庚研究的基础。近年来,陈嘉庚研究陷入了"沉寂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原始文献没有妥善整理和出版。陈嘉庚研究新史料的拓展,... 陈嘉庚是著名的爱国华侨领袖。学界对陈嘉庚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19年。详尽而可靠的史料是陈嘉庚研究的基础。近年来,陈嘉庚研究陷入了"沉寂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原始文献没有妥善整理和出版。陈嘉庚研究新史料的拓展,具有存文存史的史料价值、推进陈嘉庚研究的学术价值和资政育人的社会价值等多重价值。开展陈嘉庚相关史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推动陈嘉庚研究数据库建设,是拓展陈嘉庚研究的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嘉庚 史料 拓展 路径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陈嘉庚研究态势的可视化分析——基于CNKI文献的计量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赖辉荣 刘爱原 《福建图书馆学刊》 2020年第2期66-71,共6页
陈嘉庚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教育家、华侨实业家和杰出的华侨领袖。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学与知识图谱方法,对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1978—2018年陈嘉庚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就年份发文量、期刊分布、主要研究力量、出版物来源、基金资助和研究... 陈嘉庚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教育家、华侨实业家和杰出的华侨领袖。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学与知识图谱方法,对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1978—2018年陈嘉庚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就年份发文量、期刊分布、主要研究力量、出版物来源、基金资助和研究热点等方面进行分析,力图宏观透视陈嘉庚研究的整体状况,为相关学者进一步研究和挖掘陈嘉庚生平事迹与精神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嘉庚 研究论文 计量分析 知识图谱分析
下载PDF
教育生态视角下海外华文教育区域整合发展的路径研究
7
作者 杨岭 纪梦茹 +1 位作者 刘思洋 杨佳茵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68-172,共5页
海外华文教育区域整合发展契合华文教育生态系统中生态因子的区域分化,是海外华文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是构建“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区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教育生态视角下海外华文教育区域整合发展要夯实科学、... 海外华文教育区域整合发展契合华文教育生态系统中生态因子的区域分化,是海外华文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是构建“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区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教育生态视角下海外华文教育区域整合发展要夯实科学、全面的宏观统筹与法律保障,打造华文教育生态链;明确区域华文教育的责任与使命,增强华文教育生态系统的协同互动;强化海外华人基本盘,以文化认同为枢纽建立华文教育群落生态;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促进华文教育区域资源的高效整合;基于生态平衡法则,建立华文教育区城化发展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生态学 华文教育 区域整合
下载PDF
法律思维在中小学校治理的运用研究
8
作者 杜勤国 郑小妍 姚莉娜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07-109,共3页
运用法律思维治理中小学校,通过制度建设和执行,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目前学校治理的实际情况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制度执行存在三个突出问题:教条、僵化地执行制度,凡事“一刀切”,达不到通情达理的效果;依据眼前利益“选择性”地... 运用法律思维治理中小学校,通过制度建设和执行,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目前学校治理的实际情况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制度执行存在三个突出问题:教条、僵化地执行制度,凡事“一刀切”,达不到通情达理的效果;依据眼前利益“选择性”地执行制度,导致制度执行难以为继;缺乏配套的细化、量化的权责对等原则,“依规者吃亏”的现象不时涌现。学校治理的现代化实践必须对标依法治理,运用合理性、普遍性、权责对等法律思维,妥善处理相应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思维 现代化 学校治理 运用研究
下载PDF
陈嘉庚报刊言论对创建新中国的重要贡献——以《南侨日报》为中心的研究
9
作者 张建英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42-49,共8页
陈嘉庚注重报刊舆论作用,解放战争时期他在《南侨日报》频频发表言论,揭露蒋介石政府腐败独裁、祸国殃民;称赞共产党廉洁民主,有能力建设新中国;反对外国干涉中国内政,捍卫国家主权、民族独立;宣传中共良善政治,将祖国复兴大任寄望于新... 陈嘉庚注重报刊舆论作用,解放战争时期他在《南侨日报》频频发表言论,揭露蒋介石政府腐败独裁、祸国殃民;称赞共产党廉洁民主,有能力建设新中国;反对外国干涉中国内政,捍卫国家主权、民族独立;宣传中共良善政治,将祖国复兴大任寄望于新政府;构想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以建设新中国。陈嘉庚在《南侨日报》上的言论从海外舆论领域强有力地参与了人民解放战争,为创建新中国做出重要历史贡献。他在《南侨日报》的评论文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创作特点,奠定了他著名时政评论家的地位,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匡世济民、救国安邦的本色和秉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嘉庚 时政评论 《南侨日报》 新中国创建
下载PDF
抗战中期陈嘉庚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必然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德时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12期89-95,103,共8页
华侨领袖陈嘉庚出于爱国使然,决定组织南洋华侨回国慰劳团。他原本并没有计划随团归国,然而一次特殊的“谈话”让他决意回国。1940年陈嘉庚回国后对重庆国民党的表现大失所望,带着一些“疑团”与期待决定去延安考察。陈嘉庚通过对国民... 华侨领袖陈嘉庚出于爱国使然,决定组织南洋华侨回国慰劳团。他原本并没有计划随团归国,然而一次特殊的“谈话”让他决意回国。1940年陈嘉庚回国后对重庆国民党的表现大失所望,带着一些“疑团”与期待决定去延安考察。陈嘉庚通过对国民党和共产党的政策、双方接待自己的环节、两党领导人的人格风范、重庆国统区与延安边区两地的社会风气作多维度比较审视,必然地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断言中国的希望在延安。通过缅怀陈嘉庚高贵品质,对感悟中国共产党“能”,开展党建工作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嘉庚 选择 中国共产党
下载PDF
内涵、贡献与启示:陈嘉庚卫生观的当代解读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德时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18-23,共6页
陈嘉庚对卫生问题有高度的认识,其卫生观表现在考察祖国的卫生状况、撰写和赠送卫生专论、提出注重卫生的主张建议、以石雕形式宣传卫生知识四个方面。陈嘉庚卫生观增强了祖国民众的卫生健康认识自觉,改善了家乡厦门的医疗卫生条件。陈... 陈嘉庚对卫生问题有高度的认识,其卫生观表现在考察祖国的卫生状况、撰写和赠送卫生专论、提出注重卫生的主张建议、以石雕形式宣传卫生知识四个方面。陈嘉庚卫生观增强了祖国民众的卫生健康认识自觉,改善了家乡厦门的医疗卫生条件。陈嘉庚卫生观与当代“健康中国战略”有一定的关联,对于当前我们在国内普及卫生健康知识,在国际上交流卫生建设经验、促进全球人类健康等都有现实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嘉庚 卫生观 当代解读
下载PDF
陈嘉庚的民族复兴意识及实践路径转变--以党百年奋斗主题为视角 被引量:2
12
作者 肖仕平 周煜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33-41,共9页
陈嘉庚憧憬民族复兴,抗战前,他主张以教育提升民族素质;以实业发展国家实力;以改革促进社会进步;以文化确保民族精神,通过四者,最终臻至民族复兴大业。陈嘉庚依此艰难实践,但最终体会到独靠一己之力无以成效,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更致其... 陈嘉庚憧憬民族复兴,抗战前,他主张以教育提升民族素质;以实业发展国家实力;以改革促进社会进步;以文化确保民族精神,通过四者,最终臻至民族复兴大业。陈嘉庚依此艰难实践,但最终体会到独靠一己之力无以成效,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更致其复兴梦想破灭。至此,陈嘉庚领悟到民族复兴当有两大前提:抗日救亡,政治清明。1921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1940年的延安之行让陈嘉庚看到解决两大前提的坚实力量。由此,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复兴实践形成对陈嘉庚先生强烈的思想感召及其坚定的行动汇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陈嘉庚开始了民族复兴的新实践。陈嘉庚民族复兴的实践路径转变在当下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复兴 陈嘉庚 中国共产党
下载PDF
救亡与复兴:陈嘉庚爱国实践的双重面向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汇川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10-15,共6页
陈嘉庚致力于民族救亡与复兴的双重面向,既彼此交织,又相互衔接,统一于他的爱国实践,构成“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现实基础。陈嘉庚投身民族救亡和复兴的实践,在逻辑线索上契合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脉络,在方式方法上经历了“复兴... 陈嘉庚致力于民族救亡与复兴的双重面向,既彼此交织,又相互衔接,统一于他的爱国实践,构成“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现实基础。陈嘉庚投身民族救亡和复兴的实践,在逻辑线索上契合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脉络,在方式方法上经历了“复兴-救亡-复兴”的辩证过程,在依靠力量即主体结构上实现了从个体到群体的历史飞跃,在相互关系上是一个有机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救亡 复兴 陈嘉庚
下载PDF
文明互鉴视域下清代汀州朱氏对日医学传播研究
14
作者 苏华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40-47,共8页
日本所谓近世时期的东亚文化交流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也被视为东亚海域文明交流互鉴的一大样板。清代福建内陆地区汀州朱氏兄弟朱来章、朱子章、朱佩章,通过对日输出医学书籍、推行医学实践、推动医道互动,成为传播中华医学和... 日本所谓近世时期的东亚文化交流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也被视为东亚海域文明交流互鉴的一大样板。清代福建内陆地区汀州朱氏兄弟朱来章、朱子章、朱佩章,通过对日输出医学书籍、推行医学实践、推动医道互动,成为传播中华医学和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在中日医学交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对中日文化交流做出积极贡献,带给我们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来章 朱子章 朱佩章 医书输出 医学实践 医道对话
下载PDF
“第三空间”视域下辜鸿铭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研究
15
作者 李爱云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21-123,共3页
辜鸿铭先生学贯中西、阅历丰富,他恪守现代传播学中职业“把关人”的必备的素养资质,采用归化翻译和写作策略,把中国文化带到“第三空间”,让中西两种文化就彼此的差异性进行平等的协商、对话,实现了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交融。运用霍米... 辜鸿铭先生学贯中西、阅历丰富,他恪守现代传播学中职业“把关人”的必备的素养资质,采用归化翻译和写作策略,把中国文化带到“第三空间”,让中西两种文化就彼此的差异性进行平等的协商、对话,实现了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交融。运用霍米·巴巴“第三空间”等现代传播学理论,探讨辜鸿铭“归化”式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策略,是中国文化“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中华文化的宝贵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辜鸿铭 中华文化 海外传播
下载PDF
跨文化视野下凌淑华的海外文化交流与文化传播研究
16
作者 李爱云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18期164-168,共5页
兼具中西方双重文化身份的凌淑华,在跨文化的女性主义文化场域和离散经历中,凭借英语写作和书法、绘画在西方传播中国文化,以期让不懂中文的西方读者深入了解中国文化中“水下冰山”的思想方法、价值观,从而改变对中国及中国人的固有成... 兼具中西方双重文化身份的凌淑华,在跨文化的女性主义文化场域和离散经历中,凭借英语写作和书法、绘画在西方传播中国文化,以期让不懂中文的西方读者深入了解中国文化中“水下冰山”的思想方法、价值观,从而改变对中国及中国人的固有成见。凌淑华的第一部英语自传体小说《古韵》及小说中的绘画和她的画展均是海外传播中国文化的一种媒介载体,该文从中英文化交流的角度,采用跨文化的方法梳理凌淑华如何通过女性文化共同体,采用化异为同在“第三空间”实现跨文化的传播自觉,以期为中国文化“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凌淑华 海外文化交流 传播 传统 中国文化 《古韵》
下载PDF
闽南方言“社”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探析
17
作者 杨志贤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71-76,共6页
词语的留存总是能体现人们潜意识里的情感、文化和精神认同。乡村基层组织的通名“村”已使用上千年,但在一些闽南人的口语中仍称“社”不称“村”,正是这一点的体现。闽南方言中的“社”包括了土地信仰、宗族意识、领土保护神和基层组... 词语的留存总是能体现人们潜意识里的情感、文化和精神认同。乡村基层组织的通名“村”已使用上千年,但在一些闽南人的口语中仍称“社”不称“村”,正是这一点的体现。闽南方言中的“社”包括了土地信仰、宗族意识、领土保护神和基层组织等多重内涵。这几种内涵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层层累积而成的。这些含义中只有“基层组织”这点与“村”的概念重合,其他几点则都是“村”所没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方言 “社” 土地信仰 宗族意识 文化认同
下载PDF
高校教学督导联盟的价值分析与路径设计--以“双一流”建设为背景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岭 石敏 林馨兰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年第2期22-28,共7页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面对高校教学督导现存问题,有必要组建教学督导联盟。高校教学督导联盟因其专业性、公正性、合作性、平等性、共享性特征,有助于优化教学督导资源配置,有助于保障教学督导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有助于增强高校教学督...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面对高校教学督导现存问题,有必要组建教学督导联盟。高校教学督导联盟因其专业性、公正性、合作性、平等性、共享性特征,有助于优化教学督导资源配置,有助于保障教学督导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有助于增强高校教学督导评价的力量,有助于推进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高校教学督导联盟,要转变观念,正确认识教学督导联盟的重要作用,政府适度参与高校教学督导联盟的建设,制定高校教学督导联盟合作计划,组建协调管理组织机构和管理队伍,建立高校教学督导联盟信息服务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 教学督导 高校联盟
下载PDF
以教育家精神涵养新时代“大先生”成长沃土
19
作者 郑小妍 《湖北教育》 2023年第30期8-9,共2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信中首次提出并深刻阐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即“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信中首次提出并深刻阐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即“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教育家精神既是对教师队伍中优秀教师代表群像的高度凝练,更是为我国建立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指明了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文化人 业务精湛 因材施教 启智 教师队伍 求是创新 乐教 优秀教师
下载PDF
中国海洋民俗文化在日本的传播及影响——从“彩舟流”到“精灵流” 被引量:4
20
作者 黄燕青 任江辉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25-31,共7页
在当今文明互鉴的格局下,探究中国海洋民俗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和受容,日本长崎的“精灵流”民俗活动便成为被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这一民俗活动深受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送王船”、长崎华侨华人社会的“彩舟流”等中国传统海洋民俗文化的... 在当今文明互鉴的格局下,探究中国海洋民俗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和受容,日本长崎的“精灵流”民俗活动便成为被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这一民俗活动深受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送王船”、长崎华侨华人社会的“彩舟流”等中国传统海洋民俗文化的影响,并融入长崎的风俗特色和地域性格,从而构筑起独特的话语体系。与此同时,其在思想建构上也具有精神寄托寓意、阴阳时空互动、伦理道德隐喻、集体文化记忆的内涵。不仅如此,这一民俗活动更具有作为海丝贸易的历史见证、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表现、作为地域特色的旅游资源等多重性的价值体系,成为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中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舟流” “精灵流” 海洋民俗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