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住院患者防跌倒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汪利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第3期119-120,共2页
目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使跌倒高危患者的防跌倒依从性得到提高,从而减少跌倒的发生。方法:选取了神经外科2017年2至2017年12有跌倒风险的住院患者84例。按患者住院时间先后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选择一般护理方法,而观察组患者在一般护... 目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使跌倒高危患者的防跌倒依从性得到提高,从而减少跌倒的发生。方法:选取了神经外科2017年2至2017年12有跌倒风险的住院患者84例。按患者住院时间先后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选择一般护理方法,而观察组患者在一般护理方法基础上,采用干预护理模式。结果:采用综合干预护理模式,可以明显提高跌倒高危患者的防跌倒依从性,与观察组相比,有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干预护理模式,可极大提高跌倒高危住院患者的防跌倒依从性,达到降低跌倒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神经外科 防跌倒 依从性
下载PDF
传统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小骨窗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被引量:59
2
作者 刘万荣 魏忠 +5 位作者 方有利 王辉 郭中国 焦健 彭燕 吕东 《安徽医药》 CAS 2017年第10期1844-1846,共3页
目的对比传统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小骨窗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 目的对比传统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小骨窗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采用小骨窗入路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显效、有效和无效)、手术并发症(再出血、颅内感染和肺部感染)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Barthel评分(术前、术后4周和术后12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84)。并发症方面,观察组的首次手术后再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7%vs30.0%);颅内感染率(3.3%vs 20.0%)、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16.7%vs 40.0%)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此外,观察组术后4周和术后12周的Barthel评分与对照组也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较之传统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小骨窗入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更为显著,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手术入路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联合有创颅内压监测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4例分析 被引量:31
3
作者 方有利 刘万荣 +2 位作者 王辉 焦健 营国龙 《安徽医药》 CAS 2019年第6期1119-1121,共3页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联合有创颅内压监测技术指导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间霍邱县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例34例。所有病例均通过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联合有创颅内...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联合有创颅内压监测技术指导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间霍邱县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例34例。所有病例均通过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联合有创颅内压监测进行治疗。观察颅内压值,术后再出血、梗死发生率,药物干涉调控颅内压使用率,有创颅内压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病人重症监护时间及预后。结果术后颅内压<20 mmHg者25例,≥20 mmHg者9例;术后再出血5例;甘露醇使用20例;发生颅内感染1例;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平均时间4.5 d,术后持续随访6个月,存活32例[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Ⅰ级5例,Ⅱ级20例,Ⅲ级4例,Ⅳ级2例,Ⅴ级1例],死亡2例。结论术后有创颅内压监测对指导术后药物应用,避免颅内压波动和降低再出血风险,改善预后有一定程度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有创颅内压监测 小骨窗
下载PDF
颞肌下和颞肌外两种颅骨修补术式的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辉 刘万荣 +4 位作者 魏忠 方有利 郭中国 焦健 彭燕 《安徽医药》 CAS 2014年第2期302-304,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颞肌下与颞肌外两种钛网修补术式行颅骨缺损修补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2月—2013年2月该院收治的颅骨缺损患者共30例,按不同手术方法分为颞肌外修补组15例和颞肌下修补组15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颞肌外修补组... 目的探讨采用颞肌下与颞肌外两种钛网修补术式行颅骨缺损修补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2月—2013年2月该院收治的颅骨缺损患者共30例,按不同手术方法分为颞肌外修补组15例和颞肌下修补组15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颞肌外修补组手术时间(1.5±0.5)h,术中出血量(80.3±30.4)mL及脑膜破损率13.3%均较颞肌下修补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颞肌下修补组并发症、外观满意度、2周后局部疼痛及嘴嚼受限情况均较颞肌外修补组增多,差异有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字化成型二维钛网颞肌外修补颅骨缺损具有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少等优点。其效果明显优于颞肌下修补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修补 钛网 颞肌
下载PDF
脑膜瘤Ki-67表达与瘤周水肿的相关性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林 何裕超 +5 位作者 营国龙 谢宝树 姚文益 高卫真 贾锋 殷玉华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7年第3期168-170,共3页
目的探讨脑膜瘤MRI显示瘤周水肿程度与肿瘤组织Ki-67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经手术切除及病理组织学证实的脑膜瘤标本159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Ki-67的表达;术前头颅MRI评估瘤周水肿程度。结果 159例... 目的探讨脑膜瘤MRI显示瘤周水肿程度与肿瘤组织Ki-67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经手术切除及病理组织学证实的脑膜瘤标本159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Ki-67的表达;术前头颅MRI评估瘤周水肿程度。结果 159例中,无瘤周水肿21例,Ⅰ度水肿60例,Ⅱ度水肿29例,Ⅲ度水肿49例;瘤周水肿发生率为86.8%(138/159)。脑膜瘤组织Ki-67阴性表达为108例,弱阳性为25例,阳性为11例,强阳性为15例。脑膜瘤瘤周水肿程度与肿瘤组织Ki-67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s=0.486;P<0.001)。结论术前影像学检查评估脑膜瘤瘤周水肿程度,可作为预测Ki-67的表达水平及肿瘤恶性程度的因素之一,可为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KI-67 瘤周水肿 相关性
下载PDF
弥漫性轴索损伤的预后分析(附29例报道) 被引量:2
6
作者 方有利 刘万荣 《安徽医学》 2010年第12期1494-1494,共1页
目的分析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的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DAI患者GCS评分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DAI患者GCS评分越高预后越好。结论 DAI患者GCS评分对判断DAI患者的预后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 GCS 预后
下载PDF
数字化塑形钛网个体化修补颅骨缺损1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方有利 刘万荣 +1 位作者 魏忠 郭中国 《安徽医学》 2011年第8期1096-1097,共2页
目的总结应用数字化塑形钛网个体化修补颅骨缺损的临床体会,探讨此技术在颅骨修补术中的价值。方法采用数字化塑形技术将钛网制成个体化颅骨修复体,进行颅骨修补手术12例,观察颅骨修复后塑形效果,分析塑形工作量、手术时间、术后患者对... 目的总结应用数字化塑形钛网个体化修补颅骨缺损的临床体会,探讨此技术在颅骨修补术中的价值。方法采用数字化塑形技术将钛网制成个体化颅骨修复体,进行颅骨修补手术12例,观察颅骨修复后塑形效果,分析塑形工作量、手术时间、术后患者对塑形的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应用数字化塑形钛网个体化修补颅骨缺损,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后并发症,头颅外形对称,患者均对塑形满意。结论数字化塑形钛网个体化修补颅骨缺损方便,快捷,塑形满意,减轻了医师的工作强度,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修复效果,具有推广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修补 数字化塑形 个体化 钛网
下载PDF
小骨窗显微镜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辉 《安徽医专学报》 2021年第4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小骨窗显微镜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疗效。方法:选取66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33例)与实验组(33例),对照组患者选择传统额颞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实验组患者选择... 目的:探讨小骨窗显微镜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疗效。方法:选取66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33例)与实验组(33例),对照组患者选择传统额颞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实验组患者选择显撤镜下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分析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手术失血量、术后24 h的CSS评分及血肿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ALD评分分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选择显微镜下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对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能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手术操作时间短,能彻底清除血肿,促进患者术后及早康复,提升其术后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骨窗血肿清除术 显微镜 基底节区 高血压脑出血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