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D_3AK细胞的培养与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强新 于王交 +1 位作者 宋修歧 丁守怡 《青岛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163-165,共3页
目的体外扩增经CD3单抗(CD3McAb)活化的杀伤细胞(CD3AK),并测定其抗肿瘤细胞作用和表型变化。②方法取13例肺癌和2例肝癌病人外周血,经密度梯度离心获取淋巴细胞,以CD3McAb和IL-2作为诱导剂,采用... 目的体外扩增经CD3单抗(CD3McAb)活化的杀伤细胞(CD3AK),并测定其抗肿瘤细胞作用和表型变化。②方法取13例肺癌和2例肝癌病人外周血,经密度梯度离心获取淋巴细胞,以CD3McAb和IL-2作为诱导剂,采用液相三步扩增方法扩增培养,并分别用MTT和IFA法与自体LAK对照细胞比较细胞动力学、细胞毒作用和表型变化。③结果CD3AK细胞扩增速度、数量和抗肿瘤活性均优于自体LAK细胞,其表型为CD3,CD4,CD8和CD16的特殊异源淋巴细胞群。其中CD4亚群表型数量随培养时间延长明显升高(χ2=7.66,P<0.01),而CD16则明显下降(χ2=5.23,P<0.05),该亚群表型变化可能与培养时间有关。④结论CD3AK细胞具有较强的杀肿瘤细胞作用,同时也可作为基因治疗的理想载体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实验 CD3AK细胞 肿瘤 细胞培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对肿瘤细胞杀伤作用的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丁守怡 许小幸 《齐鲁医学杂志》 1999年第1期3-5,共3页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并观察重组人干扰素对TNFα细胞毒性的协同作用。方法采用非同位素细胞毒试验,对3个子宫颈来源的细胞系进行传代培养,与IFNα接触后检测其杀伤细胞情况。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干扰素 子宫肿瘤 细胞毒性试验
下载PDF
人实体瘤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高效扩增及功能评价
3
作者 强新 梁宏立 +1 位作者 丁守怡 李慧娟 《青岛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166-168,共3页
目的体外高效扩增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为进一步开展基因治疗肿瘤奠定基础。②方法采用机械分离、酶消化和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提取TIL前体细胞;以IL-2作为诱导剂,采用液相三步扩增方法扩增培养,并分别用MTT... 目的体外高效扩增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为进一步开展基因治疗肿瘤奠定基础。②方法采用机械分离、酶消化和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提取TIL前体细胞;以IL-2作为诱导剂,采用液相三步扩增方法扩增培养,并分别用MTT和IFA法与对照的自体LAK细胞比较细胞动力学。同时对K562细胞和自体肿瘤细胞(ATC)进行杀伤试验以及表型检测。③结果从28例实体瘤组织和肿瘤引流淋巴结中获取的TIL前体细胞,26例培养成功,其中23例TIL数量达到治疗数量级;TIL细胞对ATC杀伤作用强于自体LAK细胞(t=11.4,18.9,P<0.01)。TIL细胞表型特点为CD3,CD4,CD8淋巴细胞亚群。④结论TIL细胞具有高效杀肿瘤细胞作用,TIL细胞可作为基因治疗的理想载体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 肿瘤润润 肿瘤 液相三步扩增法
下载PDF
对细胞培养中一种黑色运动颗粒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韩雪梅 王永春 +1 位作者 吴翠娇 刘继民 《细胞生物学杂志》 CSCD 1990年第2期73-76,共4页
在组织培养中常观察到一种大小不等、形态不同的黑色运动颗粒,它对培养细胞的生长有不良影响,有时甚至导致细胞死亡,并能在一定条件下随培养时间的增长而增加其数量。我们取细胞培养用的小牛血清、培养基和其他材料中的黑色运动颗粒,应... 在组织培养中常观察到一种大小不等、形态不同的黑色运动颗粒,它对培养细胞的生长有不良影响,有时甚至导致细胞死亡,并能在一定条件下随培养时间的增长而增加其数量。我们取细胞培养用的小牛血清、培养基和其他材料中的黑色运动颗粒,应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对其形态学进行系统观察;并用显微摄影观察其活动情况;用紫外分光及电泳透析进行生化分析,结果均证明该颗粒为无膜式结构,无蛋白质成分,中性环境下带正电荷,能谱扫描电镜分析为硅复合物,我们称之为硅小体(B)。证明其活动属布朗运动。本文进一步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分析了培养液及双蒸水中可溶性的硅含量在不同质量的容器及不同时间的变化,证明了硅小体的增多主要来源于培养液对玻璃器皿的侵蚀,部分来源于被培养的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培养 黑色运动颗粒 硅小体
下载PDF
棉酚对小鼠骨骼肌乙酰胆碱酯酶、琥珀酸脱氢酶和钾的影响
5
作者 石嵩山 韩雪梅 +2 位作者 张秀兰 王世明 徐以琳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1987年第4期30-32,共3页
采用器官培养方法,观察了甲酸棉酚及醋酸棉酚对小鼠下肢肌肉乙酰胆碱酯酶(AchE)、琥珀酸脱氢酶(SDH)及钾含量的影响。结果示棉酚不能引起钾含量的改变,却引起SDH及AchE的改变。
关键词 器官培养 棉酚 乙酰胆碱酯酶类 琥珀酸脱氢酶类 小鼠
下载PDF
秋水仙碱抑制家兔排卵的形态学观察
6
作者 吴翠娇 李珍年 《青岛医学院学报》 1989年第2期108-111,174,共4页
应用光镜,透射电镜及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了秋水仙碱对家兔排卵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秋水仙碱能有效地抑制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诱发的家兔排卵;以2mg/kg 剂量体内用药可完全抑制排卵,而不影响颗粒细胞黄体化及孕酮的合成和分泌。秋水仙... 应用光镜,透射电镜及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了秋水仙碱对家兔排卵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秋水仙碱能有效地抑制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诱发的家兔排卵;以2mg/kg 剂量体内用药可完全抑制排卵,而不影响颗粒细胞黄体化及孕酮的合成和分泌。秋水仙碱主要是抑制排卵前卵胞顶壁血管的变化及胶原纤维的溶解等炎症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卵 秋水仙碱 抑制 家兔
全文增补中
小白鼠胚前、中肾发育的组织学和组织化学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韩雪梅 张作干 《解剖学报》 CAS 1983年第2期200-204,238,共6页
本实验对小白鼠阴栓龄胚第9~16天的前、中肾发育过程中的组织学和组织化学变化进行了核酸(甲绿-哌若咛稀染法)、PAS反应(McManus法)、AcP(硫化铅法)、ATPase(Wach-stein-Meisel中性法)、AlP(钙钴法)、SDH(Pearse’s MTT法),酯酶(Pearson... 本实验对小白鼠阴栓龄胚第9~16天的前、中肾发育过程中的组织学和组织化学变化进行了核酸(甲绿-哌若咛稀染法)、PAS反应(McManus法)、AcP(硫化铅法)、ATPase(Wach-stein-Meisel中性法)、AlP(钙钴法)、SDH(Pearse’s MTT法),酯酶(Pearson法)观察,以成年鼠肾作对照。1.小白鼠前肾(阴栓龄胚第9~10.5天),除含丰富的RNA外,其余指标无明显的阳性反应。2.小白鼠中肾(早期胚第10.5~13天),中肾小管及导管除含丰富的RNA外,AlP、AcP、ATPase、SDH、酯酶几无活性,PAS反应极弱。中肾后期RNA减少,PAS反应、AcP、ATP-ase、AlP活性增强,并随中肾小管、中肾导管及密勒氏管之继续发育或退化而有强弱不同。特别是AcP在所有退化组织中均明显增强,对其意义也予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 糖原 多糖 中肾小管 肾导管 小白鼠 ATPASE 肾发育 勒氏 阳性物质 鼠胚 石蜡切片 黑棕色 化学观察
下载PDF
小白鼠胚后肾和生后肾发育的组织学和组织化学观察——核酸、多糖、琥珀酸脱氢酶 被引量:2
8
作者 韩雪梅 张作干 《解剖学报》 CAS 1983年第3期318-321,347,共5页
对于小白鼠阴栓龄胚第11~17、19天及出生后1天,1~3周新生肾发育过程中组织学,组织化学变化进行了RNA(甲绿-哌喏咛染色)、PAS(McManus’sPAS方法)和SDH(Pearse’sMTT法)观察。胚16~17天时肾单位各段核酸减少,SDH开始出现活性,刷毛缘及基... 对于小白鼠阴栓龄胚第11~17、19天及出生后1天,1~3周新生肾发育过程中组织学,组织化学变化进行了RNA(甲绿-哌喏咛染色)、PAS(McManus’sPAS方法)和SDH(Pearse’sMTT法)观察。胚16~17天时肾单位各段核酸减少,SDH开始出现活性,刷毛缘及基膜的PAS反应出现阳性,说明此时后肾功能开始出现。上述反应均随发育而逐渐减弱或增强,直到生后2~3周各反应强度分别接近成年型。对核酸,多糖,SDH在胚胎发育中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合管 肾发育 后肾 肾单位 小白鼠 多糖 多聚糖 碳水化合物 鼠胚 核酸 化学观察
下载PDF
小白鼠胚后肾和生后肾发育的组织学及组织化学观察——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三磷酸腺苷酶、非特异性酯酶
9
作者 韩雪梅 张作干 《解剖学报》 CAS 1983年第4期441-446,464,共7页
对于小鼠阴栓龄胚第11~17天、19天及生后1天,1~3周新生肾发育过程中组织学和组织化学变化进行了AcP(Wachstein改良的Gomori方法)、AlP(钙钴法)、ATPase(WachsteinMeisel中性法)、非特异性酯酶(Pearson法)的观察,以成年肾做对照。1.肾小... 对于小鼠阴栓龄胚第11~17天、19天及生后1天,1~3周新生肾发育过程中组织学和组织化学变化进行了AcP(Wachstein改良的Gomori方法)、AlP(钙钴法)、ATPase(WachsteinMeisel中性法)、非特异性酯酶(Pearson法)的观察,以成年肾做对照。1.肾小体在胚14天,近曲小管、远曲小管、亨利氏襻在胚16天,相继开始分化。2.AlP活性随肾小体等结构分化完成而减弱,晚期随近曲小管的结构与功能分化渐趋完善而增强。胚16,17天时,肾功能初步建立,此时集合管出现AcP和ATPase反应强阳性的“附加细胞”,这种细胞在胚19天~初生达最大量,以后逐渐减少,成年肾仅于皮质集合管可见。“附加细胞”出现的意义曾加讨论。3.新生的小鼠肾尚未成熟,AcP、AlP、ATPase随肾生后的不断发育而变化,其活性强度与分布特点大致都在生后三周左右才接近成年型。4.非特异性酯酶在生后四周才显示活性并伴有明显的性别差异。肾的AlP从生后一周已出现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非特异性 碱性磷酸酶 ATPase 近曲小管 鼠胚 肾发育 成年型 后肾 酸性磷酸酶 化学观察 酯酶 水解酶
下载PDF
EB病毒相关胃癌组织中病毒潜伏期基因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罗兵 王云 +4 位作者 王笑峰 梁华 黄葆华 丁守怡 西连寺刚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17-417,共1页
关键词 胃癌 EB病毒 基因表达 核抗原家族基因 潜伏膜蛋白基因
原文传递
肿瘤坏死因子体外对宫颈癌细胞系细胞毒作用观察
11
作者 吴荣 M.Stanley 丁守怡 《齐鲁肿瘤杂志》 1997年第3期170-171,共2页
本实验用非同位素细胞毒试验方法观察了肿瘤坏死因子(TNFα)对宫颈来源的三个细胞系的体外杀伤作用,并比较重组人干扰素(IFNγ)对TNFα细胞毒性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单一TNFα对宫颈良、恶性肿瘤细胞均呈微弱的细胞... 本实验用非同位素细胞毒试验方法观察了肿瘤坏死因子(TNFα)对宫颈来源的三个细胞系的体外杀伤作用,并比较重组人干扰素(IFNγ)对TNFα细胞毒性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单一TNFα对宫颈良、恶性肿瘤细胞均呈微弱的细胞毒作用,但IFNγ与TNFα共同作用则对宫颈癌来源的细胞系显示明显杀伤作用(P<0.01),对源于正常、良性肿瘤的细胞系无显著作用(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干扰素 子宫肿瘤 细胞毒 子宫颈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