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学检验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26
1
作者 管洪在 吴春梅 +1 位作者 郭小芳 刘成玉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178-179,181,共3页
目的对医学检验专业现有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系列改革与实践,以适应新世纪对医学人才素质能力和知识结构的要求。方法根据现代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围绕着医学检验专业课程体系、教育思想、素质教育、教学大纲及教学程序、理论与... 目的对医学检验专业现有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系列改革与实践,以适应新世纪对医学人才素质能力和知识结构的要求。方法根据现代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围绕着医学检验专业课程体系、教育思想、素质教育、教学大纲及教学程序、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双语教学、教材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实践。结果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努力,医学检验专业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多次荣获省及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结论我院医学检验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成果对促进我国医学检验专业建设与发展、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具有良好的辐射、示范作用及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检验 课程体系 教学改革 教学实践
下载PDF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染色体核型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2
作者 杨颉 刘竹珍 +3 位作者 吴春梅 赵洪国 陈兵 管洪在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52-53,56,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不同病期染色体核型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显带技术对124例CML病人进行了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并动态观察部分病人病程进展中染色体核型的变化。结果124例病人中,Ph染色体阳性(Ph+)占93.55%(116/124)... 目的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不同病期染色体核型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显带技术对124例CML病人进行了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并动态观察部分病人病程进展中染色体核型的变化。结果124例病人中,Ph染色体阳性(Ph+)占93.55%(116/124),Ph染色体阴性(Ph-)占6.45%(8/124)。Ph+病人中,94.83%(110/116)为典型Ph染色体易位,即t(9;22)(q34;q11);5.17%(6/116)为变异型Ph染色体。11.21%(13/116)的Ph+病人出现额外染色体,其中慢性期、加速期和急变期额外染色体的检出率分别为7.48%(8/107)、33.33%(1/3)和66.67%(4/6),加速期和急变期额外染色体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慢性期(χ2=19.285,P<0.01)。额外染色体以+8、2Ph、-21和i(17q)多见。个别病例同时存在多个异常克隆,多见于CML急变期。结论CML病人病程中继发额外染色体的异常改变与其病程进展密切相关,染色体核型分析对CML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样 慢性 费城染色体 额外染色体 核型分析
下载PDF
恶性肿瘤患者血浆血栓调节蛋白、蛋白C抗原及D-二聚体含量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3
作者 管洪在 杨宗军 +1 位作者 杨忠思 卢伟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5年第4期521-523,共3页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后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蛋白C(PC)抗原、血浆D-二聚体(D-D)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22例急性白血病(AL)和41例实体瘤患者治疗前后血浆TM,PC抗原和D-D含量.结果AL患者化疗前血浆TM、D-D升...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后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蛋白C(PC)抗原、血浆D-二聚体(D-D)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22例急性白血病(AL)和41例实体瘤患者治疗前后血浆TM,PC抗原和D-D含量.结果AL患者化疗前血浆TM、D-D升高,PC抗原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3.509~6.077,P<0.01).缓解后,血浆TM、PC抗原均恢复至正常水平,血浆D-D含量比治疗前有明显降低(t=5.099,P<0.01),但仍高于正常水平(t=3.509,P<0.01).实施手术的35例实体瘤患者术前血浆TM、D-D显著升高,PC抗原显著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t=2.586~9.000,P<0.05).术后7 d血浆D-D进一步升高,PC抗原进一步降低,TM降至正常水平.肝癌患者从Ⅰ期到Ⅲ期,血浆TM、D-D逐期升高,PC抗原逐期降低,各期间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AL和实体瘤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激活,并随病情的好转而改善,血浆TM、PC抗原、D-D含量可作为恶性肿瘤病情进展、疗效观察及预后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肿瘤 血栓调节蛋白 蛋白C D-二聚体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病人XIAP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张会营 江彩玉 管洪在 《齐鲁医学杂志》 2011年第3期206-208,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病人X染色体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了46例不同类型、不同阶段AL病人白血病细胞中XIAP的表达情况,以11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 AL病人白血病细胞XIAP表达...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病人X染色体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了46例不同类型、不同阶段AL病人白血病细胞中XIAP的表达情况,以11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 AL病人白血病细胞XIAP表达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增高(t=13.96,P<0.01)。初治组、缓解组和复发组AL病人白血病细胞XIAP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F=204.27,q=8.88~32.69,P<0.01),其中缓解组明显低于初治组和复发组(q=12.44、26.02,P<0.01),复发组明显高于初治组(q=17.55,P<0.01)。结论 XIAP表达可能参与了AL的发生和发展过程,XIAP高表达的病人完全缓解率低,预后不良。XIAP高表达可能是导致白血病细胞对化疗药物不敏感的原因之一,XIAP有望成为白血病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质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TEL基因与白血病
5
作者 王海燕 谭齐贤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87-89,共3页
关键词 白血病 TEL 基因 综述
下载PDF
研究生教育改革探索
6
作者 谭齐贤 乔宏 《医学检验教育》 1995年第4期38-40,共3页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高校 医学检验专业 教学改革 德育工作 教学内容 教学模式
下载PDF
大鼠脑干DVC区注射ghrelin对弓状核NPY mRNA及AgRP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陈新科 李清春 +2 位作者 陈曦 蒋正尧 管洪在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4-6,8,共4页
目的探讨脑干迷走神经复合体(DVC)区微量注射ghrelin对摄食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给药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36只大鼠,行DVC区埋管手术,术后恢复7d。7d后给药组大鼠DVC区微量注射20pmol的ghrelin,正常对照组大鼠... 目的探讨脑干迷走神经复合体(DVC)区微量注射ghrelin对摄食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给药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36只大鼠,行DVC区埋管手术,术后恢复7d。7d后给药组大鼠DVC区微量注射20pmol的ghrelin,正常对照组大鼠DVC区微量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两组分别于给药后1、2、3h取大鼠下丘脑提取RNA,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大鼠下丘脑弓状核神经肽Y(NPY)及刺鼠色蛋白相关蛋白(AgRP)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给药组大鼠给药后1、2、3h下丘脑NPY mRNA和AgRP mRNA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2.79~9.12,P<0.05)。给药组大鼠给药后2h下丘脑NPY mRNA和AgRP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给药后1h及3h组(F=16.55、10.45,q=3.89~4.45,P<0.05),但给药后1h与3h下丘脑NPY mRNA和AgRP mRNA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作用于大鼠DVC区的ghrelin可能通过下丘脑弓状核NPY、AgRP神经通路促进摄食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RELIN 下丘脑 弓状核 神经肽Y 刺鼠色蛋白相关蛋白 大鼠
下载PDF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人Mcl-1和Bcr/Abl基因表达
8
作者 张玉娟 杨颉 管洪在 《齐鲁医学杂志》 2011年第3期200-202,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病人Mcl-1基因和Bcr/Abl融合基因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41例CML病人(包括慢性期15例、加速期6例、急变期6例、伊马替尼治疗后遗传学完全缓解8例及非伊马替尼治疗的未... 目的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病人Mcl-1基因和Bcr/Abl融合基因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41例CML病人(包括慢性期15例、加速期6例、急变期6例、伊马替尼治疗后遗传学完全缓解8例及非伊马替尼治疗的未缓解的CML病人6例)骨髓标本Mcl-1基因、Bcr/Abl融合基因的表达水平,以1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 CML各组Mcl-1和Bcr/Abl mRNA的表达水平差异均有显著性(χ2=19.12~36.08,P<0.05)。伊马替尼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Mcl-1 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其他各组(Z=2.547~3.254,P<0.05);加速期、急变期及非伊马替尼治疗组之间Mcl-1 mRNA的表达水平差异无显著性(Z=0.481~1.922,P>0.05),但均明显高于慢性期(Z=2.650~3.465,P<0.05)。Bcr/Abl mRNA在慢性期、加速期、急变期及非伊马替尼治疗组之间表达差异无显著性(Z=0.480~1.196,P>0.05)。CML病人Mcl-1与Bcr/AblmRNA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68,P<0.05)。结论 Mcl-1和Bcr/Abl与CML的病情密切相关,参与CML的发生和发展,是判断病情进展及预后的分子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样 慢性 MCL-1基因 BCR/ABL融合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 伊马替尼
下载PDF
提高骨髓细胞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探索
9
作者 沈玉雷 谭齐贤 +1 位作者 乔宏 卢伟 《医学检验教育》 1996年第4期33-35,共3页
总结了骨髓细胞学实验教学过程中的几点体会,并对实验教学的方法,实验报告的剖析及形态教学效果的评价进行了探讨.力求使形态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能有机地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骨髓细胞学实验教学质量。
关键词 实验教学质量 探索 教学效果 实验报告 环节 过程 剖析 骨髓细胞学 体会 评价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浆血栓调节蛋白、蛋白C抗原及D-二聚体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乔宏 卢伟 管洪在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06年第1期32-33,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治疗前后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蛋白C(PC)抗原、D-二聚体(D-D)含量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检测(ELISA)方法检测22例AL患者治疗前后血浆TM,PC抗原,D-D含量的变化。结果AL患者化疗前血浆TM,D-...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治疗前后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蛋白C(PC)抗原、D-二聚体(D-D)含量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检测(ELISA)方法检测22例AL患者治疗前后血浆TM,PC抗原,D-D含量的变化。结果AL患者化疗前血浆TM,D-D升高,PC抗原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缓解后,血浆TM,PC抗原均恢复至正常水平,血浆D-D含量比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1),但仍高于正常水平(P<0.01)。结论AL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凝血及纤溶系统的激活,并随病情的好转而逐渐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血栓调节蛋白 蛋白C D-二聚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