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临床生物学行为与治疗策略 被引量:10
1
作者 金志勤 袁荣涛 贾暮云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5期449-451,共3页
血管瘤目前尚无有效预防方法,通过对口腔颌面部血管瘤临床生物学行为的深入考察、分析,认为要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需要在早期(增生初期)及时发现、明确诊断,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血管瘤存在2个快速生长期,其发生以及持续的时间是明确的... 血管瘤目前尚无有效预防方法,通过对口腔颌面部血管瘤临床生物学行为的深入考察、分析,认为要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需要在早期(增生初期)及时发现、明确诊断,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血管瘤存在2个快速生长期,其发生以及持续的时间是明确的。虽然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治疗策略的选择仍存在争议,但治疗的关键还是早期进行干预,尤其是第1个快速生长期,是控制血管瘤的最佳时机和不可丧失的关键期,应采取积极措施,使血管瘤的增生受限和停止,而不进入第2个快速生长期。对病情和所处病期的明确诊断以及对病程的确切预期是选择治疗方案的基础,可以采用激光、硬化剂注射、口服激素等治疗手段,有效控制或治愈血管瘤。本文着重对激光、硬化剂注射治疗的方案进行讨论,认为周密的计划和精确的操作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口腔颌面部 生物学行为 治疗
下载PDF
介入化疗治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良忠 李宁毅 樊功为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371-372,共2页
关键词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药物疗法 肿瘤 栓塞 治疗性 综述
下载PDF
PCNA在检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联合化疗敏感性中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孙健 李宁毅 +3 位作者 贾暮云 祝为桥 肖文林 赵洁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189-192,共4页
①目的 采用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肾包膜下移植 (SRCA)技术相结合 ,检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联合化疗方案的敏感性。②方法 将 18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组织作为原代移植物 ,移植到环磷酰胺免疫抑制鼠的肾包膜下 ;借助PCNA免疫组化... ①目的 采用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肾包膜下移植 (SRCA)技术相结合 ,检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联合化疗方案的敏感性。②方法 将 18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组织作为原代移植物 ,移植到环磷酰胺免疫抑制鼠的肾包膜下 ;借助PCNA免疫组化染色等方法 ,对移植处理后取材标本进行化疗敏感性的检测。③结果 获得可评价率为 88% ,对PM ,DVF及DVP三种化疗方案敏感率分别为 5 4.5 % ,6 0 .0 %和 6 3.6 % .④结论 PCNA染色阳性细胞标记指数 (LI)、PCNA染色阳性细胞加权指数 (WI)的测定可作为化疗敏感性测定结果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细胞核抗原 药物筛选试验 PCNA SRCA 肾包膜下测定 口腔颌面部肿瘤 联合化疗
下载PDF
动态营养支持对口腔颌面肿瘤术后能量代谢、免疫功能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霍圆圆 潘永海 +4 位作者 徐薇 孙燕佩 刘敏 张华 李宁毅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9-92,共4页
目的:观察动态营养支持对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术后能量代谢、免疫功能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患者5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实验组术后根据应激期给予动态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并添加ω-3鱼油脂... 目的:观察动态营养支持对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术后能量代谢、免疫功能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患者5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实验组术后根据应激期给予动态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并添加ω-3鱼油脂肪乳注射液及谷氨酰胺;对照组常规术后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分别于术前1 d、术后2 d及7 d检测能量代谢、免疫功能及应激指标。采用SPSS 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前白蛋白术后第2天及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术后第7天能量代谢指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术后第2天及第7天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第7天IgA、IgG、IgM、CD3^+、CD4^+、CD4^+/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第2天IL-6以及术后第7天CRP、TNF-α、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并发症无显著差异。结论:动态营养支持可以改善口腔颌面肿瘤术后能量代谢,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缓解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肿瘤 营养支持 免疫功能 炎性反应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手术前后血清TRF、RBP和PAB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淑华 金晓明 +3 位作者 尚伟 苗海平 郭康 高婷婷 《齐鲁医学杂志》 2012年第4期314-315,318,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中营养状态监测指标转铁蛋白(TRF)、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前清蛋白(PAB)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手术前后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30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病人术前3d、术后1周、术后1个月血清中TRF、RB... 目的探讨血清中营养状态监测指标转铁蛋白(TRF)、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前清蛋白(PAB)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手术前后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30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病人术前3d、术后1周、术后1个月血清中TRF、RBP、PAB水平,以30例良性肿瘤病人作为对照组,以30例健康人作为空白对照组。结果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病人术前TRF、RBP、PAB水平与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病人术后1周血清TRF、RBP、PAB水平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7~5.88,P<0.01);术后1个月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RF、RBP、PAB的检测可为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营养状况提供可靠依据,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肿瘤 口腔外科手术 转铁蛋白 视黄醇结合蛋白质类 前白蛋白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口腔颌面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双义 苏丽萍 +1 位作者 曹明建 李宁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2741-2744,共4页
目的:了解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促进骨再生和修复作用的机制及应用方式,探讨其在口腔颌面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前景。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1994-01/2006-02有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促进成骨的文章,检索词“Vascular endothelial g... 目的:了解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促进骨再生和修复作用的机制及应用方式,探讨其在口腔颌面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前景。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1994-01/2006-02有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促进成骨的文章,检索词“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Bone formation,Maxillofacial bone,Bone defect”,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01/2006-02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成骨、颌骨”,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符合要求的有关文章找全文。纳入标准: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分子结构方面的文章。②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促进成骨作用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③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颌骨组织工程中应用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排除标准:重复或类似的同一研究、Meta分析、个案报道。资料提炼:共收集到186篇有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促进成骨作用的文章,排除重复或类似的同一研究,30篇符合要求(其中2篇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分子结构方面的文献,18篇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促进成骨作用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方面的文献,10篇涉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颌骨组织工程中应用的研究)。资料综合:①国内外有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促进成骨作用的机制为:通过促进内皮细胞增殖、血管生成,调节骨组织血供并参与骨的发育形成;作为旁分泌因子参与骨形成代谢;通过调节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活性促进骨组织的再生、修复和重建。②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方式主要有外源性应用和内源性应用,外源性应用就是将外源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加入到支架和细胞的复合体中,使它通过促进血管化、调节参与成骨的多种因子及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活性,提高成骨效能。内源性应用就是利用基因技术,将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转入种子细胞,使种子细胞持续的产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为骨形成提供足够的血管化和调节骨细胞的活性。③动物实验已证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颌骨牵张成骨和颌骨缺损修复起着促进作用。结论:应用外源性和内源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构建的组织工程骨可促进骨形成和骨缺损修复,用它来加快颌面骨组织工程的骨形成和缩短疗程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组织工程
下载PDF
口腔颌面头颈部鳞癌超声热化疗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2
7
作者 鞠侯雨 郑家伟 +14 位作者 孙沫逸 唐瞻贵 杨道科 冉炜 步荣发 尚伟 孟箭 武和明 席庆 杨凯 王军 邹建明 吴云腾 任国欣 郭伟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193-198,共6页
口腔颌面头颈部鳞癌确诊时多为中晚期,单纯化疗难以使晚期患者总生存获益。超声热化疗是常规治疗手段之外,目前发展较快的一种新的针对恶性肿瘤的有效治疗方法。然而,目前超声热化疗在口腔颌面头颈部恶性肿瘤治疗中尚未普及,为推广和规... 口腔颌面头颈部鳞癌确诊时多为中晚期,单纯化疗难以使晚期患者总生存获益。超声热化疗是常规治疗手段之外,目前发展较快的一种新的针对恶性肿瘤的有效治疗方法。然而,目前超声热化疗在口腔颌面头颈部恶性肿瘤治疗中尚未普及,为推广和规范超声热化疗在此领域的临床实践,特制订口腔颌面头颈部鳞癌超声热化疗专家共识,以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 头颈部 鳞癌 超声热化疗 综合治疗 空化效应 专家共识
下载PDF
高蛋白肠内营养液用于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效果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潘永海 霍圆圆 +3 位作者 徐薇 孙燕佩 刘敏 李宁毅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19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观察高蛋白肠内营养液对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颌面部恶性肿瘤择期手术患者4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23例),对照组(23例)。实验组给予高蛋白肠内营养液进行营养支持,对照组给予均衡肠内营养液,分别于术... 目的:观察高蛋白肠内营养液对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颌面部恶性肿瘤择期手术患者4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23例),对照组(23例)。实验组给予高蛋白肠内营养液进行营养支持,对照组给予均衡肠内营养液,分别于术前1天、术后7天检测人体测量指标、营养指标、记录术后肠内营养液耐受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体重、TSF、ACM、体重丢失率下降小于对照组(P<0. 05);术后第7天实验组血清中的总白蛋白(TP)、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实验组前清白蛋白(PA)、淋巴细胞总数(LY)、转铁蛋白(TF)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两组均能耐受肠内营养液,并发症无差异。结论: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病人可耐受高蛋白肠内营养液,早期应用有效减轻体重下降,改善其营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 肠内营养 高蛋白配方
下载PDF
口腔药冰在腭裂术后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9
9
作者 樊功为 赵保东 +2 位作者 肖文林 杨学财 李宁毅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66-267,共2页
目的 检测口腔药冰在腭裂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5 0例腭裂患者术后第一天开始应用口冰 ,观察其症状改善情况 ;5 0例作对照组。结果 腭裂术后应用口冰 ,98%的患儿症状改善 ,饮食增加 ;而对照组仅 4 0 %症状逐渐改善。
关键词 口腔药冰 腭裂 术后 临床应用 中草药
下载PDF
口腔鳞状细胞癌线粒体DNA高变Ⅱ区及高变Ⅲ区突变的功能意义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耀钟 贾暮云 +2 位作者 袁荣涛 韩国栋 卜令学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54-256,260,共4页
目的检测口腔鳞状细胞癌线粒体DNA(mtDNA)复制控制区D环(D-loop)区的高变Ⅱ区(HVR Ⅱ)及高变Ⅲ区(HVR Ⅲ)的突变情况,并探讨其意义。方法以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为对照,对7例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样本的mtDNA D-loop HVR Ⅱ区及HVR Ⅲ区进... 目的检测口腔鳞状细胞癌线粒体DNA(mtDNA)复制控制区D环(D-loop)区的高变Ⅱ区(HVR Ⅱ)及高变Ⅲ区(HVR Ⅲ)的突变情况,并探讨其意义。方法以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为对照,对7例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样本的mtDNA D-loop HVR Ⅱ区及HVR Ⅲ区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和测序分析。结果在7例患者的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组织样本中共发现82个(56种)核苷酸改变,其中51个(26种)为核苷酸多态性改变;3个肿瘤组织样本中共发现31个(30种)突变,其中21个位于HVR Ⅱ区及HVR Ⅲ区范围内;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未发现突变;口腔鳞状细胞癌的mtDNA D-loop HVR Ⅱ区及HVR Ⅲ区突变率为42.9%(3/7)。结论 mtDNA D-loop HVR Ⅱ区及HVR Ⅲ区的突变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生相关,为寻找新的肿瘤基因诊断和肿瘤遗传易感性的标志物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细胞癌 线粒体DNA 突变
下载PDF
口腔药冰的研制及临床应用观察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宁毅 赵保东 +1 位作者 肖文林 孙建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78-279,共2页
目的 研制一种口腔含化的具有冷敷降温、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止血作用的中药冰块。方法 筛选中药组成合理配方, 并煎煮成药液, 制成冰块应用于临床, 对病人的口腔温度、疼痛、肿胀及饮食情况、伤口愈合、不良反应等指标进... 目的 研制一种口腔含化的具有冷敷降温、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止血作用的中药冰块。方法 筛选中药组成合理配方, 并煎煮成药液, 制成冰块应用于临床, 对病人的口腔温度、疼痛、肿胀及饮食情况、伤口愈合、不良反应等指标进行了观察对比及统计学处理。结果 口腔药冰具有降低口腔温度、减轻局部肿胀及疼痛、改善病人进食的作用, 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结论 口腔药冰是一种将药物的药理作用与剂型的物理作用合二为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冷敷 口腔伤口 口腔药冰
下载PDF
口腔鳞癌中血管生成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的表达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壮 李宁毅 +1 位作者 陈万涛 尚伟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5-287,共3页
关键词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基质金属蛋白酶-2 血管生成 口腔鳞癌 PLASMINOGEN activator 免疫组化法检测 抑癌基因 微血管密度 异常表达
下载PDF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组织补片修复口腔黏膜组织缺损71例(英文) 被引量:3
13
作者 薛令法 尚伟 +5 位作者 冯元勇 金晓明 刘凤桐 贾暮云 袁荣涛 卜令学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3015-3018,共4页
背景:近年来,同种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组织补片已在口腔组织缺损修复中广泛应用,但有关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组织补片修复口腔黏膜缺损的研究较少。目的:评价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在口腔黏膜组织缺损修复中的效果及生物安全性。方法:选择口... 背景:近年来,同种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组织补片已在口腔组织缺损修复中广泛应用,但有关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组织补片修复口腔黏膜缺损的研究较少。目的:评价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在口腔黏膜组织缺损修复中的效果及生物安全性。方法:选择口腔良、恶性肿瘤手术切除后遗留的黏膜及部分软组织缺损患者71例,男37例,女34例,年龄45(20~70)岁;其中良性肿瘤42例,恶性肿瘤29例。采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组织补片修复口腔软组织浅层缺损。观察生物膜成活情况,颜色、质地,比较组织补片修复无硬组织支撑部位(颊、舌、口底)和有硬组织支撑部位(牙龈、硬腭)的收缩率。结果与结论:71例补片完全成活,未发生坏死、感染等并发症。植入后2周补片成活面积为(98.20±5.20)%,植入后3个月,补片颜色已与周围黏膜相近,大部分患者诉有不同程度的紧张感;植入后6个月补片植入区成功完成了细胞的爬行代替和血管化,生长稳定,无进一步收缩,弹性良好,患者感觉趋于正常。生物膜收缩发生在植入后2周~1个月,植入后3个月后基本稳定,术区组织形态与正常组织相比无明显差异。无硬组织支撑部位(颊、舌、口底)的收缩率较硬组织支撑部位(牙龈、硬腭)收缩率大。说明应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组织补片修复口腔黏膜具有组织相容性好、来源广泛、操作简单等优点,能够起到早期覆盖创面,促进创面愈合,减轻瘢痕生成的作用,可作为口腔黏膜缺损修复的理想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组织缺损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 组织移植 补片 牙周与口腔组织再生修复材料
下载PDF
脱细胞异体组织补片在口腔黏膜组织缺损修复中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段青云 贾暮云 +4 位作者 袁荣涛 尚伟 孙健 卜令学 陈立强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347-349,共3页
目的探讨脱细胞异体组织补片在口腔黏膜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为口腔黏膜缺损修复提供新的方法。方法2004年8月~2006年1月,应用T-1型脱细胞异体组织补片对36例口腔手术后的组织缺损创面进行修复,其中软组织创面33例,骨创面3例,术后随访... 目的探讨脱细胞异体组织补片在口腔黏膜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为口腔黏膜缺损修复提供新的方法。方法2004年8月~2006年1月,应用T-1型脱细胞异体组织补片对36例口腔手术后的组织缺损创面进行修复,其中软组织创面33例,骨创面3例,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36例病人中1例骨创面修复失败,其余35例口腔缺损创面均修复理想,未发生排异反应。修复区外观平整,触之柔软,弹性良好,与正常口腔黏膜颜色相近。总成功率为97.22%,而软组织修复成功率为100%。结论异体脱细胞组织补片是一种理想的修复口腔黏膜及黏膜下软组织缺损的生物材料,而对骨创面的覆盖修复,其作用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损 口腔黏膜 脱细胞真皮基质 修复外科手术
下载PDF
经头皮冠状切口入路坚固内固定治疗复杂颌面部骨折的效果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学财 许建民 +3 位作者 尚伟 贾暮云 卜令学 金晓明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6期535-536,共2页
目的探讨经头皮冠状切口入路治疗复杂颌面部骨折的效果。方法对25例应用经头皮冠状切口入路行面部复杂骨折坚固内固定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5例中7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5例出现神经损伤症状,3例头发部分脱落。X线片显示骨折... 目的探讨经头皮冠状切口入路治疗复杂颌面部骨折的效果。方法对25例应用经头皮冠状切口入路行面部复杂骨折坚固内固定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5例中7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5例出现神经损伤症状,3例头发部分脱落。X线片显示骨折处对位良好。结论经头皮冠状切口入路治疗复杂颌面部骨折减少了颌面部的切口,利于美观,但创伤增大,并发症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切口 颌骨骨折 坚固内固定
下载PDF
颌面部小细胞癌的临床与病理—附3例报告 被引量:5
16
作者 周福亭 李宁毅 +1 位作者 卜令学 冯元勇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07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报告3例颌面部罕见的神经内分泌小细胞癌,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结合文献讨论,分析3例颌面部小细胞癌临床病人的诊断、治疗、病理特征和预后。结果:原发于腮腺1例术后4个月死亡。前列腺癌颌下区转移1例术后11个月死亡。肺... 目的:报告3例颌面部罕见的神经内分泌小细胞癌,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结合文献讨论,分析3例颌面部小细胞癌临床病人的诊断、治疗、病理特征和预后。结果:原发于腮腺1例术后4个月死亡。前列腺癌颌下区转移1例术后11个月死亡。肺部小细胞癌右颌下区、颈部转移1例,放疗后随访5个月至今仍存活。结论:颌面部小细胞癌罕见,但恶性程度极高,常由其他部位转移而来,应提高警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癌 神经内分泌癌 颌面部 转移
下载PDF
口腔鳞癌中Ⅰ、Ⅳ型胶原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2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壮 李宁毅 +1 位作者 陈万涛 尚伟 《口腔医学》 CAS 2006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Ⅰ型胶原(ColⅠ)、Ⅳ型胶原(ColⅣ)、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2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通用型两步法检测80例口腔鳞癌患者的癌旁正常组织和癌组织中ColⅠ、ColⅣ、MMP-1、MMP-2的表达... 目的探讨Ⅰ型胶原(ColⅠ)、Ⅳ型胶原(ColⅣ)、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2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通用型两步法检测80例口腔鳞癌患者的癌旁正常组织和癌组织中ColⅠ、ColⅣ、MMP-1、MMP-2的表达。结果口腔鳞癌中ColⅠ、ColⅣ的表达降低(P<0.05),MMP-1、MMP-2的表达升高(P<0.05)。随着分化程度的降低,ColⅠ、ColⅣ的表达下降,MMP-1、MMP-2的表达增强,但是高分化与中、低分化鳞癌中MMP-2的表达水平基本一致(P>0.05)。ColⅠ、ColⅣ表达与口腔鳞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状况呈负相关;MMP-1、MMP-2的表达与口腔鳞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状况呈正相关;MMP-1、MMP-2的表达与ColⅠ、ColⅣ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ColⅠ、ColⅣ、MMP-1、MMP-2的表达与口腔鳞癌的侵袭、转移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Ⅰ型胶原 Ⅳ型胶原 基质金属蛋白酶-1 基质金属蛋白酶-2 侵袭和转移
下载PDF
ColⅣ、Fn、MMP-2、uPA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壮 李宁毅 +2 位作者 陈万涛 冯元勇 尚伟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231-237,共7页
目的:探讨Ⅳ型胶原(ColⅣ)、纤维黏连蛋白(Fn)、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与肿瘤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通用型两步法,检测80例口腔鳞癌患者的癌旁组织和癌组织中Co... 目的:探讨Ⅳ型胶原(ColⅣ)、纤维黏连蛋白(Fn)、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与肿瘤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通用型两步法,检测80例口腔鳞癌患者的癌旁组织和癌组织中ColⅣ、Fn、MMP-2、uPA的表达,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得出积分光密度值(integralopticaldensity,iOD)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口腔鳞癌中ColⅣ、基膜Fn的表达降低(P<0.05),MMP-2、uPA的表达增强(P<0.05)。随着分化程度的下降,ColⅣ、基膜Fn的表达减弱,但是基膜Fn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别(P>0.05);MMP-2、uPA的表达水平基本一致(P>0.05)。基膜Fn、ColⅣ的表达与口腔鳞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状况有明显的负相关性;MMP-2、uPA的表达与口腔鳞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状况有明显的正相关性。口腔鳞癌中MMP-2、uPA的表达与基膜Fn、ColⅣ的表达有明显的负相关性。结论:ColⅣ、基膜Fn、MMP-2、uPA的表达与口腔鳞癌的侵袭、转移关系密切,有望在临床上成为判断侵袭、转移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基膜 蛋白水解酶 侵袭 转移
下载PDF
口腔癌及涎腺癌颈部淋巴组织清扫术14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贾暮云 王科 +3 位作者 金晓明 杨学财 李宁毅 张桂祥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342-343,共2页
①目的 通过对 1 4 6例口腔癌及涎腺癌颈部淋巴组织清扫术进行临床分析 ,为选择合理的口腔癌及涎腺癌颈淋巴组织清扫术术式提供依据。②方法 分析 1 4 6例颈淋巴组织清扫术病例术后淋巴结转移的病理情况以及颌面部恶性肿瘤类型、性质... ①目的 通过对 1 4 6例口腔癌及涎腺癌颈部淋巴组织清扫术进行临床分析 ,为选择合理的口腔癌及涎腺癌颈淋巴组织清扫术术式提供依据。②方法 分析 1 4 6例颈淋巴组织清扫术病例术后淋巴结转移的病理情况以及颌面部恶性肿瘤类型、性质、分期与转移的关系。③结果 在 1 4 6例颈淋巴组织清扫术中 ,男女之比为2 .4 7∶1 .0 0 ,就诊构成比以舌癌最高 ;口咽癌与舌癌发生颈淋巴转移的概率最高 ,且多转移至平面 2和 3,高度恶性腺源性肿瘤的淋巴结转移率低于鳞癌 ;口腔癌T1 期转移率为 7.9% ,T2 期转移率为 35 .4 % ,T3 期转移率为4 7.8%。④结论 口咽癌、舌癌应采用清扫至平面 4的颈外侧淋巴组织清扫术 ;口底癌、牙龈癌及腺源性高度恶性肿瘤采用肩胛舌骨肌上颈淋巴组织清扫术即可。对平面 2的淋巴结术前可疑转移或已发生转移者可采用保留C2~ 4的颈部淋巴组织清扫术 ,作为传统的根治性颈淋巴组织清扫术的替代术式。对于T1 期病人 ,临床可仅切除原发灶 ,对颈部淋巴结进行观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肿瘤 肿瘤分期 肿瘤转移 颈淋巴清扫术
下载PDF
阿霉素-透明质酸纳米颗粒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的作用(英文)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晓燕 金晓明 +1 位作者 刘晨光 周立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5期4985-4988,共4页
背景:透明质酸具有与受体特异结合的特性,将其与阿霉素联合制成纳米粒,可以充分发挥药物靶向作用,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目的:探讨阿霉素-透明质酸纳米颗粒于体外靶向杀伤口腔鳞状细胞癌的作用。设计、时间及地点:体外对比观察实验,于200... 背景:透明质酸具有与受体特异结合的特性,将其与阿霉素联合制成纳米粒,可以充分发挥药物靶向作用,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目的:探讨阿霉素-透明质酸纳米颗粒于体外靶向杀伤口腔鳞状细胞癌的作用。设计、时间及地点:体外对比观察实验,于2008-01/07在中国海洋大学药理学实验室完成。材料:人舌癌T8113细胞株由上海第九人民医院陈万涛教授惠赠,阿霉素-透明质酸纳米粒由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惠赠。方法:在体外培养的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中分别加入阿霉素质量浓度为0.5,1.0,5.0,10.0mg/L的阿霉素-透明质酸纳米颗粒,利用体外细胞毒实验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阿霉素-透明质酸纳米颗粒对肿瘤细胞的靶向杀伤作用;阿霉素质量浓度为5.0,10.0mg/L时分别作用0,6,12,24,48h后,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对肿瘤细胞凋亡的作影响。主要观察指标:①细胞生存率。②细胞凋亡率。结果:24,48h细胞毒试验阿霉素-透明质酸纳米颗粒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优于游离阿霉素(t=5.78~42.05,P<0.01)。相同浓度阿霉素-透明质酸纳米颗粒细胞凋亡百分率随时间增加而升高(F=4200.40,4775.36,P<0.01),相同作用时间凋亡率随浓度增加而升高(t=12.06~20.08,P<0.05)。结论:阿霉素-透明质酸纳米颗粒可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并实现其杀伤作用,并随时间延长增加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素 纳米结构 透明质酸药 物释放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