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益肾泄浊方对痛风性肾病并发慢性肾衰竭大鼠肾功能及病理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邢儒伶 陈以平 +2 位作者 孟冬梅 徐静 任伟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2年第3期210-212,I0003,共4页
目的:观察益肾泄浊方对痛风性肾病并发慢性肾衰竭大鼠模型血清尿素氮、肌酐、尿酸的影响及肾脏病理组织学变化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组处理:模型组予高酵母饲料喂养及腺嘌呤灌胃,建立痛风性肾病并发慢性肾衰竭大鼠模型;同时分别以... 目的:观察益肾泄浊方对痛风性肾病并发慢性肾衰竭大鼠模型血清尿素氮、肌酐、尿酸的影响及肾脏病理组织学变化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组处理:模型组予高酵母饲料喂养及腺嘌呤灌胃,建立痛风性肾病并发慢性肾衰竭大鼠模型;同时分别以别嘌醇、益肾泄浊方干预;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大鼠颗粒饲料喂养,生理盐水灌胃。监测大鼠血清尿酸、肌酐及尿素氮水平的变化,同时观察大鼠肾脏病理改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第5周末模型组大鼠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增高,P<0.05,肾脏病理为痛风性肾病并发慢性肾衰竭大鼠模型改变;与模型组比较,别嘌醇组血尿酸明显下降,P<0.05;益肾泄浊方大剂量组血肌酐下降明显,P<0.05;益肾泄浊方大剂量组病理修复最好,别嘌醇组次之。结论:益肾泄浊方可以保护痛风性肾病并发慢性肾衰竭大鼠肾功能、修复肾脏病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性肾病并发慢性肾衰竭 益肾泄浊方 肾功能 肾脏病理
下载PDF
建立痛风性肾病并发慢性肾功能衰竭动物模型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22
2
作者 邢儒伶 孟冬梅 +1 位作者 任伟 李长贵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409-1413,共5页
目的探讨痛风性肾病并发慢性肾功能衰竭(简称慢肾衰)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以10%高酵母饲料喂养6~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分别以100、150、200、250、300mg/(kg.d)腺嘌呤灌胃,动态监测大鼠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及血尿酸(UA)水平... 目的探讨痛风性肾病并发慢性肾功能衰竭(简称慢肾衰)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以10%高酵母饲料喂养6~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分别以100、150、200、250、300mg/(kg.d)腺嘌呤灌胃,动态监测大鼠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及血尿酸(UA)水平的变化,同时观察大鼠肾脏病理改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以100mg/(kg.d)腺嘌呤灌胃7天,大鼠血清BUN、Cr及血UA均明显升高(P<0.05),同时肾脏病理组织学出现痛风性肾病的病理改变,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上述生化指标及肾脏病理组织学变化更明显,在第26天(约4周)血Cr达到慢肾衰水平,而41天(约第6周)血Cr明显超过慢肾衰水平。血UA于造模后第7天达到较高水平,较长时间内维持在高水平上,血UA在第41~48天之间迅速下降,肾脏病理组织学淋巴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加重,造模48天时在上述病变基础上纤维组织增生明显,间质纤维化。而其他剂量腺嘌呤灌胃至14天,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清BUN、Cr及血UA均明显升高(P<0.05),达到肾功能衰竭水平;恢复正常饲料喂养,17天后血清BUN、Cr及血UA水平明显下降,至35天时,上述指标恢复接近正常水平。结论用10%高酵母饲料喂养雄性Wistar大鼠,同时予以100mg/(kg.d)体重腺嘌呤灌胃5周,可建立理想的痛风性肾病并发慢肾衰的实验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肾病 慢性肾功能衰竭 动物模型
下载PDF
红花黄色素对马兜铃酸致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损害的作用 被引量:9
3
作者 季文萱 黄俊彦 +1 位作者 孟冬梅 刘凤娟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2年第2期119-121,I0002,共4页
目的:探讨红花黄色素对马兜铃酸(aristolochic acid,AA)导致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2)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以90%DMEM培养液加10%小牛血清培养HK-2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红花黄色素和AA(终浓度为20μg/m)培养48 h。实验分为4组:(1)对照组... 目的:探讨红花黄色素对马兜铃酸(aristolochic acid,AA)导致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2)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以90%DMEM培养液加10%小牛血清培养HK-2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红花黄色素和AA(终浓度为20μg/m)培养48 h。实验分为4组:(1)对照组:培养液不加AA;(2)AA组:在培养液中加入AA;(3)红花黄色素低浓度治疗组:在培养液中加入AA和红花黄色素(终浓度为50 mg/L);(4)红花黄色素高浓度治疗组:在培养液中加入AA和红花黄色素(终浓度为100 mg/L)。采用MTT法观察HK-2细胞活性;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百分率;采用实时定量荧光PCR技术检测凋亡蛋白Caspase-3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AA组HK-2细胞的活性显著抑制;治疗组细胞活性明显增加,而且随着红花黄色素浓度的增加其作用愈趋明显。与对照组比较,AA组凋亡细胞的比例明显增加(P<0.05),红花黄色素治疗组凋亡细胞的比例也增加,但比AA组细胞凋亡的比例明显减少。AA组Caspase-3 mRNA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高;治疗组Caspase-3 mRNA的表达较AA组降低。结论:红花黄色素可明显提高HK-2细胞抵抗AA导致的细胞损伤,保护HK-2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黄色素 马兜铃酸 肾小管 上皮细胞 凋亡
下载PDF
SLC22A12基因第8外显子和第8内含子多态与中国汉族人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关联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孟冬梅 韩琳 +1 位作者 苗志敏 李长贵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59-663,共5页
目的 研究原发性高尿酸血症患者SLC22AI2基因第8内含子和第8外显子单核苷酸多态(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与原发性高尿酸血症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选择山东沿海地区原发性高尿酸血症患者215例,正常对照人群323名.... 目的 研究原发性高尿酸血症患者SLC22AI2基因第8内含子和第8外显子单核苷酸多态(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与原发性高尿酸血症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选择山东沿海地区原发性高尿酸血症患者215例,正常对照人群323名.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SLC22A12基因第8内含子和第8外显子,对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结果 序列分析发现:(1)SLC22AI2基因第8外显子存在T1309C单核苷酸多态,第8内含子存在-103A>G单核苷酸多态,这2个多态位点完全连锁.(2)高尿酸血症组-103A>G G等位基因频率和T1309C C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为51.9%vs.42.4%,P<0.01);(3)高尿酸血症组GG+GA基因型频率和CC+CT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为80.0%vs.69.0%,P<0.01).(4)-103 A>G和T1309C基因多态中,含有等位基因G的基因型GG+GA及含有等位基因C的基因型CC+CT均使高尿酸血症的发病危险性上升了1.79倍(OR=1.79,95%CI:1.19~2.70).结论 SLC22A12基因第8外显子T130gC及第8内含子-103A>G SNP与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尿酸血症 SLC22A12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