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来医疗器械在消毒供应中心的规范化管理 被引量:3
1
作者 杜丽萍 徐海凌 +1 位作者 商玲 崔永志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第26期124-124,共1页
为有效控制外来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质量,本院消毒供应中心自2007年7月,探讨应用外来手术器械在去污区、检查包装及灭菌区、无菌物品存放区等3区规范化管理,得到外科手术科室的认可,医院感染率控制满意,保障了手术患者的医疗安全。
关键词 外来器械 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
下载PDF
消毒供应中心人员手卫生及监测分析 被引量:16
2
作者 商玲 王燕 +3 位作者 陈爱文 陈美英 魏凌 高站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2098-2099,共2页
目的了解消毒供应中心人员手卫生情况,以便制定改进措施,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按照《消毒技术规范》的方法,对2006年1月-2008年12月消毒供应中心各区工作人员手卫生情况进行监测与回顾性分析。结果 3年洗手合格率呈逐年递增趋... 目的了解消毒供应中心人员手卫生情况,以便制定改进措施,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按照《消毒技术规范》的方法,对2006年1月-2008年12月消毒供应中心各区工作人员手卫生情况进行监测与回顾性分析。结果 3年洗手合格率呈逐年递增趋势,分别为89.4%、93.4%和98.3%;Ⅱ类环境与Ⅲ类环境中工作人员洗手合格率分别为98.4%和90.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χ=15.06,P<0.01);护士与其他工作人员洗手合格率为98.2%和89.6%,两者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2χ=24.38,P<0.01)。结论强化教育培训,工作人员洗手合格率明显高提高;健全规范洗手制度,提高了全体工作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毒供应中心 手卫生 监测 分析
原文传递
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口腔诊疗器械调查 被引量:9
3
作者 商玲 刘秋菊 +3 位作者 张宏岩 单信芝 刘亚楠 周杰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5-126,共2页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对口腔诊疗器械实施集中式管理的处理效果,杜绝因其管理不当引起的医院感染。方法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规范》,将口腔诊疗器械集中回收处理,制定有效科学的管理方法,对2009年1...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对口腔诊疗器械实施集中式管理的处理效果,杜绝因其管理不当引起的医院感染。方法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规范》,将口腔诊疗器械集中回收处理,制定有效科学的管理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处理的口腔诊疗器械进行回顾性调查与分析。结果确保了口腔诊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质量与患者的医疗安全,2009年1-12月清洗合格率为96.55%,2010年1-12月清洗合格率98.88%,两者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P<0.05)。结论加强口腔诊疗器械管理,规范处理流程,完善感染控制制度与措施,是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口腔诊疗操作过程中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毒供应中心 集中处理 口腔诊疗器械
原文传递
自制中药熏洗对混合痔术后病人切口愈合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娜 于晓昀 徐惠霞 《齐鲁医学杂志》 2014年第1期60-61,共2页
目的 观察自制中药熏洗配合换药对混合痔术后病人切口愈合情况的影响。方法 将256例混合痔术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28例病人采用自制中药熏洗加局部换药治疗,每日1次;对照组128例病人采用250 g/L的硫酸镁坐浴后局部换... 目的 观察自制中药熏洗配合换药对混合痔术后病人切口愈合情况的影响。方法 将256例混合痔术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28例病人采用自制中药熏洗加局部换药治疗,每日1次;对照组128例病人采用250 g/L的硫酸镁坐浴后局部换药治疗,每日1次。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病人症状消失时间及切口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性(t=16.43~24.95,P〈0 0.1)。结论 自制中药熏洗可以有效地减少混合痔术后病人的不良反应,促进切口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熏洗 治疗结果
下载PDF
一次性无菌诊疗抢救包的制作与应用
5
作者 徐海凌 商玲 +1 位作者 杜丽萍 崔永志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第20期157-157,共1页
根据对本院112个临床科室抢救车内一次性使用的无菌医疗用品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消毒供应中心尝试制作同一类别、同一数量的一次性无菌诊疗抢救包,统一发放到临床科室使用。应用2年来,使临床抢救车内一次性使用的无菌物品得到安全、规范管... 根据对本院112个临床科室抢救车内一次性使用的无菌医疗用品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消毒供应中心尝试制作同一类别、同一数量的一次性无菌诊疗抢救包,统一发放到临床科室使用。应用2年来,使临床抢救车内一次性使用的无菌物品得到安全、规范管理,并减轻了临床护理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性 无菌诊疗抢救包 制作 应用
下载PDF
布包装压力蒸汽灭菌湿包的形成和控制对策
6
作者 彭华 王洪梅 +1 位作者 王新华 李福翠 《齐鲁医学杂志》 2007年第6期562-562,共1页
关键词 湿包 原因分析 控制对策
下载PDF
全自动清洗消毒器多舱式与单舱式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2
7
作者 商玲 陈爱文 +2 位作者 柳国芳 吕京花 李晓慧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2459-2461,共3页
目的比较全自动清洗消毒器多舱式与单舱式清洗不同类医疗器械的质量。方法将各临床科室使用后的医疗器械及手术器械回收后放置于全自动清洗消毒器多舱式与单舱式中,按各自程序处置。结果全自动多舱式清洗消毒器具有高效、省时、省力,操... 目的比较全自动清洗消毒器多舱式与单舱式清洗不同类医疗器械的质量。方法将各临床科室使用后的医疗器械及手术器械回收后放置于全自动清洗消毒器多舱式与单舱式中,按各自程序处置。结果全自动多舱式清洗消毒器具有高效、省时、省力,操作简单,清洗齿类器械剩余残留物为3.55‰,非齿类器械为1.10‰,两种器械清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451,P<0.01);单舱式清洗消毒器清洗齿类器械剩余残留物为11.81‰,非齿类器械剩余残留物为5.24‰,两种器械清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8,P<0.01),清洗齿类器械效果差;而两种清洗机清洗齿类器械效果观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32,P<0.01)。结论运用DC-4型全自动多舱式清洗消毒器处理医疗器械,无论非齿类或齿类,均有效提高了清洗质量,确保灭菌效果及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洗消毒器 器械清洗 效果比较 医院感染
原文传递
全自动清洗机去污时限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苏涛 王洪梅 +2 位作者 崔永志 陈美英 杜丽萍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3523-3524,共2页
目的探讨全自动单舱喷淋清洗机的去污时限,提高器械清洗质量。方法将正常使用后的手术器械分别放置30、60、90、120、150、180min后,置于同一台全自动单舱喷淋清洗机内,按设定程序清洗,并对清洗效果进行监测分析。结果手术器械正常使用... 目的探讨全自动单舱喷淋清洗机的去污时限,提高器械清洗质量。方法将正常使用后的手术器械分别放置30、60、90、120、150、180min后,置于同一台全自动单舱喷淋清洗机内,按设定程序清洗,并对清洗效果进行监测分析。结果手术器械正常使用后,放置30、60min进行清洗的效果较好,清洗合格率为100%,放置>90min的器械清洗效果差。结论器械使用后约1h是全自动单舱喷淋清洗机的去污时限,放置>90min的器械直接使用全自动单舱喷淋清洗机清洗无法达到质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器械 清洗机 去污时限
原文传递
全自动清洗机清洗效果监测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商玲 徐海凌 +2 位作者 王洪梅 王新华 陈美英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381-1382,共2页
目的了解全自动清洗机清洗消毒工作质量,提高灭菌保证水平,以便加强管理和医院感染控制。方法每台清洗机第1舱放置英国产Brown STF清洗效果检测卡,对全自动清洗机对器械的清洗效果进行监测;并对可能影响清洗效果的因素进行试验。结果2年... 目的了解全自动清洗机清洗消毒工作质量,提高灭菌保证水平,以便加强管理和医院感染控制。方法每台清洗机第1舱放置英国产Brown STF清洗效果检测卡,对全自动清洗机对器械的清洗效果进行监测;并对可能影响清洗效果的因素进行试验。结果2年内STF清洗效果检测卡检测清洗器械质量总合格率为98.9%;手术室器械和各科室器械清洗清洗合格率分别为98.6%和99.4%。结论全自动清洗机适合清洗外科器械,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费用,降低了由于手工操作对护士的刺伤和感染,能满足临床的需要;STF检测卡操作安全,能有效地检测清洗机的清洗效果,适合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清洗机 清洗效果 因素
原文传递
清洗后医疗器械灭菌包装时限的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洪梅 初玉云 +1 位作者 杜丽萍 孙迎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5239-5240,共2页
目的探讨医疗器械清洗后、灭菌包装前的存放时限,提高医疗器械高压灭菌质量。方法将正常使用后的手术器械置于同一台全自动清洗机按设定程序清洗,选择清洗合格的手术器械,暴露于包装间空气中,分别于即刻、放置15、30min及1、2、4h,采样... 目的探讨医疗器械清洗后、灭菌包装前的存放时限,提高医疗器械高压灭菌质量。方法将正常使用后的手术器械置于同一台全自动清洗机按设定程序清洗,选择清洗合格的手术器械,暴露于包装间空气中,分别于即刻、放置15、30min及1、2、4h,采样监测细菌污染情况。结果在空气中暴露15、30min组的细菌菌落数分别为10、10~60CFU,与即刻组10~20CFU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空气中暴露1、2h组的细菌菌落数分别为10~160、10~240CFU,与即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29、-2.102,P<0.05),在空气中暴露4h组的细菌菌落数为10~50CFU,高于即刻组(t=-3.683,P<0.01)。结论器械清洗合格后应及时进行检查包装灭菌,清洗后1h内完成包装效果最好,包装时限应≤4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器械 机械清洗 灭菌 包装时限
原文传递
集中处理外来手术器械控制外科感染的调查 被引量:4
11
作者 商玲 初玉云 +3 位作者 李冰 陈美英 范静 康娜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29-530,共2页
目的提高患者手术安全性,保证外来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质量,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方法按照《消毒技术规范》,将外来手术器械集中处理,制定有效科学的处理流程,回顾性分析医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外来手术器械处理情况。结果器... 目的提高患者手术安全性,保证外来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质量,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方法按照《消毒技术规范》,将外来手术器械集中处理,制定有效科学的处理流程,回顾性分析医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外来手术器械处理情况。结果器械公司业务员分散处理时手术部位总感染率为0.58%,供应室集中处理后手术部位总感染率为0.2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5,P<0.05)。结论通过强化规范处理流程及监测、质量追溯管理,保证了外来手术器械清洗、灭菌质量安全,是控制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中处理 外来手术器械 控制医院感染
原文传递
吸引器头不同清洗方法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洪梅 初玉云 +2 位作者 徐海凌 杜丽萍 苏涛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2458-2458,共1页
关键词 手术器械 吸引器头 清洗方法
原文传递
轴节类医疗器械清洗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洪梅 张秋英 +1 位作者 柳国芳 孙迎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3291-3292,共2页
目的探讨和改进轴节器械清洗方法,提高医疗器械灭菌质量,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方法按照随机原则,将回收的1298件污染轴节器械随机分为试验组(使用自制的关节撑开架)和对照组(常规清洗法),对两种清洗效果进行试验观察。结果试验组清洗合格... 目的探讨和改进轴节器械清洗方法,提高医疗器械灭菌质量,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方法按照随机原则,将回收的1298件污染轴节器械随机分为试验组(使用自制的关节撑开架)和对照组(常规清洗法),对两种清洗效果进行试验观察。结果试验组清洗合格率为98.9%;对照组清洗合格率为77.8%,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14,P<0.01)。结论使用关节撑开架清洗轴节器械,提高了医疗器械的清洗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器械 轴节器械 清洗方法 灭菌 医院感染
原文传递
应用全程跟踪卡确保器械交接准确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洪梅 郭振清 +2 位作者 杜丽萍 徐海凌 苏涛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3455-3456,共2页
目的便于器械交接时清点核对,明确责任,加强工作人员责任心,确保器械交接准确无误。方法自行设计制作全程跟踪卡,用于临床科室自有专科器械,伴随回收、清洗、包装、灭菌全过程,每个交接环节的责任人均需清点无误后确认签字。结果应用全... 目的便于器械交接时清点核对,明确责任,加强工作人员责任心,确保器械交接准确无误。方法自行设计制作全程跟踪卡,用于临床科室自有专科器械,伴随回收、清洗、包装、灭菌全过程,每个交接环节的责任人均需清点无误后确认签字。结果应用全程跟踪卡后,科室自有专科器械的交接未出现任何差错与纠纷,效果良好。结论全程跟踪卡的应用大大增强了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提高了工作质量,有效避免了器械交接环节多而易出现的差错,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器械 全程跟踪卡 工作 质量
原文传递
自动控制洗消灭菌器处理感染性医疗器械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商玲 初玉云 +2 位作者 房丹 徐海凌 李倩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58-359,共2页
目的探讨自动控制洗消灭菌器对感染性医疗器械初处理的安全性,提高工作人员的自身防护,减少医院感染。方法将感染及特殊感染患者使用后的医疗器械回收后,放置于自动控制洗消灭菌器内清洗、消毒、灭菌初处理后,再进行全自动清洗机清... 目的探讨自动控制洗消灭菌器对感染性医疗器械初处理的安全性,提高工作人员的自身防护,减少医院感染。方法将感染及特殊感染患者使用后的医疗器械回收后,放置于自动控制洗消灭菌器内清洗、消毒、灭菌初处理后,再进行全自动清洗机清洗。结果从2006-2008年,共计清洗感染、特殊感染、妇产科患者使用的医疗器械444301件,其清洗灭菌合格率均达到100.0%。结论自动控制洗消灭菌器既能提高清洗质量,保证灭菌效果,又避免因交叉感染而引起的医院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控制洗消灭菌器 感染 医疗器械 初处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