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化疗对颌面部鳞癌细胞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升志 王锂 +3 位作者 高向东 成洲 毕洪广 王大章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77-279,共3页
目的探讨热化疗对颌面部鳞癌细胞热休克蛋白(HSP)70表达的影响。方法12例鳞癌患者给予每周2次,5周10次为1个疗程的热化疗处理。12例患者均静脉注射平阳霉素8mg,43℃微波热疗40min。于患者治疗前及治疗5次后取肿瘤组织制作标本。用SP免... 目的探讨热化疗对颌面部鳞癌细胞热休克蛋白(HSP)70表达的影响。方法12例鳞癌患者给予每周2次,5周10次为1个疗程的热化疗处理。12例患者均静脉注射平阳霉素8mg,43℃微波热疗40min。于患者治疗前及治疗5次后取肿瘤组织制作标本。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肿瘤细胞HSP70的表达。结果热化疗1疗程结束后12例患者肉眼未见明显包块,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提示治疗中癌细胞HSP70表达增多。结论热化疗可以明显提高HSP70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HSP70通过其抗原递呈等系列免疫效应,发挥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化疗 热休克蛋白 肿瘤
下载PDF
荷瘤鼠及口腔癌患者热化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2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4
2
作者 史春生 金慧军 +2 位作者 赵君 王升志 毛祖彝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46-349,共4页
目的探讨荷瘤鼠及口腔癌患者热化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IL)-2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活性水平的变化,并初步探讨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经热化疗处理后,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检测荷瘤鼠淋巴细胞转化指数(LTI)及IL-2、T... 目的探讨荷瘤鼠及口腔癌患者热化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IL)-2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活性水平的变化,并初步探讨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经热化疗处理后,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检测荷瘤鼠淋巴细胞转化指数(LTI)及IL-2、TNF-α水平,MTT法检测口腔癌患者IL-2、TNF-α水平,并采用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法行淋巴细胞转化实验及CD4+、CD8+T细胞亚群检测。结果高温联合平阳霉素治疗组(HP组)荷瘤鼠LTI、IL-2和TNF-α活性与正常对照组(N组)荷瘤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明显高于平阳霉素治疗组(P组)及不治疗组(NT组)(P<0.01)。临床实验中热化疗后口腔癌患者LTI、CD4+细胞数目及CD4+/CD8+比值明显提高,IL-2和TNF-α活性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荷瘤宿主的LTI及IL-2和TNF-α活性水平在热化疗后明显升高,IL-2和T细胞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化疗 T淋巴细胞亚群 白细胞介素-2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乏氧对人舌癌Tca8113细胞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表达的影响
3
作者 王升志 梁新华 +3 位作者 成洲 毕洪广 毛祖彝 王大章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11-213,共3页
目的研究乏氧对人舌癌Tca8113细胞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表达的影响,探讨乏氧与口腔鳞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和流式细胞术,对Tca8113细胞在不同乏氧时间(0、3、6、12、24h)下的uPA蛋白表达进行染色和定量分析... 目的研究乏氧对人舌癌Tca8113细胞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表达的影响,探讨乏氧与口腔鳞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和流式细胞术,对Tca8113细胞在不同乏氧时间(0、3、6、12、24h)下的uPA蛋白表达进行染色和定量分析。结果乏氧可促进人舌癌Tca8113细胞uPA蛋白表达,而且随着乏氧时间3h→6h→12h→24h的延长,uPA表达逐渐增高。结论乏氧可通过激活肿瘤细胞高表达uPA而促进口腔鳞癌侵袭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乏氧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舌鳞状细胞癌 侵袭 转移
下载PDF
颌面部巨大恶性增殖性外毛根鞘瘤1例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强 张珊珊 +1 位作者 王升志 高向东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6年第3期162-163,共2页
外毛根鞘癌首先由Headington1976年提出,是一种罕见的皮肤附属器外毛根鞘肿瘤。一般认为增生性外毛根鞘瘤为化学刺激、感染、外伤等导致外毛根鞘鞘内容物的增生,多数报告病例出现在老年人长毛发的解剖部位。尽管多数显示良性肿瘤的临床... 外毛根鞘癌首先由Headington1976年提出,是一种罕见的皮肤附属器外毛根鞘肿瘤。一般认为增生性外毛根鞘瘤为化学刺激、感染、外伤等导致外毛根鞘鞘内容物的增生,多数报告病例出现在老年人长毛发的解剖部位。尽管多数显示良性肿瘤的临床进展,但是有报道显示肿瘤局部活性升高,甚至局部扩大切除后具有潜在转移的风险。我科收治1例发生于颌面部巨大恶性增殖性外毛根鞘瘤病例,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病理 外毛根鞘瘤 恶性增殖性外毛根鞘瘤 颌面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