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型糖尿病肾病病人血清TGF-β_1和PDGF-BB水平与尿清蛋白排泄率相关性 被引量:6
1
作者 陈栋 段文若 +1 位作者 刘建滨 刘晚霞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450-452,455,共4页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病人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BB(PDGF-BB)水平与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间的关系,探讨TGF-β1和PDGF-BB在糖尿病肾病(DN)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共150例,其中健康...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病人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BB(PDGF-BB)水平与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间的关系,探讨TGF-β1和PDGF-BB在糖尿病肾病(DN)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共150例,其中健康对照组(NC组)60例;T2DM病人90例,将其根据UAER再分为正常清蛋白尿组(NA组)、微量清蛋白尿组(MA组)、大量清蛋白尿组(ODN组)各30例。测定各组血压,计算体质量指数(BMI)、UAER,采血测定空腹血糖(FPG)、空腹C肽(FCP)、糖化血红蛋白(HbA1c),TGF-β1、PDGF-BB水平。结果 NC、NA、MA、ODN组血清TGF-β1水平逐渐增高,T2DM各组病人血清TGF-β1水平均显著高于NC组,ODN组显著高于NA组和MA组(F=304.34,q=3.93~41.16,P〈0.05)。T2DM各组病人的血清PDGF-BB水平均显著高于NC组,MA组显著高于NC组和NA组(F=327.07,q=6.28~36.41,P〈0.05)。所有对象血清TGF-β1和PDGF-BB水平与病程、BMI、血压、FBG、FCP、HbA1c、BUN、Cr和UAER均呈正相关(r=0.075~0.798,P〈0.01),与FCP呈负相关(r=-0.602-、0.818,P〈0.01);TGF-β1与PDGF-BB水平呈正相关(r=0.470,P〈0.01)。结论 TGF-β1全程介导了DN的病变,PDGF-BB在DN的早期致病作用尤为显著,二者在DN发展的不同阶段协同作用,加剧DN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肾病 转化生长因子Β1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 尿清蛋白排泄率
下载PDF
非诺贝特和苯溴马隆治疗高尿酸血症的效果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大鹏 高燕燕 《齐鲁医学杂志》 2010年第6期524-525,527,共3页
目的比较非诺贝特和苯溴马隆联合治疗高尿酸血症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将45例B超检查泌尿系统无尿酸结石、伴或不伴有高三酰甘油血症的高尿酸血症病人,按不平衡指数最小的原则随机分为甲、乙、丙3组(各15例),甲组给予非诺贝特200mg,乙... 目的比较非诺贝特和苯溴马隆联合治疗高尿酸血症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将45例B超检查泌尿系统无尿酸结石、伴或不伴有高三酰甘油血症的高尿酸血症病人,按不平衡指数最小的原则随机分为甲、乙、丙3组(各15例),甲组给予非诺贝特200mg,乙组给予苯溴马隆50mg,丙组为两种药物联合,均每日1次,治疗10d。各组均同时加用碳酸氢钠1.0g,每日3次碱化体液,均要求低脂低嘌呤饮食。治疗前后检测血尿酸(UA)、三酰甘油、24h尿UA及肝肾功能,治疗结束后行泌尿系统B超检查。结果 3组治疗后血UA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显著性(t=1.86~2.75,P<0.05);治疗后乙组血UA水平低于甲组,丙组低于甲、乙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F=3.42,q=5.85~6.98,P<0.01)。3组治疗后24h尿尿酸定量高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t=1.96~2.89,P<0.05);治疗后3组间24h尿尿酸定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3.14,q=5.97~7.16,P<0.05)。3组均未出现肝肾功能异常,未出现关节炎及尿酸结石。结论非诺贝特降尿酸效果略低于苯溴马隆,二者联用降尿酸效果明显高于各药单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诺贝特 苯溴马隆 高尿酸血症 治疗结果
下载PDF
糖尿病病人突变CD59蛋白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
3
作者 吴宁 高美华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421-423,共3页
目的构建两种含有人CD59蛋白突变体的真核表达载体,获得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真核表达系统,为在基因水平阐明糖尿病血管增殖性病变的发病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将两种含有不同突变体的人CD59全长cDNA序列重组pALTER质粒,应用阳离子脂质体... 目的构建两种含有人CD59蛋白突变体的真核表达载体,获得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真核表达系统,为在基因水平阐明糖尿病血管增殖性病变的发病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将两种含有不同突变体的人CD59全长cDNA序列重组pALTER质粒,应用阳离子脂质体导入法与pcDNA共转染CHO细胞,用G418筛选阳性克隆,应用细胞免疫组化及流式细胞仪检测CD59在CHO细胞表面的表达。结果含有人CD59两种突变体的重组pLATER质粒经酶切和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得到长496 bp的电泳条带,与所插入片段完全相符。运用阳离子脂质体导入法将重组pALTER质粒共转染CHO细胞成功,筛选出的阳性克隆经细胞免疫组化检测,证明突变的CD59可在CHO细胞表面表达,流式细胞仪测定表达率分别为68.6%、71.7%。结论成功建立了两种高效表达人CD59突变体的真核表达系统,能够进一步研究人CD59的突变体糖基化及抗补体活性,为阐明糖尿病血管增殖性病变的发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 CD59 糖尿病 突变 CHO细胞 转染 抗补体活性
下载PDF
不同体质量糖调节异常人群血清vaspin水平变化 被引量:3
4
作者 崔晓燕 段文若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431-433,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糖耐量及体质量人群中血清内脏脂肪组织来源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水平的变化。方法研究对象按糖调节水平分为糖调节正常组(NGR组)、糖调节受损组(IGR组)及2型糖尿病组(T2DM组)。测定各组空腹血糖(FPG)、... 目的研究不同糖耐量及体质量人群中血清内脏脂肪组织来源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水平的变化。方法研究对象按糖调节水平分为糖调节正常组(NGR组)、糖调节受损组(IGR组)及2型糖尿病组(T2DM组)。测定各组空腹血糖(FPG)、空腹C肽(FCP)、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胆固醇(CHO)、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vaspin水平,并分析各组血清vaspin变化及其与各种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T2DM组和IGR组血清vaspin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均显著高于NGR组(F=22.96,q=8.74、7.92,P〈0.01);女性和肥胖者血清vaspin水平分别显著高于男性和非肥胖者(t=3.43~4.18,P〈0.05)。vaspin水平与性别、腰围、BMI、FPG、HOMA-IR、FCP、HbA1C、腰臀比、FINS、CHO、LDL-C呈正相关(r=0.178~0.436,P〈0.05),性别、BMI、FPG是影响血清vaspin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血清vaspin水平升高与体质量超标或肥胖和血糖升高相关,且有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糖尿病 2型 肥胖症
下载PDF
CYP450表氧化酶/EET代谢途径通过HIF-1α减轻肥胖小鼠脂肪炎症 被引量:2
5
作者 焉晓乘 牟维娜 +5 位作者 强晔 赵蕙琛 孙琦 姚晓敏 张玉超 刘元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661-1666,共6页
目的:比较细胞色素P450(CYP450)表氧化酶在肥胖小鼠与正常小鼠内脏脂肪组织中的表达差异,观察外源性环氧二十碳三烯酸(EET)对肥胖小鼠胰岛素抵抗、炎症及血管再生的影响。方法:以C57BL/6Cnc小鼠为研究对象,经高脂饮食建立小鼠肥胖模型... 目的:比较细胞色素P450(CYP450)表氧化酶在肥胖小鼠与正常小鼠内脏脂肪组织中的表达差异,观察外源性环氧二十碳三烯酸(EET)对肥胖小鼠胰岛素抵抗、炎症及血管再生的影响。方法:以C57BL/6Cnc小鼠为研究对象,经高脂饮食建立小鼠肥胖模型。成模后,将肥胖小鼠随机分为肥胖组(n=10)、EET组(n=10)和EET拮抗剂14,15-环氧二十碳-5(Z)-烯酸(EEZE)组(n=10),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1,12-EET和14,15-EEZE。普通饮食饲养的非肥胖C57BL/6Cnc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n=10)。Western blot检测小鼠内脏脂肪组织CYP2J2(一种CYP450表氧化酶)及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蛋白表达水平;ELISA检测血清胰岛素及炎症因子水平;免疫组化检测内脏脂肪组织毛细血管密度。结果:与正常小鼠相比,肥胖小鼠胰岛素抵抗指数上升,内脏脂肪CYP2J2表达降低,HIF-1α表达升高,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增高,内脏脂肪中血管样组织减少(均P<0.05)。外源性11,12-EET可以显著降低肥胖小鼠胰岛素抵抗指数、内脏脂肪组织中HIF-1α表达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促进内脏脂肪血管样组织生成(均P<0.05)。结论:EET可减轻肥胖小鼠胰岛素抵抗、脂肪组织缺氧和炎症,并促进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胰岛素抵抗 环氧二十碳三烯酸 细胞色素P450表氧化酶 低氧诱导因子1Α 炎症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生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于艳飞 杨美玲 +1 位作者 张晓宁 栾健 《智慧健康》 2018年第36期36-37,共2页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是一类配体激活的核转录因子,大量研究表明PPAR-γ参与了多种生理过程,如调节脂蛋白和脂质代谢,炎症反应,葡萄糖稳态和细胞分化。目前其药理性配体已广泛用于治疗糖尿病、脂代谢紊乱和防治动脉...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是一类配体激活的核转录因子,大量研究表明PPAR-γ参与了多种生理过程,如调节脂蛋白和脂质代谢,炎症反应,葡萄糖稳态和细胞分化。目前其药理性配体已广泛用于治疗糖尿病、脂代谢紊乱和防治动脉粥样硬化(AS)等疾病中,并有望在风湿性关节炎疾病方面开辟新的领域。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主要是由于关节液内尿酸盐浓度的急剧变化导致尿酸盐微晶体的形成,而刺激关节滑膜发生病理反应,其发生机制与胰岛素抵抗、脂代谢紊乱和炎症反应关系紧密。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PPARγ参与了AGA的发生发展,且可能成为治疗AGA的新作用靶点。为此,本文综述了PPARγ在AGA发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胰岛素抵抗 脂代谢紊乱 炎症反应
下载PDF
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与糖尿病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孙璇 栾健 赵颖洁 《智慧健康》 2018年第3期49-50,共2页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引起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特征的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而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主要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DN的发病机制可能与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炎...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引起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特征的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而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主要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DN的发病机制可能与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细胞凋亡、遗传因素等相关。缺氧已被证明是DN发生、发展的核心致病机制。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是重要的细胞氧代谢调节因子,它通过调节下游靶基因表达,参与细胞能量代谢、糖转运、血管与红细胞生成等减低低氧环境对细胞造成的伤害。HIF-1α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及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主要阐述了目前HIF-1α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F-1Α 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下载PDF
关于2型糖尿病患者尿酸排泄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张晓宁 栾健 +1 位作者 张晓菲 于艳飞 《智慧健康》 2019年第3期51-52,共2页
高尿酸血症主要是由于尿酸排泄能力下降或者合成异常所导致的疾病,近些年来在发病率方面有明显上涨的趋势。人类每日产生的尿酸30%由肠道排出,肾脏则排出70%,因此肾脏的排泄对血尿酸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尿酸的生成... 高尿酸血症主要是由于尿酸排泄能力下降或者合成异常所导致的疾病,近些年来在发病率方面有明显上涨的趋势。人类每日产生的尿酸30%由肠道排出,肾脏则排出70%,因此肾脏的排泄对血尿酸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尿酸的生成排泄,HUA的患病率现状,HUA的形成机制及影响尿酸排泄的相关因素等临床相关问题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2型糖尿病 尿酸排泄
下载PDF
52例肥胖患者脂肪分布与代谢综合征及糖代谢指标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9
作者 扈艳雯 王志媛 +6 位作者 郁万江 赵蕙琛 韩合理 徐志鹏 马红 张玉超 刘元涛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01-106,共6页
目的探讨定量CT测量的肥胖人群脂肪分布对代谢综合征及糖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体质量指数(BMI)≥28的肥胖患者52例,依据是否合并代谢综合征分为合并代谢综合征组(OB-MS组,n=32例)和单纯肥胖组(OB-NMS组,n=20例);根据口服75 g葡萄糖... 目的探讨定量CT测量的肥胖人群脂肪分布对代谢综合征及糖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体质量指数(BMI)≥28的肥胖患者52例,依据是否合并代谢综合征分为合并代谢综合征组(OB-MS组,n=32例)和单纯肥胖组(OB-NMS组,n=20例);根据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分为肥胖糖耐量正常组(OB-NGT组,n=17例)、肥胖糖耐量受损组(OB-IGT组,n=15例)及肥胖糖尿病组(OB-DM组,n=20例)。采用螺旋CT定量测定腰2、3、4、5椎体平面脂肪组织总面积及内脏脂肪面积,双侧腰大肌、后背肌肌肉及脂肪面积,肝脏、胰腺脂肪百分比,同时检测各项代谢生化指标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胰岛素分泌指数,比较各组不同指标的差异。结果OB-MS组内脏脂肪面积(t=3.37)及胰腺脂肪百分比(t=2.05)大于OB-NMS组(P<0.05)。糖耐量不同的肥胖患者,内脏脂肪面积(F=7.63)、肝脏(F=5.93)及胰头脂肪百分比(F=3.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OB-IGT组和OB-DM组内脏脂肪面积均大于OB-NGT组,OB-DM组肝脏及胰头脂肪百分比大于OB-NG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调整年龄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后,内脏脂肪面积(SB=-0.83,P=0.02)和胰头脂肪百分比(SB=-0.51,P=0.02)与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MBCI)对数呈负相关。结论肥胖患者的内脏脂肪沉积与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具有密切关系;而内脏、肝脏及胰头脂肪沉积与肥胖患者糖代谢紊乱的发生密切相关。本研究为临床肥胖患者代谢综合征及糖尿病的早期识别提供了可靠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脂肪分布 代谢综合征 糖代谢异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