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北宋初佛教僧人智圆的儒者志意
- 1
-
-
作者
赵伟
-
机构
青岛大学历史学院、国学研究院
-
出处
《宋史研究论丛》
2021年第2期307-324,共18页
-
文摘
北宋初期的政治、思想与文学创作,以杨亿等为代表的西昆派占据了相当大的优势,为了改变西昆派软靡之风,北宋初石介、穆修、尹洙、欧阳修等道学家与文学家呼应韩愈,重新振起了古文运动。北宋初的佛教僧人智圆比石介等人更早地发出了道学声音,其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宋代新儒学的先觉。“内藏儒志气”的智圆有着浓重的儒者志意,完全具备着道学家的面貌。作为佛教僧人,智圆虽然“惟道是务”,却又将儒家之道与佛教观念圆融地结合在一起。
-
关键词
智圆
道学
儒者志意
-
分类号
B949.9
[哲学宗教—宗教学]
K244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永乐时期儒学的两种形态
被引量:2
- 2
-
-
作者
赵伟
-
机构
青岛大学历史学院、国学研究院
-
出处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7-119,共13页
-
文摘
明初,明成祖朱棣即位后,沿袭太祖朱元璋的文化政策,尊崇孔子与孔子之道,对程朱理学'益张而大之',命臣僚编辑《四书大全》《五经大全》《性理大全》。尽管永乐时期的儒士更加谨守程朱之绳墨,但如杨士奇等台阁重臣的道学主张中仍带有一定的心学色彩,更有道衍及其所撰《道余录》对于程朱理学的抨击,表明永乐时期儒学与思想界隐含着复杂或者说是多样的形态。
-
关键词
朱棣
程朱理学
杨士奇
道衍
道余录
-
分类号
B248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救济应验与融入心学——药师信仰中国化的两种途径
- 3
-
-
作者
赵伟
-
机构
青岛大学历史学院国学研究院
-
出处
《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
2021年第1期398-412,共15页
-
文摘
以《药师经》为中心的药师佛与药师信仰,与佛教整体性的中国化大趋势一样,经历了不断中国化的过程。药师佛在中国的受欢迎,一方面是承继了"佛为大医王"的精神,关注"现实人间的消灾延寿",体现了拯济世间疾苦的救济应验精神;另一方面,药师信仰在中土传播的过程中不断调适自身,与中国文化相适应,尤其在明中后期不断与心学相融合,体现出明显的心学化特征。通览来看,药师信仰的中土化过程从来就没有中断过。
-
关键词
救济
应验
心学
药师信仰
中国化
-
分类号
B948
[哲学宗教—宗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