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鲁迅与中国新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下)
被引量:
1
1
作者
姜振昌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1-32,共12页
鲁迅1920年代中期对现实主义的理论思考,集中解决了现实主义如何坚持正视人生和真实地反映生活的创作精神,如何突出写灵魂以推进现实主义的深化,以及科学地对待现实主义中的主观性问题。鲁迅的这些思考紧密结合新文学的创作实践,既...
鲁迅1920年代中期对现实主义的理论思考,集中解决了现实主义如何坚持正视人生和真实地反映生活的创作精神,如何突出写灵魂以推进现实主义的深化,以及科学地对待现实主义中的主观性问题。鲁迅的这些思考紧密结合新文学的创作实践,既有现实针对性,又有较为系统、完备的理论框架,深人触及了现实主义的核心和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
中国新文学
鲁迅
现实针对性
创作精神
创作实践
性问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鲁迅与中国新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上)
2
作者
姜振昌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4-11,共8页
关键词
中国新文学
现实主义
鲁迅
新时期文学
历时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魏以来北方鼓吹乐横吹乐及其南传考论
被引量:
9
3
作者
刘怀荣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2-78,共7页
鼓吹乐和横吹乐本是汉代军乐。其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均有变化,二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区别不是绝对的。东汉时鼓吹乐和横吹乐均隶属于黄门鼓吹署,后清商曲和杂舞曲从黄门鼓吹署中独立出来,鼓吹成为短箫铙歌和横吹曲的通名。再后...
鼓吹乐和横吹乐本是汉代军乐。其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均有变化,二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区别不是绝对的。东汉时鼓吹乐和横吹乐均隶属于黄门鼓吹署,后清商曲和杂舞曲从黄门鼓吹署中独立出来,鼓吹成为短箫铙歌和横吹曲的通名。再后来横吹曲又从鼓吹曲中分出,狭义的鼓吹曲便成了短箫铙歌的专称。北方的鼓吹乐和横吹乐,分别在汉代和东晋南渡后就已开始传到南方。虽然鼓吹乐早在汉魏时期就已经用于娱乐,但南传之后直至刘宋之前,主要使用于朝廷礼仪活动中,在娱乐场合非常少见。从宋代起,横吹乐也开始用于朝廷正式礼仪,并与鼓吹乐一起成为日常娱乐的重要节目。随着鼓角横吹曲在粱初南传并被采入梁代乐府,鼓吹乐和横吹乐开始对文人拟乐府创作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门鼓吹
鼓吹乐
横吹乐
娱乐
梁鼓角横吹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孝纾生平、创作与学术成就述略
被引量:
4
4
作者
刘怀荣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7-90,共4页
黄孝纾以其超群的才力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即享誉文坛画苑,时有诗、书、画"三绝"之称。他在词与骈文方面的成就,也受到文学史家的一致推崇。在1934年以后的三十年间,他曾两度任教于山东大学,达二十年之久,在学术研究方面著述...
黄孝纾以其超群的才力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即享誉文坛画苑,时有诗、书、画"三绝"之称。他在词与骈文方面的成就,也受到文学史家的一致推崇。在1934年以后的三十年间,他曾两度任教于山东大学,达二十年之久,在学术研究方面著述颇丰。但由于他的词章旧学与新文化运动的时代潮流有诸多的不同,也由于他在政治运动中过早地离开了人世,以致声名湮没,多年来一直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关注像黄孝纾这样几被遗忘的一代才人,应当是我们今天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孝纾
沤社
《青鹤》
青岛山东大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孝纾先生的诗文创作和治学特点
被引量:
2
5
作者
刘怀荣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7-25,共9页
黄孝纾先生在诗、词、书、画方面,均有较高的造诣,骈文尤为时人称道。由于生活阅历相对简单,其诗文多模山范水、寄赠酬唱和感时伤世之作,但在艺术方面却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他的学术研究,也因其作家的身份和视角而别具特色。然而像那个...
黄孝纾先生在诗、词、书、画方面,均有较高的造诣,骈文尤为时人称道。由于生活阅历相对简单,其诗文多模山范水、寄赠酬唱和感时伤世之作,但在艺术方面却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他的学术研究,也因其作家的身份和视角而别具特色。然而像那个时代许多旧式文人一样,黄孝纾在创作和学术研究方面的成就,为历史潮流所湮没,加之"文革"中又受到冲击,因而其作品和论著流传不广,知者甚少。在国学复兴的今天,我们有必要重温历史,关注这位曾在山东大学中文系从教20年的诗人教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孝纾
骈文
匑厂文稿
劳山集
碧虑商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中国现代诗歌音乐性的转变
被引量:
1
6
作者
徐鹏绪
王军宁
《山东社会科学》
2002年第6期99-102,共4页
现代中国诗歌的音乐性是一个缺乏深入研究的课题。对它的探索不应仅限于形式方面 ,实质上 ,因为现代中国特殊的政治和文化状况 ,它往往负载了更多的思想内涵。先驱者建构现代新诗独立形式体系 (包括新诗的音乐性问题 )的尝试和努力 。
关键词
新诗
音乐性
转变和内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诗学对话与文化输出——泰戈尔诗学比较研究余论
被引量:
1
7
作者
侯传文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9-151,共3页
泰戈尔诗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与 西方诗学的对话。从广泛的意义上说,学习借鉴、文化输 出、比较研究和反思批判等,都是对话,其中的文化输出既 是反对文化殖民化的民族主义的话语表现,又是实现东西 ...
泰戈尔诗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与 西方诗学的对话。从广泛的意义上说,学习借鉴、文化输 出、比较研究和反思批判等,都是对话,其中的文化输出既 是反对文化殖民化的民族主义的话语表现,又是实现东西 方真正对话的诗学追求。这样的文化输出所体现的文化 “送去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戈尔
诗学对话
文化输出
送去主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独尊儒术”与儒学传播形态的转变
被引量:
2
8
作者
孙顺华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2年第2期68-73,共6页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中国政治史和思想史上的大事,本文从传播的角度,指出这一事件使儒学传播形态产生了根本转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儒家思想从自由化向权力化转变,其二是儒家文本从知识化向经学化转变,其三是儒家创始人从...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中国政治史和思想史上的大事,本文从传播的角度,指出这一事件使儒学传播形态产生了根本转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儒家思想从自由化向权力化转变,其二是儒家文本从知识化向经学化转变,其三是儒家创始人从常人向圣人转变。儒学传播形态的转变不仅对中国思想史,而且对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社会诸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尊儒术
儒学
传播形态
中国
政治史
思想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艺术形象的本土化和民族化
被引量:
2
9
作者
周海波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3年第5期20-26,共7页
20世纪中国乡土文学的艺术形象创造 ,是在民间理性基础上的本土化、民族化创造 ,承继了民间叙事的传统 ,将传统的人物观与现代小说叙事方法结合在一起 ,从而形成了“脸谱化”的形象艺术。这类本土化艺术形象主要分为民间思想意义人物群...
20世纪中国乡土文学的艺术形象创造 ,是在民间理性基础上的本土化、民族化创造 ,承继了民间叙事的传统 ,将传统的人物观与现代小说叙事方法结合在一起 ,从而形成了“脸谱化”的形象艺术。这类本土化艺术形象主要分为民间思想意义人物群落和民间文化意义群落 ,是民间文化形态在 2 0世纪乡土小说中的艺术呈现 ,也是民间智慧和民间生命强力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文学
民间
艺术形象
民族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意象理论研究述评
被引量:
1
10
作者
孟桂兰
《山东社会科学》
2002年第1期126-129,共4页
关键词
中国
古代
美学理论
文学
意象理论
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百年中国“大文学”研究及其理论反思
被引量:
5
11
作者
刘怀荣
《东方丛刊》
2006年第2期52-71,共20页
“大文学史”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初日本学者的中国文学史著述中,此后谢无量于1918年出版《中国大文学史》,再次用到这一概念。但早期文学史写作中所说的“大文学史”,因过于驳杂而不可取。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少学者尝试以“...
“大文学史”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初日本学者的中国文学史著述中,此后谢无量于1918年出版《中国大文学史》,再次用到这一概念。但早期文学史写作中所说的“大文学史”,因过于驳杂而不可取。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少学者尝试以“大文学观”开拓文学史研究的新路子,建构一种新的“大文学史观”。经过近二十年来的探索,“大文学观”和“大文学史观”已为更多的学者所接受,并有了颇为可观的研究实绩。回顾这一研究历程,对于推进文学史观和深化文学史研究无疑是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文学史
理论反思
20世纪80年代
文学史研究
日本学者
文学史观
大文学观
20世纪初
文学史写作
原文传递
图腾记忆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往事再现
12
作者
张树国
《东方丛刊》
2007年第2期11-27,共17页
图腾(totem)一词来源于北美五大湖地区阿尔衮琴人的说法,“ototeman”意为“他是我的一个亲戚”,“亲戚”指命名某一氏族的动物物种。严复1903年翻译甄克思的《社会通诠》时首次将“totem”一词译成“图腾”。关于图腾定义及其制度...
图腾(totem)一词来源于北美五大湖地区阿尔衮琴人的说法,“ototeman”意为“他是我的一个亲戚”,“亲戚”指命名某一氏族的动物物种。严复1903年翻译甄克思的《社会通诠》时首次将“totem”一词译成“图腾”。关于图腾定义及其制度,在西方存在着很大争议,早在1910年甘奈普(Van Gennep)在《图腾问题的现状》中就整理出41种不同的图腾制度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腾制度
中国古典文学
记忆
《社会通诠》
“亲戚”
琴
原文传递
先秦祖道仪式与《诗经》别情诗考论
被引量:
5
13
作者
刘怀荣
孔哲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8-134,161,共7页
别情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题材之一,其产生与早期祖道活动关系密切。祖道活动主要由軷祭与饮饯两部分组成,軷祭"媚神",饮饯"娱人"。軷祭包括立坛四通、树茅依神、行祭、轹性而行四个环节,饮饯则包括饮酒和赠诗两个...
别情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题材之一,其产生与早期祖道活动关系密切。祖道活动主要由軷祭与饮饯两部分组成,軷祭"媚神",饮饯"娱人"。軷祭包括立坛四通、树茅依神、行祭、轹性而行四个环节,饮饯则包括饮酒和赠诗两个环节。别情诗就是在饮饯过程中赠与出行者的饯别之歌。祖道仪式对《诗经》中别情诗的场景描写、情感基调的形成、第一人称的叙述手法和车马意象的选择等,均具有直接的影响。祖道活动与别情诗相互生发,是中国早期文化中社会生活与文学关系的典型个案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祖道仪式
别情诗
鞍祭
饮饯
哀伤
车马意象
原文传递
汉语“动词+中”结构历时发展研究
被引量:
4
14
作者
戚晓杰
《汉字文化》
2008年第3期35-37,共3页
表进行体义的“动词+中”结构是一种近年在汉语中流行开来的表达模式。我们考察发现,“动词+中”是一种土生土长的汉语表达,它由汉语传播到曾以汉字记录自己语言的日语,在日语中产生了自足成句表示动作行为进行义后,又回归到汉语...
表进行体义的“动词+中”结构是一种近年在汉语中流行开来的表达模式。我们考察发现,“动词+中”是一种土生土长的汉语表达,它由汉语传播到曾以汉字记录自己语言的日语,在日语中产生了自足成句表示动作行为进行义后,又回归到汉语中来。正是这一出一进,促进了“动词+中”结构的发展演变,使已经开始虚化的“中”更加虚化,由此形成“动词+中”结构动态发展的演变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表达
动词
结构
历时
发展演变
表达模式
汉语传播
动作行为
原文传递
中印文化哲学:泰戈尔与道家
被引量:
1
15
作者
侯传文
《东方丛刊》
CSSCI
2009年第2期32-45,共14页
关键词
道家思想
泰戈尔
文化哲学
中印
精神契合
跨文明研究
西方思想
文学交流
原文传递
东方史诗文类初探
被引量:
2
16
作者
侯传文
《东方丛刊》
2007年第3期213-226,共14页
所谓史诗是取材于古代神话和历史传说、以歌颂民族英雄为主要内容、经过长期的全民创造过程、由文人加工编订而形成的韵文体长篇叙事文学作品。如果说神话是初民对自然现象和人类自身生活的象征性阐释,那么史诗作为历史的神话化或神话...
所谓史诗是取材于古代神话和历史传说、以歌颂民族英雄为主要内容、经过长期的全民创造过程、由文人加工编订而形成的韵文体长篇叙事文学作品。如果说神话是初民对自然现象和人类自身生活的象征性阐释,那么史诗作为历史的神话化或神话的历史化,是人类童年时期对人世现象和社会关系的象征性阐释。如果说神话是浑然一体的文化现象,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学类型,那么史诗则是人类文学史上最早的文学文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诗
文类
古代神话
东方
历史传说
文学作品
民族英雄
创造过程
原文传递
题名
鲁迅与中国新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下)
被引量:
1
1
作者
姜振昌
机构
青岛大学文学院教授
出处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1-32,共12页
文摘
鲁迅1920年代中期对现实主义的理论思考,集中解决了现实主义如何坚持正视人生和真实地反映生活的创作精神,如何突出写灵魂以推进现实主义的深化,以及科学地对待现实主义中的主观性问题。鲁迅的这些思考紧密结合新文学的创作实践,既有现实针对性,又有较为系统、完备的理论框架,深人触及了现实主义的核心和本质。
关键词
现实主义
中国新文学
鲁迅
现实针对性
创作精神
创作实践
性问题
分类号
I210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鲁迅与中国新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上)
2
作者
姜振昌
机构
青岛大学文学院教授
出处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4-11,共8页
关键词
中国新文学
现实主义
鲁迅
新时期文学
历时性
分类号
I210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魏以来北方鼓吹乐横吹乐及其南传考论
被引量:
9
3
作者
刘怀荣
机构
青岛大学文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出处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2-78,共7页
基金
笔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魏晋南北朝歌诗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06BZW029
文摘
鼓吹乐和横吹乐本是汉代军乐。其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均有变化,二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区别不是绝对的。东汉时鼓吹乐和横吹乐均隶属于黄门鼓吹署,后清商曲和杂舞曲从黄门鼓吹署中独立出来,鼓吹成为短箫铙歌和横吹曲的通名。再后来横吹曲又从鼓吹曲中分出,狭义的鼓吹曲便成了短箫铙歌的专称。北方的鼓吹乐和横吹乐,分别在汉代和东晋南渡后就已开始传到南方。虽然鼓吹乐早在汉魏时期就已经用于娱乐,但南传之后直至刘宋之前,主要使用于朝廷礼仪活动中,在娱乐场合非常少见。从宋代起,横吹乐也开始用于朝廷正式礼仪,并与鼓吹乐一起成为日常娱乐的重要节目。随着鼓角横吹曲在粱初南传并被采入梁代乐府,鼓吹乐和横吹乐开始对文人拟乐府创作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黄门鼓吹
鼓吹乐
横吹乐
娱乐
梁鼓角横吹曲
Keywords
guchui (a kind of music generally played with the percussion and blowing instrument), Huangmen guchui, Hengchui music
分类号
J609.2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孝纾生平、创作与学术成就述略
被引量:
4
4
作者
刘怀荣
机构
青岛大学文学院教授
出处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7-90,共4页
文摘
黄孝纾以其超群的才力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即享誉文坛画苑,时有诗、书、画"三绝"之称。他在词与骈文方面的成就,也受到文学史家的一致推崇。在1934年以后的三十年间,他曾两度任教于山东大学,达二十年之久,在学术研究方面著述颇丰。但由于他的词章旧学与新文化运动的时代潮流有诸多的不同,也由于他在政治运动中过早地离开了人世,以致声名湮没,多年来一直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关注像黄孝纾这样几被遗忘的一代才人,应当是我们今天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
黄孝纾
沤社
《青鹤》
青岛山东大学
分类号
K825.72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孝纾先生的诗文创作和治学特点
被引量:
2
5
作者
刘怀荣
机构
青岛大学文学院教授
出处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7-25,共9页
文摘
黄孝纾先生在诗、词、书、画方面,均有较高的造诣,骈文尤为时人称道。由于生活阅历相对简单,其诗文多模山范水、寄赠酬唱和感时伤世之作,但在艺术方面却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他的学术研究,也因其作家的身份和视角而别具特色。然而像那个时代许多旧式文人一样,黄孝纾在创作和学术研究方面的成就,为历史潮流所湮没,加之"文革"中又受到冲击,因而其作品和论著流传不广,知者甚少。在国学复兴的今天,我们有必要重温历史,关注这位曾在山东大学中文系从教20年的诗人教授。
关键词
黄孝纾
骈文
匑厂文稿
劳山集
碧虑商歌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中国现代诗歌音乐性的转变
被引量:
1
6
作者
徐鹏绪
王军宁
机构
青岛大学
文学院
出处
《山东社会科学》
2002年第6期99-102,共4页
文摘
现代中国诗歌的音乐性是一个缺乏深入研究的课题。对它的探索不应仅限于形式方面 ,实质上 ,因为现代中国特殊的政治和文化状况 ,它往往负载了更多的思想内涵。先驱者建构现代新诗独立形式体系 (包括新诗的音乐性问题 )的尝试和努力 。
关键词
新诗
音乐性
转变和内化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诗学对话与文化输出——泰戈尔诗学比较研究余论
被引量:
1
7
作者
侯传文
机构
青岛大学
文学院
出处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9-151,共3页
文摘
泰戈尔诗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与 西方诗学的对话。从广泛的意义上说,学习借鉴、文化输 出、比较研究和反思批判等,都是对话,其中的文化输出既 是反对文化殖民化的民族主义的话语表现,又是实现东西 方真正对话的诗学追求。这样的文化输出所体现的文化 “送去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主义。
关键词
泰戈尔
诗学对话
文化输出
送去主义
分类号
I0-03 [文学—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独尊儒术”与儒学传播形态的转变
被引量:
2
8
作者
孙顺华
机构
青岛大学
文学院
副
教授
出处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2年第2期68-73,共6页
文摘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中国政治史和思想史上的大事,本文从传播的角度,指出这一事件使儒学传播形态产生了根本转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儒家思想从自由化向权力化转变,其二是儒家文本从知识化向经学化转变,其三是儒家创始人从常人向圣人转变。儒学传播形态的转变不仅对中国思想史,而且对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社会诸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
关键词
独尊儒术
儒学
传播形态
中国
政治史
思想史
分类号
K203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艺术形象的本土化和民族化
被引量:
2
9
作者
周海波
机构
青岛大学
文学院
出处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3年第5期20-26,共7页
文摘
20世纪中国乡土文学的艺术形象创造 ,是在民间理性基础上的本土化、民族化创造 ,承继了民间叙事的传统 ,将传统的人物观与现代小说叙事方法结合在一起 ,从而形成了“脸谱化”的形象艺术。这类本土化艺术形象主要分为民间思想意义人物群落和民间文化意义群落 ,是民间文化形态在 2 0世纪乡土小说中的艺术呈现 ,也是民间智慧和民间生命强力的体现。
关键词
乡土文学
民间
艺术形象
民族化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意象理论研究述评
被引量:
1
10
作者
孟桂兰
机构
青岛大学
文学院
出处
《山东社会科学》
2002年第1期126-129,共4页
关键词
中国
古代
美学理论
文学
意象理论
研究
分类号
I02 [文学—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百年中国“大文学”研究及其理论反思
被引量:
5
11
作者
刘怀荣
机构
青岛大学
文学院
出处
《东方丛刊》
2006年第2期52-71,共20页
文摘
“大文学史”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初日本学者的中国文学史著述中,此后谢无量于1918年出版《中国大文学史》,再次用到这一概念。但早期文学史写作中所说的“大文学史”,因过于驳杂而不可取。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少学者尝试以“大文学观”开拓文学史研究的新路子,建构一种新的“大文学史观”。经过近二十年来的探索,“大文学观”和“大文学史观”已为更多的学者所接受,并有了颇为可观的研究实绩。回顾这一研究历程,对于推进文学史观和深化文学史研究无疑是有意义的。
关键词
中国
文学史
理论反思
20世纪80年代
文学史研究
日本学者
文学史观
大文学观
20世纪初
文学史写作
分类号
I209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图腾记忆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往事再现
12
作者
张树国
机构
青岛大学
文学院
出处
《东方丛刊》
2007年第2期11-27,共17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宗教伦理与中国上古祭歌形态研究>(03CZW005)专题论文。
文摘
图腾(totem)一词来源于北美五大湖地区阿尔衮琴人的说法,“ototeman”意为“他是我的一个亲戚”,“亲戚”指命名某一氏族的动物物种。严复1903年翻译甄克思的《社会通诠》时首次将“totem”一词译成“图腾”。关于图腾定义及其制度,在西方存在着很大争议,早在1910年甘奈普(Van Gennep)在《图腾问题的现状》中就整理出41种不同的图腾制度的理论。
关键词
图腾制度
中国古典文学
记忆
《社会通诠》
“亲戚”
琴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先秦祖道仪式与《诗经》别情诗考论
被引量:
5
13
作者
刘怀荣
孔哲
机构
青岛大学文学院教授
华东师范
大学
中文系
出处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8-134,161,共7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早期文化与诗歌研究”(编号:11FZW046)
文摘
别情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题材之一,其产生与早期祖道活动关系密切。祖道活动主要由軷祭与饮饯两部分组成,軷祭"媚神",饮饯"娱人"。軷祭包括立坛四通、树茅依神、行祭、轹性而行四个环节,饮饯则包括饮酒和赠诗两个环节。别情诗就是在饮饯过程中赠与出行者的饯别之歌。祖道仪式对《诗经》中别情诗的场景描写、情感基调的形成、第一人称的叙述手法和车马意象的选择等,均具有直接的影响。祖道活动与别情诗相互生发,是中国早期文化中社会生活与文学关系的典型个案之一。
关键词
祖道仪式
别情诗
鞍祭
饮饯
哀伤
车马意象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汉语“动词+中”结构历时发展研究
被引量:
4
14
作者
戚晓杰
机构
青岛大学
文学院
出处
《汉字文化》
2008年第3期35-37,共3页
文摘
表进行体义的“动词+中”结构是一种近年在汉语中流行开来的表达模式。我们考察发现,“动词+中”是一种土生土长的汉语表达,它由汉语传播到曾以汉字记录自己语言的日语,在日语中产生了自足成句表示动作行为进行义后,又回归到汉语中来。正是这一出一进,促进了“动词+中”结构的发展演变,使已经开始虚化的“中”更加虚化,由此形成“动词+中”结构动态发展的演变序列。
关键词
汉语表达
动词
结构
历时
发展演变
表达模式
汉语传播
动作行为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印文化哲学:泰戈尔与道家
被引量:
1
15
作者
侯传文
机构
青岛大学
文学院
出处
《东方丛刊》
CSSCI
2009年第2期32-45,共14页
关键词
道家思想
泰戈尔
文化哲学
中印
精神契合
跨文明研究
西方思想
文学交流
分类号
I351.072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B223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东方史诗文类初探
被引量:
2
16
作者
侯传文
机构
青岛大学
文学院
出处
《东方丛刊》
2007年第3期213-226,共14页
文摘
所谓史诗是取材于古代神话和历史传说、以歌颂民族英雄为主要内容、经过长期的全民创造过程、由文人加工编订而形成的韵文体长篇叙事文学作品。如果说神话是初民对自然现象和人类自身生活的象征性阐释,那么史诗作为历史的神话化或神话的历史化,是人类童年时期对人世现象和社会关系的象征性阐释。如果说神话是浑然一体的文化现象,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学类型,那么史诗则是人类文学史上最早的文学文类。
关键词
史诗
文类
古代神话
东方
历史传说
文学作品
民族英雄
创造过程
分类号
I106.2 [文学—世界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鲁迅与中国新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下)
姜振昌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鲁迅与中国新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上)
姜振昌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汉魏以来北方鼓吹乐横吹乐及其南传考论
刘怀荣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黄孝纾生平、创作与学术成就述略
刘怀荣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黄孝纾先生的诗文创作和治学特点
刘怀荣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论中国现代诗歌音乐性的转变
徐鹏绪
王军宁
《山东社会科学》
200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诗学对话与文化输出——泰戈尔诗学比较研究余论
侯传文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独尊儒术”与儒学传播形态的转变
孙顺华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艺术形象的本土化和民族化
周海波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意象理论研究述评
孟桂兰
《山东社会科学》
200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近百年中国“大文学”研究及其理论反思
刘怀荣
《东方丛刊》
2006
5
原文传递
12
图腾记忆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往事再现
张树国
《东方丛刊》
2007
0
原文传递
13
先秦祖道仪式与《诗经》别情诗考论
刘怀荣
孔哲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5
原文传递
14
汉语“动词+中”结构历时发展研究
戚晓杰
《汉字文化》
2008
4
原文传递
15
中印文化哲学:泰戈尔与道家
侯传文
《东方丛刊》
CSSCI
2009
1
原文传递
16
东方史诗文类初探
侯传文
《东方丛刊》
2007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