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反牵引复位微创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殷祥志 李启才 +5 位作者 王荃 赵倩 刘国明 扈延龄 于腾波 王天瑞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1485-1492,共8页
目的探讨应用双反牵引复位器微创复位内固定与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4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男23例、女25例,年龄(53.0±7.9)岁(范... 目的探讨应用双反牵引复位器微创复位内固定与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4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男23例、女25例,年龄(53.0±7.9)岁(范围35~68岁).按照Schatzker分型:Ⅲ型9例、Ⅳ型23例、Ⅴ型11例、Ⅵ型5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微创组:采用双反牵引复位微创内固定治疗,24例;开放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24例.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早期膝关节活动时间及术后负重下地活动时间等指标,术后X线片根据Rasmussen影像学评分评价骨折复位质量,末次随访时根据纽约特种外科医院(Special Surgery Hospital,HSS)评分标准及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the 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s,IKDC)评分标准评估膝关节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5±4.3)个月(范围9.5~24.0个月).微创组手术时间(88.96±19.04)min、术中出血量(65±32)ml、住院时间(11.8±3.9)d,术后早期膝关节活动时间(8.96±2.84)d,较开放组的(178.63±67.75)min、(114.16±65.05)ml、(15.3±4.8)d、(16.83±4.09)d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个月HSS评分为(82.16±6.15)分、IKDC功能评分为(82.12±5.40)分,较开放组的(75.38±7.07)分、(76.80±6.34)分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负重下地活动时间(12.6±3.8)周、开放组(13.21±4.98)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Rasmussen影像学评价标准,微创组优21例、良3例,开放组优19例、良5例,优良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达到骨性愈合,骨愈合时间(3.2±0.8)个月(范围2.5~6.0个月).3个月内骨性愈合者微创组占79%(19/24),开放组占75%(18/24).开放组1例术前发生浅表皮肤感染、1例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微创组1例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其余患者未发生相关并发症.结论应用双反牵引复位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软组织损伤少、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势,尤其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较开放复位内固定术更具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 骨折 骨折闭合复位 骨折固定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