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泡复张术和呼气末正压通气对肥胖病人全麻期间呼吸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唐家明 褚海辰 +1 位作者 李海健 王培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575-576,580,共3页
目的观察肺泡复张术和呼气末正压通气对肥胖病人全麻期间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择期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或者子宫切除术的肥胖病人随机分为肺复张组(RM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RM组行肺泡复张术和呼气末正压通气,C组行容量控... 目的观察肺泡复张术和呼气末正压通气对肥胖病人全麻期间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择期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或者子宫切除术的肥胖病人随机分为肺复张组(RM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RM组行肺泡复张术和呼气末正压通气,C组行容量控制通气。观察手术切皮时(T1)、切皮后30min(T2)、切皮后60min(T3)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氧合指数(OI)、平台压力(Pplateau)、呼吸系统动态顺应性(Cdyn)以及拔管后10min(T4)的HR、MAP、OI。结果 RM组病人T1、T2、T3、T4时间点OI均显著高于C组(t=2.419-3.623,P〈0.05),T1、T2、T3时间点Pplateau、Cdyn也显著高于C组(t=3.215-8.518,P〈0.05)。两组病人T1、T2、T3、T4时间点HR、MAP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肺泡复张术和呼气末正压通气能改善肥胖病人全麻期间的呼吸功能,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泡复张术 正压呼吸 麻醉 全身 肥胖症 呼吸功能试验
下载PDF
颌下肌群重复周围磁刺激对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杰 阎文静 +3 位作者 扈罗曼 冯晶 宋金花 朱其秀 《中国卒中杂志》 2017年第3期223-227,共5页
目的探讨颌下肌群重复周围磁刺激对亚急性期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亚急性期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配到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常规吞咽训练和颌下肌群重复周围磁刺激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吞咽训练,治... 目的探讨颌下肌群重复周围磁刺激对亚急性期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亚急性期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配到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常规吞咽训练和颌下肌群重复周围磁刺激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吞咽训练,治疗前后分别行藤岛一郎吞咽障碍评分、才藤氏7级评价和表面肌电图检查。治疗2周后对比两组患者吞咽功能变化,包括藤岛一郎吞咽障碍评分、才藤氏7级评价、颌下肌群表面肌电图中吞咽时程及最大振幅的改变。结果两组各入组20例患者,治疗2周后吞咽功能均有改善。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本组治疗前藤岛一郎吞咽障碍评分、才藤氏7级评价法评分改善,差异具有显著性(均P<0.05),表面肌电图最大振幅增高,吞咽时程缩短,差异具有显著性(均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治疗组藤岛一郎吞咽障碍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43);才藤氏7级评价法较对照组改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28)。治疗组表面肌电图吞咽时程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05);两组最大振幅无显著差异。结论重复周围磁刺激联合常规吞咽训练较单纯吞咽训练可以更好地改善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主要表现为提高患者吞咽肌群的灵活性、协调性,因此临床上可选择重复周围磁刺激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周围磁刺激 吞咽障碍 表面肌电图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李娜娜 卢恕来 +2 位作者 张正福 李培媛 郑建金 《齐鲁医学杂志》 2016年第3期371-372,375,共3页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是存在于骨髓中的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群,具有特殊的生物学特性、肿瘤趋向性和多向分化潜能等特性。近年来研究显示,BMSCs作用与肿瘤微环境的改变有重要关系,并在免疫调节方面发挥重要...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是存在于骨髓中的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群,具有特殊的生物学特性、肿瘤趋向性和多向分化潜能等特性。近年来研究显示,BMSCs作用与肿瘤微环境的改变有重要关系,并在免疫调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BMSCs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肿瘤发展中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 间质干细胞 肿瘤趋向性 肿瘤微环境 免疫调节
下载PDF
急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与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被引量:29
4
作者 魏淑琦 孟心怡 +2 位作者 阎文静 王玉兰 赵仁亮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0-27,共8页
目的探讨急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EPVS)与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的关系。方法收集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自2019年10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急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34例,入院后7 d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目的探讨急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EPVS)与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的关系。方法收集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自2019年10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急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34例,入院后7 d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患者认知功能,根据MoCA评分将患者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MoCA评分≥26分)和认知功能障碍组(MoCA评分<26分)。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PSCI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检验认知功能障碍组患者基底节EPVS严重程度与MoCA总分、各认知域评分的相关性。结果234例患者中认知功能正常73例(31.2%),认知功能障碍161例(68.8%)。与认知功能正常组比较,认知功能障碍组患者的年龄较大、受教育年限较低、空腹血糖较高,中重度基底节EPVS所占比例较高,脑白质病变(WML)分级2级、3级者所占比例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受教育年限、基底节EPVS、WML分级是PSCI的独立影响因素(OR=1.049,95%CI:1.007~1.093,P=0.021;OR=0.910,95%CI:0.832~0.995,P=0.039;OR=0.760,95%CI:1.176~2.637,P=0.006;OR=2.270,95%CI:1.219~4.228,P=0.010)。相关性分析显示,认知功能障碍组患者基底节EPVS严重程度与MoCA总分,视空间和执行能力、注意力、语言、延迟回忆评分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年龄较大、受教育年限较低、WML分级较高、基底节EPVS较严重的是急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易发生PSCI,基底节EPVS主要影响的认知域为视空间和执行能力、注意力、语言、延迟回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血管周围间隙 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Cal-27舌鳞癌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意义
5
作者 李娜娜 卢恕来 +4 位作者 李培媛 董刚 李涛 杨丕山 郑建金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6年第3期131-134,共4页
目的:建立Cal-27舌鳞癌动物移植瘤模型,研究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及转移瘤的特性。方法:将107/0.2 m L Cal-27细胞悬液通过在裸鼠左腋背部皮下注射接种,建立移植瘤模型。达到成瘤标准后,定期测量肿瘤大小并记录体质量变化,4周后处死裸鼠... 目的:建立Cal-27舌鳞癌动物移植瘤模型,研究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及转移瘤的特性。方法:将107/0.2 m L Cal-27细胞悬液通过在裸鼠左腋背部皮下注射接种,建立移植瘤模型。达到成瘤标准后,定期测量肿瘤大小并记录体质量变化,4周后处死裸鼠,通过组织切片HE染色法观察组织结构异型性和细胞异型性,并观察肺、肝有无转移。结果:实验裸鼠在接种后平均14 d达到成瘤标准,24只裸鼠移植瘤中,成瘤率100%。未见有肺、肝脏的转移。结论:在细胞接种的数量、肿瘤接种的部位、实验动物的周龄及状态等内外部条件都适宜的情况下,成瘤率可以达到100%。该模型较客观地反应了人舌鳞癌的生物学行为,为以后的动物模型研究提供了较为适宜的注射剂量,为实验研究提供了理想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l-27 舌鳞癌 裸鼠 动物模型
原文传递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单侧大脑半球卒中后患者吞咽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39
6
作者 欧阳瑶 朱其秀 +5 位作者 阎文静 柳希芹 仪文斌 宋金花 韩婕 伊传建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61-265,共5页
目的研究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健侧大脑半球舌骨上肌群皮质对应区的兴奋作用,以及对单侧大脑半球卒中后患者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非急性期单侧大脑半球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0例... 目的研究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健侧大脑半球舌骨上肌群皮质对应区的兴奋作用,以及对单侧大脑半球卒中后患者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非急性期单侧大脑半球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0例,试验组采用5 Hz高频经颅磁刺激相对健侧大脑舌骨上肌群皮质对应区结合传统吞咽康复训练,对照组仅予以传统吞咽康复训练。于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治疗后)对2组患者行吞咽X线荧光透视检查(VFSS)和表面肌电图(sEMG)检查和分析,并以标准吞咽功能(SSA)评价量表、VFSS评价量表、渗透-误吸(PAS)评价量表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sEMG的吞咽时程和最大波幅以及SSA、PAS、VFSS评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sEMG的吞咽时程和最大波幅以及SSA、PAS、VFSS评分分别为(1.50±0.30)s、(0.40±0.12)mV、(20.30±2.25)分、(2.00±1.69)分和(8.75±1.29)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5Hz高频经颅磁刺激健侧大脑半球舌骨上肌群皮质对应区,可有效地改善单侧大脑半球卒中后患者的吞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 吞咽障碍 脑卒中 表面肌电图
原文传递
颅内动脉狭窄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狭窄动脉分布特征
7
作者 邵晓军 王遐 《健康之路》 2015年第10期60-60,共1页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狭窄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狭窄动脉分布特征。方法:筛选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证实存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86例,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颅内动脉狭窄的分布情况。结果:单纯颅内动脉狭窄患者...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狭窄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狭窄动脉分布特征。方法:筛选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证实存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86例,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颅内动脉狭窄的分布情况。结果:单纯颅内动脉狭窄患者比例达39.81%,颅内动脉狭窄好发于大脑中动脉(35.51%),同时大脑中动脉闭塞(13支,35.14%)的发生率也最高。结论:大脑中动脉是颅内动脉狭窄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责任血管,早期对其筛查和干预利于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颅内动脉狭窄 大脑中动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