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膜后肿瘤外科的规范及手术质量控制
1
作者 邱法波 周斌 曲腾飞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6期526-529,共4页
腹膜后肿瘤是一类包含众多病理类型的罕见肿瘤,其中恶性原发性腹膜后软组织肉瘤年发病率仅占恶性肿瘤的1%左右。虽然手术切除是该类肿瘤治疗的基石,但是腹膜后肿瘤外科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分支,历史并不长远,其相关理论及技术实践仍待完... 腹膜后肿瘤是一类包含众多病理类型的罕见肿瘤,其中恶性原发性腹膜后软组织肉瘤年发病率仅占恶性肿瘤的1%左右。虽然手术切除是该类肿瘤治疗的基石,但是腹膜后肿瘤外科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分支,历史并不长远,其相关理论及技术实践仍待完善。随着近年国内各种腹膜后肿瘤相关学术组织的成立,制定多份专家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肿瘤 多学科诊疗团队 软组织肉瘤 规范
下载PDF
基于His系统的肝胆胰肿瘤手术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链式管理方案的构建及应用
2
作者 杨东霞 毛旭颖 +3 位作者 张世美 李娜 白文叶 黄文静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15期1497-1500,F0003,共5页
目的 构建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链式管理方案,探讨链式管理方案在肝胆胰腺恶性肿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实施非同期对照,整群抽取2022年3—7月某三级甲等医院肝胆胰外科肝胆胰腺恶性肿瘤手术患者为对照组,整群抽取2022年8—1... 目的 构建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链式管理方案,探讨链式管理方案在肝胆胰腺恶性肿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实施非同期对照,整群抽取2022年3—7月某三级甲等医院肝胆胰外科肝胆胰腺恶性肿瘤手术患者为对照组,整群抽取2022年8—12月肝胆胰腺恶性肿瘤手术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VTE管理方法,观察组基于His系统多学科合作,实施围术期VTE防治链式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穿着抗血栓弹力袜相关健康教育的知晓率、VTE预防知识知晓率、D-二聚体、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指标是否有统计学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穿着抗血栓弹力袜相关健康教育的知晓率与对VTE预防知识知晓率均优于对照组,D-二聚体、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His系统构建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链式管理方案可降低肝胆胰恶性肿瘤手术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提高围术期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症 链式管理 消化道恶性肿瘤 多学科 围术期护理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裴金宇 王晶 +4 位作者 曹广华 刘鹏 曹景玉 王祖森 曲林林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0年第7期552-555,共4页
近年,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国内外得到快速发展,大量临床对照试验与随机对照试验均证实采用ERAS理念可获得满意结果。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腹部外科乃至大外科手术中难度较高的手术,由于操作复杂、手术时间长、吻合口多、术后... 近年,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国内外得到快速发展,大量临床对照试验与随机对照试验均证实采用ERAS理念可获得满意结果。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腹部外科乃至大外科手术中难度较高的手术,由于操作复杂、手术时间长、吻合口多、术后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等特点,ERAS理念应用于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难度较大,应用明显滞后于其他术式。目前ERAS理念应用于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经验多来源于回顾性研究,缺乏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仍需学者们开展严谨、随机的前瞻性临床研究,以证实ERAS理念应用于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本文总结近年ERAS理念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与发展,以供广大外科医生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围手术期医护
下载PDF
山东某医院肝移植受者术后弓形虫感染现状调查 被引量:2
4
作者 白文叶 薛宝梅 +3 位作者 王中军 张翔雁 李永欣 田润华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2期246-249,共4页
目的分析山东某医院近3年肝移植受者移植后血清弓形虫抗体含量及常见感染接触史,了解本地区肝移植受者术后弓形虫感染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11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接受肝移植手术、术前弓形虫抗体检测阴性且术后自愿接... 目的分析山东某医院近3年肝移植受者移植后血清弓形虫抗体含量及常见感染接触史,了解本地区肝移植受者术后弓形虫感染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11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接受肝移植手术、术前弓形虫抗体检测阴性且术后自愿接受弓形虫抗体检测的210例病人作为病例组,同期随机选取与病例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本院健康查体成人21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对所有受试者血清弓形虫抗体(IgG和IgM)进行定量测定,并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结果病例组及对照组血清弓形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9.5%和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73,P<0.01)。肝移植受者术后弓形虫感染与养猫、生吃蔬菜、接触动物粪便及化疗史、接受抗肿瘤靶向治疗史有关(χ^(2)=4.23~30.10,P<0.05)。结论山东青岛地区肝移植受者术后弓形虫感染率明显高于健康成人,这可能与移植者免疫力下降及某些生活习惯有关。临床应定期监测肝移植病人血清弓形虫抗体含量,加强宣讲,以预防和控制移植后弓形虫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弓形虫病 免疫球蛋白M 免疫球蛋白G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青岛汉族人群MIF基因启动子区-173G/C多态性与HBV感染易感性的关系
5
作者 任伟 刘颂 +2 位作者 舒君 王敬丽 王祖森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712-713,共2页
目的探讨青岛汉族人群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基因启动子区-173G/C(MIF-173G/C)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青岛汉族596例HBV感染病人和612例年龄匹配的对照者标本,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对MIF-17... 目的探讨青岛汉族人群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基因启动子区-173G/C(MIF-173G/C)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青岛汉族596例HBV感染病人和612例年龄匹配的对照者标本,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对MIF-173G/C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比较两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的差异。结果两组间基因型分布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HBV感染组C等位基因的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59,P<0.05)。男性和女性两组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MIF-173G/C多态性与青岛汉族人群HBV感染有关,C等位基因可能是HBV感染的易感性标志,且这种易感性无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乙型病毒性肝炎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供需平衡视角下“定制式”高质量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6
作者 贾培培 李欣颖 +3 位作者 刘霞 赵林 脱淼 魏丽丽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7-451,共5页
目的:基于供需平衡视角构建“定制式”高质量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并检验其应用效果,为我国高质量护理人才培养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专家会议法和焦点小组访谈法,综合把握临床需求、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三大主线,并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拟定... 目的:基于供需平衡视角构建“定制式”高质量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并检验其应用效果,为我国高质量护理人才培养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专家会议法和焦点小组访谈法,综合把握临床需求、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三大主线,并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拟定培养方案并实施,通过工作幸福感问卷、培养人才数量、人才分布、专科护理服务开展情况、成果产出评估应用效果。结果:2021年—2022年共培养330名“定制式”高质量护理人才,院内培养、院内外联合培养、院外培养护士工作幸福感总分分别为(52.91±4.45)、(52.83±4.87)、(52.83±5.00)分,与实施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专科护理服务数量和成果产出显著增多。结论:供需平衡视角下“定制式”高质量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在优化护士人才培养路径、强化护理发展驱动力方面具有良好效果,可为我国高质量护理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 定制式 护理 人才 培养
下载PDF
社区老年人数字健康技术焦虑的潜在剖面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郭晓菡 黄霞 +3 位作者 贾培培 韩丽 李笑琳 王宁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2-106,共5页
目的 探究社区老年人数字健康技术焦虑差异性及影响因素,为拟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分阶段多层抽样选取青岛市320名社区老年人,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技术焦虑量表、积极老龄化量表进行问卷调查,运用潜在剖面分析识别数字... 目的 探究社区老年人数字健康技术焦虑差异性及影响因素,为拟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分阶段多层抽样选取青岛市320名社区老年人,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技术焦虑量表、积极老龄化量表进行问卷调查,运用潜在剖面分析识别数字健康技术焦虑的潜在类别,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社区老年人数字健康技术焦虑各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结果 社区老年人的数字健康技术焦虑分为3个潜在类别,分别定义为低技术焦虑型(45.31%)、技术害怕型(33.13%)、技术紧张型(21.56%)。年龄、月收入、户籍、互联网使用情况、对互联网医院等数字健康技术使用意愿、积极老龄化水平是不同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社区老年人数字健康技术焦虑具有不同的潜在类别,医护人员应根据各类别特征实施针对性干预,改善社区老年人技术焦虑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数字健康技术 技术焦虑 积极老龄化 潜在剖面分析 互联网 互联网医院 社区护理
下载PDF
不同剂量艾司氯胺酮联合罗哌卡因前锯肌平面阻滞对胸腔镜手术病人术后镇痛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丁冰 寇清晏 +3 位作者 王艳婷 王羽 李琳 牛泽军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279-283,共5页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艾司氯胺酮联合罗哌卡因前锯肌平面阻滞(SAPB)对胸腔镜手术病人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胸腔镜手术病人96例,随机分为单纯罗哌卡因组(A组,SAPB局麻药为5 g/L罗哌卡因30 mL)、0.25 mg/kg艾司氯胺酮组(B组,在5 g/...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艾司氯胺酮联合罗哌卡因前锯肌平面阻滞(SAPB)对胸腔镜手术病人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胸腔镜手术病人96例,随机分为单纯罗哌卡因组(A组,SAPB局麻药为5 g/L罗哌卡因30 mL)、0.25 mg/kg艾司氯胺酮组(B组,在5 g/L罗哌卡因的基础上加用0.25 mg/kg艾司氯胺酮)、0.50 mg/kg艾司氯胺酮组(C组,在5 g/L罗哌卡因的基础上加用0.50 mg/kg艾司氯胺酮)。记录术后2、6、12、24、48 h时的数字等级评定量表(NRS)评分,术后48 h吗啡用量,术后首次按压静脉自控镇痛(PCIA)装置时间,术后需要PCIA病人比例,术中舒芬太尼的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A组相比较,C组术后12、24 h NRS评分均显著降低(H=9.006、8.785,P<0.05),术后48 h吗啡用量减少(H=7.400,P<0.05),首次按压PCIA时间明显延长(P<0.05)。3组需要PCIA病人比例和术中舒芬太尼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应用罗哌卡因相比,0.50 mg/kg艾司氯胺酮联合罗哌卡因SAPB用于胸腔镜手术病人可增强术后镇痛效果,减少术后48 h吗啡用量,延长SAPB镇痛持续时间,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罗哌卡因 神经肌肉阻滞 胸外科手术 电视辅助 疼痛 手术后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评分量表及诊疗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商和振 唐楠 +1 位作者 陈增银 张炳远 《腹部外科》 2024年第1期32-37,共6页
重症急性胰腺炎死亡率高、病情变化快且常伴有一种甚至多种并发症。此文通过对各种胰腺炎评分量表的适用范围及优缺点的学习有助于临床医师评估病情及判断预后,同时文章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治疗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临床医生对于重... 重症急性胰腺炎死亡率高、病情变化快且常伴有一种甚至多种并发症。此文通过对各种胰腺炎评分量表的适用范围及优缺点的学习有助于临床医师评估病情及判断预后,同时文章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治疗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临床医生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治疗 评分系统 多学科诊治
下载PDF
肝内胆管原发性透明细胞癌一例
10
作者 张廷龙 曲腾飞 +2 位作者 叶敏 刘普文 代冬冬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318-320,共3页
胆管细胞癌是罕见的恶性肿瘤,仅占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3%^([1]),但也是仅次于肝细胞癌的第二大肝脏恶性肿瘤,在肝脏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大约20%^([2])。胆管细胞癌发病机制复杂,具有恶性程度高、复发率高、预后差等临床特点。胆管细胞癌中... 胆管细胞癌是罕见的恶性肿瘤,仅占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3%^([1]),但也是仅次于肝细胞癌的第二大肝脏恶性肿瘤,在肝脏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大约20%^([2])。胆管细胞癌发病机制复杂,具有恶性程度高、复发率高、预后差等临床特点。胆管细胞癌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腺癌,大约占95%,透明细胞癌是胆管癌中比较罕见的病理类型,因在发生机制、组织形态、生物学行为以及临床预后等方面有其特殊性,需要专门做出细致的病理分型诊断^([3])。胆管透明细胞癌罕见,其相关特定治疗反应以及预后较难评估。现报道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不典型的肝内胆管透明细胞癌病例并回顾有关胆管透明细胞癌的文献,旨在加强对这种罕见胆管癌变异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透明细胞癌 肝脏恶性肿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lncRNA AL365181.2在胆管癌中的表达及生物学特性
11
作者 王钦磊 孙兆伟 +3 位作者 郭敬允 李浩然 冯玉杰 张炳远 《精准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14-319,共6页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AL365181.2在胆管癌(cholangiocarcinoma,CHOL)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CHOL细胞功能学的影响。方法对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有关CHOL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lncRNA AL365181.2表达情况的资料进行比较,...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AL365181.2在胆管癌(cholangiocarcinoma,CHOL)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CHOL细胞功能学的影响。方法对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有关CHOL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lncRNA AL365181.2表达情况的资料进行比较,对lncRNA AL365181.2表达水平与CHOL组织免疫细胞浸润情况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对lncRNA AL365181.2进行GSEA和KEGG富集分析。通过EdU实验、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和裸鼠成瘤实验分别检测lncRNA AL365181.2对CHOL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成瘤能力的影响。结果对TCGA数据库所涉资料的分析结果显示,与癌旁组织相比,CHOL组织中lncRNA AL365181.2显著高表达(Z=4.00,P<0.05),且lncRNA AL365181.2与CHOL组织的记忆T细胞及树突状细胞浸润水平显著相关(r=0.28、-0.34,P<0.05);GSEA分析结果显示lncRNA AL365181.2在CHOL细胞免疫调节相关通路中显著富集,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lncRNA AL365181.2在细胞因子受体互作通路和血管壁细胞表面互作通路中显著富集。体内外实验结果显示,敲低lncRNA AL365181.2后,CHOL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及体内成瘤能力均显著降低(t=4.23~173.34,P<0.05)。结论lncRNA AL365181.2在CHOL组织中较癌旁组织中高表达,并且表达水平与免疫细胞浸润程度密切相关;lncRNA AL365181.2的表达水平与CHOL细胞的增殖能力、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肿瘤 RNA 长链非编码 基因表达 细胞增殖 细胞运动 肿瘤浸润 致癌作用
下载PDF
基于脂质代谢相关转移风险基因的肝细胞癌患者预后预测模型的构建
12
作者 何明阳 张旭辉 +4 位作者 王蕴涵 赵梓吟 关鸽 韩冰 张斌 《精准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46-351,共6页
目的基于相关数据库分析筛选肝细胞癌(HCC)脂质代谢相关转移风险基因,并联合其他临床危险因素构建患者的预后预测模型。方法应用R软件从GEO数据库中获得原发性和转移性HCC患者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筛选与患者预后相关的DEGs。将TCGA... 目的基于相关数据库分析筛选肝细胞癌(HCC)脂质代谢相关转移风险基因,并联合其他临床危险因素构建患者的预后预测模型。方法应用R软件从GEO数据库中获得原发性和转移性HCC患者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筛选与患者预后相关的DEGs。将TCGA数据库中的HCC患者通过层次聚类分为两组,评估两组患者EMT评分、脂质代谢水平和预后。应用ICGC数据库中的数据再次对上述分析进行验证。应用LASSO回归模型筛选脂质代谢相关转移风险基因并进行风险评分,通过风险评分中位数分别将TCGA和ICGC数据库中HCC患者分为高、低危组,并分析患者的预后。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获得影响H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后模型。采用Western blot和油红O染色检测应用脂质代谢抑制剂Fatostatin后Huh7细胞脂质代谢的情况;采用qPCR技术检测Huh7细胞中脂质代谢相关转移风险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从GEO数据库中获得原发性和转移性HCC患者的DEGs共159个,其中65个DEGs与HCC患者的OS显著相关。通过EMT评分将TCGA数据库中聚类所得的两组HCC患者分别定义为高、低转移风险组。高转移风险组患者脂质代谢评分更高,OS更短。在ICGC数据库中验证的结果与TCGA数据库一致。应用LASSO回归模型筛选出脂质代谢相关转移风险基因,高危组OS更短。将脂质代谢相关转移风险基因与影响H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相结合,构建预后预测列线图模型。细胞实验证实,应用Fatostatin后,Huh7细胞的脂肪酸合酶表达降低,细胞内脂滴含量减少,多种脂质代谢相关转移风险基因表达发生变化。结论基于数据库分析获得了13个脂质代谢相关转移风险基因,将这些基因和临床危险因素联合构建了HCC患者的预后预测模型,并通过细胞实验初步验证了脂质代谢相关转移风险基因与脂质代谢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肿瘤转移 脂类代谢 基因表达 数据库 遗传学 预后
下载PDF
术前CALLY指数、SII水平对肝细胞肝癌手术切除的预后评估价值
13
作者 张浩文 郭卫东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1期1958-1969,共12页
目的:探讨术前C-反应蛋白–白蛋白–淋巴细胞指数(C-reactive protein-albumin-lymphocyte index, CALLY index)、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 SII)评估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患者术后... 目的:探讨术前C-反应蛋白–白蛋白–淋巴细胞指数(C-reactive protein-albumin-lymphocyte index, CALLY index)、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 SII)评估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患者术后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初次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94例HCC患者,依据手术前1周内最近一次化验结果计算出CALLY指数和SII,利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确定术前CALLY指数和SII的最佳临界值,并根据最佳临界值把病人分为高CALLY指数组和低CALLY指数组、高SII组和低SII组,使用χ2检验分析不同组别HCC患者基本资料的差异,使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绘制并检验不同组别患者的生存曲线,使用Cox回归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的分析。结果:通过ROC曲线计算出术前CALLY指数的最佳临界值为3.90,将病人分为低CALLY指数水平组(<3.90,47例)和CALLY指数高水平组(≥3.90,47例);术前SII的最佳临界值为492.31,将病人分为低SII水平组(<492.31,75例)和高SII水平组(≥492.31,19例)。与高CALLY指数水平组相比,低水平组的肿瘤直径较大、TNM分期更晚(P < 0.05),与低SII水平组相比,高水平组的患者年纪更大、肿瘤直径较大(P < 0.05)。单因素结果分析显示,CALLY指数、SII、是否复发与HCC患者的预后有关(P < 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ALLY指数水平是影响肝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结论:CALLY指数低水平是影响HCC患者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术前CALLY指数高水平表明肝细胞肝癌TNM分期处在更早期,肿瘤直径更小;术前SII低水平表明肝细胞肝癌肿瘤直径更小。术前CALLY指数高水平、SII低水平HCC患者的生存时间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白蛋白–淋巴细胞指数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 肝细胞肝癌 预后
下载PDF
STX 5对肝细胞癌转移的影响及其机制
14
作者 郭婷婷 赵梓吟 +5 位作者 何明阳 吴天松 徐斌 张斌 吴泽华 韩冰 《精准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36-241,246,共7页
目的探讨STX5对肝细胞癌(HCC)转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收集2015年1—12月我院确诊为HCC的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肿瘤组织中STX5表达水平与H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将人肝癌细胞MHCC97H分为A、B组,分别转染阴性对照质粒、过表达... 目的探讨STX5对肝细胞癌(HCC)转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收集2015年1—12月我院确诊为HCC的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肿瘤组织中STX5表达水平与H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将人肝癌细胞MHCC97H分为A、B组,分别转染阴性对照质粒、过表达STX5质粒,将人肝癌细胞Huh7分为C、D组,分别转染阴性对照慢病毒、STX5敲减慢病毒,采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A~D组细胞内STX5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划痕实验检测A~D组细胞的迁移能力,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A~D组细胞的迁移能力。对A、B组细胞经转录组学测序分析获得的差异基因进行GO功能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A、B组细胞最显著差异表达基因的水平。将MHCC97H细胞分为E~H组,分别转染阴性对照质粒、过表达STX5质粒、阴性对照质粒+Sarilumab、过表达STX5质粒+Sarilumab,采用划痕实验检测E~H组细胞的迁移能力,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E~H组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肿瘤组织中STX5表达水平与患者的BMI、有无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肿瘤数量有关(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B组与A组、C组与D组比较,细胞中STX5的表达显著增高(t=48.86、31.09,P<0.05)。Transwell实验和划痕实验结果显示,B组与A组、C组与D组比较,细胞迁移能力和划痕愈合百分比显著升高(t=7.95~31.09,P<0.05)。GO和KEGG富集分析显示,A、B组细胞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细胞迁移、炎症等相关功能和通路上;RT-qPCR实验结果显示,B组细胞中IL-6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A组细胞(t=23.69,P<0.05)。Transwell和划痕实验结果显示,G组和E组、H组和F组比较,细胞迁移能力和划痕愈合百分比均显著降低(t=2.94~24.39,P<0.05)。结论STX 5可能通过上调IL-6 mRNA表达来促进肝细胞癌细胞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a-SNARE蛋白质类 白细胞介素6 肝细胞 基因表达调控 肿瘤 肿瘤浸润 肿瘤转移
下载PDF
微卫星稳定的进展期胃癌行免疫联合化疗后完全缓解1例
15
作者 石健 赵伟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5期859-864,共6页
目的:探讨微卫星稳定的进展期胃癌的治疗方案,为此类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收集一例微卫星稳定的进展期胃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并结合相关临床实验及文献进行探讨。结果:患者为51岁中年男性,通过结合影像学、胃镜及病理结果,该患者... 目的:探讨微卫星稳定的进展期胃癌的治疗方案,为此类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收集一例微卫星稳定的进展期胃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并结合相关临床实验及文献进行探讨。结果:患者为51岁中年男性,通过结合影像学、胃镜及病理结果,该患者临床诊断为进展期胃癌、肝继发恶性肿瘤、腹腔淋巴结转移。根据实际情况,该患者首先行2程免疫联合化疗,具体方案:信迪利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奥沙利铂、替吉奥。经治疗后评估肿瘤大小较前明显缩小,达到手术指征,遂实施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示送检各组织均未检测出肿瘤组织。结论:患者治疗过程中具体用药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决定,对于微卫星稳定的胃癌患者,可通过行免疫联合化疗的方式改善肿瘤组织的免疫微环境,提高其对于免疫治疗的敏感性,改善疾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稳定 进展期胃癌 免疫联合化疗 免疫微环境 病例报告
下载PDF
术前血清CA125和腹水对胰腺癌腹膜转移诊断价值
16
作者 吕自强 郭卫东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393-396,共4页
目的 探讨术前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和腹水与胰腺癌腹膜转移之间的关联性,为胰腺癌腹膜转移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因胰腺癌腹膜转移行外科手术的病人24例,无腹膜转移的胰腺癌病人89例。收集病人的CA... 目的 探讨术前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和腹水与胰腺癌腹膜转移之间的关联性,为胰腺癌腹膜转移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因胰腺癌腹膜转移行外科手术的病人24例,无腹膜转移的胰腺癌病人89例。收集病人的CA125及腹水状态等指标,分析其与腹膜转移的关系。结果 有无腹膜转移的胰腺癌病人的分化程度、CA199、CA125及腹水状态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6.43~9.54,P<0.05)。CA125(OR=1.189,95%CI=1.040~1.358)及腹水(OR=1.037,95%CI=0.806~1.225)为胰腺癌腹膜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CA125+腹水诊断胰腺癌腹膜转移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0.953)大于CA125(0.941)和腹水(0.859)单独诊断(Z=3.950、4.158,P<0.001)。结论 CA125及腹水是胰腺癌腹膜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二者联合检测可提高胰腺癌腹膜转移的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腹膜转移 生物标记 肿瘤 腹水 诊断
下载PDF
硫氧还蛋白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7
作者 徐林海 李美娜 胡骁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5期353-358,共6页
目的:探究硫氧还蛋白(TXN)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对胰腺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收集泛癌和TCGA胰腺癌转录组和临床数据,分析TXN家族基因的表达水平。通过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 目的:探究硫氧还蛋白(TXN)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对胰腺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收集泛癌和TCGA胰腺癌转录组和临床数据,分析TXN家族基因的表达水平。通过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TXN在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及不同细胞系的表达水平。通过使用小干扰RNA(siRNA)抑制胰腺癌Panc-1、BxPC-3细胞中TXN基因的表达,并与未抑制TXN基因表达的Panc-1、BxPC-3细胞进行对照实验,进而探究TXN对这2种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的影响。使用转录组数据和生存结果资料,以TXN表达中位值分为两组,绘制TXN高低表达两组的生存曲线图。结果:在胰腺癌组织和细胞中,TXN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细胞(P<0.05)。抑制胰腺癌细胞的TXN的表达水平后,低表达的TXN水平的胰腺癌细胞增殖率、侵袭细胞数量、愈合率低于对照组的胰腺癌细胞,其凋亡率较正常胰腺癌细胞明显升高(P<0.05)。TXN在胰腺癌患者肿瘤内表达水平越高,其生存时间越短(P<0.05)。结论:TXN能增强胰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并减弱细胞凋亡程度;胰腺癌组织中TXN表达量越高,预后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氧还蛋白 胰腺肿瘤 增殖 侵袭 迁移
下载PDF
肝癌术后早期复发预测列线图的建立与验证
18
作者 马永辉 曹景玉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3期1859-1873,共15页
背景:对于肝细胞癌(HCC)患者而言,肝切除术后早期复发是治疗过程中面临的一项严峻挑战。本研究旨在开发并验证一个新型的模型,用以预测肝切除术后HCC患者的早期复发风险。患者与方法:本项研究回顾性分析了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在2013年1月至... 背景:对于肝细胞癌(HCC)患者而言,肝切除术后早期复发是治疗过程中面临的一项严峻挑战。本研究旨在开发并验证一个新型的模型,用以预测肝切除术后HCC患者的早期复发风险。患者与方法:本项研究回顾性分析了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在2013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共459例接受根治性肝切除手术的HCC患者。所有参与者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321例)和验证组(178例)。我们结合了多种影响早期复发的风险因素,利用患者的术前临床数据和术后病理特征,构建了一个用于预测肝细胞癌复发风险的列线图模型。结果:我们建立的logistic多因素模型的列线图在预测复发方面表现出较高的准确性,其一致性指标为0.78。经校正的预测曲线与实际预测结果之间展现出良好的一致性。结论:本研究开发的术后列线图模型能够有效预测HCC患者的早期复发率和生存率,这一模型不仅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同时也可作为临床医生指导肝细胞癌患者治疗决策的有价值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复发 预测模型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在儿童腹部肿瘤破裂手术中的应用
19
作者 臧子琪 李昕雨 +1 位作者 王凤娇 董蒨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7期486-495,共10页
目的:探讨HisenseCAS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在儿童腹部肿瘤破裂手术中的应用优势。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小儿外科行手术治疗的24例腹部肿瘤破裂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是否应用HisenseCAS计算机手术辅助系... 目的:探讨HisenseCAS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在儿童腹部肿瘤破裂手术中的应用优势。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小儿外科行手术治疗的24例腹部肿瘤破裂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是否应用HisenseCAS计算机手术辅助系统分为三维重建组(13例,54.17%)和二维CT组(11例,45.83%)。对2组患儿的基本信息和手术相关信息进行对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计算机辅助三维成像与二维影像对手术规划的影响。结果:本研究中的24例患儿均通过开腹手术方式切除肿瘤,术中探查及术后病理均证实肿瘤存在破裂出血。三维重建组与二维CT组患儿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术前血红蛋白、肿瘤最大直径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三维重建组患儿的手术时长短于二维CT组(P = 0.018),三维重建组患儿的术中出血量少于二维CT组(P = 0.008),三维重建组患儿的术后腹腔引流管拔管时间短于二维CT组(P 0.05)。三维重建组医生术前根据三维重建图像进行的手术模拟与术中实际探查情况相符。结论:儿童腹部肿瘤破裂少见且发病急骤,且肿瘤体积往往较大,易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手术探查止血效果良好,但术前规划难度较高,HisenseCAS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的3D可视化技术能补充CT检查结果,对腹部肿瘤破裂患儿的术区情况进行术前重建,完善患儿的术前评估,辅助医师设计手术方案,术中进行导航,提高手术的精准性和安全性,为腹部肿瘤破裂患儿的治疗和预后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破裂 CAS 三维重建 计算机手术辅助系统 3D可视化技术
下载PDF
三维重建脾脏体积客观评估ICG
20
作者 张旭辉 韩冰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4期555-561,共7页
背景:肝切除是治疗肝癌的关键手段。术前评估肝功能储备则是肝切除的必经之路。吲哚菁绿(ICG)清除率试验是肝切除术前评估肝脏储备功能的主要方法,但由于部分患者有不良反应,给临床工作带来了避免不了的麻烦;脾脏体积与肝硬化病人的肝... 背景:肝切除是治疗肝癌的关键手段。术前评估肝功能储备则是肝切除的必经之路。吲哚菁绿(ICG)清除率试验是肝切除术前评估肝脏储备功能的主要方法,但由于部分患者有不良反应,给临床工作带来了避免不了的麻烦;脾脏体积与肝硬化病人的肝切除有着密切关系,那么,脾脏体积与ICG是否也有着某种联系?方法:我们回顾性分析300例肝硬化行肝切除的患者,探讨影响肝储备功能的危险因素,通过SPSS逻辑回归建立模型,并用ROC检验其模型准确性。结果:通过脾脏体积、白蛋白、总胆红素、年龄构建出逻辑回归模型,得出脾脏体积是ICG的独立危险因素,并进一步通过ROC得出模型的AUC为0.877,敏感度为84%,特异度为80%。结论:通过三维重建脾脏体积求得ICG 15分钟滞留率(ICG-R15),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医生,从而评估术前肝储备功能,进而决定是否可行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G 15分钟滞留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