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苯磺酸瑞马唑仑对宫腔镜手术患者麻醉苏醒质量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1
作者 吴娜 王昭敏 +1 位作者 储惠君 王敦亮 《精准医学杂志》 2022年第1期75-79,84,共6页
目的探究苯磺酸瑞马唑仑联合瑞芬太尼对宫腔镜手术患者麻醉苏醒质量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12例于我院行宫腔镜手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诱导麻醉,试验组采用苯磺酸瑞马... 目的探究苯磺酸瑞马唑仑联合瑞芬太尼对宫腔镜手术患者麻醉苏醒质量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12例于我院行宫腔镜手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诱导麻醉,试验组采用苯磺酸瑞马唑仑联合瑞芬太尼诱导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插管前(T1)、插管后10 min(T2)、手术结束时(T3)、拔管后10 min(T4)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苏醒质量、术后镇痛效果、术后认知功能及围手术期不良事件。结果试验组T3、T4时的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F=2.240~4.917,P<0.05)。试验组麻醉诱导时间、瑞芬太尼用量、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t=-11.581~-4.139,P<0.05)。试验组术后第6、24小时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F=4.316、2.130,P<0.05)。试验组术后第3、6、24小时警觉-镇静评分量表评分及精神状态评价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F=2.132~5.065,P<0.05)。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与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相比,苯磺酸瑞马唑仑联合瑞芬太尼诱导麻醉,可提高患者麻醉苏醒质量,而对患者认知功能影响小,值得临床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磺酸瑞马唑仑 瑞芬太尼 宫腔镜检查 麻醉恢复期 麻醉苏醒质量 认知 镇痛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控制不良患者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期间血流动力学等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家强 王晗 陈作雷 《精准医学杂志》 2019年第6期509-511,517,共4页
目的 研究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控制不良患者全身麻醉(全麻)气管插管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合并原发性高血压但血压控制不良的手术患者60例(ASAⅡ~Ⅲ级),将患者分为试验组(D组)和对照组(C组)两组,每组各30例。D组患者全麻... 目的 研究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控制不良患者全身麻醉(全麻)气管插管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合并原发性高血压但血压控制不良的手术患者60例(ASAⅡ~Ⅲ级),将患者分为试验组(D组)和对照组(C组)两组,每组各30例。D组患者全麻诱导前10min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以生理盐水稀释至20mL),C组患者泵注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10min泵注结束后,立即行麻醉诱导并完成气管插管,两组患者麻醉诱导方案相同。观察2组患者泵药前(T0)、麻醉诱导前(T1)、麻醉诱导后(T2)及插管后1min(T3)、3min(T4)和5min(T5)患者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并计算HR与收缩压乘积(RPP)。上述各时间点采血并测量两组患者血浆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的变化。结果 C组患者HR、MAP、RPP以及血浆NE、E水平T3、T4时点较T0时点明显升高(F=6.77~12.03,P<0.05);而D组患者T3~T5时点HR、MAP以及RPP均明显低于T0时点(F=7.44~10.02,P<0.05);且D组患者T3时点仅血浆NE水平高于T0时点(F=6.77,P<0.05)。D组患者T3~T5时点HR、MAP、RPP以及血浆NE、E的水平均明显低于C组(F=12.56~18.57,P<0.05)。结论 全麻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可有效抑制高血压控制不良患者对气管插管操作引起的应激反应,使患者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高血压 麻醉 全身 气管插管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姜黄素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3
作者 王子怡 毛华 +3 位作者 金婷婷 张香凝 韩帅 梁永新 《精准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57-260,266,共5页
目的探究姜黄素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模型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72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Control组(A组)、MPTP组(B组)和MPTP+姜黄素组(C组)。实验前5 d,B、... 目的探究姜黄素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模型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72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Control组(A组)、MPTP组(B组)和MPTP+姜黄素组(C组)。实验前5 d,B、C组小鼠每天腹腔注射MPTP 30 mg/kg,A组小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第6天始,C组小鼠每天腹腔注射姜黄素(溶于DMSO)50 mg/kg,A、B组小鼠每天腹腔注射等量的DMSO,连续7 d。给药结束后,采用行为学实验评估各组小鼠的运动、学习和记忆力功能。实验第15天,取各组小鼠黑质区,ELISA法检测TNF-α、IL-1β和IL-6的含量,蛋白印迹法检测CD86和NF-κB的相对含量,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TH阳性神经元的数量。结果与B组相比,A、C组小鼠的下降时间明显减少,脱落潜伏期和交替百分比明显增加(F=17.29~19.28,P<0.05),黑质中TNF-α、IL-1β和IL-6的含量明显减少(F=31.73~80.97,P<0.05),黑质中CD86、NF-κB蛋白的表达明显减少(F=24.93、55.61,P<0.05),黑质中TH阳性神经元的数量显著增加(F=47.64,P<0.05)。结论姜黄素可有效改善PD模型小鼠的行为障碍,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致小胶质细胞活化抑制、炎性反应发生降低、多巴胺能神经元退化减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疾病模型 动物 姜黄素 小神经胶质细胞 NF-κB 神经炎症性疾病 神经保护
下载PDF
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腰麻用于剖宫产手术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敦亮 张鹏 +2 位作者 史建稳 申荣 王昭敏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598-600,共3页
目的比较低相对密度、低浓度的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腰麻用于剖宫产手术的效果。方法选择拟于腰麻下行择期剖宫产手术的ASAⅠ级初产妇60例,随机分为B组和R组各30例。R组的腰麻用药为7.5g/L罗哌卡因1.2-1.4mL加等量灭菌注射用水,B组的腰麻... 目的比较低相对密度、低浓度的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腰麻用于剖宫产手术的效果。方法选择拟于腰麻下行择期剖宫产手术的ASAⅠ级初产妇60例,随机分为B组和R组各30例。R组的腰麻用药为7.5g/L罗哌卡因1.2-1.4mL加等量灭菌注射用水,B组的腰麻用药为7.5g/L布比卡因1.2-1.4mL加等量灭菌注射用水。控制最高感觉阻滞平面使其固定于T4-6。观察入手术室时(T1)、阻滞平面固定时(T2)、切开子宫下段剖出胎儿后(T3)、手术结束时(T4)病人的血压和心率;用改良Bromage评分评价产妇下肢运动阻滞及其恢复情况,记录病人下肢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结果两组病人麻醉均能够满足手术需要,血压、心率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意义。R组下肢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长于B组,阻滞持续时间短于B组,差异均有显著性(F=8.723-35.306,P〈0.01)。结论低相对密度、低浓度的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腰麻均能满足剖宫产手术需要,罗哌卡因的运动阻滞程度小于布比卡因,更利于术后下肢运动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布比卡因 麻醉 脊椎 剖宫产术
下载PDF
纳布啡复合罗哌卡因连续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 被引量:22
5
作者 吴畏 孙鹏飞 +1 位作者 范东梅 陈作雷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86-1090,共5页
目的研究纳布啡复合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自愿选择分娩镇痛的单胎初产妇180例,年龄20~40岁,BMI 18~35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纳布啡组(NR组)和舒芬太尼组(SR组),每组90例。NR组产妇在宫口开至约2 cm... 目的研究纳布啡复合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自愿选择分娩镇痛的单胎初产妇180例,年龄20~40岁,BMI 18~35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纳布啡组(NR组)和舒芬太尼组(SR组),每组90例。NR组产妇在宫口开至约2 cm时,给予0.3 mg/ml纳布啡复合0.1%盐酸罗派卡因行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SR组产妇给予0.3μg/ml舒芬太尼复合0.1%盐酸罗派卡因行PCEA。记录镇痛起效时间、首次PCA时间、PCA药物总量和罗哌卡因消耗量等。观察镇痛前(T 0)、镇痛30 min(T 1)、60 min(T 2)、宫口开全(T 3)、分娩时(T 4)和产后2 h(T 5)时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改良Bromage评分、BP、HR、SpO 2。记录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和神经适应能力评分(NBNA)、产妇首次泌乳时间、出血量和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SR组比较,NR组镇痛起效时间明显增快(P<0.05),首次PCA时间明显缩短(P<0.05),PCA药物总量、PCA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和罗哌卡因消耗量明显增加(P<0.05),T 3时VAS评分明显升高(P<0.05)。两组产妇Ramsay镇静评分、改良Bromage评分、BP、HR、SpO 2、首次泌乳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和NBNA评分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舒芬太尼比较,纳布啡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起效较快,但在宫口开全时VAS评分和罗哌卡因消耗量较高。两者都能明显降低分娩疼痛,并且都对患儿脐动脉血气和NBNA评分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布啡 舒芬太尼 罗哌卡因 分娩镇痛
下载PDF
不同浓度吗啡对小胶质细胞极化状态的影响
6
作者 屠后安 褚海辰 +2 位作者 陈佳艺 关森 梁永新 《精准医学杂志》 2021年第1期29-32,37,共5页
目的探讨高、低浓度吗啡对小胶质细胞M1/M2极化状态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小胶质细胞HAPI,将稀释好的细胞混悬液接种于6孔板中,当细胞融合度约达70%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C组)、10-7mol/L吗啡组(L组)和10-4mol/L... 目的探讨高、低浓度吗啡对小胶质细胞M1/M2极化状态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小胶质细胞HAPI,将稀释好的细胞混悬液接种于6孔板中,当细胞融合度约达70%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C组)、10-7mol/L吗啡组(L组)和10-4mol/L吗啡组(H组)。C组细胞不做任何处理,L组和H组细胞分别加入终浓度为10-7mol/L和10-4mol/L的吗啡溶液孵育24 h。采用Western Blotting、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小胶质细胞M1型活化物标记物CD86、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M2型活化物标记物CD206、重组人精氨酸酶1(Arg-1)的表达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各组小胶质细胞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mRNA的表达。结果3组小胶质细胞中CD86、CD206、iNOS、Arg-1蛋白的表达量比较均有显著差异(F=30.660~85.968,P<0.05),其中L组与H组比较,上述蛋白的表达量差异均有显著意义(t=3.992~8.278,P<0.05)。3组小胶质细胞中BDNF、IL-1βmRNA的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F=236.808、38.532,P<0.05),其中L组与H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11.843、3.901,P<0.05)。结论不同浓度吗啡诱导小胶质细胞不同极化状态,高浓度吗啡诱导小胶质细胞活化为M1型,低浓度吗啡诱导小胶质细胞活化为M2型,这可能是吗啡耐受和痛觉过敏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 小神经胶质细胞 白细胞介素1Β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剂量效应关系 药物 体外研究
下载PDF
GluA2亚基内吞阻滞穿膜环肽CMT-3Y的设计合成与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严志祥 韩帅 +2 位作者 陈积 祝青晔 董铭心 《精准医学杂志》 2022年第1期22-27,共6页
目的评价GluA2亚基内吞阻滞穿膜环肽CMT-3Y的穿膜效率、神经保护活性和体外稳定性。方法采用多肽固相合成法合成GluA2亚基内吞阻滞穿膜环肽CMT-3Y,采用MDCK-MDRI跨膜转运模型和平行人工膜渗透模型评价药物的穿膜效率,采用PC-12细胞评价... 目的评价GluA2亚基内吞阻滞穿膜环肽CMT-3Y的穿膜效率、神经保护活性和体外稳定性。方法采用多肽固相合成法合成GluA2亚基内吞阻滞穿膜环肽CMT-3Y,采用MDCK-MDRI跨膜转运模型和平行人工膜渗透模型评价药物的穿膜效率,采用PC-12细胞评价药物的神经保护作用,与大鼠血浆共孵育评价药物的体外稳定性。结果GluA2亚基内吞阻滞穿膜环肽CMT-3Y的穿膜效率是对照药物Tat-GluA2-3Y的3~4倍;CMT-3Y的半数最大效应浓度(EC_(50))值为(35.53±5.47)μmol/L,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4.60,P<0.05);CMT-3Y与体外血浆共孵育24 h含量降至57%,优于Tat-GluA2-3Y。结论GluA2亚基内吞阻滞穿膜环肽CMT-3Y的高穿膜效率和血浆稳定性可促使药物更好地发挥神经保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肽 细胞穿透性肽类 神经保护 药物稳定性 固态合成技术 药物设计 药物评价
下载PDF
盐酸纳布啡注射液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及其对产后抑郁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89
8
作者 王敦亮 王秘群 +2 位作者 申荣 史建稳 张鹏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82-785,共4页
目的观察盐酸纳布啡注射液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及其对产后抑郁的预防作用。方法将400例剖宫产手术的足月妊娠产妇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100例。A组术后予以舒芬太尼100μg,静脉自控镇痛;B组术后予以盐酸纳布啡1.5... 目的观察盐酸纳布啡注射液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及其对产后抑郁的预防作用。方法将400例剖宫产手术的足月妊娠产妇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100例。A组术后予以舒芬太尼100μg,静脉自控镇痛;B组术后予以盐酸纳布啡1.5 mg·kg-1,静脉自控镇痛;C组术后予以盐酸纳布啡2.0 mg·kg-1,静脉自控镇痛;D组术后予以盐酸纳布啡2.5 mg·kg^(-1),静脉自控镇痛。比较4组产妇术后6,12,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Ramsay镇静评分法(RSS)评分、抑郁状况,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12,24 h,A组的VAS评分分别为(3.21±0.44),(3.15±0.49),(2.06±0.49)分,RSS评分分别为(2.08±0.37),(2.05±0.35),(1.85±0.23)分;B组的VAS评分分别为(2.17±0.35),(2.00±0.38),(1.45±0.38)分,RSS评分分别为(2.01±0.19),(1.91±0.21),(1.72±0.18)分;C组的VAS评分分别为(2.08±0.22),(1.53±0.26),(0.75±0.13)分,RSS评分分别为(1.71±0.15),(1.75±0.12),(1.46±0.15)分;D组的VAS评分分别为(2.10±0.21),(1.52±0.21),(0.72±0.11)分,RSS评分分别为(1.64±0.22),(1.62±0.15),(1.43±0.21)分,在不同时间点C、D组的VAS评分和RSS评分与A、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产后3 d,A、B、C、D组的抑郁率分别为35.00%(35/100例),27.00%(27/100例),12.00%(12/100例),26.00%(26/100例),C组与A、B、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心率下降、恶性呕吐、腹泻、皮疹,B、C组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心跳过快、恶心呕吐、尿潴留,D组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心跳过快、恶心呕吐、腹泻、皮疹。A、B、C、D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00%,10.00%,11.00%,21.00%,D组与A、B、C组间相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盐酸纳布啡2.0 mg·kg-1对剖宫产术后的镇痛、镇静效果显著,且产后抑郁率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纳布啡注射液 剖宫产 术后镇痛 抑郁
原文传递
帕洛诺司琼联合地塞米松治疗难治性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7
9
作者 王敦亮 史健稳 +1 位作者 张鹏 王昭敏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2108-2110,2122,共4页
目的:观察帕洛诺司琼联合地塞米松治疗难治性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某院收治的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2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即帕洛诺司琼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组(帕洛诺司琼组,n=60)... 目的:观察帕洛诺司琼联合地塞米松治疗难治性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某院收治的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2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即帕洛诺司琼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组(帕洛诺司琼组,n=60)和托烷司琼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组(托烷司琼组,n=60)。对2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手术时间、镇痛药用量、临床疗效、不同时间段术后恶心呕吐发生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组患者麻醉初始、10 min,30 min,1 h,2 h的MAP、HR、手术时间、镇痛药用量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帕洛诺司琼组患者麻醉0-6 h,6-12 h,12-24 h,24-48 h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显著低于托烷司琼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3.3%(2/60)显著低于托烷司琼组8.3%(5/60)(P〈0.05)。结论:帕洛诺司琼联合地塞米松治疗难治性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较托烷司琼联合地塞米松好,前者更能显著提高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有效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且不会扰乱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增加患者的镇痛药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洛诺司琼联合地塞米松 难治性术后恶心呕吐 临床观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