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等级功能活动评分法在胸腰椎术后患者早期疼痛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满孝云 宋砚坤 孟静 《护理管理杂志》 2020年第9期681-684,共4页
目的探讨四等级功能活动评分法在胸腰椎术后患者早期疼痛与功能锻炼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6月某三级甲等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97例胸腰椎手术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手术期疼痛评估与护理以及功能锻炼指导;选取2017年7月... 目的探讨四等级功能活动评分法在胸腰椎术后患者早期疼痛与功能锻炼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6月某三级甲等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97例胸腰椎手术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手术期疼痛评估与护理以及功能锻炼指导;选取2017年7月至12月收治的95例胸腰椎手术患者为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成立术后活动性疼痛干预小组、建立患者疼痛护理档案,应用四等级功能活动评分法以及数字评定量表对患者术后疼痛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并记录,根据评估结果指导实施功能锻炼。结果两组患者术后48 h、72 h数字评定量表评分均值、功能锻炼依从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干预组患者术后72 h疼痛控制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四等级功能活动评分法用于胸腰椎术后患者进行疼痛及功能锻炼管理,可缓解术后疼痛,促进功能锻炼,改善疼痛控制满意度,提高术后早期疼痛管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管理 功能锻炼 护理评估
下载PDF
缺血预适应对游离皮瓣围术期缺血再灌注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马超 曲彦亮 +3 位作者 武春敏 温宝磊 张欣 陈付强 《海军医学杂志》 2019年第2期163-165,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缺血预适应对游离皮瓣围术期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40例臂丛神经阻滞+腰硬联合麻醉下行择期上肢游离皮瓣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成预适应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 目的探讨分析缺血预适应对游离皮瓣围术期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40例臂丛神经阻滞+腰硬联合麻醉下行择期上肢游离皮瓣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成预适应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术侧肢体束扎自动充气止血带,预适应组在束扎止血带前进行缺血预适应,对照组不进行任何操作。手术均由相同资质的手术医生完成,术后用药及康复治疗方案一致。比较2组患者术前(T_0)、皮瓣通血后15 min(T_1)、术后6 h(T_2)、术后12 h(T_3)时血浆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并记录术后血管危象发生次数、探查次数及皮瓣成活情况。结果与T_0比较,对照组T_1、T_2、T_3时MDA水平显著升高,SOD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预适应组T_1、T_2、T_3时相对应MDA水平升高、SOD水平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适应组血管危象次数及探查次数低于对照组,皮瓣完全成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预适应能够提高游离皮瓣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预适应 游离皮瓣移植术 缺血再灌注损伤 臂丛神经阻滞 腰硬联合麻醉
下载PDF
丙泊酚后处理对小鼠N2a细胞氧糖剥夺/复糖复氧模型内质网IRE1-XBP1信号通路的影响
3
作者 王培 姜祖波 +2 位作者 王炳琪 陈怀龙 王明山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38-642,共5页
目的探讨丙泊酚后处理对小鼠神经母细胞瘤(N2a)细胞氧糖剥夺/复糖复氧(OGD/R)模型内质网肌醇酶1(IRE1)-X盒连接蛋白1(XBP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培养小鼠N2a细胞至对数生长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细胞平均分为三组:对照组(C组)、OGD/R组(... 目的探讨丙泊酚后处理对小鼠神经母细胞瘤(N2a)细胞氧糖剥夺/复糖复氧(OGD/R)模型内质网肌醇酶1(IRE1)-X盒连接蛋白1(XBP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培养小鼠N2a细胞至对数生长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细胞平均分为三组:对照组(C组)、OGD/R组(O组)和OGD/R+丙泊酚后处理组(P组)。C组在正常条件下培养,O组氧糖剥夺3 h后在正常条件下培养进行复糖复氧24 h,P组氧糖剥夺3 h后于复糖复氧即刻加入丙泊酚50μmol/L孵育2 h,随后在正常条件下培养22 h。三组均采用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率,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Western blot法检测IRE1、XBP1蛋白含量,qRT-PCR法检测IRE1、XBP1 mRNA表达量,透射电镜法观察细胞内质网形态。结果与C组比较,O组和P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5),IRE1、XBP1蛋白含量和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与O组比较,P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P<0.05),IRE1、XBP1蛋白含量和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透射电镜结果显示,C组细胞内质网形态正常、排列规则、粗面内质网清晰可见;O组细胞内质网排列不规则、水肿、扩张、断裂、呈囊池状,粗面内质网严重脱颗粒,部分与细胞膜融合;P组细胞内质网排列轻度不规则,部分内质网出现轻度水肿、扩张,粗面内质网脱颗粒现象较O组减轻。结论丙泊酚后处理可以减少小鼠N2a细胞OGD/R后细胞凋亡,提高细胞存活率,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内质网IRE1-XBP1信号通路,减轻内质网应激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后处理 神经母细胞瘤细胞 氧糖剥夺/复糖复氧 内质网肌醇酶1 X盒连接蛋白1
下载PDF
皮内神经阻滞联合臭氧皮内注射对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9
4
作者 姜睿 于洋 +4 位作者 孙明洁 陈付强 魏祥国 陈春生 王玉坤 《中华疼痛学杂志》 2020年第3期209-213,共5页
目的观察皮内神经阻滞联合臭氧皮内注射对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19年8月于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疼痛科住院的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70例,随机分为皮内神经阻滞组(IB组)与皮内神经阻滞联合臭氧组(IBO组),每... 目的观察皮内神经阻滞联合臭氧皮内注射对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19年8月于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疼痛科住院的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70例,随机分为皮内神经阻滞组(IB组)与皮内神经阻滞联合臭氧组(IBO组),每组35例。IB组每注射点皮内注射混合药液1 ml(甲钴胺1 mg+复方倍他米松1 ml+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10 ml+0.9%氯化钠注射液7 ml);IBO组在皮内神经阻滞治疗基础上每点皮内注射35μg/ml臭氧1 ml。于入院第1、4、7日进行治疗,3次为1个疗程,观察记录治疗开始前、疗程结束后当日、疗程结束后1及3个月时的NRS及ES评分;记录两组患者疗程结束3个月时优效、良效、无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当日及3个月时IBO组NRS评分分别为[(1.8±1.0)、(0.8±0.7)]分,低于IB组[(2.3±0.9)、(1.4±0.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结束后当日、1及3个月时IBO组ES评分分别为[(2.7±1.4)、(1.8±1.2)、(1.7±1.2)]分,均低于IB组[(2.9±1.1)、(2.3±1.2)、(2.5±1.1)]分(P均<0.05)。治疗结束后3个月时IBO组优效率为28.6%(10/35例),IB组优效率为5.7%(2/3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分层分析后发现,治疗结束后3个月时IBO组糖尿病患者优效率为25%(2/8例),低于非糖尿病患者的29.6%(8/27例)。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均对老年PHN患者疼痛和情绪有显著改善,且皮内神经阻滞联合臭氧治疗对于老年PHN的疗效优于皮内阻滞,效果更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 神经传导阻滞 注射 皮内 臭氧 老年人
原文传递
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徐晓绘 陈付强 +1 位作者 于洋 孙明洁 《中华疼痛学杂志》 2022年第2期194-201,共8页
目的观察数字减影技术(DSA)引导下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注射治疗胸段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1年9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疼痛科住院治疗的60例胸段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采用数字随机... 目的观察数字减影技术(DSA)引导下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注射治疗胸段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1年9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疼痛科住院治疗的60例胸段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单纯射频组和联合富血小板组,每组30例。单纯射频组为单纯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术治疗,联合富血小板组为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注射治疗术。记录两组手术前、手术后1、3、7 d以及1个月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PSQI)、红外热成像图(ITI)皮损区域与相应健侧皮肤区域的平均温差(△T℃),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一般资料、VAS评分、PSQI评分、△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点的VAS评分、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各时点VAS评分联合富血小板组优于单纯射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SQI评分与△T℃联合富血小板组与单纯射频组比较治疗后1、3、7 d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治疗后1个月时联合富血小板组明显低于单纯射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DSA引导下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自体PRP注射能有效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较单纯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 脉冲射频 背根神经节 富血小板血浆 红外热成像 DSA引导
原文传递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皮内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1
6
作者 封明霞 赵政政 +2 位作者 姜祖波 陈付强 孙明洁 《中华疼痛学杂志》 2022年第2期222-226,共5页
目的评价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皮内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6月至2020年12月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疼痛科诊治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40例,年龄、性别不限,视觉模拟评分(VAS)≥4分,按照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评价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皮内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6月至2020年12月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疼痛科诊治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40例,年龄、性别不限,视觉模拟评分(VAS)≥4分,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PRP注射组和药物注射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在疼痛区选择15~20个注射点,各点行皮内注射0.4~0.6 ml,1次/3 d,2次为1个疗程。PRP注射组注射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共8 ml,药物注射组注射药物,配方为甲钴胺(1 mg∶2 ml)+复方倍他米松(2 mg∶1 ml)+2%利多卡因5 ml。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7 d、3个月时VAS评分、健康调查简易问卷(SF-36)评分及健侧与患侧热像图温度差。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治疗前VAS评分、SF-36评分、健侧与患测温度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7 d、3个月时VAS评分均降低,SF-36评分均升高(P均<0.05);治疗后7 d、3个月时,PRP注射组较药物注射组VAS评分低[(2.6±0.9)分比(3.2±0.8)分,(1.7±1.1)分比(3.8±1.9)分,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PRP注射组治疗后3个月时健侧与患侧温度差较小[(0.28±0.10)℃比(0.84±0.13)℃,P<0.05];PRP注射组治疗后3个月时健侧与患侧温度差较药物注射组小[(0.28±0.10)℃比(0.80±0.76)℃,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PRP皮损区皮内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确切,较药物注射治疗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 富血小板血浆 注射 皮内 热成像 红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