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LXNA4基因多态性与AD关键脑区体积的关联
1
作者 高健 宗煜 谭兰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8年第1期47-49,53,共4页
目的探讨Plexin A4(PLXNA4)基因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AD)关键脑区体积的关联。方法从AD神经影像学数据库中选取812例受试者,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PLXNA4基因型与AD的神经影像学表型之间是否有关联。结果携带PLX... 目的探讨Plexin A4(PLXNA4)基因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AD)关键脑区体积的关联。方法从AD神经影像学数据库中选取812例受试者,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PLXNA4基因型与AD的神经影像学表型之间是否有关联。结果携带PLXNA4基因位点rs6467431突变基因型AA可明显减缓双侧海马及右侧海马旁回体积的萎缩,携带rs1863015位点突变基因型GG则可显著减缓双侧海马及左侧颞中叶体积的萎缩。结论 PLXNA4基因型分布与AD关键脑区的体积变化密切相关,PLXNA4基因多态性可能影响AD相关神经影像学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PLXNA4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内在表型 神经成像 脑体积
下载PDF
脑脊液骨桥蛋白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
2
作者 李倩倩 张钊 +2 位作者 胡浩 郁金泰 谭兰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第3期383-386,共4页
目的评估骨桥蛋白(OPN)是否可以作为阿尔茨海默病(AD)的早期生物标志物。方法根据临床诊断和生物标志物水平,将纳入人群分为AD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β-淀粉样蛋白(Aβ)阳性组(MCI Aβ^(+)组)、MCI+Aβ阴性组(MCI Aβ^(-)组)、认... 目的评估骨桥蛋白(OPN)是否可以作为阿尔茨海默病(AD)的早期生物标志物。方法根据临床诊断和生物标志物水平,将纳入人群分为AD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β-淀粉样蛋白(Aβ)阳性组(MCI Aβ^(+)组)、MCI+Aβ阴性组(MCI Aβ^(-)组)、认知正常(CN)+Aβ阳性组(CN Aβ^(+)组)及CN+Aβ阴性组(CN Aβ^(-)组),利用协方差分析比较OPN的组间差异。应用相关性分析检验非痴呆人群(包括MCI及CN)脑脊液(CSF)中OPN与AD相关生物标志物及海马体积的相关性。结果MCI Aβ^(+)组和AD组病人CSF中OPN水平均显著高于CN Aβ^(-)组(H=15.473,P<0.01)。在横向分析中,非痴呆人群CSF中OPN水平与Aβ_(42)水平呈负相关(r=-0.265,P<0.01),与总tau(t-tau)及磷酸化tau(p-tau)水平呈正相关(r=0.527、0.309,P<0.01)。在纵向分析中,非痴呆人群CSF中OPN水平与Aβ_(42)及海马体积的变化率呈负相关(r=-0.129、-0.151,P<0.05),与t-tau和p-tau的变化率呈正相关(r=0.315、0.271,P<0.01)。结论CSF OPN水平在AD早期阶段升高,并且与AD早期病理改变相关,是AD潜在的早期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桥蛋白质 阿尔茨海默病 生物标记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指导阿司匹林临床应用的回顾性研究
3
作者 张萍 郑乃智 《大医生》 2019年第1期100-101,共2页
目的采用血栓弹力图(TEG)的方法观察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后的抑制率变化和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取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门诊和住院部收治的42例中老年脑卒患者服用阿司匹林治疗为阿司匹林组;另选取未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23例患者为对... 目的采用血栓弹力图(TEG)的方法观察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后的抑制率变化和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取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门诊和住院部收治的42例中老年脑卒患者服用阿司匹林治疗为阿司匹林组;另选取未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23例患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栓弹力图测得凝血功能和AA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并进行比较。结果 42例患者中,AA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阿司匹林组为86.61±24.87%,对照组为13.63±8.10%,阿司匹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血栓弹力图测定对临床阿司匹林应用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血小板抑制剂 阿司匹林
下载PDF
脑微出血影像学分类与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及载脂蛋白E基因分型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白家赫 于永鹏 +3 位作者 刘丽君 郑亚利 李鑫 谭兰 《中国卒中杂志》 2019年第9期856-864,共9页
目的基于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基因分型探讨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影像学分类与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的关系,为CMBs预警筛查提供有效的生物标志物。方法选择2... 目的基于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基因分型探讨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影像学分类与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的关系,为CMBs预警筛查提供有效的生物标志物。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7年8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黄岛分院及青岛大学附属威海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是否存在CMBs分为CMBs组和非CMBs组。对所有脑梗死患者的性别、年龄、简易精神状态评估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NIHSS评分、高血压病、收缩压、糖尿病、降压药物、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使用等因素进行记录。根据CMBs的分布位置不同,参照CMBs解剖评定量表将CMBs分为深部CMBs、脑叶CMBs、幕下CMBs、混合型CMBs。为方便研究,本研究将幕下CMBs归类于深部CMBs。为避免混合型CMBs对研究的干扰,予以剔除。采用ApoE基因分型试剂盒对各组患者进行ApoE基因分型。采用人VEGF Quantikine ELISA试剂盒检测血浆VEGF浓度。校正混杂因素使用Logistic分析VEGF与总体CMBs及CMBs不同影像学类型的关系。结果经筛查发现CMBs 99例,包括被排除的7例混合型分布(脑叶+深部或脑叶+幕下)的CMBs患者。CMBs组血浆VEGF水平高于非CMBs组(P=0.005)。脑深部CMBs组血浆VEGF水平高于非CMBs组(P=0.009)。高水平的血浆VEGF是CMBs的危险因素(OR 1.59,95%CI 1.02~2.47,P=0.005)。在脑深部CMBs患者中,血浆VEGF水平与ApoE基因型存在交互作用(P=0.01)。在携带ApoEε3/ε3患者中,血浆VEGF水平每增加一个标准差对于脑深部CMBs的多因素校正OR值是0.90(95%CI 0.49~1.20,P=0.73);在ApoEε2或ε4患者中,每增加一个标准差对脑深部CMBs多因素校正OR值是2.83(95%CI 1.31~6.10,P=0.008)。结论脑深部CMBs与高水平血浆VEGF有关。血浆VEGF与CMBs的风险联系可能存在ApoE基因型依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脑微出血 影像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遗传性脑小血管病认知障碍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东东 郁金泰 谭兰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0年第7期635-639,共5页
1前言1993年,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概念首次被提出,是指由血管危险因素(遗传因素和非遗传因素)导致和(或)血管因素相关的认知功能损害,包括从轻度认知功能损害到痴呆的整个过程[1]。导致VCI的主要病因之... 1前言1993年,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概念首次被提出,是指由血管危险因素(遗传因素和非遗传因素)导致和(或)血管因素相关的认知功能损害,包括从轻度认知功能损害到痴呆的整个过程[1]。导致VCI的主要病因之一为年龄相关的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s,CSV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认知障碍 血管危险因素 轻度认知功能损害 脑小血管病 非遗传因素 CEREBRAL
下载PDF
卒中后抑郁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被引量:7
6
作者 邢艳 张彦妹 +1 位作者 刘亚婷 郑乃智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21年第10期785-788,共4页
卒中后抑郁是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严重影响卒中患者的功能康复,增高卒中患者的病死率和残疾率。关于卒中后抑郁的发病机制,内源性学说强调与生物学机制密切相关,反应性学说则认为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目前卒中后抑郁发病机制及治疗... 卒中后抑郁是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严重影响卒中患者的功能康复,增高卒中患者的病死率和残疾率。关于卒中后抑郁的发病机制,内源性学说强调与生物学机制密切相关,反应性学说则认为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目前卒中后抑郁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重点集中在炎症、免疫反应、应激、神经再生、脑网络、生物节律紊乱、睡眠障碍、褪黑素等方面。文章就卒中后抑郁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及及针对发病机制的相关治疗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抑郁症 神经生物学 神经免疫调节 神经元可塑性
原文传递
ATN研究框架下认知正常人群中阿尔茨海默病疾病谱的分布及风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胡浩 谭兰 郁金泰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9-29,共1页
随着2018年美国国家衰老研究院-阿尔茨海默病协会(NIA-AA)指南中ATN(amyloid/tau/neurodegeneration)研究框架的发布,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的定义从一种临床综合征转变为一种基于生物标志物的生物学定义, 而AD谱系... 随着2018年美国国家衰老研究院-阿尔茨海默病协会(NIA-AA)指南中ATN(amyloid/tau/neurodegeneration)研究框架的发布,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的定义从一种临床综合征转变为一种基于生物标志物的生物学定义, 而AD谱系这一概念也被首次提出。因此, 有必要对该研究框架下临床前AD疾病谱的分布及风险因素进行全面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风险因素分析 临床综合征 TAU 疾病谱 ATN 生物标志物 正常人群
原文传递
急性缺血性卒中病因与早期弥散加权成像表现的关系 被引量:17
8
作者 王新 黄家星 +2 位作者 范玉华 黄如训 邢成名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01-304,共4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早期的影像学检查是否有助于判断病因。方法回顾性调查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226例,探讨早期的弥散加权成像(DWI)的影像学表现与病因的相关性。结果早期的DWI表现与病因有关(rs=-0.245,P=0.000)。其中,10例单发的皮质皮...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早期的影像学检查是否有助于判断病因。方法回顾性调查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226例,探讨早期的弥散加权成像(DWI)的影像学表现与病因的相关性。结果早期的DWI表现与病因有关(rs=-0.245,P=0.000)。其中,10例单发的皮质皮质下梗死(χ2=16.591,P=0.000)、17例多发的分水岭梗死(χ2=7.156,P=0.007)、39例散发性梗死(χ2=20.846,P=0.000)和17例位于前循环的多发性梗死(χ2=7.156,P=0.007),病因多为大血管病变;71例小的穿通支梗死病因多为小血管病变(χ2=174.308,P=0.000)。除此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小穿通支梗死(12/71,16.90%)具有其他原因(χ2=7.112,P=0.008);大部分(13/18)皮质梗死病因不明(χ2=19.650,P=0.000)。结论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的DWI检查可帮助确定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加权成像 急性缺血性卒中 影像学检查 回顾性调查 影像学表现 皮质下梗死 分水岭梗死 大血管病变 小血管病变 卒中患者 病因不明 DWI 病因多 穿通支 中早期 相关性 散发性 多发性 前循环 急性期
原文传递
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因素及其预防 被引量:18
9
作者 窦凯昕 谭兰 郁金泰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05-310,共6页
随着世界范围的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医疗卫生问题。研究发现近30年来在部分高收入国家,AD发病率正呈下降趋势发展,这与生活环境改善、教育及医疗水平提高相关。因此了... 随着世界范围的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医疗卫生问题。研究发现近30年来在部分高收入国家,AD发病率正呈下降趋势发展,这与生活环境改善、教育及医疗水平提高相关。因此了解AD相关风险因素并早期采取干预措施,有望延缓AD发生与进展。目前已证实影响AD发生的不可调控性风险因素主要有年龄、性别、家族史及遗传因素;而低教育程度、中年高血压、中年肥胖、糖尿病、缺乏锻炼、抽烟及抑郁。这些可调控性风险因素也与AD发生密切相关,通过现存的风险评分系统区分痴呆高风险人群,以期为AD靶向预防开辟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风险因素 风险模型 预防
原文传递
心房颤动患者的脑卒中预防 被引量:10
10
作者 牛礼东 郁金泰 谭兰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8-32,共5页
脑卒中是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也是脑卒中的独立风险因素。心房颤动患者的脑卒中主要累及大动脉,复发及致残率高,因此该人群脑卒中的预防至关重要。抗凝治疗可以显著降低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脑卒中风险... 脑卒中是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也是脑卒中的独立风险因素。心房颤动患者的脑卒中主要累及大动脉,复发及致残率高,因此该人群脑卒中的预防至关重要。抗凝治疗可以显著降低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脑卒中风险。现就心房颤动患者脑卒中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脑卒中预防中的心房颤动探测、风险评估、抗凝及其他预防手段等方面的新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目前,心房颤动患者的脑卒中预防工作仍需推广落实,更为精确便捷的风险评估模型以及价廉效佳、安全性高的缺血性脑卒中预防手段也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心房颤动 预防 风险评估
原文传递
帕金森病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 被引量:21
11
作者 宋亚南 郁金泰 谭兰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8-192,共5页
帕金森病是一种缓慢进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帕金森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复杂,目前其病因尚不明确。研究表明,帕金森病的发生发展是复杂的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该研究... 帕金森病是一种缓慢进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帕金森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复杂,目前其病因尚不明确。研究表明,帕金森病的发生发展是复杂的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该研究从多角度回顾了与帕金森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希望为帕金森病的早期干预和预防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危险因素 预防
原文传递
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术后谵妄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被引量:7
12
作者 谢春晖 郭雨微 +5 位作者 林旭 王彬 董瑞 徐伟 于新娟 毕燕琳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06-1211,共6页
目的建立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术后谵妄(POD)风险预测模型并评估其预测效能。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普外科、骨科、泌尿外科、肝胆胰腺外科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择期行非心脏手术的患者685例,性别不限,年龄65~90岁,ASA分级Ⅰ~Ⅳ... 目的建立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术后谵妄(POD)风险预测模型并评估其预测效能。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普外科、骨科、泌尿外科、肝胆胰腺外科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择期行非心脏手术的患者685例,性别不限,年龄65~90岁,ASA分级Ⅰ~Ⅳ级,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按照7∶3比例将患者分配至训练集和验证集。收集患者围术期临床资料,并于术后1~7 d(或出院前)随访,记录POD发生情况。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POD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训练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POD风险预测模型,绘制列线图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利用验证集对预测模型进行验证,并评估POD预测模型的效能。结果最终共纳入653例患者,有139例发生POD,发生率为21.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ASA分级高、术前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评分低、合并糖尿病、受教育年限低、术前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高、麻醉时间长及术后疼痛数字评分法评分高是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POD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以上危险因素构建POD风险预测模型,训练集AUC为0.981,约登指数为0.881,灵敏度为95.95%,特异度为92.92%;验证集AUC为0.939,约登指数为0.795,灵敏度为94.44%,特异度为85.09%。结论基于年龄、ASA分级、糖尿病病史、受教育年限、术前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评分、术前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麻醉时间及术后疼痛数字评分法评分建立的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POD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谵妄 手术后并发症 预测
原文传递
脑脊液α-突触核蛋白浓度预测患者术后谵妄的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雨微 孙晓鹏 +7 位作者 谢春晖 林旭 王彬 董瑞 徐伟 王明山 于新娟 毕燕琳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82-286,共5页
目的探讨脑脊液(CSF)α-突触核蛋白(α-syn)浓度预测术后谵妄(POD)的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择期硬膜外-脊椎联合麻醉手术患者1000例,选择L3,4间隙进行穿刺,到达蛛网膜下腔后,取CSF 2 ml,采用ELISA法测定CSFα-syn、β... 目的探讨脑脊液(CSF)α-突触核蛋白(α-syn)浓度预测术后谵妄(POD)的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择期硬膜外-脊椎联合麻醉手术患者1000例,选择L3,4间隙进行穿刺,到达蛛网膜下腔后,取CSF 2 ml,采用ELISA法测定CSFα-syn、β-淀粉样蛋白(Aβ)40、Aβ42、总tau蛋白(T-tau)、磷酸化tau蛋白(P-tau)浓度。记录不同年龄段患者CSFα-syn浓度和POD发生情况。根据是否发生POD分为POD组和非POD组,并以年龄、ASA分级、受教育程度、手术时长、术中失血量5个匹配变量进行频率匹配(1∶1)。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841例患者,POD发生率为15.0%。匹配后POD组126例,非POD组126例。随着年龄增长,CSFα-syn浓度及POD发生率逐渐升高(P<0.05)。与非POD组比较,POD组CSFα-syn、T-tau、P-tau浓度升高,Aβ40、Aβ42浓度降低,Aβ40/P-tau、Aβ42/P-tau、Aβ42/Aβ40、P-tau/T-tau降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混杂因素后,CSFα-syn、p-tau、T-tau浓度升高为POD的危险因素,CSF Aβ40、Aβ42浓度升高,Aβ40/P-tau、Aβ42/P-tau升高为POD的保护因素(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CSFα-syn浓度与Aβ40、Aβ42浓度呈负相关,与P-tau、T-tau浓度呈正相关(P<0.05)。CSFα-syn浓度预测POD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95,Youden指数为0.664,灵敏度为80.00%,特异度为86.36%(P<0.001)。结论CSFα-syn浓度与POD发生相关,其预测POD的准确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突触核蛋白 谵妄 脑脊髓液 预测
原文传递
长期空气污染可致认知功能下降及阿尔茨海默病淀粉样改变
14
作者 马雅惠 谭兰 郁金泰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70-1070,共1页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及高污染背景下, 调查空气污染对认知障碍的影响及生物学机制尤为重要。受限于脑脊液或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的稀缺, 空气污染对作为痴呆最常见类型阿尔茨海默病(AD)的影响机制并未得到最佳诠释。
关键词 空气污染 淀粉样 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 生物学机制 认知障碍 认知功能下降 脑脊液 常见类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