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主诉干眼症患者与其眼表状态及泪液成分的相关性分析研究
1
作者 王佩 原江水 阎晓然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3期954-962,共9页
目的:观察不同主诉症状的干眼症患者与其眼表状态及泪液成分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2023年5月~2023年10月于青岛市市立医院眼科中心门诊就诊患者78例,其中男21例(42只眼);女57例(114只眼)。填写调查问卷,行眼表综合分析仪及泪液分泌试... 目的:观察不同主诉症状的干眼症患者与其眼表状态及泪液成分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2023年5月~2023年10月于青岛市市立医院眼科中心门诊就诊患者78例,其中男21例(42只眼);女57例(114只眼)。填写调查问卷,行眼表综合分析仪及泪液分泌试验检查,并对泪液部分成分进行检测。结果:1) 主诉症状前三位为:干涩、视疲劳、异物感。2) 症状累计评分与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NIKBUT)呈负相关,与睑板腺评分呈正相关,与白蛋白含量呈负相关。3) 视疲劳、灼热痛感、视力波动与NIKBUT呈负相关;干涩、视疲劳、异物感、灼热痛感、黏稠分泌物与睑板腺评分呈正相关。4) 视疲劳、眼痒与泪液白蛋白含量呈负相关。结论:干眼症患者不同主诉症状与其眼表状态及泪液成分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液成分 干眼症 主诉症状 电解质
下载PDF
玻璃体切割联合重水及透明质酸钠凝胶辅助内界膜翻转覆盖治疗难治性黄斑裂孔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乐宵 李悦 +1 位作者 张婷 周占宇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2期1873-1879,共7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观察玻璃体切割联合重水及透明质酸钠凝胶辅助内界膜(ILM)翻转覆盖治疗难治性黄斑裂孔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1年9月2022年7月于青岛市立医院眼科中心行玻璃体切割联合重水及透明质酸钠凝胶辅助ILM翻转覆盖治疗的难... 目的:回顾性分析观察玻璃体切割联合重水及透明质酸钠凝胶辅助内界膜(ILM)翻转覆盖治疗难治性黄斑裂孔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1年9月2022年7月于青岛市立医院眼科中心行玻璃体切割联合重水及透明质酸钠凝胶辅助ILM翻转覆盖治疗的难治性黄斑裂孔患者21例(21眼)。手术后随访至少3个月以上,利用OCT评估患者黄斑裂孔闭合情况,观察手术后ILM瓣膜位置、BCVA变化、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21例患者裂孔闭合率100%,其中U形闭合17眼;V形闭合2眼;W形愈合2眼。患者术前BCVA (logMAR)为1.23 ± 0.55,术后为0.64 ± 0.09,术后BCVA较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5.23, P < 0.01)。术中及随访期间翻转的ILM均在位,重水残留发生率0%,术眼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重水及透明质酸钠凝胶辅助的ILM翻转覆盖能有效治疗难治性黄斑裂孔,避免ILM瓣膜滑脱,提高裂孔闭合率,促进视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穿孔 玻璃体切割术 基底膜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难治性黄斑裂孔
下载PDF
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眼玻璃体切割手术后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亚男 童念庭 +2 位作者 李聪 吴爽 周占宇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1-135,共5页
目的 观察分析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眼玻璃体切割手术(PPV)后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PCED)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临床分析。临床确诊为PDR并行PPV治疗的201例201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86例86只眼,女性115例115只眼... 目的 观察分析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眼玻璃体切割手术(PPV)后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PCED)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临床分析。临床确诊为PDR并行PPV治疗的201例201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86例86只眼,女性115例115只眼。年龄30~81岁,平均年龄(57.94±9.65)岁;其中,≥50岁159例,<50岁42例。糖化血红蛋白<7.0% 36例,≥7.0% 165例。右眼93只,左眼108只。PPV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分期Ⅳ期24只眼,Ⅴ期78只眼,Ⅵ期99只眼。患眼手术时间1~4 h,平均手术时间 2 h。201只眼中,手术中刮除角膜上皮25只眼;联合白内障手术70只眼;激光光凝点数<1000者78只眼,≥1000者123只眼;硅油填充61只眼,C3F8填充18只眼,未行眼内填充122只眼。以PPV后眼压≥21 mmHg(1 mmHg=0.133 kPa)且应用降眼压药物维持眼压时间≥2周为持续性高眼压。采用我国2016专家共识角膜上皮缺损的诊断标准确立角膜上皮缺损的判定标准。以泪液替代物或角膜接触镜等常规方法治疗角膜上皮缺损无效,连续2周以上不可愈合即可诊断为PCED。观察患眼手术后PCED的发生率,统计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CED的危险因素。以比值比(OR)及95%可信区间(CI)表示。 结果 201只眼中,手术后发生PCED 16只眼,发生率为7.96%;未发生PCED 185只眼,占92.04%。发生PCED者与未发生PCED者年龄、性别及眼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6.548、0.927、0.044,P=0.011、0.336、0.83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中刮除角膜上皮(OR=13.239,95%CI 2.999~58.442,P=0.001)、联合白内障手术(OR=7.448,95%CI 1.975~28.091,P=0.003)、手术中C3F8填充(OR=11.344,95%CI 2.169~59.324,P=0.004)、手术后持续性高眼压(OR=10.462,95%CI 2.464~44.414,P=0.001)是手术后发生PCED的危险因素。 结论 手术中刮除角膜上皮、联合白内障手术、手术中C3F8填充、手术后持续性高眼压是PDR患眼PPV后发生PCED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 角膜/损伤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