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T/CT中心正电子放射性药物生产人员的放射防护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清 汝琦 崔新建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1年第10期121-122,共2页
目的:降低正电子放射性药物生产人员的辐射剂量。方法:通过对PET/CT正电子放射性药物产生的电离辐射来源的分析,提出了工作人员的防护措施。结果:降低了受照人员的辐射剂量。结论:对于PET/CT中心正电子药物生产人员来说,只要在操作过程... 目的:降低正电子放射性药物生产人员的辐射剂量。方法:通过对PET/CT正电子放射性药物产生的电离辐射来源的分析,提出了工作人员的防护措施。结果:降低了受照人员的辐射剂量。结论:对于PET/CT中心正电子药物生产人员来说,只要在操作过程中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优化操作流程,缩短操作时间,完全可把受照射剂量降到合理的水平,避免电离辐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CT 正电子放射性药物 回旋加速器 放射防护
下载PDF
^(18)F-FDG PET/CT诊断肺孤立性肉芽肿性炎 被引量:1
2
作者 林帅 鹿松 +7 位作者 张静 房娜 靳飞 李超伟 姜雯雯 曾磊 刘翠玉 王艳丽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36-539,共4页
目的观察^(18)F-FDG PET/CT诊断肺孤立性肉芽肿性炎的价值。方法观察60例经病理学证实肺孤立性肉芽肿性炎患者的^(18)F-FDG PET/CT早期和延迟显像,分析病灶CT征象并测量^(18)F-FDG代谢参数,分别评价PET、CT及PET/CT诊断肺肉芽肿性炎的... 目的观察^(18)F-FDG PET/CT诊断肺孤立性肉芽肿性炎的价值。方法观察60例经病理学证实肺孤立性肉芽肿性炎患者的^(18)F-FDG PET/CT早期和延迟显像,分析病灶CT征象并测量^(18)F-FDG代谢参数,分别评价PET、CT及PET/CT诊断肺肉芽肿性炎的准确率。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价早期最大标准摄取值(SUV_(max))与病灶最大径的相关性。结果60例中,22例(22/60,36.67%)病灶位于左肺,38例(38/60,63.33%)位于右肺;病灶最大径0.4~8.4 cm;14例(14/60,23.33%)病灶为圆形或类圆形,46例(46/60,76.67%)形态不规则;CT值为22.0~77.0 HU;43例(43/60,71.67%)病灶密度均匀;41例(41/60,68.33%)病灶可见“反3字”征或尖角征,6例(6/60,10.00%)出现刀切征,1例(1/60,1.67%)出现晕征;4例(4/60,6.67%)病灶内部出现空洞;6例(6/60,10.00%)见支气管充气征;26例(26/60,43.33%)病灶位于胸膜下,其中20例(20/26,76.92%)病灶与胸膜呈宽基底相连,包括3例(3/20,15.00%)见胸膜凹陷征。60例病灶的早期中位SUV_(max)为3.95(1.73,6.78),低于延迟期的4.55(2.52,7.65)(P<0.05);中位RI为12.22%(5.89%,24.70%)。病灶早期SUV_(max)与其最大径呈正相关(r=0.57,P<0.05)。^(18)F-FDG PET/CT诊断肺肉芽肿性炎的准确率为91.67%(55/60),高于单独PET(61.67%,37/60)或CT(78.33%,47/60)检查(P均<0.05);CT准确率高于PET(P<0.05)。结论肺孤立性肉芽肿性炎^(18)F-FDG PET/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18)F-FDG PET/CT诊断准确率高于单一PET及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芽肿性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下载PDF
18F-FDG PET/CT对结直肠癌术后血清CEA升高病例的临床诊断价值 被引量:6
3
作者 路晓雯 刘林祥 +3 位作者 崔新建 房娜 王艳丽 曾磊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83-85,共3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在结直肠癌术后血清CEA升高病人中的应用。方法35例结直肠癌术后血清CEA升高的病人均进行了18F-FDG PET/CT显像,并与病理及临床随访结果进行比较。结果PET/CT诊断阳性28例,2例假阳性,阴性7例,1例假阴性。PET/CT...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在结直肠癌术后血清CEA升高病人中的应用。方法35例结直肠癌术后血清CEA升高的病人均进行了18F-FDG PET/CT显像,并与病理及临床随访结果进行比较。结果PET/CT诊断阳性28例,2例假阳性,阴性7例,1例假阴性。PET/CT诊断的灵敏度为96.3%,特异性为75%,阳性预测值为92.9%,阴性预测值为85.7%。结论对结直肠癌术后血清CEA升高病人应用18F-FDG PET/CT检查能够明显提高复发及转移诊断的准确性,尤其是对常规检查找不到复发或转移灶的病人价值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复发 转移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X线计算机 癌胚抗原
下载PDF
^(18)F-FDG PET/CT显像在结直肠癌临床诊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路晓雯 崔新建 刘林祥 《齐鲁医学杂志》 2010年第4期372-373,376,共3页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X-线计算机断层 结肠肿瘤 直肠肿瘤 综述
下载PDF
保留灌肠对PET/CT诊断结直肠局限性代谢增高病灶的作用 被引量:6
5
作者 崔新建 房娜 +3 位作者 王艳丽 曾磊 赵秀妹 赵伟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清洁并保留灌肠在PET/CT诊断结直肠局限性代谢增高灶中的价值。方法对46例PET/CT常规全身显像乙状结肠及直肠部位出现不能确诊的局限性代谢增高灶者,给予清洁并保留灌肠后行盆腔局部延迟扫描,次日或第3天接受结肠镜检查。比较PE... 目的探讨清洁并保留灌肠在PET/CT诊断结直肠局限性代谢增高灶中的价值。方法对46例PET/CT常规全身显像乙状结肠及直肠部位出现不能确诊的局限性代谢增高灶者,给予清洁并保留灌肠后行盆腔局部延迟扫描,次日或第3天接受结肠镜检查。比较PET/CT显像结果与结肠镜检查结果。结果清洁保留灌肠后行盆腔局部延迟扫描,30例局限性代谢增高病灶消失,结肠镜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清洁并保留灌肠可以有效排除大部分乙状结肠及直肠部位的生理性摄取,而对于清洁并保留灌肠后仍存在的局限性代谢增高灶,有必要近期内进一步行结肠镜检查,以明确病变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留灌肠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结肠 直肠
下载PDF
^(18)F-FDG PET/CT在诊断转移性肝肿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房娜 王艳丽 +2 位作者 曾磊 马丽莉 崔新建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9年第6期706-708,共3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在诊断转移性肝肿瘤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转移性肝肿瘤患者的PET/CT影像资料,探讨18F-FDG PET/CT诊断转移性肝肿瘤的影像表现及应用价值。结果:49例转移性肝肿瘤患者中45例18F-FDG PET/CT表现为病灶18F...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在诊断转移性肝肿瘤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转移性肝肿瘤患者的PET/CT影像资料,探讨18F-FDG PET/CT诊断转移性肝肿瘤的影像表现及应用价值。结果:49例转移性肝肿瘤患者中45例18F-FDG PET/CT表现为病灶18F-FDG摄取明显高于周围正常肝组织;其中25例进行了延迟显像,22例表现为SUVmax及T/N值明显升高;发现肝转移同时伴有肝外转移患者38例。结论:18F-FDG PET/CT诊断转移性肝肿瘤灵敏度高,准确,并可以同时对全身情况加以评价,对肿瘤患者肝转移的评价及治疗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肝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PET/CT双时相显像对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鉴别价值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艳丽 崔新建 +3 位作者 房娜 曾磊 马丽莉 赵伟 《齐鲁医学杂志》 2011年第3期227-229,共3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鉴别孤立性肺结节(SPN)良恶性的价值。方法对65例SPN病人分别在注药后1 h和2~3 h进行PET/CT双时相显像;对SPN的早期显像标准摄取值(SUV)、延迟显像SUV、滞留指数进行分析。结果经病理证实恶性36例、良...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鉴别孤立性肺结节(SPN)良恶性的价值。方法对65例SPN病人分别在注药后1 h和2~3 h进行PET/CT双时相显像;对SPN的早期显像标准摄取值(SUV)、延迟显像SUV、滞留指数进行分析。结果经病理证实恶性36例、良性29例,其中良性结节包括炎性假瘤13例,结核球12例,硬化性血管瘤2例,肺腺瘤1例,隐球菌感染1例;恶性结节中包括10例磨玻璃结节。良性组、恶性组的早期显像SUV、延迟显像SUV、滞留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对SPN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有限,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币病变 诊断 鉴别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下载PDF
^(18)F-FDG PET/CT在健康体检中发现恶性肿瘤的价值 被引量:8
8
作者 房娜 王艳丽 +1 位作者 曾磊 崔新建 《齐鲁医学杂志》 2012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18F-FDG PET/CT在健康体检中发现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7月—2009年7月637例以健康体检为目的行18F-FDG PET/CT显像者的影像资料,并与随访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8F-FDG PET/CT显像共发现恶性肿瘤10例,分别为甲... 目的初步探讨18F-FDG PET/CT在健康体检中发现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7月—2009年7月637例以健康体检为目的行18F-FDG PET/CT显像者的影像资料,并与随访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8F-FDG PET/CT显像共发现恶性肿瘤10例,分别为甲状腺癌、肺癌、结肠癌各2例,食管癌、肝癌、肾癌、宫颈癌各1例。除肝癌与肾癌外,均表现为病灶局部18 F-FDG代谢增高。结论 18 F-FDG PET/CT显像可以在健康体检中有效地筛查恶性肿瘤,尤其对于肿瘤高危人群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肿瘤 诊断
下载PDF
HRCT在补充PET/CT对肺内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王艳丽 房娜 +2 位作者 曾磊 马丽莉 崔新建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8年第12期1393-1395,共3页
目的:通过总结HRCT在PET/CT对肺内结节数量及病灶内部、周围情况检出率的补充,以探讨HRCT在补充PET/CT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7年7月~2008年7月行全身PET/CT检查的受检者中,92例(男性50例,女性42例)发现肺内结节并且高度可疑为... 目的:通过总结HRCT在PET/CT对肺内结节数量及病灶内部、周围情况检出率的补充,以探讨HRCT在补充PET/CT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7年7月~2008年7月行全身PET/CT检查的受检者中,92例(男性50例,女性42例)发现肺内结节并且高度可疑为恶性肿瘤,常规进行同机HRCT扫描,比较、分析HRCT及PET/CT肺内结节内部及周围征像。结果:全身PET/CT检查发现肺内结节92个,而HRCT发现肺内结节102个;HRCT对肺内结节的内部及病灶周围情况的检出率优于PET/CT,在6例PET阴性结节中有3例经HRCT扫描诊断为恶性并经病理证实。结论:HRCT可以补充PET/CT对肺内结节的诊断,减少漏诊及误诊,实现双方的优势互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PET/CT检查患者心理分析和护理对策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秀妹 赵燕 《现代医药卫生》 2009年第3期406-407,共2页
目的:探讨PET/CT检查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对策。方法:通过观察法和问卷法对受检者进行心理分析,评估受检者心理状态及情绪状态。结果:在243例受检者中,情绪紧张者86例,焦虑者38例,恐惧者15例。结论:及时发现受检者的不良心理状态,给予系... 目的:探讨PET/CT检查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对策。方法:通过观察法和问卷法对受检者进行心理分析,评估受检者心理状态及情绪状态。结果:在243例受检者中,情绪紧张者86例,焦虑者38例,恐惧者15例。结论:及时发现受检者的不良心理状态,给予系统的心理护理,满足受检者的心理需要,可以保证检查的效果和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CT检查 心理分析 护理措施
下载PDF
肿瘤患者行^(18)F-脱氧葡萄糖PET/CT检查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伟 赵秀妹 +1 位作者 孙青霞 马丽莉 《现代医药卫生》 2012年第19期2996-2997,共2页
目的总结肿瘤患者行18F-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型断层(PET)/CT检查的护理要点,以改善图像质量。方法对6 971例行18F-FDG PET/CT检查的肿瘤患者给予整体护理和健康教育,分析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成像质量的意义。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 目的总结肿瘤患者行18F-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型断层(PET)/CT检查的护理要点,以改善图像质量。方法对6 971例行18F-FDG PET/CT检查的肿瘤患者给予整体护理和健康教育,分析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成像质量的意义。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图像质量符合诊断要求,达标率为100%,无患者因焦虑、不理解或恐惧核医学而拒绝检查。结论了解肿瘤患者的病史及一般情况,检查期间充分注意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注意各项技术细节并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对于有效提高图像质量、保证诊断正确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放射摄影术 脱氧葡萄糖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整体护理 健康教育
下载PDF
^(18)F-FDGPET/CT对非恶性淋巴结病变的应用价值探讨
12
作者 王艳丽 房娜 +3 位作者 曾磊 丁伟 高山 崔新建 《齐鲁医学杂志》 2015年第2期186-189,共4页
目的提高对非恶性淋巴结病变18F-FDG PET/CT表现的认识。方法收集17例非恶性淋巴结病变的病人,其中结节病10例,坏死性淋巴结炎1例,淋巴结结核5例,梅毒性淋巴结炎1例。根据18F-FDG PET/CT图像所示的病灶累及部位、分布特点、大小、密度... 目的提高对非恶性淋巴结病变18F-FDG PET/CT表现的认识。方法收集17例非恶性淋巴结病变的病人,其中结节病10例,坏死性淋巴结炎1例,淋巴结结核5例,梅毒性淋巴结炎1例。根据18F-FDG PET/CT图像所示的病灶累及部位、分布特点、大小、密度、形态、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总结其特点。结果 10例结节病均有纵隔及双肺门淋巴结对称性累及,淋巴结结核及坏死性淋巴结炎病灶分布无明显规律可循,梅毒性淋巴结炎累及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淋巴结病灶大小1.0~5.5cm,CT值30~55 Hu,内均无钙化,密度较均匀,未见明显低密度坏死液化区。病变淋巴结FDG代谢均明显增高,早期显像SUVmax为2.1~19.5,注药后2h延迟显像SUVmax为2.1~21.0,滞留指数为0~21.2%。PET/CT正确诊断11例,误诊6例。结论 18F-FDG PET/CT可以准确、灵敏反映淋巴结病变的全身分布及病灶的18F-FDG代谢情况,但不能鉴别高18F-FDG摄取的淋巴结良恶性;除典型结节病外,其他的高代谢淋巴结良恶性鉴别常需要依靠病理学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氟脱氧葡萄糖F18 淋巴结 诊断
下载PDF
安射力在CT增强扫描中不良反应分析
13
作者 赵秀妹 赵燕 顾晓静 《现代医药卫生》 2011年第12期1906-1907,共2页
目的:观察安射力在CT增强扫描中发生的不良反应,为相应的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我中心应用安射力进行CT增强扫描中所致的15例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胃肠道症状和皮肤的变态反应。结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目的:观察安射力在CT增强扫描中发生的不良反应,为相应的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我中心应用安射力进行CT增强扫描中所致的15例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胃肠道症状和皮肤的变态反应。结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用药后反应,给予细致的心理护理,确保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射力 CT增强扫描 不良反应
下载PDF
^18F-FDGPET/CT显像SUVmax〉2.5的病灶数及肿瘤代谢体积对多发性骨髓瘤预后评估的价值 被引量:19
14
作者 吴增杰 边甜甜 +3 位作者 王艳丽 房娜 曾磊 崔新建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探讨^18F—FDGPET/CT显像评估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临床预后的有效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14年11月间经临床或病理学证实的36例MM患者(男22例,女14例,中位年龄63.5岁),分别记录治疗前PET/CT所示病灶数、SUVmax... 目的探讨^18F—FDGPET/CT显像评估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临床预后的有效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14年11月间经临床或病理学证实的36例MM患者(男22例,女14例,中位年龄63.5岁),分别记录治疗前PET/CT所示病灶数、SUVmax〉2.5的病灶数,并测定各病变SUVmax及MTV。将病灶数、SUVmax及MTV分别与治疗前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浓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对患者进行治疗后随访(4-92个月),根据病情发展情况及存活情况分组,应用Kaplan—Meier法与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别评估病灶数、SUVmax〉2.5的病灶数、SUVmax及MTV对临床预后的影响。结果SUVmax〉2.5的病灶数及MTV与β2-M浓度均呈正相关(r=0.776、0.954,均P〈0.001);CT及PET显示病灶数、SUVmax均与β2-M无相关性(r=0.053、0.063、0.398,均P〉0.05)。36例患者中,随访进展组14例,其SUVmax〉2.5的病灶数及MTV均大于缓解组(22例),相应指标:66.57±4.59与31.95±4.75,t=4.95,P〈0.001;(287.54±31.94)与(72.17±14.35)cm^3,t=6.93,P〈0.001。按存活情况分组比较,死亡组(15例)SUVmax〉2.5的病灶数及MTV均大于生存组(21例):65.73±4.32与30.90±4.87,t=5.10,P〈0.001;(267.28±34.89)与(76.39±15.67)cm^3,t=5.49,P〈0.001。预测无进展生存率及总生存率的SUVmax〉2.5的病灶数最佳阈值均为42,而MTV最佳阈值分别为114.74和105.48cm^3;相应指标高于最佳阈值组的患者较低于阈值组的患者病情易进展((x^2=18.20、29.74,均P〈0.001),生存率也较低(x^2=19.07、25.34,均P〈0.001)。结论^18F,FDGPET/CT显像SUVmax〉2.5的病灶数及MTV均能预测MM患者的无进展生存率及总生存率,较准确地评估其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 预后
原文传递
饮水排尿再充盈延迟显像在膀胱病灶PET/CT检查中的价值 被引量:3
15
作者 房娜 王艳丽 +4 位作者 曾磊 赵伟 王清 高山 崔新建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00-203,共4页
目的探讨提高SUVmax显示阈值结合大量饮水排尿后充盈膀胱延迟显像在^18F—FDGPET/CT诊断膀胱病灶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12年10月因可疑膀胱占位和膀胱肿瘤治疗后(保留膀胱)行^18F—FDGPET/CT显像的患者63例[男55例... 目的探讨提高SUVmax显示阈值结合大量饮水排尿后充盈膀胱延迟显像在^18F—FDGPET/CT诊断膀胱病灶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12年10月因可疑膀胱占位和膀胱肿瘤治疗后(保留膀胱)行^18F—FDGPET/CT显像的患者63例[男55例,女8例,平均年龄69.1岁],常规显像后患者饮水1500~2000ml,觉憋尿时排尿,重复3次后再次充盈膀胱行盆腔延迟显像。对常规显像图进行2次阅片分析,第2次是对提高SUVmax显示阈值(从6—8至8~20)后的显像图再分析。所有患者经病理活组织检查或随访(〉6个月)确诊。观察常规显像与延迟显像尿液SUVmax及膀胱病灶^18F—FDG代谢的变化。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数据。结果常规显像和延迟显像尿液的SUVmax分别为15.11±11.11和4.7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5,P〈0.01)。经病理及临床随访,63例患者中,发现膀胱病变18例(恶性15例,良性3例),均为PET/CT检出,3例PET/CT假阳性中,2例无^18F—FDG代谢增高(良性),1例为炎性反应。余45例PET/CT显像膀胱未见明显异常的患者经临床影像学随访6个月以上均未发现病变。16个病灶(16例患者)表现为^18F—FDG代谢增高,其中15例为膀胱癌原发或复发病灶,1例为炎性反应。16例PET显像高代谢病灶中,常规显像SUVmax显示阈值范围下分析,有18.8%(3/16)为阳性;提高SUVmax显示阈值范围后43.8%(7/16)为阳性。结论提高SUVmax显示阈值结合大量饮水排尿后再次充盈膀胱行延迟显像用于可疑膀胱肿瘤及膀胱肿瘤治疗后的^18F—FDGPET/CT显像,可有效提高膀胱病灶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疾病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
原文传递
胸腰椎骨巨细胞瘤的18^F-FDG PET/CT显像特点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增杰 边甜甜 +4 位作者 曾磊 房娜 王艳丽 崔新建 张莹莹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689-690,共2页
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GCT)是一种常见的、具有一定侵袭能力的交界性骨肿瘤,发生于脊椎者少见。常规CT及MR检查对部分脊椎骨GCT的诊断仍存在困难。本文旨在探讨PET/CT对胸腰椎骨GCT的诊断价值,以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
关键词 PET/CT 骨巨细胞瘤 18^F-FDG 胸腰椎 显像特点 诊断价值 CELL 侵袭能力
原文传递
^18F-FDGPET/CT对软脑膜转移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艳丽 房娜 +4 位作者 张正福 曾磊 吴增杰 崔新建 王喜功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2-84,共3页
恶性肿瘤患者的脑膜转移癌发病率为4%-7%。MRI是临床进行脑膜转移检查的首选影像学方法。^18F—FDGPET/CT作为一种分子影像检查设备,在神经系统肿瘤的评价中也逐渐被临床所认可。笔者收集本院2007年7月至2014年6月间经临床确诊为软... 恶性肿瘤患者的脑膜转移癌发病率为4%-7%。MRI是临床进行脑膜转移检查的首选影像学方法。^18F—FDGPET/CT作为一种分子影像检查设备,在神经系统肿瘤的评价中也逐渐被临床所认可。笔者收集本院2007年7月至2014年6月间经临床确诊为软脑膜转移癌的15例患者的^18F—FDGPET/CT图像及MRI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FDG 脑膜转移癌 PET/CT 诊断价值 恶性肿瘤患者 影像检查设备 MRI图像 神经系统肿瘤
原文传递
18F-FDG PET/CT显像联合HRCT对孤立性原发肺浸润性黏液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8
作者 姜雯雯 房娜 +3 位作者 曾磊 刘翠玉 李超伟 王艳丽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7-61,共5页
目的探讨孤立性原发肺浸润性黏液腺癌18F-FDG PET/CT显像和HRCT征象及两者联合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为浸润性黏液腺癌、有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及病灶层面同机HRCT扫描资料的9例患者,对PET/CT早期、延迟显像... 目的探讨孤立性原发肺浸润性黏液腺癌18F-FDG PET/CT显像和HRCT征象及两者联合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为浸润性黏液腺癌、有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及病灶层面同机HRCT扫描资料的9例患者,对PET/CT早期、延迟显像及滞留指数、HRCT征象进行综合分析。结果HRCT图像上表现为2例呈实性结节、病灶周围无类似卫星灶样影,6例实性结节周围伴小点片及磨玻璃样影,1例为单纯磨玻璃样结节;分叶征(6例)、血管集束征(6例)、支气管充气征(4例)、空泡征(2例)、毛刺征(1例);18F-FDG PET/CT融合图像上8例病灶表现为不均匀FDG代谢增高,早期显像平均SUVmax为3.2±2.5,延迟现象SUVmax增高6例、降低2例,平均SUVmax为3.5±2.4,平均滞留指数为(10.4±29.3)%,9例均未见纵隔、双侧肺门淋巴结及其他部位转移征象,其18F-FDG PET/CT融合图像上18F-FDG摄取与HRCT相匹配,18F-FDG摄取相对集中于结节的实性区域,病灶磨玻璃区18F-FDG摄取不明显;综合手术病理结果等临床资料证实,9例均为T1N0M0期,与PET/CT分期一致。结论对于影像学检查发现肺孤立性占位患者,在单一影像学检查难以明确诊断的情况下,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上病灶不均匀18F-FDG摄取相对集中于其实性区域的代谢方式与HRCT相联合,可辅助孤立性原发性肺浸润性黏液腺癌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18F-FDGPET/CT对高^18F—FDG摄取肝细胞肝癌经动脉插管化疗栓塞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艳丽 房娜 +1 位作者 曾磊 崔新建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28-331,共4页
目的探讨^18F—FDGPET/CT对高^18F-FDG摄取的原发性HCC经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后的疗效评价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经临床证实、且^18F-FDG代谢增高的原发性HCC,经TACE治疗后行PET/CT复查的患者资料,其中男21例,女3例... 目的探讨^18F—FDGPET/CT对高^18F-FDG摄取的原发性HCC经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后的疗效评价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经临床证实、且^18F-FDG代谢增高的原发性HCC,经TACE治疗后行PET/CT复查的患者资料,其中男21例,女3例,年龄为40~75(平均58.1)岁。患者均在治疗后1~2个月行肝脏局部^18F—FDGPET/CT复查,观察病灶治疗后^18F—FDG的代谢变化。将病灶区的FDGSUVmax高于周围正常肝实质者定义为病理性的FDG代谢。以PET/CT复查后随访(临床症状、AFP、PET/CT检查结果)3个月结果为标准,计算复查对残留肿瘤组织的诊断效能,并采用X^2检验分析PET/CT与AFP诊断效能的差异。结果24例中有9例呈FDG代谢减低区(相对于正常肝实质而言),提示无残留肿瘤组织;11例仍呈FDG代谢增高,但代谢活性较治疗前降低,提示残留肿瘤组织;2例FDG代谢等同于正常肝组织,但随访证实为肿瘤残留;1例病灶FDG代谢活性较治疗前增高,提示病情进展;1例由于高密度碘油的过度衰减校正导致假阳性。^18F—FDGPET/CT评价原发性HCCTACE治疗后残留病灶的灵敏度及准确性分别为100%(14/14)、95.8%(23/24),与单独以血清AFP为评价指标的灵敏度(71.4%,10/14)及准确性(70.8%,17/24)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6和4.18,均P〈0.05)。结论^18F—FDGPET/CT对摄取^18F—FDG的原发性HCC患者的TACE治疗疗效评价有较大价值,可提供残留病灶的准确位置,为临床确定后续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化学栓塞 治疗性 导管插入术 肝动脉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
原文传递
^18F-FDGPET/CT和同机CT增强扫描对肺硬化性血管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艳丽 房娜 +1 位作者 曾磊 崔新建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71-174,共4页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18F—FDGPET/CT显像和cT增强扫描特征及2种方法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1年6月问,经病理证实为PSH、有同机^18F—FDGPET/CT双时相(早期、延迟)显像、病灶层面高分辨率(HR...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18F—FDGPET/CT显像和cT增强扫描特征及2种方法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1年6月问,经病理证实为PSH、有同机^18F—FDGPET/CT双时相(早期、延迟)显像、病灶层面高分辨率(HR)CT扫描及多期增强CT扫描资料的5例患者,其中女4例,男1例,发病年龄39~66(平均51.6)岁。对PET/CT早期、延迟显像图及滞留指数,CT扫描的增强净增值、峰值下降时间及“边缘血管征”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PSH在双时相^18F—FDGPET/CT显像上表现为斑片样FDG代谢增高,早期显像SUVmax为3.3±1.1,延迟显像SUVmax增高或降低,平均为3.4±1.4,平均滞留指数为(2.1±20.8)%;HRCT可表现为边界清晰的圆形或类圆形结节或肿块,部分可见“空气新月征”,少数病灶内可见钙化点;多期CT增强扫描显示病灶呈中~高度强化(增强净增值为35~59HU),增强后峰值下降(峰值下降时间为140—260s),5例病例均可见1~4条数量不等的“边缘血管征”。结论PSH^18F—FDGPET/CT显像的肿块或结节的斑片样高代谢表现提示其可能为良性病灶;结合病灶层面的诊断性cT扫描(包括增强)表现,可进一步明确PsH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血管瘤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