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续性护理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我保健意识及血压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曲方欣 《中国农村卫生》 2020年第19期59-59,61,共2页
目的:探讨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中应用连续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组调查,病例选取时间始于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结束,分组方式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别为接受一般护理服务的对照组和接受连... 目的:探讨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中应用连续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组调查,病例选取时间始于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结束,分组方式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别为接受一般护理服务的对照组和接受连续性护理服务的实验组,每组各包含患者3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及血压控制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临床参考价值(P<0.05)。结论:连续性护理能够有效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血压控制情况,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连续性护理 自我保健意识
下载PDF
立足科室优势 普惠人民群众
2
作者 乔显美 邱若猛 +3 位作者 李金芝 姜德水 李淑峰 张彩英 《中国农村卫生》 2022年第10期13-14,共2页
即墨区北安卫生院家庭医生团队,依托医共体单位助力,结合国家“精神类患者免费住院、免费服药”等政策,立足优势科室——精神科,加大工作举措,切实减轻辖区内精神病患者家庭经济负担,为签约居民提供优质服务,提高群众幸福感,让“群众满... 即墨区北安卫生院家庭医生团队,依托医共体单位助力,结合国家“精神类患者免费住院、免费服药”等政策,立足优势科室——精神科,加大工作举措,切实减轻辖区内精神病患者家庭经济负担,为签约居民提供优质服务,提高群众幸福感,让“群众满意”落在实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医生团队 优势 科室 精神疾病 满意度 志愿者
下载PDF
在自杀未遂抑郁症患者中应用前瞻性护理干预对康复的效果分析
3
作者 于喜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0期298-301,共4页
探究在自杀未遂抑郁症患者中实施前瞻性护理干预措施对于康复的效果。方法 在卫生院中选取前来就诊的自杀未遂的抑郁症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确定的病例数为58例,将所有患者进行分组,其中29例分入对照组,另外29例分入研究组。两组患... 探究在自杀未遂抑郁症患者中实施前瞻性护理干预措施对于康复的效果。方法 在卫生院中选取前来就诊的自杀未遂的抑郁症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确定的病例数为58例,将所有患者进行分组,其中29例分入对照组,另外29例分入研究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精神科的常规治疗方法,同时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方法,而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实施前瞻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的方法有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进行心理上的疏导,做好对患者的健康知识宣教,指导患者建立健康的行为模式,给予患者支持性的心理护理干预,使其感受到生活的乐趣。结果 使用不同的量表来分别对比抑郁状态、自我效能感、自知力及治疗态度评分情况,并从整体上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论 在干预之前对比两组患者的抑郁评分、一般自我效能感评分及自知力与治疗态度评分,结果显示组间未呈现出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6周的干预后,患者的以上各项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形成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周期结束后对两组的整体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得出,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自杀未遂抑郁症患者给予前瞻性护理干预,能够显著地缓解患者不良的情绪,提高自身的行为管理能力,使其更加依从治疗,最终达到提升治疗效果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未遂 抑郁症 前瞻性护理干预 自我效能感 自知力
下载PDF
探究中医康复结合针灸治疗中风偏瘫临床效果
4
作者 毕祥春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第3期49-50,共2页
目的探究中医康复结合针灸治疗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60例中风偏瘫患者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中医康复治疗的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 目的探究中医康复结合针灸治疗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60例中风偏瘫患者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中医康复治疗的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FMA评分、ADL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中风偏瘫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而对照组仅为63.3%,观察组患者的中风偏瘫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在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FMA评分与ADL评分上均无明显差异,在接受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FMA评分与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康复结合针灸在治疗中风偏瘫上具有明显的疗效,可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肢体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康复 针灸 中风偏瘫
下载PDF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类型及合理用药分析
5
作者 刘福平 万文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3期107-109,共3页
研究在临床用药中,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出现的不良反应类型,并针对合理用药展开研究与分析。方法:本组试验数据来源于2021年一整年间截取的,从我院选取150例符合标准的患者,纳入到本次研究的范畴内,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类型。结果:在... 研究在临床用药中,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出现的不良反应类型,并针对合理用药展开研究与分析。方法:本组试验数据来源于2021年一整年间截取的,从我院选取150例符合标准的患者,纳入到本次研究的范畴内,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类型。结果:在150例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患者中出现71例不良反应,占比47.33%;头孢噻污不良反应率最高,占比21.13%,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占比19.72%,最少为头孢他啶与头孢曲松钠,占比均为9.86%;不良反应类型包括肝肾毒性反应12.68%,变态反应22.54%,胃肠道反应57.75%,血液系统反应7.03%;不良反应发生原因为未进行药敏试验4(5.63%),重复用药28(39.44%),无指征用药17(23.94%),超剂量用药22(30.99%)。结论:在针对患者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时,要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更加有效的观察,减少不良反应,保证患者合理用药,提升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下载PDF
清热类中药饮片不良反应情况及其合理用药分析
6
作者 万文静 刘福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3期185-187,共3页
分析清热类中药饮片不良反应情况及其合理用药。方法:选取院内服用清热类中药饮片且发生不良反应患者50例为观察对象,对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观察不良反应发生特征,并提出合理用药对策。结果:本组发生不良反应的50例患者中,患者性别分布... 分析清热类中药饮片不良反应情况及其合理用药。方法:选取院内服用清热类中药饮片且发生不良反应患者50例为观察对象,对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观察不良反应发生特征,并提出合理用药对策。结果:本组发生不良反应的50例患者中,患者性别分布无差异性;<20岁患者、>60岁患者构成比较高,与其他年龄段对比有差异性。在引发不良反应药物类型方面,清热泻火类与清热燥湿类构成比较高,均为24.00%,但不同类型构成比之间无明显差异;用药到不良反应时间方面,清热泻火类药物时间最短,而清虚热类药物时间最长,与其他类药物对比差异显著。不良反应累及消化系统构成比最高(40.00%),明显高于其他累及器官,其次为皮肤与附件反应、呼吸系统反应等。减轻药量、停药或对症干预后,31例(62.00%)患者反应消失,9例(18.00%)患者有明显改善。结论:清热类中药饮片用于儿童、老年人中不良反应风险相对较高,以消化系统、皮肤与附件为主要累及器官,多在用药后数十分钟内发生。对不良反应高危患者应加强监测,或适当减少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类中药饮片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下载PDF
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护理路径应用效果
7
作者 于喜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3期122-124,共3页
研究精神分裂症病人临床护理路径的实际应用情况。方法:择取2020年2月至2021年4月我院收入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及观察组(临床护理路径),各36例,对比观察应用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NOSIE及PANS... 研究精神分裂症病人临床护理路径的实际应用情况。方法:择取2020年2月至2021年4月我院收入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及观察组(临床护理路径),各36例,对比观察应用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NOSIE及PANSS得分都没有明显区别,P>0.05;护理后,观察组NOSIE和PANSS得分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得分和满意度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病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情况较好,可以很好的提高病人的恢复状况,缓解病人状况,提高护理水平,使患者对于护理工作更易接受,临床具有推广普及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临床护理路径 应用效果
下载PDF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老年肺心病患者护理中的护理效果观察
8
作者 张淑秋 赵芝珍 《中国农村卫生》 2019年第17期50-51,共2页
目的:研究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在老年肺心病患者护理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10月-2018年1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肺心病患者96例作为实验目标,分为常规组:48例,研究组:48例。常规组进行一般性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进行人全面综合... 目的:研究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在老年肺心病患者护理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10月-2018年1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肺心病患者96例作为实验目标,分为常规组:48例,研究组:48例。常规组进行一般性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进行人全面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3.75%,常规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79.16%,研究组患者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差异存在意义。结论:对老年肺心病患者,在临床中应用全面的综合性护理,经临床试验结果证明,可加速疾病康复,消除患者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老年肺心病患者护理中使用综合性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护理干预 老年肺心病患者 护理效果观察
下载PDF
西药药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临床应用效果与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周红梅 陈伟 孙秀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3期76-78,共3页
探究西药药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20例炎症性疾病患者,并将这些患者平均分配至两个组别,一组为研究组,进行疾病治疗的药物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另一组为对照组,进行疾病治疗的药物为头孢他啶;全部患... 探究西药药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20例炎症性疾病患者,并将这些患者平均分配至两个组别,一组为研究组,进行疾病治疗的药物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另一组为对照组,进行疾病治疗的药物为头孢他啶;全部患者均通过静脉滴注的方式用药。观察不同用药方案下所造成的两组治疗结果的差异。结果:疗程结束后,研究组达到治愈和好转标准的患者数量之和相对较高,而仅有少数患者被判定为治疗无效,除去这些无效患者所占比例,计算得到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被判定为治愈和好转的患者数量之和远较研究组少,该组经治疗无效的较多,除去这些无效患者占比,计算得出总有效率为76.67%;显然,研究组总体疗效佳,两组总有效率数据对比符合P<0.05的标准,判断为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尽管两组中均有发生不良反应的病例,但经计算,研究组总体发生率更低,和对照组数据对比符合P<0.05的标准。结论:临床在进行各种炎性疾病治疗时,采用西药药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相比于头孢他啶能够更有效地消除患者的炎症,且相对来讲,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所带来的不良反应更少,因而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头孢他啶 效果 不良反应
下载PDF
院感监控护士设立前后医院感染发生率及管理质量的变化观察
10
作者 陈伟 周红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3期245-248,共4页
分析院感监控护士设立前后医院感染发生率及管理质量的变化观察,从而为临床相关研究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选取青岛市即墨区北安卫生院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的医生与护理人员作为观察对象,样本总量为25例。该院于2021年1月起,设立... 分析院感监控护士设立前后医院感染发生率及管理质量的变化观察,从而为临床相关研究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选取青岛市即墨区北安卫生院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的医生与护理人员作为观察对象,样本总量为25例。该院于2021年1月起,设立院感监控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并应用上岗,以时间作为观察点(2020年1-12月设立前、2021年1-12月设立后),观察设立前后医生与护理人员在相关指标中的差异,并于每个时间段各随机抽选20例患者,对其在院感监控护理人员设立前后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设立后,医护人员的感染知识知晓率(100.00%)、医疗废弃物处理等5项管理质量评分[(96.96±2.54)分、(96.31±2.28)分、(95.48±3.76)分、(96.07±2.13)分、(96.85±3.02 )分]及满意度(100.00%)均较设立前显著提升,医院的感染发生率(5.00%)显著降低(P<0.05)。结论:院感监控护理人员的设立,大大提高了医生于护理人员对于感染知识的知晓率、医疗废弃物处理等5项管理质量评分、患者的满意度,进而有效降低了医院感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感监控护士 医院感染 管理质量 应用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