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6—2011年我科烧伤病人主要菌群分布及耐药情况调查 被引量:5
1
作者 靳方方 徐国士 +1 位作者 朱志军 王野 《齐鲁医学杂志》 2012年第2期155-157,160,共4页
目的了解我科近5年住院病人感染的几种主要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其药物敏感情况,为烧伤科抗感染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1年我科133例住院病人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WalkAway-96全自动微生物细菌鉴... 目的了解我科近5年住院病人感染的几种主要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其药物敏感情况,为烧伤科抗感染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1年我科133例住院病人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WalkAway-96全自动微生物细菌鉴定仪。结果 133例住院病人送检的标本中分离出308株细菌,其主要流行病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23.05%)、金黄色葡萄球菌(21.43%)、鲍曼不动杆菌(11.04%)、嗜麦芽黄单胞菌(4.87%)、阴沟肠杆菌(4.87%)、肺炎克雷伯菌(4.22%)。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占90.91%,其较为敏感的药物为氯霉素、复方新诺明及四环素,未发现对糖肽类药物的耐药菌株;铜绿假单胞菌及嗜麦芽黄单胞菌仅对碳氢酶烯类药物保留较高的敏感率,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严重;阴沟肠杆菌及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超半数,敏感率最高的药物是美罗培南(100.00%),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在60%~80%之间;肺炎克雷伯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尚保留一定的敏感性(66.67%),阴沟肠杆菌对罗米沙星的敏感率为90.00%。结论烧伤病房细菌耐药严重,必须提高标本送检率,为临床抗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细菌感染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下载PDF
切削痂植皮术联合纳米银敷料在面部深度烧伤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2
作者 刘虎 柯家祥 +1 位作者 边曦 朱志军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8年第6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切削痂植皮术联合纳米银敷料在面部深度烧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笔者医院烧伤外科收治的面部深Ⅱ度、Ⅲ度烧伤患者84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2例。实验组切削痂植皮术后应用纳米银敷料覆盖创面,对照... 目的:探讨切削痂植皮术联合纳米银敷料在面部深度烧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笔者医院烧伤外科收治的面部深Ⅱ度、Ⅲ度烧伤患者84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2例。实验组切削痂植皮术后应用纳米银敷料覆盖创面,对照组应用传统无菌凡士林敷料覆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创面愈合时间、发热持续时间、术后VAS疼痛评分及第7、14天创面病原菌感染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创面愈合时间、发热持续时间及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14天实验组感染例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削痂植皮术后联合应用纳米银敷料治疗面部深度烧伤创面,可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感染率,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敷料 深度烧伤 切削痂植皮术 治疗效果 安全性
下载PDF
刃厚头皮皮片移植联合弹力套压迫治疗特重度烧伤患者手背部深度烧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袁家德 姜杰 +5 位作者 赵静 边曦 刘虎 柯家祥 朱志军 李宁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特重度烧伤患者在身体无法提供大片中厚皮片或全厚皮片时用刃厚头皮皮片移植联合弹力套压迫治疗手背部深度烧伤的疗效。方法:选择近8年笔者科室收治的6例特重度烧伤伴手背部深度烧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烧伤面积均大于80%,... 目的:探讨特重度烧伤患者在身体无法提供大片中厚皮片或全厚皮片时用刃厚头皮皮片移植联合弹力套压迫治疗手背部深度烧伤的疗效。方法:选择近8年笔者科室收治的6例特重度烧伤伴手背部深度烧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烧伤面积均大于80%,采用早期切削痂移植刃厚头皮并在植皮成活后尽早戴弹力套压迫术区或全手部,术后随访3~32个月,观察患者手部疗效。结果:6例患者中1例患者手部因削痂后基底血供较差导致植皮成活率较低,待创面肉芽组织生长再次植皮治疗后创面愈合,创面瘢痕增生较明显;其他5例患者手部均植皮成活良好,瘢痕增生不明显,远期随诊手功能无明显障碍。结论:对于身体无法提供大片中厚或全厚皮片的特重度烧伤患者,早期使用刃厚头皮皮片移植联合弹力套压迫治疗手背部深度烧伤,是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取得良好的远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刃厚头皮皮片 弹力套压迫 特重度烧伤 手背部深度烧伤 移植
下载PDF
超前镇痛模式在烧伤操作性疼痛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郑鹃 边曦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9期1168-1170,共3页
目的探讨超前镇痛模式对于烧伤操作性疼痛及创面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根据自愿与知情同意的原则,将2014年1—12月收治的符合标准的患者分为实验组(51人次)和对照组(65人次),实验组根据疼痛评分,在换药前15~60分钟使用镇痛药物,比较... 目的探讨超前镇痛模式对于烧伤操作性疼痛及创面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根据自愿与知情同意的原则,将2014年1—12月收治的符合标准的患者分为实验组(51人次)和对照组(65人次),实验组根据疼痛评分,在换药前15~60分钟使用镇痛药物,比较两组患者换药前后的疼痛评分、睡眠时间和创面的愈合时间。结果实施超前镇痛模式的患者在换药后的疼痛评分、睡眠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前镇痛可有效缓解烧伤操作性疼痛,促进创面的愈合,未见成瘾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前镇痛 烧伤 操作性疼痛
下载PDF
严重烧伤病人导管败血症的临床调查 被引量:1
5
作者 袁家德 徐国士 +1 位作者 邱明昕 许庆建 《齐鲁医学杂志》 2001年第2期131-131,共1页
关键词 烧伤 导管治疗 败血症 并发症
下载PDF
纳米银敷料在修复Ⅱ度烧伤创面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刘虎 王野 边曦 《中国医疗美容》 2016年第2期35-37,共3页
目的对纳米银敷料在修复Ⅱ度烧伤创面的应用效果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64例住院Ⅱ度烧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下由临床医师采取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2例。试验组... 目的对纳米银敷料在修复Ⅱ度烧伤创面的应用效果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64例住院Ⅱ度烧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下由临床医师采取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2例。试验组患者采用英国施乐辉公司生产的纳米银创伤贴进行创面修复,对照组患者采用生物敷料A进行创面修复。对比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情况、不同时间点愈合率情况、不同时间创面细菌检测率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不同时间点创面愈合率、不同时间点创面细菌检测率等均不具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材料消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Ⅱ度烧伤患者采用纳米银敷料进行创面修复,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创面的愈合,有效控制感染情况的发生,并且治疗费用比较低,具有广泛应用的价值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敷料 Ⅱ度烧伤 创面修复
下载PDF
三乙醇胺乳膏早期治疗烧伤病人的效果 被引量:7
7
作者 王建华 徐国士 +1 位作者 王野 朱志军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141-142,145,共3页
目的观察三乙醇胺乳膏早期治疗烧伤病人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住院的烧伤病人46例62处创面,其中以浅Ⅱ度烧伤为主的病人25例,以深Ⅱ度烧伤为主的病人21例,两组分别采用三乙醇胺乳膏、凡士林油纱和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bFGF... 目的观察三乙醇胺乳膏早期治疗烧伤病人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住院的烧伤病人46例62处创面,其中以浅Ⅱ度烧伤为主的病人25例,以深Ⅱ度烧伤为主的病人21例,两组分别采用三乙醇胺乳膏、凡士林油纱和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bFGF)进行治疗,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结果三乙醇胺治疗组与凡士林油沙对照组相比,能明显缩短以浅Ⅱ度烧伤为主病人的创面愈合时间(F=12.31,q=5.24,P<0.01),但与rh-bFGF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别(P>0.05);三乙醇胺治疗组与凡士林油沙对照组及rh-bFGF对照组相比能明显缩短以深Ⅱ度烧伤为主病人的创面愈合时间(F=25.48,q=7.31、3.52,P<0.05)。结论三乙醇胺乳膏早期能加速烧伤创面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三乙醇胺乳膏 伤口愈合
下载PDF
牛羊膜联合应用rb-bFGF对Ⅱ度烧伤创面的疗效 被引量:4
8
作者 郭华 徐国士 +2 位作者 刘贝贝 朱志军 柯家祥 《齐鲁医学杂志》 2010年第4期338-340,共3页
目的观察牛羊膜覆盖烧伤创面联合应用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对烧伤创面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以Ⅱ度烧伤创面为主的中小面积热力烧伤病人43例,试验创面面积为1%~2%。将每例病人相同性质的创面等分为3份,分别应用有孔牛... 目的观察牛羊膜覆盖烧伤创面联合应用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对烧伤创面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以Ⅱ度烧伤创面为主的中小面积热力烧伤病人43例,试验创面面积为1%~2%。将每例病人相同性质的创面等分为3份,分别应用有孔牛羊膜(治疗组)、牛羊膜(对照组1)、凡士林油纱布(对照组2)覆盖烧伤创面,3组均联合应用rb-bFGF。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1和对照组2相比,以深Ⅱ度烧伤创面为主的病人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F=25.36,q=7.25、3.46,P<0.01);在治疗以浅Ⅱ度烧伤创面为主的病人过程中,治疗组与对照组2相比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F=12.29,q=5.21,P<0.01),而与对照组1相比没有明显差别(q=2.60,P>0.05)。结论有孔牛羊膜覆盖烧伤创面及联合应用rb-bFGF能加速烧伤创面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膜 生物敷料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烧伤 治疗结果
下载PDF
银离子凝胶联合康复护理对手部深度烧伤术后患者创面愈合的影响
9
作者 任胜男 赵启彧 +2 位作者 郑鹃 高坤范 高胜男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12期184-186,共3页
目的:分析银离子凝胶联合康复护理对手部深度烧伤术后患者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2年9月在笔者医院行早期切削痂植皮术的104例手部深度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 目的:分析银离子凝胶联合康复护理对手部深度烧伤术后患者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2年9月在笔者医院行早期切削痂植皮术的104例手部深度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敷料贴敷联合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银离子凝胶外敷联合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瘢痕[温哥华瘢痕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手部功能[密歇根手部功能量表(Michigan hand outcomes questionnaire,MHQ)]、疼痛情况[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VSS、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MHQ评分高于对照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部深度烧伤术后患者采用银离子凝胶联合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创面愈合效果,加快患者手部功能恢复,减少创面瘢痕形成,并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离子凝胶 康复护理 手部 深度烧伤 创面愈合 影响
下载PDF
青岛某医院住院烧伤患儿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边曦 朱志军 王野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15-418,共4页
目的了解笔者单位住院烧伤患儿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烧伤患儿预防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笔者单位2001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384例、2011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96例O~12岁住院烧伤患儿的病历资料,对烧伤患儿占同期烧伤住院... 目的了解笔者单位住院烧伤患儿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烧伤患儿预防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笔者单位2001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384例、2011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96例O~12岁住院烧伤患儿的病历资料,对烧伤患儿占同期烧伤住院患者总数的百分比、年龄、致伤原因、性别、致伤月份、居住地、急救措施符合医学常规情况、伤后入院时间、烧伤严重程度以及手术情况等进行分析。对数据进行Mann—WhitneyU检验、X2检验。结果2001年1月-2005年12月、2011年1月-2015年12月烧伤患儿占同期烧伤住院患者总数的百分比分别为23.6%(384/1626)、25.4%(596/23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653,P〉0.05)。2011年1月--2015年12月烧伤患儿的年龄为1.0(1.0,2.0)岁,明显小于2001年1月-2005年12月烧伤患儿的1.0(1.0,3.0)岁(Z=-3.257,P〈0.01)。2011年1月-2015年12月热液烫伤、电击伤患儿年龄显著小于2001年1月-2005年12月(z值分别为-4.248、-2.040,P〈0.05或P〈0.01)。2011年1月-2015年12月火焰烧伤患儿的年龄较2001年1月一2005年12月有所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852,P〉0.05)。2个时间段患儿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74,P〉0.05)。2个时间段患儿烧伤均多发生于春季,2个时间段患儿烧伤发生季节相似(X2=1.177,P〉0.05)。2个时间段烧伤患儿居住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513,P〈0.01)。2011年1月-2015年12月伤后急救措施符合医学常规、伤后6h内入院烧伤患儿显著多于2001年1月-2005年12月(X2值分别为7.434、43.961,P值均小于0.01)。2个时间段患儿烧伤严重程度以中度为主,2个时间段患儿烧伤严重程度、手术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731和1.583,P值均大于0.05)。结论儿童烧伤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应在农村地区大力普及儿童尤其是年龄较小儿童的烧伤防治知识,宣传规范的儿童烧伤急救措施并倡导烧伤后6h内入院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儿童 住院 流行病学研究
原文传递
多个皮肤扩张器包绕式埋置修复颈胸部瘢痕畸形 被引量:3
11
作者 朱志军 郑鹃 +1 位作者 王野 柯家祥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7年第5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利用多个皮肤扩张器包绕式埋置修复颈胸部瘢痕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28例患者,根据颈胸部瘢痕周围正常皮肤面积及形状,埋置不同容量的多个扩张器,共72枚,定期注水扩张,掌握好扩张速度,扩张期2~4个月,超量扩张不超过扩张器... 目的:探讨利用多个皮肤扩张器包绕式埋置修复颈胸部瘢痕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28例患者,根据颈胸部瘢痕周围正常皮肤面积及形状,埋置不同容量的多个扩张器,共72枚,定期注水扩张,掌握好扩张速度,扩张期2~4个月,超量扩张不超过扩张器容量的2.2倍;当达到每8~10ml注水量对应1cm^2瘢痕的比例时停止注水,7~14d后行二期手术,纤维包膜适当处理后,扩张皮瓣交错转移修复瘢痕。结果:本组除1例因对扩张器过敏,改为其他术式,其余均完成二期手术,皮瓣血运良好,外观改善明显。结论:多个皮肤扩张器包绕式埋置修复颈胸部瘢痕畸形,在注重细节基础上,均可完成手术预期目的,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扩张器 皮肤扩张术 包绕 颈胸部瘢痕 修复
下载PDF
隆乳术局麻方法改进 被引量:3
12
作者 朱志军 许庆建 徐国士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1年第5期421-421,共1页
关键词 隆乳术 局部麻醉 手术经路 分次浸润麻醉 剥离层面内肿胀麻醉
下载PDF
病变区域刃厚皮片联合头皮刃厚皮片移植修复大面积顽固性Ⅲ期化脓性汗腺炎切除后创面 被引量:1
13
作者 袁家德 朱志军 +2 位作者 边曦 刘虎 李宁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0年第5期73-75,共3页
目的:评估利用病变区域有活力的上皮组织,回植修复化脓性汗腺炎病变组织切除后大面积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笔者科室2002年1月-2019年3月的7例顽固性Ⅲ期化脓性汗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滚轴刀削取病变区较完整的表皮及真皮浅层... 目的:评估利用病变区域有活力的上皮组织,回植修复化脓性汗腺炎病变组织切除后大面积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笔者科室2002年1月-2019年3月的7例顽固性Ⅲ期化脓性汗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滚轴刀削取病变区较完整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皮片,清洗干净后回植到病变切除后的创面上,剩余创面以头皮刃厚皮片覆盖,加压包扎,创面规律换药,观察皮片成活情况。结果:本组共7例患者,创面植皮成活率高,创面经规律换药治疗后愈合良好。结论:利用病变区域刃厚皮片回植治疗顽固性化脓性汗腺炎切除后创面,减少了正常皮肤供皮区取皮量,可以一次性切除较大面积病变组织,有利于缩短治疗大面积顽固性化脓性汗腺炎的疗程,减少手术次数,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性汗腺炎 刃厚皮片 回植 缺损修复
下载PDF
游离肌瓣移植联合植皮术修复四肢外伤性缺损患者的临床护理 被引量:2
14
作者 高华 商晓芬 蔺媛媛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8年第5期141-144,共4页
目的:研究游离肌瓣移植联合植皮术修复四肢外伤性缺损患者的临床护理路径。方法:纳入笔者医院接受游离肌瓣移植联合植皮术修复四肢外伤性缺损患者176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实施针对性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取常... 目的:研究游离肌瓣移植联合植皮术修复四肢外伤性缺损患者的临床护理路径。方法:纳入笔者医院接受游离肌瓣移植联合植皮术修复四肢外伤性缺损患者176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实施针对性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路径。观察两组患者的肌瓣成活情况、创面复原时间、疼痛程度、住院时间、肌力水平与运动功能积分(Fugl-Meyer,FMA)数据。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创口复原时间、疼痛程度与皮瓣成活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肌力水平与FM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游离肌瓣移植联合植皮术修复四肢外伤性缺损患者采取针对性临床护理路径能够优化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肌瓣移植 植皮术 四肢外伤性缺损 临床护理路径
下载PDF
扩张后超薄皮瓣在面颈部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5
作者 周翔 罗锦辉 +1 位作者 胡志奇 谭慈珍 《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1999年第2期67-68,共2页
探讨面颈部软组织缺损修复后不再发生挛缩,减少臃肿,保持色泽和谐。利用扩张器置于颈、上胸部真皮下血管网下进行皮肤扩张后修复面颈部缺损。结果临床完成9例,效果满意。用扩张后超薄皮瓣修复面颈部软组织缺损是较好的方法之一。
关键词 扩张 超薄皮瓣 组织缺损 面颈部 应用
下载PDF
肢体热压伤48例治疗分析
16
作者 朱志军 徐国士 许庆建 《齐鲁医学杂志》 2001年第4期316-316,共1页
关键词 肢体热压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综合治疗反常性痤疮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吕亚 朱志军 +1 位作者 曲才杰 毕健平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81-185,共5页
报告综合治疗HurleyⅢ级反常性痤疮1例。患者男,20岁。因头面部、躯干及会阴部出现丘疹、脓疱、结节及囊肿2年就诊。皮肤科检查:头部、面部、胸部及背部可见散在分布的绿豆大褐色色素沉着;腰骶部、双臀部、腹股沟及右侧阴囊可见散在分... 报告综合治疗HurleyⅢ级反常性痤疮1例。患者男,20岁。因头面部、躯干及会阴部出现丘疹、脓疱、结节及囊肿2年就诊。皮肤科检查:头部、面部、胸部及背部可见散在分布的绿豆大褐色色素沉着;腰骶部、双臀部、腹股沟及右侧阴囊可见散在分布花生米大的红色结节、囊肿、脓肿及溃疡,部分融合成片,伴有窦道形成,溃疡面可见脓、血性分泌物。诊断:HurleyⅢ级反常性痤疮。患者经过长时间内科治疗及外科换药,病情控制不佳,并出现低蛋白血症及中度贫血,后经外科行皮肤和皮下坏死组织切除清创术联合局部皮瓣移植术及窦道切除术,取得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常性痤疮 清创 植皮
下载PDF
严重烧伤或伴吸入性损伤患者抗休克复苏补液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5
18
作者 徐朝晖 徐国士 +2 位作者 张艳敏 朱静 董贝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3期19-22,334,共4页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或伴吸入性损伤患者抗休克复苏补液问题。方法收集在2002年至2009年收治的严重烧伤或伴吸入性损伤患者63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6例,女性17例,年龄15~73(35.08±13.23)岁,烧伤总面积50%~100%(71.56±15.19)%...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或伴吸入性损伤患者抗休克复苏补液问题。方法收集在2002年至2009年收治的严重烧伤或伴吸入性损伤患者63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6例,女性17例,年龄15~73(35.08±13.23)岁,烧伤总面积50%~100%(71.56±15.19)%,Ⅲ度烧伤面积0~98%(23.05±25.47)%,单纯烧伤患者52例,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11例。依据患者是否合并吸入性损伤分为单纯烧伤组与吸入性损伤组。统计烧伤后第1个24h前8h、后16h以及第2个24h的呼吸、心率、尿量、血氧饱和度(SaO2)及晶体、胶体和水分补液量。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两组不同时段统计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烧伤后的第1个24h前8h、后16h及第2个24h内,单纯烧伤组与吸入性损伤组的补液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吸入性损伤组心率高于单纯烧伤组11~17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0、-3.31、-2.10,P均﹤0.05)。结论单纯烧伤与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抗休克复苏补液量并无不同,对于合并吸入性损伤的患者,抗休克复苏不应刻意提高补液量;对于合并吸入性损伤的严重烧伤患者,抗休克复苏时心率的监测标准是否可以适当提高值得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烧伤 吸入性损伤 休克期 液体复苏
原文传递
特重度烧伤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野 朱志军 边曦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10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特重度烧伤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早期防治ARF提供依据。方法分析我科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特重度烧伤362例烧伤后开始接受液体复苏治疗的时间和方法,并结合测定的生化指标,分... 目的探讨特重度烧伤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早期防治ARF提供依据。方法分析我科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特重度烧伤362例烧伤后开始接受液体复苏治疗的时间和方法,并结合测定的生化指标,分析特重度烧伤与ARF的相关性。结果 362例特重度烧伤中有27例并发ARF,烧伤面积>90%组ARF发生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烧伤面积>70%组,伤后2 h以后开始接受液体复苏治疗组发生ARF明显高于伤后2 h以内开始治疗组(P<0.05)。发生ARF者,血尿素氮(BUN)在伤后14 d明显高于无ARF者(P<0.05),血肌酐(Scr)在伤后7 d明显高于无ARF者(P<0.05),胱抑素C(CysC)在伤后2 d明显高于无ARF者(P<0.05)。结论烧伤面积和伤后液体复苏开始治疗时间均与烧伤并发ARF呈正相关,发生ARF时患者BUN、Scr、CysC均明显升高,CysC测定可能成为早期检测ARF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肾功能衰竭 补液疗法 胱抑素C
原文传递
烧伤患者右髂股动脉搭桥后感染致人造血管栓塞一例
20
作者 王野 袁家德 +2 位作者 冯恒超 刘虎 边曦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9-50,共2页
患者男,44岁,液化气火焰烧伤全身后1 h入院,诊断:(1)烧伤总面积90%TBSA,其中浅Ⅱ度80%TBSA、深Ⅱ度2%TBSA、Ⅲ度8%TBSA。(2)2型糖尿病。患者入烧伤整形科前曾在本院急诊科经右侧腹股沟正常皮肤处抽取右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检查... 患者男,44岁,液化气火焰烧伤全身后1 h入院,诊断:(1)烧伤总面积90%TBSA,其中浅Ⅱ度80%TBSA、深Ⅱ度2%TBSA、Ⅲ度8%TBSA。(2)2型糖尿病。患者入烧伤整形科前曾在本院急诊科经右侧腹股沟正常皮肤处抽取右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检查,同时在该处行右侧股静脉穿刺置管(进管长度17 cm)。患者入院后经抗休克、抗感染、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平稳度过休克期。入院1周后拔除静脉导管,导管附着物细菌培养结果为抗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烧伤创面行包扎治疗,1 d或2 d换药1次。伤后14 d,患者80%TBSA创面愈合,但右股静脉穿刺部位出现红肿伴疼痛,体温升高。局部给予50 g/L硫酸镁湿敷,全身应用抗生素,效果不佳,连续3次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为MRSA。伤后21 d,局部疼痛明显,有波动感,给予局部切开引流,引出暗红色液体约15 mL(细菌培养结果为MR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患者 抗感染 股动脉搭桥 血管栓塞 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股静脉穿刺置管 人造 培养结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