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34a基于AKT/mTOR通路对骨关节炎大鼠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1
作者 周伦 丁源 吕洲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年第21期2990-2994,共5页
目的探究微小核糖核酸-34a(microRNA-34A,miR-34a)基于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对骨关节炎大鼠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研究时间为2020年2月至2021年5月,选取43只6~9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作前瞻性研究,其中随机选... 目的探究微小核糖核酸-34a(microRNA-34A,miR-34a)基于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对骨关节炎大鼠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研究时间为2020年2月至2021年5月,选取43只6~9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作前瞻性研究,其中随机选取10只分为空白组,剩余33只建立骨关节炎模型。成功建模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上调miR-34a组、沉默miR-34a组,各10只。观察病理组织,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RT-PCR)法检测miR-34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IL-4、IL-10,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磷酸化蛋白激酶B(phosphorylated protein kinase B,pAKT)、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hosphorylated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pmTOR)表达。其中多组间比较行F检验,两组间比较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空白组、模型组、上调miR-34a组、沉默miR-34a组的miR-34a表达分别为(0.94±0.08)、(2.39±0.26)、(2.12±0.23)、(1.54±0.17),Makin评分分别为(0.35±0.05)、(4.13±0.19)、(3.02±0.16)、(1.15±0.09)分,IL-1β分别为(3.68±0.37)、(7.51±1.23)、(5.72±0.95)、(4.63±0.72)ng/L,TNF-α分别为(37.45±4.85)、(62.05±7.49)、(56.26±6.25)、(43.85±5.10)ng/L,IL-4分别为(115.75±16.81)、(50.43±9.42)、(75.82±11.94)、(93.85±13.86)pg/ml,IL-10分别为(106.49±17.51)、(60.85±10.23)、(76.81±13.07)、(91.05±15.02)pg/ml,pAKT分别为(1.00±0.01)、(1.95±0.29)、(1.71±0.26)、(1.71±0.26),pmTOR分别为(1.00±0.01)、(1.89±0.24)、(1.56±0.25)、(1.25±0.15)。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上调miR-34a组、沉默miR-34a组的miR-34a表达、Makin评分、IL-1β、TNF-α、pAKT、pmTOR较高,IL-4、IL-10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P值分别为25.290/0.001、91.260/0.001、14.144/0.001、13.077/0.001、15.525/0.001、17.580/0.001、16.080/0.001、10.676/0.001);与模型组相比,上调miR-34a组、沉默miR-34a组miR-34a表达、Makin评分、IL-1β、TNF-α、pAKT、pmTOR较低,IL-4、IL-10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沉默miR-34a组与上调miR-34a组相比,沉默miR-34a组miR-34a表达、Makin评分、IL-1β、TNF-α、pAKT、pmTOR较低,IL-4、IL-10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沉默miR-34a对骨关节炎大鼠有干预作用,减少大鼠出现炎性反应,降低Makin评分,其作用机制与AKT/mTOR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核糖核酸-34a 蛋白激酶B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骨关节炎
下载PDF
肘关节镜术后失败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3
2
作者 马振华 李云 +1 位作者 徐迈 刘玉新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7年第3期197-200,共4页
目的分析肘关节镜二次手术病例初次手术失败原因,总结翻修手术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我科自2010年2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2例肘关节镜术后失败的病例,通过术前检查及术中关节镜下所见分析首次手术失败原因,记录术中处理措施及术后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肘关节镜二次手术病例初次手术失败原因,总结翻修手术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我科自2010年2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2例肘关节镜术后失败的病例,通过术前检查及术中关节镜下所见分析首次手术失败原因,记录术中处理措施及术后临床疗效。手术操作流程采用北医三院程序及崔国庆的7分区法。结果首次手术失败原因如下:7例骨关节炎病人骨赘清理不彻底;4例类风湿性关节患者滑膜切除不充分;1例滑膜软骨瘤病人软骨瘤没有清理干净。术后肘关节屈伸活动范围较术前有显著性提高。肘关节Mayo评分从术前(53.8±14.9)分提高到末次随访的(96.3±6.8)分(P<0.05);VAS评分从术前(4.9±1.4)分改善到术后12月随访时的(0.3±0.5)分(P<0.05)。所有患者对手术效果均主观满意。结论初次肘关节镜手术失败原因主要由于关节腔内病变清理不彻底,二次手术困难较大。术前详细及完善的检查,术中按序不留遗漏的检查及操作,是肘关节镜翻修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关节 关节镜检查 二次手术
下载PDF
麻醉方式对合并脑卒中后遗症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8
3
作者 安振齐 金沧海 +1 位作者 金旭峰 劳克诚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9年第9期919-922,共4页
老年脑卒中后遗症病人因运动不协调、合并认知或定向障碍、骨质疏松等原因,容易发生跌倒而导致髋部骨折,以股骨粗隆间骨折较多见。此类病人一般主张积极的手术治疗,选择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可以减少发生术后谵妄、再发脑卒中、深静脉血... 老年脑卒中后遗症病人因运动不协调、合并认知或定向障碍、骨质疏松等原因,容易发生跌倒而导致髋部骨折,以股骨粗隆间骨折较多见。此类病人一般主张积极的手术治疗,选择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可以减少发生术后谵妄、再发脑卒中、深静脉血栓、硬膜外血肿、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本研究对我院已接受手术治疗的合并脑卒中后遗症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进而评估不同麻醉方式与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性,为临床医师选择正确的麻醉方式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脑卒中后遗症 术后并发症 麻醉方式 骨折病人 老年 手术治疗 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循证护理干预对行桥式皮瓣移植术手外伤患者皮瓣成活率及手部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凯 李芙蓉 张新颜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0年第12期169-173,共5页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对行桥式皮瓣移植术的手外伤患者皮瓣成活率及手部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以2017年3月-2019年3月笔者医院行桥式皮瓣移植术的52例手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常规组(26例)和研究组(26例)。其中常规组...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对行桥式皮瓣移植术的手外伤患者皮瓣成活率及手部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以2017年3月-2019年3月笔者医院行桥式皮瓣移植术的52例手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常规组(26例)和研究组(26例)。其中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循证护理干预,两组均连续护理4周。比较两组护理后的皮瓣成活率及血管危象发生率、断蒂时间、手部功能恢复优良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皮瓣成活率为100.0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6.92%,动脉血管危象发生率为3.85%,显著低于常规组的30.7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断蒂时间显著短于常规组,断蒂后手部功能恢复优良时间<3d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部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6.15%,高于常规组的6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行桥式皮瓣移植术的手外伤患者的皮瓣成活率,降低血管危象发生率,并能显著缩短功能恢复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桥式皮瓣移植术 手外伤 功能恢复时间 皮瓣成活率 血管危象
下载PDF
SuperPATH入路与传统后外侧入路全髋置换术后早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18
5
作者 李志 吴子新 +2 位作者 张云峰 侯增涛 郭传友 《实用骨科杂志》 2019年第3期266-270,共5页
目的通过对经皮穿刺辅助、保留关节囊的全髋关节置换术(supercapsular percutaneously-assisted total hip,SuperPATH)微创入路与传统后外侧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疗效的比较,分析SuperPATH微创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优势及... 目的通过对经皮穿刺辅助、保留关节囊的全髋关节置换术(supercapsular percutaneously-assisted total hip,SuperPATH)微创入路与传统后外侧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疗效的比较,分析SuperPATH微创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优势及其在未来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9月,因股骨头坏死在青岛市市立医院骨关节科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5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SuperPATH微创入路(SuperPATH组)与传统后外侧入路(传统后外组),两组各28例,记录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假体下沉高度及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术后2年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使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SuperPATH组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1个月内的VAS评分、3个月内及1年后的Harris评分与传统后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疗效均明显优于传统后外组。在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假体下沉高度、1个月后VAS评分、3个月至1年的Harris评分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uperPATH微创入路是经标准后外侧入路改良而来,有手术切口小、出血量少、术后疼痛轻、术后并发症率低、术后康复快、患者满意度高等优势,进一步降低了组织损伤,在临床工作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erPATH 后外侧入路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胶原贴敷料在激光治疗痤疮瘢痕后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李芙蓉 刘晓雪 王凯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0年第11期157-160,共4页
目的:探究胶原贴敷料应用于激光治疗痤疮瘢痕后的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在笔者医院就诊的156例痤疮瘢痕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78例)和创福康胶原贴组(78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并辅以CO2点阵激光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给予... 目的:探究胶原贴敷料应用于激光治疗痤疮瘢痕后的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在笔者医院就诊的156例痤疮瘢痕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78例)和创福康胶原贴组(78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并辅以CO2点阵激光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给予围术期常规护理,创福康胶原贴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创福康胶原贴敷料进行干预性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的疗效、治疗效果、护理后瘢痕、焦虑和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创福康胶原贴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15%(75/78),常规组为84.62%(66/78),创福康胶原贴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创福康胶原贴组与常规组比较,治疗费用低、住院时间短,同时VAS疼痛评分较低,总体满意度评分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痤疮瘢痕权重评分和SAS评分均降低,且创福康胶原贴组低于常规组;但QOL评分均升高,且创福康胶原贴组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福康胶原贴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13%(4/78),显著低于常规组的15.38%(1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痤疮瘢痕患者激光术后护理中应用创福康胶原贴敷料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淡化瘢痕,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产生,值得临床加以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福康胶原贴 痤疮瘢痕 激光 常规护理 焦虑 生活质量 并发症
下载PDF
改良Z形截骨术联合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陈旧性腓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 被引量:2
7
作者 劳克诚 金沧海 +3 位作者 鞠峰 安振齐 金旭峰 胡光亮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9年第6期644-646,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Z形截骨术联合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陈旧性腓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3-2015-01采用改良Z形截骨术联合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11例陈旧性腓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常规完成腓骨远端Z形截骨后... 目的探讨改良Z形截骨术联合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陈旧性腓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3-2015-01采用改良Z形截骨术联合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11例陈旧性腓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常规完成腓骨远端Z形截骨后,将截骨形成的外侧臂外旋,于其内侧面与腓骨纵轴45°斜行截骨,腓骨延长及去外旋畸形后,腓骨外侧放置锁定解剖钢板固定。结果1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8.3(9~28)个月。术后踝穴位X线片显示11例踝关节力线得到矫正,腓骨延长4~8 mm,腓骨截骨端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平均12.4(12~16)周。术后踝关节活动度较术前无明显改善。末次随访时AOFAS功能评分为(83.4±2.2)分,优6例,良3例,可1例,差1例。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为(3.0±2.3)分,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改良Z形截骨术更有效地去旋转矫正陈旧性腓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操作简便,恢复了正常的踝穴,增加了踝关节稳定性,并且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陈旧性腓骨远端骨折 畸形愈合 改良 Z 形截骨术 解剖锁定钢板 内固定
原文传递
康复护理对下肢骨肿瘤微波灭活保肢术后患者疗效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李雁 薛慧 李云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8年第2期221-224,共4页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下肢骨肿瘤微波灭活保肢术后患者疗效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间青岛市市立医院收治的74例下肢骨肿瘤患者,采用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康复护理模式,对...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下肢骨肿瘤微波灭活保肢术后患者疗效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间青岛市市立医院收治的74例下肢骨肿瘤患者,采用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康复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后的肢体功能、并发症发生率和生存率。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VAS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各时间段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存率和肢体功能优良率分别为89.2%和94.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9%和78.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可有效提高微波灭活保肢手术治疗下肢骨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疼痛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肢体功能的恢复产生积极影响,宜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灭活保肢手术 下肢骨肿瘤 康复护理 VAS评分
原文传递
经内踝截骨胫骨骨膜移植治疗内侧距骨顶骨囊肿 被引量:3
9
作者 安振齐 金沧海 +1 位作者 金旭峰 劳克诚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8年第12期1329-1331,共3页
目的探讨经内踝截骨胫骨骨膜移植治疗内侧距骨顶骨囊肿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1—2017-01经内踝截骨胫骨骨膜移植治疗的25例内侧距骨顶骨囊肿。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AOFAS评分,末次随访时进行患者... 目的探讨经内踝截骨胫骨骨膜移植治疗内侧距骨顶骨囊肿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1—2017-01经内踝截骨胫骨骨膜移植治疗的25例内侧距骨顶骨囊肿。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AOFAS评分,末次随访时进行患者主观满意度评价。结果 2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6(18~37)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主观满意度评价:15例非常满意,8例满意,2例尚可。末次随访时踝关节X线片显示内侧距骨顶骨囊肿消失,踝关节间隙正常,截骨端愈合;MRI显示带骨膜胫骨充分填充于原距骨囊肿区。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为(0.9±0.9)分,较术前(5.3±1.3)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485,P <0.001)。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为(91.1±4.6)分,较术前(50.7±7.3)分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682,P <0.001)。结论经内踝截骨胫骨骨膜移植治疗内侧距骨顶骨囊肿可以有效减轻患者踝关节疼痛,改善踝关节功能,但其适应证较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侧距骨顶 骨囊肿 经内踝截骨 骨膜移植
原文传递
自体部分腓骨短肌腱双束重建手术治疗距腓前韧带损伤 被引量:3
10
作者 安振齐 金旭峰 +1 位作者 金沧海 劳克诚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0年第8期872-874,共3页
目的探讨自体部分腓骨短肌腱双束重建距腓前韧带的手术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纳入自2013-09—2016-12诊治的28例距腓前韧带损伤,其中2例Brostrom-Gould修复手术失败,1例合并外踝小骨片撕脱。在自体部分腓骨短肌腱单束重建的基础上设计... 目的探讨自体部分腓骨短肌腱双束重建距腓前韧带的手术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纳入自2013-09—2016-12诊治的28例距腓前韧带损伤,其中2例Brostrom-Gould修复手术失败,1例合并外踝小骨片撕脱。在自体部分腓骨短肌腱单束重建的基础上设计了双束重建距腓前韧带。结果2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46个月,平均38个月。末次随访时踝关节内翻应力试验及前抽屉试验阴性,X线片显示距骨倾斜角较术前明显改善,踝关节活动度未受限。末次随访时距骨倾斜角为(3.3±1.0)°,较术前(13.9±2.3)°明显降低;末次随访踝关节功能AOFAS评分为(91.3±5.1)分,较术前(49.7±6.5)分明显增加;末次随访疼痛VAS评分(1.8±1.0)分,较术前(6.6±1.7)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部分腓骨短肌腱双束重建手术治疗距腓前韧带损伤可提高踝关节稳定性,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腓前韧带损伤 腓骨短肌腱 双束重建 骨隧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