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影像学与疗效评价 被引量:4
1
作者 彭明 曹新峰 +1 位作者 彭国栋 马晓程 《疑难病杂志》 CAS 2011年第10期771-773,共3页
目的从影像学及临床疗效方面探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2000年10月—2009年12月应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23例,所有患者均行伤椎椎管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前路内固定术。随访平... 目的从影像学及临床疗效方面探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2000年10月—2009年12月应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23例,所有患者均行伤椎椎管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前路内固定术。随访平均18个月(6~36个月)分别测量患者术前、术后1周、末次随访时Cobb角及伤椎椎管的最短矢状径,计算各时段伤椎椎管侵占率,并进行神经功能评价,观察并发症。结果该组患者手术时间90~240(170±21)min,出血量300~1000(650±65)ml,术前、术后1周、未次随访时伤椎椎管侵占率分别为(38.2±12.7)%、(5.0±3.9)%、(5.4±4.1)%;Cobb角分别为(28.8±7.1)。、(5.2±2.7)。、(6.3±2.8)。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伤椎椎管侵占率、Cobb解与术前相比均有明显差异(P<0.05),而末次随访与术后1周无明显差异(P>0.05)。23例患者除ASIA分级为A级的2例无明显改善外,其余患者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恢复(2.0±1.1)级;术后1年植骨融合率100%。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一种有效、安全、微创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胸腰椎骨折 COBB角 椎管侵占率
下载PDF
经皮单侧与双侧椎弓根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的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曹新峰 彭国栋 +1 位作者 彭明 马晓程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1年第32期17-19,共3页
目的比较经皮单侧与双侧椎弓根入路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64例(68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单侧入路组(33例)与双侧入路组(31例)。比较两组手术前后... 目的比较经皮单侧与双侧椎弓根入路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64例(68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单侧入路组(33例)与双侧入路组(31例)。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Cobb角、手术时间方面的差异。结果术前、术后24h、术后3个月,单侧入路组VAS评分分别为(8.42±1.33)、(2.21±1.67)、(2.09±1.58)分,Cobb角分别为(31.24±9.12)°、(14.21±9.21)°、(14.43±9.36)°;双侧入路组VAS评分分别为(8.36±1.52)、(2.13±1.80)、(2.00±1.71)分,Cobb角分别为(30.84±8.77)°、(13.94±8.87)°、(14.07±9.87)°,两组患者术后24h及术后3个月VAS评分、Cobb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且两组同一时段VAS评分、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人路组和双侧入路组手术时间分别为(45.00±8.76)、(72.00±9.3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皮单侧椎弓根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与经皮双侧椎弓根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患者与术者接受的x线辐射小等优点,且可以达到和经皮双侧椎弓根人路椎体后凸成形术相似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COBB角 椎体后凸成形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