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癌介入栓塞术后并发症循证护理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张晶 王海宁 +1 位作者 王炜璐 谢小超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5期241-242,共2页
目的分析应用偱证护理在肝癌介入栓塞术后并发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70例肝癌介入栓塞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31)和观察组(n=39),对照组行常规的护理,观察组行偱证护理,对比两... 目的分析应用偱证护理在肝癌介入栓塞术后并发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70例肝癌介入栓塞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31)和观察组(n=39),对照组行常规的护理,观察组行偱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5.8%高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7.7%(P〈0.0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5.4±4.9)分,低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92.2±3.3)分,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6.920,P〈0.05)。结论应用偱证护理在肝癌介入栓塞术后有效的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了护患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偱证护理 肝癌介入栓塞术 并发症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1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勇 张影 吴力群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9年第10期839-840,共2页
1病例介绍患者,女,60岁,因查体发现肝占位性病变3月入院。入院查体:腹部柔软,无反跳痛及肌紧张,未触及异常肿物,Murphy征阴性,肝、脾及胆囊肋下未触及,无肝区叩痛。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生化、凝血时间及肿瘤标志物等检验结果均未见异... 1病例介绍患者,女,60岁,因查体发现肝占位性病变3月入院。入院查体:腹部柔软,无反跳痛及肌紧张,未触及异常肿物,Murphy征阴性,肝、脾及胆囊肋下未触及,无肝区叩痛。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生化、凝血时间及肿瘤标志物等检验结果均未见异常。影像学检查:腹部增强CT示肝左内叶实质内见囊性低密度影,囊壁轻度强化,范围约44.3 mm×46.1 mm。上腹部MR示肝左内叶见团块样稍长T1稍长T2信号,内见斑片样长T1长T2信号,大小约52 mm×49 mm。术中所见:肿块位于肝脏Ⅳ段,约5 cm×4 cm,质韧,切面呈淡黄色,部分区域呈囊性。病理诊断:神经内分泌肿瘤,G1级,核分裂像<2个/10HPF。免疫组化结果示:CKpan(+),CgA(+),Syn(+),CD56(+),CD34(血管+),Hepatocyte(-),Ki-67(+)约1%,CD99(+),CK7(-),CD31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肿瘤 肝脏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
下载PDF
嗜酸粒细胞增高在乳腺癌诊治中的临床意义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3
作者 李勇 张磊 +1 位作者 张影 陈耀坤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9年第12期990-992,共3页
探讨嗜酸粒细胞增高在乳腺癌患者诊治中的临床意义及其对预后评估中的影响和价值。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青岛大学附属中心医院住院确诊的乳腺癌患者60例,对照组为青岛大学附属中心医院体检中心的60例正常女性外周血中的嗜... 探讨嗜酸粒细胞增高在乳腺癌患者诊治中的临床意义及其对预后评估中的影响和价值。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青岛大学附属中心医院住院确诊的乳腺癌患者60例,对照组为青岛大学附属中心医院体检中心的60例正常女性外周血中的嗜酸性粒细胞水平。比较两组嗜酸性粒细胞表达水平,分析乳腺癌患者嗜酸性粒细胞水平与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是否相关。按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将乳腺癌患者分为增高组和正常组,进行3年随访。乳腺癌组嗜酸性粒细胞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且与临床分期、腋窝淋巴结状态、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无关;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组乳腺癌患者生存期明显长于嗜酸性粒细胞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与乳腺癌相关,水平较高的乳腺癌患者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嗜酸性粒细胞 预后
下载PDF
经皮微波消融与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 被引量:18
4
作者 侯立泳 高兴强 +2 位作者 王永 于永超 念丁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51-854,共4页
目的探究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MWA)与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139例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将139例NSCLC患者分为两组,MWA组(n=65)和胸腔镜组(n=74)。比... 目的探究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MWA)与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139例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将139例NSCLC患者分为两组,MWA组(n=65)和胸腔镜组(n=74)。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相关指标及生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肿瘤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死亡病例。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胸腔镜组和MWA组分别为20/74和14/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胸腔镜组肿瘤100%切除,MWA组肿瘤完全消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WA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低于胸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WA组患者1、2年总生存率(OS)和无瘤生存率(DFS)与胸腔镜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WA组患者平均总生存时间及平均DFS与胸腔镜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WA与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Ⅰ期NSCLC疗效相当,且较为安全。MWA治疗Ⅰ期NSCLC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费用均低于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消融术 胸腔镜 非小细胞肺癌 疗效 预后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在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念丁芳 燕爱凤 +1 位作者 侯立泳 于永超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2期211-213,共3页
目的 :探讨三氧化二砷TACE方案在治疗原发性肝癌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56例失去手术切除机会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成2组进行介入治疗,A组75例,行传统的TACE治疗方案(5-氟尿嘧啶250~750 mg、丝裂霉素5~10 mg、阿霉素10~40 mg... 目的 :探讨三氧化二砷TACE方案在治疗原发性肝癌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56例失去手术切除机会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成2组进行介入治疗,A组75例,行传统的TACE治疗方案(5-氟尿嘧啶250~750 mg、丝裂霉素5~10 mg、阿霉素10~40 mg、明胶海绵颗粒10~60 mg、碘化油5~20 m L);B组81例,行三氧化二砷TACE治疗方案(三氧化二砷15~30 mg、明胶海绵颗粒10~60 mg、碘化油5~20 m L),治疗全程对患者的生存率、生活质量进行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的随访。结果:A组术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8.7%、90.7%、68.0%、46.7%、28.0%,B组分别为98.8%、96.3%、76.5%、56.8%、29.6%(P〉0.05),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综合各项指标,B组的生活质量明显好于A组(P〈0.05)。结论 :三氧化二砷TACE治疗方案与传统的TACE治疗方案相比较,疗效相近,不良反应少,患者生活质量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砷剂 化学栓塞 治疗性
下载PDF
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治疗顽固性鼻出血 被引量:2
6
作者 念丁芳 燕爱凤 周军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1年第6期499-502,共4页
目的探讨顽固性鼻出血的血管造影特点以及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注意事项。方法对16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行选择性颈外和(或)颈内动脉造影术及选择性上颌动脉和(或)面动脉栓塞术。栓塞剂为明胶海绵颗粒(条)、弹簧圈。... 目的探讨顽固性鼻出血的血管造影特点以及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注意事项。方法对16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行选择性颈外和(或)颈内动脉造影术及选择性上颌动脉和(或)面动脉栓塞术。栓塞剂为明胶海绵颗粒(条)、弹簧圈。结果 16例患者中,15例动脉造影见阳性征象,1例为阴性。栓塞靶血管后,14例止血效果良好;对2例合并筛动脉出血患者于栓塞术后次日行筛动脉结扎术,出血得到完全控制。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与栓塞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选择性动脉造影及栓塞术可快速诊断及有效治疗顽固性鼻出血;对有筛动脉参与的鼻出血,应结合动脉结扎手术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出血 栓塞 治疗性 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术联合二期胆总管取石治疗高龄胆总管结石 被引量:5
7
作者 高兴强 毛建芳 +3 位作者 念丁芳 于永超 刘俊传 侯立泳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1期97-99,共3页
目的 :探讨DSA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PTCD)联合二期胆总管取石术治疗高龄(>75岁)急性梗阻性结石性胆管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PTCD联合二期胆总管取石治疗的70例高龄急性梗阻性结石性胆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 目的 :探讨DSA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PTCD)联合二期胆总管取石术治疗高龄(>75岁)急性梗阻性结石性胆管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PTCD联合二期胆总管取石治疗的70例高龄急性梗阻性结石性胆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0例均PTCD置管成功,置管引流5~7 d后病情稳定出院。除5例引流管脱出;其余65例2~4周后行胆总管取石术,其中60例取净结石。未发生胆汁外漏、胆管损伤等重大并发症或死亡。结论:PTCD联合二期胆总管取石治疗高龄急性梗阻性结石性胆管炎,符合损伤控制理念,是一种微创、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结石 胆管炎 胆汁淤积 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 损伤控制 老年人
下载PDF
血清胆汁酸水平异常升高与胆胰合流异常的相关性分析
8
作者 林伯斌 张影 +1 位作者 张磊 李勇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0年第12期989-991,共3页
探讨血清胆汁酸水平异常升高与胆胰合流异常之间的相关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的胆石症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后8周行经T管造影检查,将其分为胆胰合流异常组及胆胰合流正常组。对10... 探讨血清胆汁酸水平异常升高与胆胰合流异常之间的相关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的胆石症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后8周行经T管造影检查,将其分为胆胰合流异常组及胆胰合流正常组。对100例患者进行血清总胆汁酸和肝功能检测。胆胰合流正常组的血清胆汁酸的分布范围为0.2~16.5(3.05±1.32)μmol/L,而胆胰合流异常(PBM)组血清总胆汁酸分布范围为1.8~301.2(92.18±12.09)μmol/L,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总胆汁酸水平异常升高与胆胰合流异常之间存在密切相关性,在肝胆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中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酸 胆胰合流异常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肿瘤相关嗜酸性粒细胞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勇 王海全 张影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6年第9期744-745,共2页
探讨结直肠癌中肿瘤相关嗜酸性粒细胞与各病理因素的关系。利用光学显微镜对53例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肿瘤相关嗜酸性粒细胞进行病理学观察,并分析对比各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肿瘤相关嗜酸性粒细胞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 探讨结直肠癌中肿瘤相关嗜酸性粒细胞与各病理因素的关系。利用光学显微镜对53例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肿瘤相关嗜酸性粒细胞进行病理学观察,并分析对比各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肿瘤相关嗜酸性粒细胞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t=-3.181、-3.522、4.264;P=0.003、0.001、0.000),而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无关(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肿瘤相关嗜酸性粒细胞与病理因素相关,伴有肿瘤浸润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时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肿瘤相关嗜酸性粒细胞 临床病理
下载PDF
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B超诊断效果评价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炜璐 王海宁 +1 位作者 张晶 谢小超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7期47-48,共2页
目的分析应用B超诊断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58例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B超检查,分析检查的结果。结果 58例患者诊断准确的有54例,其中有29例为腺癌,18例为鳞... 目的分析应用B超诊断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58例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B超检查,分析检查的结果。结果 58例患者诊断准确的有54例,其中有29例为腺癌,18例为鳞癌,7例为平滑肌肉瘤,有4例误诊患者,其中有2例为肝癌,1例为胆囊腺瘤,1例为胆囊腺肌增生症,B超诊断的准确率为93.1%,胆囊恶性肿瘤声像图主要分为4种类型,分别为隆起型、厚壁型、实块型及混合型。结论应用B超诊断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可以用于临床的诊断中,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超 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 诊断价值
下载PDF
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的表达和意义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勇 张影 +1 位作者 宋镇 孙少杰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16年第2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在结直肠癌中临床意义。方法比较53例结直肠癌患者与50例对照人群外周血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结直肠癌组淋巴细胞计数、百分比低于正常对照组(t=2.017,P=0.038;t=2.055,P... 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在结直肠癌中临床意义。方法比较53例结直肠癌患者与50例对照人群外周血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结直肠癌组淋巴细胞计数、百分比低于正常对照组(t=2.017,P=0.038;t=2.055,P=0.042),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百分比均显著高于正常组(t=2.222,P=0.029;t=2.494,P=0.014)。结论周围血中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在结直肠癌的肿瘤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淋巴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