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护一体化分层级责任制管理对骨科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崔尼尼 李艳艳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第36期18-19,共2页
目的研究医护一体化分层级责任制管理对提高骨科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随机抽选出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该院骨科接受治疗的8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4年7月—2015年7月的患者为观察组,分别施以小组责任制护理及医护一体化分层级责任制管理... 目的研究医护一体化分层级责任制管理对提高骨科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随机抽选出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该院骨科接受治疗的8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4年7月—2015年7月的患者为观察组,分别施以小组责任制护理及医护一体化分层级责任制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所获得的护理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意外坠床、意外跌倒与压疮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皆要低于对照组(P<0.05),在基础护理、危重护理、健康宣教和护理文书这几个护理质量指标上的比较,评分皆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分层级责任制管理可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促进骨科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一体化 分层级责任制管理 骨科 护理质量
下载PDF
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GFAP和VEGF表达及相关性 被引量:4
2
作者 祝恺 李锋 解思信 《齐鲁医学杂志》 2011年第1期49-50,共2页
目的观察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变化,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 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损伤后6 h、12 h、1 d、3 d、7 d组及假手术组共6组,每组6只,其中假手术组只做椎板切除。采用免疫组化... 目的观察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变化,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 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损伤后6 h、12 h、1 d、3 d、7 d组及假手术组共6组,每组6只,其中假手术组只做椎板切除。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GFAP和VEGF的动态表达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脊髓损伤后GFAP和VEGF水平均增高,两者有显著相关性(r=0.676,P<0.01)。其中GFAP在损伤后的表达呈进行性增加,而VEGF的表达则在3 d左右达到高峰。结论 GFAP和VEGF在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存在协同表达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质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大鼠
下载PDF
垂直快速进针法在桡动脉采血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3
作者 王建芸 《齐鲁医学杂志》 2010年第2期167-168,共2页
目的通过分析垂直快速进针法与传统法桡动脉采血的临床效果,找出一种更好的桡动脉采血的方法,以减轻病人的痛苦。方法收集100例次需检测血气分析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法进行桡动脉采血,观察组采用垂直快速进针法... 目的通过分析垂直快速进针法与传统法桡动脉采血的临床效果,找出一种更好的桡动脉采血的方法,以减轻病人的痛苦。方法收集100例次需检测血气分析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法进行桡动脉采血,观察组采用垂直快速进针法进行桡动脉采血,观察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皮下瘀血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桡动脉采血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皮下瘀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χ2=4.57、5.01,P<0.05)。结论垂直快速进针法桡动脉采血给病人造成的痛苦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 穿刺术 血气分析
下载PDF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围手术期的隐性失血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解思信 王建芸 +1 位作者 刘鑫 徐从艳 《齐鲁医学杂志》 2016年第4期434-436,共3页
目的通过手术前后血细胞比容(HCT)和血红蛋白(Hb)变化分析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病人围手术期隐性失血情况。方法对47例THA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病人身高、体质量、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接受输血量、术前及术后HCT和Hb... 目的通过手术前后血细胞比容(HCT)和血红蛋白(Hb)变化分析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病人围手术期隐性失血情况。方法对47例THA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病人身高、体质量、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接受输血量、术前及术后HCT和Hb值,应用GROSS方程计算红细胞的容量,推算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结果 47例病人平均身高1.63m;平均体质量62.12kg;显性失血量200~600mL,平均400mL;男女两组病人术后HCT及Hb值较术前均有较大幅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01~92.14,P〈0.01);THA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平均(550.00±10.32)mL,男女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THA隐性失血量较大,老年病人术后应重视隐性失血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手术后出血 输血 血细胞比容 血红蛋白测定
下载PDF
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效果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解思信 刘鑫 祝恺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455-457,共3页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人97例,其中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固定37例(DHS组),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固定60例(PFN组)。比...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人97例,其中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固定37例(DHS组),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固定60例(PFN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间、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 DHS组和PFN组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00±100)、(150±50)mL,手术时间分别为(110±20)、(75±20)min,术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90±15)、(35±5)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372~21.577,P〈0.01)。两组病人术后3、6、12个月时的Harri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t=5.145~10.841,P〈0.05)。随访12~24个月,DHS组、PFN组的优良率分别为70.27%、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12,P〈0.05)。结论两种内固定方法均为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PFN手术具有创伤小、失血量少、下床早等优点,疗效优于DHS,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转子间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老年人 骨折固定术 治疗结果
下载PDF
提高老年病人微小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建芸 《齐鲁医学杂志》 2009年第6期564-564,共1页
关键词 老年人 小静脉 静脉切开术 护理
下载PDF
自制斜坡式板架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
7
作者 王建芸 陈战阅 《齐鲁医学杂志》 2010年第4期366-366,共1页
关键词 斜坡式板架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