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姜禄 王爱萍 卢洪涛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7年第12期86-86,92,共2页
目的:研究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在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在本院呼吸内科当中,选择96例重症患者,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8例。两组患者均根据疾病类型进行常规的临床治疗,... 目的:研究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在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在本院呼吸内科当中,选择96例重症患者,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8例。两组患者均根据疾病类型进行常规的临床治疗,在对照组护理中,运用常规护理方法,在观察组护理中,运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护理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分别取得了93.75%和70.83%的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当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进行护理,相比于常规护理模式,能够取得更为理想的护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呼吸内科 重症 护理 效果
下载PDF
临床护理保护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刘美 李雪 齐迎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7年第13期141-141,143,共2页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保护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86例患有呼吸内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保护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经护理后...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保护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86例患有呼吸内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保护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的治愈情况以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护理人员的职业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护理效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实施临床护理保护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健康状况,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保护 呼吸内科 护理方法
下载PDF
呼吸内科护理中对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爱萍 卢洪涛 姜禄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7年第14期142-142,144,共2页
目的:研究呼吸内科护理中对重症患者的护理。方法:在本院的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中选择118例,时间为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9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 目的:研究呼吸内科护理中对重症患者的护理。方法:在本院的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中选择118例,时间为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9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强化护理干预方法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5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1.19%(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4.92%,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1.36%(P<0.05)。结论: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当中,采用强化护理干预方法进行护理,能够取得更为理想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内科 护理 重症 效果
下载PDF
醒脑静注射液配合纳美芬治疗急诊内科昏迷的临床效果
4
作者 倪晓龙 郑相如 孙燕滨 《系统医学》 2022年第15期119-121,129,共4页
目的探究醒脑静注射液配合纳美芬治疗急诊内科昏迷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急诊内科昏迷患者,依据治疗方式划分成观察组(醒脑静注射液配合纳美芬治疗的方式)及对照组(单纯应用纳美芬治疗)... 目的探究醒脑静注射液配合纳美芬治疗急诊内科昏迷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急诊内科昏迷患者,依据治疗方式划分成观察组(醒脑静注射液配合纳美芬治疗的方式)及对照组(单纯应用纳美芬治疗),各40例。对比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不良反应、炎症因子水平、疾病预后等情况。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指标均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格拉斯昏迷评分量表(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发生的不良反应8例(20.00%)比较,观察组的恶心、呕吐、低血压等发生率1例(2.50%)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7,P<0.05);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诊内科昏迷患者,通过采用醒脑静注射液配合纳美芬治疗的方式,能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升疾病疗效,明显改善疾病预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炎症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内科昏迷 醒脑静注射液 纳美芬 PCT IL-18 IL-6 HS-CRP
下载PDF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miR-155-5p、miR-1260b水平及临床意义
5
作者 李娟娟 徐启革 张淼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624-628,共5页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外周血微小核糖核酸miR-155-5p、miR-1260b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将该院2014年1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初诊AA患者108例纳入研究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于该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102例作为健康组。采用实时...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外周血微小核糖核酸miR-155-5p、miR-1260b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将该院2014年1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初诊AA患者108例纳入研究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于该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102例作为健康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外周血miR-155-5p、miR-1260b水平。比较2组外周血miR-155-5p、miR-1260b水平,观察组中的重型AA与非重型AA患者二者的表达水平。采用Cox回归分析AA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外周血miR-155-5p、miR-1260b水平均高于健康组(P<0.05),重型AA患者二者水平均高于非重型AA患者(P<0.05)。临床分型为重型AA,并发感染、出血,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白细胞计数、网织红细胞均值、淋巴细胞与非造血细胞比值、基线血小板计数,外周血miR-155-5p、miR-1260b水平,治疗无效均是AA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AA患者外周血miR-155-5p、miR-1260b水平升高,与疾病严重程度、预后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miR-155-5p miR-1260b 预后 死亡
下载PDF
Maspin与Caspase-3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1
6
作者 石国钰 吴立平 +1 位作者 李奎英 康保洁 《青岛医药卫生》 2013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Maspin及Caspase-3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探讨两种因子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0例NSCLC瘤组织和2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Maspin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Maspi...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Maspin及Caspase-3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探讨两种因子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0例NSCLC瘤组织和2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Maspin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Maspin和Caspase-3在NSCLC组织中表达明显低于癌旁正常肺组织(56%vs100%,74%vs100%,P均<0.05),且二者在高中分化NSCLC中表达高于低分化组(P均<0.05);在Ⅰ、Ⅱ期NSCLC中的异常表达率显著高于Ⅲ、Ⅳ期(P均<0.05);NSCLC组织中,Maspin的表达与Caspase-3的表达呈正相关(rs=0.470,P<0.05)。结论Maspin和Caspase-3在NSCLC组织中表达下调,二者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提示二者在NSCLC发生、发展中起协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MASPIN CASPASE-3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细胞角蛋白5/6、P63蛋白、甲状腺转录因子-1、细胞角蛋白7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1
7
作者 何萌萌 孙伟 +1 位作者 陈静 郑世良 《安徽医药》 CAS 2019年第5期903-906,I0003,共5页
目的探讨细胞角蛋白5/6(cytokeratin5/6,CK5/6)、P63蛋白、甲状腺转录因子-1(thyroid transcription factor,TTF-1)、细胞角蛋白7(cytokeratin7,CK7)在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经... 目的探讨细胞角蛋白5/6(cytokeratin5/6,CK5/6)、P63蛋白、甲状腺转录因子-1(thyroid transcription factor,TTF-1)、细胞角蛋白7(cytokeratin7,CK7)在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经皮肺穿刺活检及经纤维支气管镜活检、刷检确诊肺癌病人标本110例,其中鳞癌48例,腺癌60例,腺鳞癌2例,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K5/6、P63、TTF-1、CK7在不同病理类型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CK5/6和P63在鳞癌中的阳性率分别是93.75%93.75%,而在腺癌中的阳性率分别是5.00%和18.33%;TTF-1和CK7在腺癌中的阳性率分别是90.00%和93.33%,而在鳞癌中的阳性率是8.33%和91.67%、75.00%。结论CK5/6,P63,TTF-1和CK7对肺癌活检标本中腺癌和鳞状细胞癌的鉴别具有诊断意义,可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角蛋白5 角蛋白6 角蛋白7 基因 肿瘤抑制 免疫组织化学 甲状腺转录因子-1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中COX-2与LRP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8
作者 赵洪芹 吴立平 +1 位作者 李奎英 王卫振 《青岛医药卫生》 2013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观察环氧化酶-2(COX-2)及肺耐药蛋白(LRP)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探讨COX-2介导NSCLC耐药与LRP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8例NSCLC标本与22例正常肺组织中COX-2和LRP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表达与NSCLC患者的... 目的观察环氧化酶-2(COX-2)及肺耐药蛋白(LRP)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探讨COX-2介导NSCLC耐药与LRP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8例NSCLC标本与22例正常肺组织中COX-2和LRP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表达与NSCLC患者的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分期的关系。结果 COX-2与LRP在NSCL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肺组织(60.3%vs31.8%,75.9%vs41.0%,P均<0.05),在肺腺癌中的表达水平高于鳞癌的表达水平(P<0.05);NSCLC中COX-2与LRP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无明显关系(P均>0.05);而与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分期有关(P均<0.05);NSCLC组织中COX-2与LRP的表达呈正相关(r=0.309,P<0.05)。结论 COX-2及LRP在NSCLC中高表达,COX-2可能通过调控LRP介导NSCLC原发性耐药,检测两者表达水平对肺癌的综合治疗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环氧化酶-2 肺耐药蛋白 免疫组化
下载PDF
痰热清注射液对重症肺炎患者CRP、PCT、WBC及细胞免疫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5
9
作者 袁荣正 王辉 +2 位作者 韩文慧 马明超 杨晓丽 《疑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147-149,153,共4页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对重症肺炎患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WBC)及细胞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呼吸内科重症肺炎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对重症肺炎患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WBC)及细胞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呼吸内科重症肺炎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CRP、PCT、WBC及细胞免疫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63,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CRP、PCT、WBC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CRP、PCT、WB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CD4^+Th17细胞比率、Th17/Treg、CD4+CD25^+Treg细胞的比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其中观察组治疗后CD4^+Th17细胞比率低于对照组,Th17/Treg、CD4^+CD25^+Treg细胞的比率则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能有效降低重症肺炎患者血清CRP、PCT、WBC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热清注射液 肺炎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白细胞 细胞免疫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外周血及肺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1和Th17/Treg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婧 龙瀛 +3 位作者 郑相如 余思源 张兰英 欧阳瑶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39-1044,共6页
目的在COPD的发病中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是否与辅助性T细胞17(Th17)和调节性T细胞(Treg)失衡有关尚不明确。文中旨在通过检测COPD患者外周血及肺组织中HMGB1、Th17/Treg的表达,进一步分析HMGB1与Th17/Treg细胞的关系,从而探讨COPD的... 目的在COPD的发病中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是否与辅助性T细胞17(Th17)和调节性T细胞(Treg)失衡有关尚不明确。文中旨在通过检测COPD患者外周血及肺组织中HMGB1、Th17/Treg的表达,进一步分析HMGB1与Th17/Treg细胞的关系,从而探讨COPD的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于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因支气管扩张症或肺癌接受肺叶切除术患者的肺组织标本(标本取自与病灶外缘相距5 cm以上处)。根据患者是否存在吸烟和是否确诊COPD,将实验对象分为3组:对照组(无吸烟且无COPD患者,n=12)、CS+COPD-组(有吸烟且无COPD患者,n=21)、CS+COPD组(有吸烟且有COPD患者,n=10)。将患者对各组肺组织行HE染色和病理半定量评分,评估肺组织的病理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各组肺组织中HMGB1、IL-17、IL-21、TGF-β和叉头状转录因子P3(FOXP3)的表达水平。回顾性收集2017年11月至2018年2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呼吸一科COPD患者的外周血标本。将上述实验对象分为4组:无吸烟无COPD组、有吸烟无COPD组、AECOPD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和SCOPD组(COPD稳定期患者),每组30例。采用ELISA检测各组患者外周血中HMGB1、IL-17、IL-21、IL-10和TGF-β的水平,并将AECOPD患者外周血中HMGB1与IL-17、IL-21、IL-10和TGF-β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CS+COPD-组相比,CS+COPD组患者肺组织存在显著的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道过度膨胀、弹性减退、结构破坏、炎性细胞浸润的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等表现。CS+COPD组患者小气道的病理评分(12.76±2.72)显著高于对照组(2.76±0.56)和CS+COPD-组(6.68±2.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组织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CS+COPD-组中HMGB1、IL-17、IL-21和TGF-β的表达均升高,而FOXP3表达降低(P<0.05)。与对照组和CS+COPD-组相比,CS+COPD组中HMGB1、IL-17、IL-21及TGF-β的表达升高,而FOXP3表达降低(P<0.05)。外周静脉血ELISA检测结果显示,与无吸烟无COPD组相比,有吸烟无COPD组中HMGB1、IL-17、IL-21和TGF-β的表达均升高,而IL-10表达降低(P<0.05)。与有吸烟无COPD组、无吸烟无COPD组相比,AECOPD组中HMGB1、IL-17、IL-21及TGF-β的表达均升高,而IL-10表达降低(P<0.05)。与SCOPD组相比,AECOPD组中HMGB1、IL-17、IL-21、TGF-β和IL-10表达均增加(P<0.05)。在AECOPD患者中,HMGB1与IL-17、IL-21和TGF-β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P<0.05),而与IL-10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COPD中Th17/Treg细胞比例增加,且HMGB1表达增加,HMGB1可能导致Th17/Treg细胞失衡,从而参与COPD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高迁移率族蛋白1 辅助性T细胞17 调节性T细胞
下载PDF
TNF-α,Ang-1,IL-8在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姜涛 战炳炎 《临床肺科杂志》 2013年第4期585-586,共2页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生成素-1(Ang-1)、白介素-8(IL-8)在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选取呼吸内科40名COPD患者,分为两组,B组:20名(GOLDⅡ级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C组:20名(GOLDⅢ级COPD合并肺动脉...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生成素-1(Ang-1)、白介素-8(IL-8)在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选取呼吸内科40名COPD患者,分为两组,B组:20名(GOLDⅡ级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C组:20名(GOLDⅢ级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各组样本行心脏彩超检查确定肺动脉高压并估算肺动脉高压数值,取血清用酶联免疫法测定TNF-α、Ang-1、IL-8数值,并且各组样本行肺功能检查。结果各组中的Ang-1、TNF-α、IL-8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ng-1与肺动脉压负相关(P<0.05)、TNF-α与肺动脉高压存在正相关(P<0.05),肺功能与肺动脉压存在负相关(P<0.05)。结论 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与血管因素及炎症因素均有关系,与血管因素较为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动脉高压 肿瘤坏死因子α、血管生成素-1、白介素-8
下载PDF
藏药雪莲联合糖皮质激素在放射性肺炎进展期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袁荣正 战炳炎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185-188,共4页
【目的】研究藏药雪莲联合糖皮质激素在放射性肺炎进展期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65例接受食道癌放疗后的放射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西药组20例、联合组21例和藏药组24例。西药组给予口服泼尼松(剂量为1 mg/kg)治疗,联合组给予口服... 【目的】研究藏药雪莲联合糖皮质激素在放射性肺炎进展期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65例接受食道癌放疗后的放射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西药组20例、联合组21例和藏药组24例。西药组给予口服泼尼松(剂量为1 mg/kg)治疗,联合组给予口服泼尼松(剂量为0.5 mg/kg)联合肌肉注射雪莲注射液(剂量为2 m L/d)治疗,藏药组给予肌肉注射雪莲注射液(剂量为4 m L/d)治疗,以上药物均持续应用6周。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胸部高分辨率CT(HRCT)评分、LCQ咳嗽评分、6 min步行试验、肺功能[肺活量(VC),肺总量(TLC),弥散功能(DLco)]、动脉血气分析[动脉氧分压(PO2)]等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后,联合组HRCT评分、6 min步行试验、LCQ咳嗽评分的改善值均高于西药组和藏药组(P<0.05),而藏药组仅LCQ咳嗽评分中的心理、社会评分改善值及改善后总分高于西药组(P<0.05)。(2)治疗后,联合组及藏药组的肺功能及PO2改善值均高于西药组(P<0.05),且联合组肺功能中的DLco及PO2改善值也均高于藏药组(P<0.05)。【结论】雪莲注射液联合糖皮质激素对于进展期的放射性肺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大剂量雪莲注射液对于进展期的放射性肺炎的症状及影像学改善也有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道癌放疗后 放射性肺炎 进展期 雪莲注射液 泼尼松
下载PDF
孟鲁斯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5
13
作者 姜涛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33期173-174,共2页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予以孟鲁斯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对照组仅予以布地奈德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肺...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予以孟鲁斯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对照组仅予以布地奈德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肺功能变化、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肺功能FEV1、MMEF、PEF均明显上升(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上升更明显(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8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EOS计数均下降明显(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孟鲁斯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降低EOS计数,疗效确切,并能有效的控制哮喘的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孟鲁司特钠 布地奈德
下载PDF
凝血因子Ⅲ、PTX-3、FIB联合Geneva评分对肺癌合并PTE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淼 王茂玉 +2 位作者 李娟娟 霍明昌 李超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2年第10期1655-1658,1662,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清凝血因子Ⅲ、正五聚蛋白3(PTX-3)、纤维蛋白原(FIB)联合Geneva评分对肺癌合并肺血栓栓塞症(PTE)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收治的52例肺癌合并PTE患者作为合并PTE组,另取同期收治的52... 目的 探讨血清凝血因子Ⅲ、正五聚蛋白3(PTX-3)、纤维蛋白原(FIB)联合Geneva评分对肺癌合并肺血栓栓塞症(PTE)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收治的52例肺癌合并PTE患者作为合并PTE组,另取同期收治的52例肺癌未合并PTE患者作为未合并PTE组。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清凝血因子Ⅲ、PTX-3、FIB及Geneva评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上述指标对肺癌合并PTE的诊断价值,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肺癌患者合并PTE的危险因素。结果 合并PTE组血清凝血因子Ⅲ、PTX-3、FIB及Geneva评分均高于未合并PT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780、8.432、11.075、12.555,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理类型、TNM分期、化疗、D-二聚体、血红蛋白与肺癌患者并发PTE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凝血因子Ⅲ、PTX-3、FIB、Geneva评分、病理类型、TNM分期、化疗、D-二聚体、血红蛋白均为影响肺癌患者并发PT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由ROC曲线可知,血清凝血因子Ⅲ、PTX-3、FIB联合Geneva评分诊断肺癌并发PTE的AUC为0.914,高于四者单独诊断的0.748、0.753、0.745、0.763(P<0.05)。结论 肺癌并发PTE患者血清凝血因子Ⅲ、PTX-3、FIB水平呈升高趋势,且具有较高的Geneva评分,四者联合对肺癌并发PTE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肺血栓栓塞症 凝血因子Ⅲ 正五聚蛋白3 纤维蛋白原 Geneva评分
下载PDF
SBRT联合化疗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15
作者 管洁 韩文慧 王辉 《癌症进展》 2017年第12期1453-1456,共4页
目的研究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联合化疗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老年NSCLC患者128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联合组(n=64)与SBRT组(n=64),SBRT组行SBRT治疗,联合组行SBRT联合化疗治疗。观察两... 目的研究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联合化疗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老年NSCLC患者128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联合组(n=64)与SBRT组(n=64),SBRT组行SBRT治疗,联合组行SBRT联合化疗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PL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CD3^+CD4^+、CD3^+CD8^+、CD4^+/CD8^+水平变化,以及临床疗效与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PLT、FIB、D-D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联合组PLT、FIB、D-D水平均较SBRT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3^+CD8^+水平较治疗前降低,CD3^+CD4^+、CD4^+/CD8^+水平较治疗前升高;联合组CD3^+CD8^+水平较SBRT组低,CD3^+CD4^+、CD4^+/CD8^+水平较SBRT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ORR(78.13%)、DCR(92.19%)高于SBRT组ORR(56.25%)、DCR(7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BRT联合化疗可有效缓解机体血液高凝状态,解除机体免疫抑制,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可临床推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化疗 非小细胞肺癌 血小板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下载PDF
MMP和HPSE表达水平与急性白血病化疗期间症状群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娟娟 张淼 徐启革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2年第15期1611-1615,共5页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和乙酰肝素酶(HPSE)表达水平与急性白血病化疗期间症状群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7年12月到2020年12月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化疗,分析所有患者在...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和乙酰肝素酶(HPSE)表达水平与急性白血病化疗期间症状群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7年12月到2020年12月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化疗,分析所有患者在急性白血病化疗期间出现的不同症状,并将发生率≥25%的27个症状类型应用主轴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应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得出共同组成的症状群,其中皮肤瘙痒-腹泻症状群患者11例,口腔相关症状群患者8例,自我形象受损相关症状群患者12例,胃肠道相关症状群患者12例,头部相关症状群患者14例,神经心理不适症状群患者29例,另选取来我院体检的3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不同症状群患者和对照组的MMP-9、MMP-7、MMP-2和HPSE表达水平,并分析MMP和HPSE表达水平与急性白血病化疗期间症状群的相关性。结果 8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共出现的症状类型有31种,其中发生率最高的症状为出汗,占比87.21%,发生率最低的症状为腿部或手臂肿胀,占比16.28%。不同症状群患者MMP-9、MMP-7和MMP-2表达水平差异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症状群患者HPSE阴性患者与阳性患者数量比较差异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PSE与急性白血病化疗期间症状群无明显相关性(r=0.184,P> 0.05),MMP-9、MMP-7和MMP-2与急性白血病化疗期间症状群具有显著正相关性(r=0.586、0.579、0.374,P <0.05)。结论 基质金属蛋白酶中MMP-9、MMP-7、MMP-2表达水平与急性白血病化疗期间症状群具有明显相关性,因此可以考虑应用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来为白血病化疗患者不同症状表现进行靶向治疗,并依照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为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化疗 症状群 基质金属蛋白酶 乙酰肝素酶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使用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联合抗胆碱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17
作者 郑相如 郑晓文 倪晓龙 《系统医学》 2022年第14期88-90,119,共4页
目的 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使用β_(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联合抗胆碱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9月—2021年9月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80例,依据不同方式分为观察组(β_(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联合抗胆... 目的 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使用β_(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联合抗胆碱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9月—2021年9月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80例,依据不同方式分为观察组(β_(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联合抗胆碱药物治疗的方式)及对照组(单用β_(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各40例。对比患者的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不良反应、血气分析指标等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的各项呼吸功能指标水平相比,观察组a/APO、pH、PaO_(2)较高,OI、PaCO_(2)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0.00%比较,观察组95.00%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0%比较,观察组小便潴留、口干、心跳加速等发生率2.50%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29,P<0.05);与对照组的FEV1/FVC、FEV1%pred肺功能指标相比,观察组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通过采用β_(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联合抗胆碱药物治疗的方式,能够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提升疾病疗效,明显改善疾病预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血气分析指标,适合应用于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炎 抗胆碱药物 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下载PDF
糖尿病健康教育在内分泌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雪 齐迎 刘美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7年第12期142-142,145,共2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健康教育在内分泌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上述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7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 目的:探讨糖尿病健康教育在内分泌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上述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7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内分泌科护理模式,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糖尿病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血糖控制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研究组患者相较于对照组用药依从性和血糖控制水平明显更优,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组间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将糖尿病健康教育应用于内分泌科护理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血糖控制水平,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健康教育 内分泌科护理 临床效果
下载PDF
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颗粒和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燕滨 倪晓龙 郑相如 《系统医学》 2022年第15期126-129,共4页
目的探究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颗粒和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收治的80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划分成观察组(L-谷氨酰胺呱仑... 目的探究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颗粒和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收治的80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划分成观察组(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颗粒联合奥美拉唑)及对照组(单用奥美拉唑),各40例。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溃疡复发率和幽门螺杆菌根除率、血清血小板积压(PCT)及炎症因子水平情况等。结果观察组的溃疡复发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5.00%,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58,P<0.05);观察组的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不良发生率为2.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清PCT水平、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通过采用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颗粒和奥美拉唑治疗的方式,能够改善患者的血清PCT及炎症因子水平,提升疾病疗效,明显改善疾病预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溃疡复发率,提升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 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颗粒 奥美拉唑
下载PDF
人文护理在162例内分泌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齐迎 刘美 李雪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7年第14期127-127,131,共2页
目的:对人文护理应用到内分泌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和分析。方法: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所有内分泌疾病患者中随机选取162例作为本次的研究观察对象,将这16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两组各81例,对照组的81例给予... 目的:对人文护理应用到内分泌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和分析。方法: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所有内分泌疾病患者中随机选取162例作为本次的研究观察对象,将这16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两组各81例,对照组的81例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的81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文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从护理满意度来看,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0.2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06%,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从上述结果中可以看出,把人文护理应用到内分泌疾病的护理中,能够显著改善内分泌科的护理满意度,提高护理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护理 内分泌护理 应用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