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升阳益胃汤加味联合雷贝拉唑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疗效
1
作者 李媛媛 董一 贾雪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7期1334-1342,共9页
目的:评估升阳益胃汤加味联合雷贝拉唑在临床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按照纳排标准纳入合适数量的病例,并随机分组:对照组(单独使用雷贝拉唑)和研究组(升阳益胃汤加味联合雷贝拉唑),比较两组有效率。收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 目的:评估升阳益胃汤加味联合雷贝拉唑在临床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按照纳排标准纳入合适数量的病例,并随机分组:对照组(单独使用雷贝拉唑)和研究组(升阳益胃汤加味联合雷贝拉唑),比较两组有效率。收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和病理积分并比较。测量并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I、胃蛋白酶原II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病例的中医证候积分和病理积分明显降低;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I、胃蛋白酶原II水平上升的更高。研究组的临床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结论:升阳益胃汤加味联合雷贝拉唑可以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阳益胃汤加味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临床疗效 雷贝拉唑
下载PDF
养血解毒方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双庚 王红霞 周珍萍 《环球中医药》 CAS 2016年第9期1130-1132,共3页
目的探讨养血解毒方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6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中药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养血解毒方治疗,对比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 目的探讨养血解毒方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6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中药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养血解毒方治疗,对比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及皮肤屏障功能变化情况。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7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33,P〈0.05);两组治疗后皮损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评分、TNF-α、VEGF对比均显著降低(P〈0.05);中药组治疗后PASI评分、TNF-α、VEGF对比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皮肤油脂、皮肤水分显著升高,经皮水分流失显著降低(P〈0.05);中药组治疗后皮肤油脂、皮肤水分、经皮水分流失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中药组复发率(7.89%)显著低于对照组(3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28,P〈0.05)。结论养血解毒方能显著提高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肤屏障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抑制血管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血解毒方 寻常型银屑病 皮肤屏障功能 肿瘤坏死因子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探讨皮肤病患者的常见致敏原及其特点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双庚 周珍萍 赵翠玲 《中外医疗》 2012年第29期17-17,19,共2页
目的对皮肤病患者的常见致敏原以及相关特点展开临床分析与探讨。方法随机抽取该院在2011年8月—2012年5月间收治的过敏性皮肤病患者病例68例以及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其进行血清吸入性或食入性过敏... 目的对皮肤病患者的常见致敏原以及相关特点展开临床分析与探讨。方法随机抽取该院在2011年8月—2012年5月间收治的过敏性皮肤病患者病例68例以及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其进行血清吸入性或食入性过敏原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统计得出皮肤病组68例患者的血清总IgE抗体的阳性率为92.65%,明显较对照组高,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敏原同过敏性皮肤病之间存在明显的关系,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应予以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皮肤病 过敏原 IGE抗体 阳性率
下载PDF
T淋巴细胞亚群在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表达及对患者发病机制影响分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黄勇 崔雪娇 +1 位作者 李双庚 李兆轩 《中国性科学》 2018年第9期94-97,共4页
目的:探讨功能不同的T淋巴细胞亚群在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中表达情况以及自然杀伤细胞与梅毒血清固定发病机制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和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接受治疗的103... 目的:探讨功能不同的T淋巴细胞亚群在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中表达情况以及自然杀伤细胞与梅毒血清固定发病机制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和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接受治疗的103例梅毒血清固定患者作为试验组,103例身体健康的人群作为对照组。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s、Tc、CD~Th1、Th2、CD3、CD4~+、CD8~+淋巴细胞亚群在外周血中表达情况与自然杀伤细胞的水平,使用两样本的检验方法 t检验判断试验组与对照组的表达水平是否有差异。结果:健康对照组与试验组中的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CD8~+、CCD3相比,两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相比于健康对照组,自然杀伤细胞、Tc、Th1与CD4~+的表达水平在试验组中的梅毒血清固定患者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Ts、Th2的表达水平在试验组中的梅毒血清固定患者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和健康者的CD~+T淋巴细胞与总T淋巴细胞在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中表达情况比较没有差异;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细胞的Tc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的数量下降,导致其杀害清除病原体的功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亚群 梅毒 自然杀伤细胞 流式细胞仪
下载PDF
男男性行为性病患者性行为特征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李秀芳 张北川 +1 位作者 汪宁 李洋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1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分析近一年曾患性传播感染(STI)的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性行为特征及感染STI的影响因素。方法:对近一年曾患STI者的性行为及STI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与未患STI者进行比较。结果:近一年曾患STI的MSM同性性伴... 目的:分析近一年曾患性传播感染(STI)的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性行为特征及感染STI的影响因素。方法:对近一年曾患STI者的性行为及STI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与未患STI者进行比较。结果:近一年曾患STI的MSM同性性伴数、与同性性伴间的高危行为、网络寻找性伴并与网友发生性行为等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多因素分析,从事男男性工作和性交时出血与近一年患STI关系密切。结论:应继续加强对MSM人群进行安全性行为健康教育,以降低STI和HIV感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传播感染 男男性行为者 高危行为
下载PDF
变态反应性疾病的过敏原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黄勇 李双庚 崔雪娇 《中国医疗美容》 2014年第3期183-184,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变态反应性疾病同过敏原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临床提供有效指导依据。方法使用德国Regumed公司所生产的百康生物共振系统治疗仪(BICOM-2000)对1522例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变态反... 目的研究分析变态反应性疾病同过敏原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临床提供有效指导依据。方法使用德国Regumed公司所生产的百康生物共振系统治疗仪(BICOM-2000)对1522例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的过敏原结果排序为:屋尘螨(987,64.85%)、粉尘螨(842,55.32%)、牛奶(830,54.53%)、羊肉(794,52.17%)、甲醛(766,50.33%)、鱼类混合物(713,46.85%)、动物皮毛(624,41.00%)、鸡蛋白(548,36.01%)、真菌混合物(499,32.79%)、牛肉(432,28.38%)。其中吸入类以粉尘螨、屋尘螨、动物皮毛为主;食物以及其添加剂类以牛奶、牛肉、鱼类混合物、鸡蛋白以及羊肉为主;接触性物质、化学类则以细菌、甲醛等为主。结论通过本次实验研究可以得出,变态反应性患者最为常见的过敏原是屋尘螨、粉尘螨、牛奶、羊肉、甲醛、鱼类混合物、动物皮毛、鸡蛋白、真菌混合物以及牛肉,对变态反应性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过敏源检测乃是规避变态反应以及进行及时治疗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态反应性疾病 过敏原 检测
下载PDF
中药加针刺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何世全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370-371,共2页
关键词 中药 针刺 银屑病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儿童白癜风25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何世全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10-211,共2页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多发的色素性皮肤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目前虽有诸多报道,但有关儿童白癜风的资料尚少。现将我科1993年2月~1997年12月接诊的253例儿童白癜风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253例患儿中,门诊235例,...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多发的色素性皮肤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目前虽有诸多报道,但有关儿童白癜风的资料尚少。现将我科1993年2月~1997年12月接诊的253例儿童白癜风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253例患儿中,门诊235例,住院18例。男108例,女145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白癜风 治疗
下载PDF
口腔尖锐湿疣1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何世全 修青 +1 位作者 金宙 杨金凤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603-603,共1页
关键词 口腔尖锐湿疣 临床分析 组织病理检查 不洁性交史 醋酸白试验 临床资料 外阴 CA
下载PDF
地洛他定治疗176例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10
作者 金宙 李常旭 +2 位作者 姜永宝 何世全 杨金凤 《世界临床药物》 CAS 2004年第12期761-763,共3页
目的 观察地洛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口服地洛他定一日1次5mg,连续用药14天为一疗程。结果 用地洛他定治疗17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总有效率:治疗7天为64.2%,14天达73.3%。治疗后患者的瘙痒、风团大小和数量均有明显改... 目的 观察地洛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口服地洛他定一日1次5mg,连续用药14天为一疗程。结果 用地洛他定治疗17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总有效率:治疗7天为64.2%,14天达73.3%。治疗后患者的瘙痒、风团大小和数量均有明显改善,分别与治疗前比较,治疗7和14天时均有显著差异(P<0.001),而与治疗7天比较,治疗14天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品不良反应少,主要表现为头痛(11.9%)和疲劳(8.5%)。结论地洛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后 地洛他定 慢性荨麻疹 患者 疗效 治疗前 总有效率 用地 数量 目的
下载PDF
重症药疹诱发高血糖患者的护理
11
作者 周珍萍 李双庚 王红霞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4期10-11,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重症药疹病发高血糖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即墨市人民医院、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于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50例重症药疹合并高血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经验。结果对50例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措施之后... 目的研究分析重症药疹病发高血糖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即墨市人民医院、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于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50例重症药疹合并高血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经验。结果对50例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措施之后,均治愈出院。护理措施主要有:控制血糖,营养支持,皮肤黏膜护理,心理护理等。结论恰当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控制重者药疹诱发高血糖患者的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药疹 高血糖 护理
下载PDF
乌体林斯在尖锐湿疣中的临床观察
12
作者 李双庚 周珍萍 王红霞 《中国医疗美容》 2014年第2期53-54,共2页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患者行二氧化碳激光联合乌体林斯肌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尖锐湿疣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二氧化碳激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施加乌体林斯肌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患者行二氧化碳激光联合乌体林斯肌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尖锐湿疣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二氧化碳激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施加乌体林斯肌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以70.0%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0.0%(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尖锐湿疣患者行二氧化碳激光联合乌体林斯肌注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二氧化碳激光 乌体林斯
下载PDF
甲真菌病和甲银屑病的皮肤镜特征分析 被引量:19
13
作者 熊娟娟 毕健平 +2 位作者 孙德祥 李念 鲁巧云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6-110,共5页
目的分析甲真菌病和甲银屑病的皮肤镜特征。方法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湖北襄阳市中心医院皮肤科收集就诊的甲真菌病和甲银屑病患者各128例,对病甲皮肤镜图像进行比较。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分析。结果甲真菌病出... 目的分析甲真菌病和甲银屑病的皮肤镜特征。方法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湖北襄阳市中心医院皮肤科收集就诊的甲真菌病和甲银屑病患者各128例,对病甲皮肤镜图像进行比较。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分析。结果甲真菌病出现7种皮肤镜模式,分别为锯齿状边缘69例(53.91%)、纵行条纹72例(56.25%)、锥形甲角化30例(23.44%)、甲板增厚21例(16.41%)、甲黑点5例(3.91%)、甲剥离26例(20.31%)和甲变色23例(17.97%)。其中,锯齿状边缘和纵行条纹在远端侧位甲下型甲真菌病中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其他3种亚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锥形甲角化在全甲毁损型甲真菌病中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其他3种亚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020,P<0.001),甲板增厚、甲黑点、甲剥离和甲变色在4种甲真菌病临床亚型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甲银屑病出现7种皮肤镜模式,分别为点蚀征61例(47.66%)、油滴征41例(32.03%)、裂片形出血41例(32.03%)、甲床毛细血管扩张23例(17.97%)、甲板增厚20例(15.63%)、甲剥离20例(15.63%)和甲变色13例(10.16%),其中油滴征在寻常性和关节病性银屑病中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种亚型(P=0.019),甲床毛细血管扩张在脓疱性银屑病中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其他3种亚型(P=0.047),点蚀征、裂片形出血、甲板增厚、甲剥离和甲变色在4种银屑病临床亚型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甲真菌病皮肤镜下特征包括锯齿状边缘、纵行条纹、锥形甲角化和甲黑点,银屑病甲皮肤镜下特征包括点蚀征、油滴征、裂片形出血和甲床毛细血管扩张,二者同时出现的镜下表现包括甲板增厚、甲剥离和甲变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癖 银屑病 指(趾)甲 皮肤镜检査
原文传递
对下肢骨折石膏固定患者实施足部皮肤护理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珍萍 李双庚 兰瑞红 《双足与保健》 2018年第2期149-149,151,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对下肢过骨折石膏固定患者实施足部皮肤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2月—2017年3月接收的下肢骨折石膏固定患者64例,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使用临床常规护理、足部皮肤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 目的研究分析对下肢过骨折石膏固定患者实施足部皮肤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2月—2017年3月接收的下肢骨折石膏固定患者64例,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使用临床常规护理、足部皮肤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足部压疮发生率明显更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使用足部皮肤护理方法对下肢骨折石膏固定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更加明显,可减少患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骨折 石膏固定 足部皮肤护理 临床效果
原文传递
白癜风患者血清及皮损疱液中白细胞介素-22水平测定 被引量:3
15
作者 臧运书 李洋 纪晓丽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365-367,共3页
目的检测白癜风患者血清及皮损疱液中白细胞介素-22(interleukin-22,IL-22)水平,分析处于不同病期及经治疗后不同疗效的白癜风患者血清IL-22水平变化情况,探讨该因子在白癜风发病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对5... 目的检测白癜风患者血清及皮损疱液中白细胞介素-22(interleukin-22,IL-22)水平,分析处于不同病期及经治疗后不同疗效的白癜风患者血清IL-22水平变化情况,探讨该因子在白癜风发病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对56例患者、20例健康志愿者血清及15例接受表皮移植患者皮损疱液中IL-22因子水平进行测定,对接受治疗的18例患者血清中该因子水平进行监测,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进展期、稳定期、对照组血清中IL-22水平依次降低,且两两组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接受表皮移植患者皮损区疱液中IL-22含量显著高于供皮区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例疗效较好患者血清中IL-22水平与治疗前比较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较差患者血清中IL-2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22可能在白癜风发病及加重过程中起重要作用,IL-22水平变化可能成为预测白癜风患者病情进展及评价疗效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白细胞介素-22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原文传递
药疹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中巨细胞病毒的检测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双庚 陈官芝 +2 位作者 肖君刚 王君 潘敏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7-59,共3页
目的 探讨人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在药疹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44例药疹患者(其中重型药疹13例)及50例健康对照外周血,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 (RT-PCR)检测外周血单一核细胞中CMV DNA阳性率及载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 目的 探讨人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在药疹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44例药疹患者(其中重型药疹13例)及50例健康对照外周血,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 (RT-PCR)检测外周血单一核细胞中CMV DNA阳性率及载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CMV IgM阳性率.结果 44例药疹患者CMV DNA阳性率(65.91%,29/44例)高于健康对照组(28.00%,14/5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552,P<0.05);重型药疹患者(11/13例)、轻型药疹患者(58.06%,18/31例)及健康对照组CMV DNA阳性率不完全相等(x2=16.153,P< 0.05),其中重型组高于轻型组(X^2=13.817,P<0.05)及对照组(X^2=7.237,P<0.05);药疹患者CMV DNA载量(28 183.829±19 527.654)拷贝高于健康对照组(3 019.952±1 760.952)拷贝,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17,P< 0.05),重型药疹患者(554 813.389±722 642.498)拷贝、轻型药疹患者(13 290.558±14 082.356)拷贝与对照组间CMV DNA载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疹患者CMV IgM阳性率(13.64%,6/44例)与健康对照组(6.00%,3/50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型药疹(6.45%,2/31例)、重型药疹(4/13例)及健康对照组各组均数不完全相等(X^2=7.832,P<0.05),其中重型组高于对照组(X^2=6.409,P< 0.05).结论 药疹患者存在CMV感染,CMV感染可能是药疹发病或加重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疹 巨细胞病毒 巨细胞病毒感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