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空气源热泵在夏季高温天气下制冷性能衰减的问题,提出在冷凝器翅片外部增设喷雾装置的方法,达到提升系统性能的目的。设计了不喷雾、向外喷雾、向内喷雾、向内喷淋四种实验工况。基于实验数据,分析了不同温湿度条件下四种工况的系...针对空气源热泵在夏季高温天气下制冷性能衰减的问题,提出在冷凝器翅片外部增设喷雾装置的方法,达到提升系统性能的目的。设计了不喷雾、向外喷雾、向内喷雾、向内喷淋四种实验工况。基于实验数据,分析了不同温湿度条件下四种工况的系统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与未喷雾时机组的能效比(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简称COP)相比,向外喷雾时机组的COP最大增幅为4.67%,向内喷雾时机组的COP最大增幅为6.07%,向内喷淋时机组的COP最大增幅为6.70%;理论喷雾量与实际喷雾量对比结果表明,以室外干球温度25~30℃、相对湿度55%为例,向外喷雾的实际喷雾量约是理论喷雾量的90%,向内喷雾的实际喷雾量约是理论喷雾量的81%;提出喷雾节能比的概念,结果表明,向内喷雾的喷雾节能比最大,为最优喷雾方式。展开更多
文摘针对空气源热泵在夏季高温天气下制冷性能衰减的问题,提出在冷凝器翅片外部增设喷雾装置的方法,达到提升系统性能的目的。设计了不喷雾、向外喷雾、向内喷雾、向内喷淋四种实验工况。基于实验数据,分析了不同温湿度条件下四种工况的系统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与未喷雾时机组的能效比(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简称COP)相比,向外喷雾时机组的COP最大增幅为4.67%,向内喷雾时机组的COP最大增幅为6.07%,向内喷淋时机组的COP最大增幅为6.70%;理论喷雾量与实际喷雾量对比结果表明,以室外干球温度25~30℃、相对湿度55%为例,向外喷雾的实际喷雾量约是理论喷雾量的90%,向内喷雾的实际喷雾量约是理论喷雾量的81%;提出喷雾节能比的概念,结果表明,向内喷雾的喷雾节能比最大,为最优喷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