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13篇文章
< 1 2 1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融媒体时代版面可视化的创新探索——以中国青年报为例
1
作者 王素洁 《全媒体探索》 2024年第9期36-37,共2页
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大趋势下,传统报纸编辑部门如何守正创新、融合转型,真正从相加迈向相融阶段?中国青年报社要闻编辑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并逐步形成共识:既要守住精神底色,也要学会创新新闻编排方式让报纸焕发新的生命力,特别是在... 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大趋势下,传统报纸编辑部门如何守正创新、融合转型,真正从相加迈向相融阶段?中国青年报社要闻编辑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并逐步形成共识:既要守住精神底色,也要学会创新新闻编排方式让报纸焕发新的生命力,特别是在彰显“青春范儿”上下足功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转型 新闻编排 可视化探索 中国新闻奖 中国青年报
下载PDF
讲好“恋爱这件小事”——以《中国青年报》婚恋题材深度报道为例
2
作者 杨杰 《全媒体探索》 2024年第6期64-65,共2页
婚恋报道在年轻人婚恋观建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以若干篇《中国青年报》婚恋题材深度报道为例,从呈现复杂的真相、展现人文关怀、体现社会背景和提供解决思路等角度出发,探讨青年婚恋题材报道如何深度表达。
关键词 婚姻恋爱 深度报道 舆论引导力 社会治理 冰点特稿
下载PDF
手绘与生成式AI应用:新媒体视觉创新路径——以中国青年报社“图知道”为例
3
作者 程璨 《全媒体探索》 2024年第9期49-50,共2页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信息获取方式的转变,“读屏时代”到来,视觉传播成为主流形态,视觉内容创新成为媒体行业发展的新动向。本文以中国青年报社“图知道”可视化栏目为例,研究和探讨新媒体视觉传播创新的路径,旨在为媒体行业在视觉...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信息获取方式的转变,“读屏时代”到来,视觉传播成为主流形态,视觉内容创新成为媒体行业发展的新动向。本文以中国青年报社“图知道”可视化栏目为例,研究和探讨新媒体视觉传播创新的路径,旨在为媒体行业在视觉内容生产和传播方面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绘 生成式AI 新闻漫画 视觉传播创新 新媒体
下载PDF
以移动端为主阵地全媒体海内外传播——中国青年报社巴黎奥运会报道回顾和思考
4
作者 吴湘韩 《全媒体探索》 2024年第8期4-7,共4页
巴黎奥运会不仅是全球运动员的竞技场,而且是激烈的新闻大战主战场。做好奥运会报道,要坚持“大体育观”引领,坚持内外宣统筹联动,坚持以移动端为主阵地,坚持即时报道与深度报道“两手抓”,把握好守正与创新、主旋律与媒体特色、内宣与... 巴黎奥运会不仅是全球运动员的竞技场,而且是激烈的新闻大战主战场。做好奥运会报道,要坚持“大体育观”引领,坚持内外宣统筹联动,坚持以移动端为主阵地,坚持即时报道与深度报道“两手抓”,把握好守正与创新、主旋律与媒体特色、内宣与外宣、纯体育与非体育、速度与深度、专业与全能、主观与客观、独家与首发、科技与媒体、个性与共性、前方与后方、赛期与赛后、预与变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运会报道 大体育观 内外宣统筹 移动端 深度报道
下载PDF
如何做好中华文明的青年群体传播——以《中国青年报》国学版为例
5
作者 蒋肖斌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5-37,共3页
近年来,“国学热”方兴未艾,呈现出“博物馆热”“非遗热”“考古热”等多种形态,尤其吸引青年群体的关注。本文从国学在青年群体中的传播现状出发,以《中国青年报》国学版为例,探讨以“青春国学”讲好中国故事的理念与方法,为中华文明... 近年来,“国学热”方兴未艾,呈现出“博物馆热”“非遗热”“考古热”等多种形态,尤其吸引青年群体的关注。本文从国学在青年群体中的传播现状出发,以《中国青年报》国学版为例,探讨以“青春国学”讲好中国故事的理念与方法,为中华文明传播的媒体实践提供经验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国学 中国青年报 中华文明传播力 文化传播
下载PDF
《北京青年报》:与改革开放同路
6
作者 张延平 《传媒》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1-24,共4页
谈及2004年由北京青年报社控股的北青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H股挂牌上市,业界至今仍津津乐道。作为中国内地首家在境外上市的主流媒体—《北京青年报》,是新中国的“同龄人”,也是改革开放的“同路人”。回顾60年走过的历程,《北... 谈及2004年由北京青年报社控股的北青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H股挂牌上市,业界至今仍津津乐道。作为中国内地首家在境外上市的主流媒体—《北京青年报》,是新中国的“同龄人”,也是改革开放的“同路人”。回顾60年走过的历程,《北京青年报》在记录和见证新中国成长的同时,也牢牢把握住了时代赋予的四次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青年报》 改革开放 北京青年报社 挂牌上市 主流媒体 境外上市 中国内地 新中国
下载PDF
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如何做好大型直播——以中国青年报“陪你慢慢变好”跨年联播为例
7
作者 陈凤莉 《全媒体探索》 2023年第11期96-97,共2页
融媒体时代,移动端慢直播成为新闻媒体广泛应用的一种报道形式,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因其交互性和沉浸感而受到受众尤其是青年群体的欢迎。本文以中国青年报“陪你慢慢变好”跨年联播为例,提出传统媒体做好直播的三个关键点:坚守优质内容,... 融媒体时代,移动端慢直播成为新闻媒体广泛应用的一种报道形式,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因其交互性和沉浸感而受到受众尤其是青年群体的欢迎。本文以中国青年报“陪你慢慢变好”跨年联播为例,提出传统媒体做好直播的三个关键点:坚守优质内容,聚焦主责主业,做好人才、技术等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播 传统媒体 可视化 青年 融合
下载PDF
关于暖新闻的探索与思考——以中国青年报《暖闻周刊》为例 被引量:6
8
作者 郭韶明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9-10,共2页
我们正在回归一种更为真实的新闻视角,更关注普通人不被关注的一面,寻找他们自身蕴含的能量。
关键词 新闻视角 中国青年报 周刊 普通人
下载PDF
传统媒体在大赛中的融合再出发——以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世界杯报道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曹竞 梁璇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11-12,共2页
新闻的“品质”是纸媒的核心竞争力,且其从业者专业、严谨、新闻敏感性强等特点,令其在自媒体狂欢的时代有立足发声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世界杯报道 中国青年报 传统媒体 新闻敏感性 在线 赛中 核心竞争力 从业者
下载PDF
媒体融合背景下副刊创新的四点思考——以《中国青年报》“青春热线”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韶明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55-56,共2页
媒体融合背景下,传统媒体正面临全面转型的压力。每一家媒体都在建立自己的传播渠道,希望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而实际上,随着信息越来越庞杂,报道越来越同质化,报纸副刊正在成为凸显媒体风格、形成阅读期待的“独家武器... 媒体融合背景下,传统媒体正面临全面转型的压力。每一家媒体都在建立自己的传播渠道,希望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而实际上,随着信息越来越庞杂,报道越来越同质化,报纸副刊正在成为凸显媒体风格、形成阅读期待的“独家武器”。每一家报纸都应该让副刊在新媒体上活跃起来,让新闻和副刊成为不同的吸引读者的好风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纸副刊 媒体融合 《中国青年报》 热线 青春 创新 传统媒体 传播渠道
下载PDF
融合报道传播效果与深度的统一——以中国青年报全媒体融合产品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钟的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11-12,共2页
融合报道,不是用新的媒介形式否定旧的媒介形式,也不能把旧的媒介形式当成里子、新的媒介形式当作面子,而是不同呈现方式、不同技术层次的高度融合。实践证明,“传统”的文字报道可以在新媒体场域刷屏,取得一个个“10万+”;新媒... 融合报道,不是用新的媒介形式否定旧的媒介形式,也不能把旧的媒介形式当成里子、新的媒介形式当作面子,而是不同呈现方式、不同技术层次的高度融合。实践证明,“传统”的文字报道可以在新媒体场域刷屏,取得一个个“10万+”;新媒体呈现方式也依赖于一代代新闻工作者传承下来的基本报道法则,遵循最基本的新闻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青年报 媒体融合 传播效果 媒介形式 产品 呈现方式 新闻工作者 形式否定
下载PDF
倡扬人本精神 表达社会关怀——中国青年报《新生代农民工系列报道》策划、编辑经过及思考(上)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畅 《青年记者》 2006年第3期39-41,共3页
中国社会转型中面临着太多的现实问题。对这些问题,如何作新闻报道,对认真负责的新闻媒体而言,同样也是个“问题”。你要报道事实,并且报道要客观;你同时要提供认识、引导认识。就像一盏灯,让人看见周遭真实的境况,又要让人看清前方的... 中国社会转型中面临着太多的现实问题。对这些问题,如何作新闻报道,对认真负责的新闻媒体而言,同样也是个“问题”。你要报道事实,并且报道要客观;你同时要提供认识、引导认识。就像一盏灯,让人看见周遭真实的境况,又要让人看清前方的路。照亮而不煽情,这样的“平衡”确实不易。刘畅讲述的这段经历,相信会引发同业很多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青年报 人本精神 新闻报道 《新生代农民工系列报道》 新闻策划 编辑
下载PDF
从杂文到时评:评论30年的变与不变——访著名评论家、北京青年报评论部主任潘洪其 被引量:1
13
作者 曹林 潘洪其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4期24-26,共3页
新媒体传播格局冲击和辗轧着传统文体,从杂文到时评,老报人面对新传播,是怎么因应变化的?本期“茶座”,中国青年报编委、高级编辑曹林走访了有着近30年评论从业经验的北京青年报评论部主任、高级编辑潘洪其,聊聊这30年评论的变与不变。... 新媒体传播格局冲击和辗轧着传统文体,从杂文到时评,老报人面对新传播,是怎么因应变化的?本期“茶座”,中国青年报编委、高级编辑曹林走访了有着近30年评论从业经验的北京青年报评论部主任、高级编辑潘洪其,聊聊这30年评论的变与不变。曹林:杂文作为一种文体好像已经灭绝了,从杂文家和杂文版的消失可以感受到这一点。作为较早一批成名的杂文家,您怎么看待杂文的衰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文家 北京青年报 中国青年报 新媒体传播 变与不变 时评 评论部 潘洪
下载PDF
北京青年报社转企的三个阶段和三个难点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延平 《中国报业》 2004年第7期37-39,共3页
虽然北京青年报社今天的身份仍然是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但我们1981年就已经办理了企业法人执照.开始了企业化经营。只是在整个80年代.北京青年报社的规模很小,经营的内容也非常简单。1992年,中国开始走向市场经济,北京青年报社看... 虽然北京青年报社今天的身份仍然是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但我们1981年就已经办理了企业法人执照.开始了企业化经营。只是在整个80年代.北京青年报社的规模很小,经营的内容也非常简单。1992年,中国开始走向市场经济,北京青年报社看到了机会,也抓住了机会,真正开始了报业经营的历程。总体上说,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青年报社 经营企业化 广告经营 网站经营 关联交易
下载PDF
时政报道的新闻价值与影响力——中国青年报《聚焦》版的实践与探索
15
作者 刘畅 王国强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3-25,共3页
新闻的核心内容,应该是"说人话,讲故事"。中国青年报每周四出版的《聚焦》版,创立于2011年1月1日,最初确立的采编思路就是探索"符合中国青年报气质的时政报道版面"。近两年来《,聚焦》逐渐成为国内时政新闻类报道中具有影响力的版面... 新闻的核心内容,应该是"说人话,讲故事"。中国青年报每周四出版的《聚焦》版,创立于2011年1月1日,最初确立的采编思路就是探索"符合中国青年报气质的时政报道版面"。近两年来《,聚焦》逐渐成为国内时政新闻类报道中具有影响力的版面,越来越多的报道引起舆论关注,经常被广泛转载和引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青年报 时政报道 新闻价值 影响力 聚焦 实践 讲故事 新闻类
下载PDF
新时代 新理念 新副刊——《青年报》“海派作家”变革实践初探
16
作者 王唯铭 《新闻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9-80,共2页
著名报人赵超构曾经说过,新闻是报纸的灵魂,副刊是报纸的面孔,报纸耐看不耐看主要看副刊。另一著名报人金庸也说过,对于报纸而言,新闻为攻,副刊为守。转眼今日,一张报纸对快节奏的现代人来说,最关注的当然是新闻,但静下心来耐... 著名报人赵超构曾经说过,新闻是报纸的灵魂,副刊是报纸的面孔,报纸耐看不耐看主要看副刊。另一著名报人金庸也说过,对于报纸而言,新闻为攻,副刊为守。转眼今日,一张报纸对快节奏的现代人来说,最关注的当然是新闻,但静下心来耐心去品味的东西还是报纸的副刊。所以,副刊文化品位的高低决定了这张报纸的品位,也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读者的品位。因而,好的副刊是一张报纸团结一大批读者的纽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报》 副刊 海派作家 实践 变革 文化品位 报纸 赵超构
下载PDF
中国青年报的“媒体文化”
17
作者 蒋肖斌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4期23-24,共2页
2012年,我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毕业,进入中国青年报工作。记得当时的总编辑在新人人职培训时说,集团公司的生命周期一般平均是7~8年,中小企业只有2.9年,世界500强可以延长到40~42年,那么,61年的中国青年报社绝对可... 2012年,我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毕业,进入中国青年报工作。记得当时的总编辑在新人人职培训时说,集团公司的生命周期一般平均是7~8年,中小企业只有2.9年,世界500强可以延长到40~42年,那么,61年的中国青年报社绝对可以算得上一家老店。转眼我工作已满5年,中国青年报也已经66岁了,这是一家名副其实的老店,却依然对得起“青年”之名,锐意进取,变革的脚步从未停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青年报 媒体文化 世界500强 清华大学 年报工作 生命周期 集团公司 中小企业
下载PDF
倡扬人本精神 表达社会关怀——中国青年报《新生代农民工系列报道》策划、编辑经过及思考(下)
18
作者 刘畅 《青年记者》 2006年第5期51-53,共3页
关键词 中国青年报 人本精神 系列报道 社会关怀 新闻策划 编辑 社会弱势群体 理性精神 《新生代农民工系列报道》
下载PDF
青年视角看民生——中国青年报两会报道追求创新的思考
19
作者 张坤 《青年记者》 2007年第6期15-17,共3页
今年“两会”是十届全国人大、全国政协的最后一次会议,议题多、热点多、会期长,在众多媒体的竞争大战中如何凸显出自己的风格和特色,《中国青年报》“两会”报道组从一开始就定位于“青年视角看民生”,按照“民主、团结、求实、和... 今年“两会”是十届全国人大、全国政协的最后一次会议,议题多、热点多、会期长,在众多媒体的竞争大战中如何凸显出自己的风格和特色,《中国青年报》“两会”报道组从一开始就定位于“青年视角看民生”,按照“民主、团结、求实、和谐、鼓劲”的方针,充分体现出“推动社会进步,服务青年成长”的办报宗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青年报》 两会报道 民生 追求 “两会”报道 全国人大 全国政协 社会进步
下载PDF
北京青年报的10个理念
20
作者 张延平 《中国报业》 2002年第6期45-48,共4页
2002年5月25日,本文作者张延平在国际传媒产业论坛上发表演讲。个人简历:张延平,祖籍山东,生于大连,长在北京。1981年考入北京青年报社,历任记者、新闻部副主任、学校部主任、编委、副总编辑、常务副总编辑,1998年任总编辑,2002年任社... 2002年5月25日,本文作者张延平在国际传媒产业论坛上发表演讲。个人简历:张延平,祖籍山东,生于大连,长在北京。1981年考入北京青年报社,历任记者、新闻部副主任、学校部主任、编委、副总编辑、常务副总编辑,1998年任总编辑,2002年任社长。亲历了《北京青年报》由一张不起眼的周报发展为具有国内外影响的综合性都市日报的全过程。他还同时担任中国报业协会报业经济研究会及《中国报业》杂志理事会理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青年报 报纸 理念 广告商 中国报业 报业经济 总编辑 全过程 市场经济 国内外影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