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青海大黄油菜与黑芥人工合成芥菜型油菜 被引量:1
1
作者 赵志刚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746-1749,共4页
以芸薹属植物青海大黄油菜(Brassica rape)和黑芥(Brassica nigra)为研究对象,对其常规杂交后,通过离体胚培养获得的杂种种子经MS培养基诱导培养成苗,获得了青海大黄油菜与黑芥的杂种F1代植株,形态上表现为中间类型。通过细胞学的方法,... 以芸薹属植物青海大黄油菜(Brassica rape)和黑芥(Brassica nigra)为研究对象,对其常规杂交后,通过离体胚培养获得的杂种种子经MS培养基诱导培养成苗,获得了青海大黄油菜与黑芥的杂种F1代植株,形态上表现为中间类型。通过细胞学的方法,鉴定了杂种F1代植株的细胞染色体数为18条,为母本青海大黄油菜(2n=AA=20)和父本黑芥(2n=BB=16)的配子染色体数之和;SSR分子鉴定进一步表明,该杂种植株为真杂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大黄油菜(Brassica rape) 黑芥(Brassica nigra) 种间杂交 胚培养 芥菜型油菜
下载PDF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早期世代基因组变异的AFLP和MSAP标记 被引量:7
2
作者 赵志刚 富贵 +1 位作者 邓昌蓉 杜德志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231-1239,共9页
为了揭示人工甘蓝型油菜早期世代遗传和表观遗传变异规律,以A组合(大黄油菜×中花芥蓝)S0世代、B组合(大黄油菜×中迟芥蓝)S0和S1世代人工甘蓝型油菜为材料,分别利用AFLP和MSAP技术检测基因组变化及甲基化模式变化情况。结果表... 为了揭示人工甘蓝型油菜早期世代遗传和表观遗传变异规律,以A组合(大黄油菜×中花芥蓝)S0世代、B组合(大黄油菜×中迟芥蓝)S0和S1世代人工甘蓝型油菜为材料,分别利用AFLP和MSAP技术检测基因组变化及甲基化模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6对引物在A组合S0扩增到523条带,其中4对引物扩增出9条变异带,包括7条亲本缺失带和2条新增带,分别占S0总条带的1.33%和0.38%;45对引物在B组合双亲植株扩增到1093条带,只有1对引物检测到1条父本带型在所有S0植株中缺失,约占S0总条带的0.09%;在B9子代F19-1~F19-16总共扩增得到1092条带,变异带有10条,占总条带的0.915%,其中包括9条缺失带和1条新增带,9条缺失带全部位于C基因组。MSAP检测发现,B组合S0植株中有3个位点发生了甲基化模式的改变,全部位于A基因组,甲基化模式改变位点占总检测位点的1.37%。研究还发现B组合S0世代一个植株出现可遗传的花色变异,推测该表型变异与B组合人工甘蓝型油菜中C基因组变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 基因组序列变异 AFLP MSAP
下载PDF
裸大麦PKABA1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3
作者 吴昆仑 邓晓青 姚晓华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6-18,共3页
根据GenBank上小麦(M94726)、大麦(AB058924)和黑麦(DQ295068)的蛋白激酶外显子3的编码基因的同源序列比对,设计基因PKABA1的引物,建立了用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裸大麦PKABA1基因在不同低温处理时间下mRNA表达量的方法。以... 根据GenBank上小麦(M94726)、大麦(AB058924)和黑麦(DQ295068)的蛋白激酶外显子3的编码基因的同源序列比对,设计基因PKABA1的引物,建立了用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裸大麦PKABA1基因在不同低温处理时间下mRNA表达量的方法。以样本循环数为纵坐标、以稀释倍数的对数为横坐标建立标准曲线,其相关系数(r2)达到了0.996,扩增效率99%,熔解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产物为特异的单峰,退火温度为(80.5±0.5)℃。结果表明,裸大麦PKABA1基因在不同低温处理时间下的表达量稳定,其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扩增效率高、特异性强、线性范围广、检测周期短,为PKABA1基因作为内参基因进行裸大麦功能基因表达的定量分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大麦 实时荧光定量 PCR扩增 标准曲线 PKABA1基因
下载PDF
一步法和两步法RT-PCR对裸大麦β-actin基因的检测 被引量:1
4
作者 吴昆仑 邓晓青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5-37,共3页
通过一步法RT-PCR和两步法RT-PCR扩增裸大麦内参基因β-actin,都得到500bp的目的片段。结果表明,一步法RT-PCR和两步法RT-PCR都能快速检测出目的基因,一步法比较简便、快速、污染少,但是有明显的引物二聚体形成,对后续的荧光定量试验不... 通过一步法RT-PCR和两步法RT-PCR扩增裸大麦内参基因β-actin,都得到500bp的目的片段。结果表明,一步法RT-PCR和两步法RT-PCR都能快速检测出目的基因,一步法比较简便、快速、污染少,但是有明显的引物二聚体形成,对后续的荧光定量试验不利;两步法灵敏度更高而且比较经济,目的条带单一,无引物二聚体,更适合裸大麦后续的分子克隆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大麦 内参基因 一步法RT—PCR 两步法RT—PCR
下载PDF
Morphological and Cytogenetic Analysis on the Advanced Generations of Generic Hybrids between Brassica napus and Orychophragmus violaceu
5
作者 赵志刚 杜德志 李再云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2年第7期1410-1414,1446,共6页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reveal the genetic changes of advanced generation hybrids between Brassica napus and Orychophragmus violaceus. [Method]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the plant shape, branch...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reveal the genetic changes of advanced generation hybrids between Brassica napus and Orychophragmus violaceus. [Method]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the plant shape, branching sites, leaf shape, leaf color, primary branches and secondary branches, as well as the cyt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dvanced generation hybrids (F8-F10) between B. napus and O. violaceus were observed. [Result] The morphology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hybrid progeny was more like B. rapa in leaf shape, leaf color, plant shape and early flowering phenotype, whereas more like B. napus in number of secondary branches, silique length and 1 000-seed weight. Analysis on the cytogenetics characteristics showed that these advanced inbred progenies were hypoploids with less than 38 chromosomes; moreover, all the chromosomes from O. violaceus had been lost. Chromosome pairings at meiotic diakinesis of hybrids between the advanced inbred progenies and B. rapa revealed that chromosomes lost in hypoploids possibly belonged to the C genome of B. oleracea. With generations developing, chromosomes number of plants from two populations gradually increased and developed into the number of B. napus (2n=38). [Conclusion] This study will provide reference to reveal the source of chromosome lost in hypoploids and the morphological change of hybri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ASSICA NAPUS Orychophragmus VIOLACEUS Sexual HYBRIDS Hypoploid
下载PDF
不同类型青稞产量构成因素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张亚静 蒋礼玲 +1 位作者 吴昆仑 迟德钊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9-122,共4页
以青海省9个地区主栽的高产青稞品种为材料,研究了3种不同类型的青稞产量构成因素变化及其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原粮高产型品种的产量高于粮草双高型和其他类型品种,并且其穗数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本试验条件下,相关分析表明原粮高产... 以青海省9个地区主栽的高产青稞品种为材料,研究了3种不同类型的青稞产量构成因素变化及其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原粮高产型品种的产量高于粮草双高型和其他类型品种,并且其穗数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本试验条件下,相关分析表明原粮高产型、粮草双高型、其他类型青稞品种的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与产量的相关性均为正值,其相关性穗数大于穗粒数、千粒质量。偏相关分析表明所有供试品种、原粮高产型粮草双高型、其他类型的青稞品种穗数每增加1个单位(1万穗/hm2)产量分别增加1.292、1.140、1.108、1.133 kg/hm2;穗粒数每增加1个单位(1粒/穗)产量分别增加9.096、8.898、10.303、9.528 kg/hm2;千粒质量每增加1个单位(1 g)产量分别增加7.171、10.423、7.266、9.529 kg/hm2。通径分析表明,所有供试品种产量三因素对产量均有正向效应,其中穗数的贡献最大。原粮高产型品种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间接作用有正值也有负值,而粮草双高型、其他类型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间接作用均为负值,说明粮草双高型、其他类型品种的产量三因子必须要高度协调、平衡发展才能获得理想的产量。综上所述,原粮高产型、粮草双高型、其他类型青稞品种只有在保证单位面积一定穗数的基础上,高度协调产量构成三要素之间的关系,才能获得理想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产量因素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