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高原病血清血管生成因子的变化 被引量:7
1
作者 颜金花 李占全 +2 位作者 冀林华 柴克霞 格日力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57-460,共4页
目的:慢性高原病(CMS)以红细胞过度增生、肺动脉高压和低氧血症为特征,但对该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以CMS患者和高原世居藏族健康人为研究对象,探讨血管生成相关因子在CMS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海拔4 380 m地区的... 目的:慢性高原病(CMS)以红细胞过度增生、肺动脉高压和低氧血症为特征,但对该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以CMS患者和高原世居藏族健康人为研究对象,探讨血管生成相关因子在CMS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海拔4 380 m地区的CMS患者35例(CMS组)和高原世居藏族健康人13名(世居组)为研究对象,西宁地区(海拔2 260 m)世居健康人17名为对照组,采用固相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测定血清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浓度,同时测定血红蛋白(Hb)浓度、红细胞比积(Hct)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结果:血清bFGF浓度CMS组(107.26±7.86)ng/L与世居组(37.01±9.16)ng/L和对照组(40.58±5.34)ng/L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血清PDGF浓度CMS组(630.18±9.89)ng/L与世居组(292.16±6.88)ng/L和对照组(287.68±8.33)ng/L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血清VEGF浓度CMS组(543.74±6.76)ng/L与世居组(125.51±7.26)ng/L和对照组(76.26±4.60)ng/L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世居组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1)。CMS患者血红蛋白(Hb)浓度与其血清bFGF、PDGF和VEGF水平均呈正相关(P<0.01)。血清bFGF、PDGF、VEGF之间亦呈正相关(P<0.01)。结论:CMS患者血清bFGF、PDGF和VEGF水平显著高于居住在同一个海拔高度的健康人和居住在西宁地区的健康人,提示CMS患者血管生成因子过度表达,血管新生可能是CMS病理生理的重要方面;血清VEGF水平高原健康人高于西宁地区健康人,提示VEGF高表达可能是高原健康人对高原环境适应机制的组成部分;CMS患者Hb浓度与其血清bFGF、PDGF和VEGF水平均呈正相关,提示在CMS患者中,bFGF、PDGF和VEGF可能与红细胞生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高原病 血管生成因子
下载PDF
晚期胃癌患者ERCC1 TUBB3 TYMS三基因联合检测指导的DCF方案个体化化疗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骆玉霜 格日力 +3 位作者 沈存芳 祁玉娟 王莉 毛志成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1787-1791,共5页
目的:根据ERCC1、TUBB3、TYMS基因mRNA表达水平选择Docetaxel、DDP、5-FU组成相应的化疗方案对晚期胃癌进行化疗的疗效、不良反应及生存期评价。方法:前瞻性纳入于本院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初治的晚期胃癌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二组:研究... 目的:根据ERCC1、TUBB3、TYMS基因mRNA表达水平选择Docetaxel、DDP、5-FU组成相应的化疗方案对晚期胃癌进行化疗的疗效、不良反应及生存期评价。方法:前瞻性纳入于本院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初治的晚期胃癌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二组:研究组(60例):采用分支DNA-液相芯片技术定量检测胃癌组织ERCC1、TUBB3、TYMS基因mRNA表达水平,并根据检测结果,选择药物Docetaxel、DDP、5-FU组成相应敏感的化疗方案对其进行化疗;对照组(60例):予以DCF方案化疗,观察两组疗效、不良反应,中位疾病进展时间(mTTP)及中位生存时间(mOS)。结果:研究组、对照组化疗有效率分别为55%、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7)。两组mTTP分别为10个月和7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1)。两组mOS为13.7个月和11.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两组间不良反应相似,但对照组不良反应Ⅲ°~Ⅳ°明显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胃癌根据ERCC1、TUBB3、TYMS基因mRNA表达水平检测结果选择药物Docetaxel、DDP、5-FU组成相应敏感的化疗方案进行化疗,疗效非劣性、不良反应降低,且改善m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胃癌 ERCC1 TUBB3 TYMS 个体化化疗
下载PDF
藏红花素联合顺铂对人胃癌BGC-823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骆玉霜 格日力 +5 位作者 沈存芳 尹晓菊 范宝化 董丽华 肖菡 郭启靖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24-1026,共3页
目的探讨藏红花素联合顺铂对人胃癌BGC-823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将BGC-823细胞分为对照组、顺铂组、藏红花素组和联合组。对照组不加药物培养48 h,顺铂组予以0.8μg·mL^(-1)顺铂培养48 h,藏红花素组予以8mg·mL^(-1)藏红花素培... 目的探讨藏红花素联合顺铂对人胃癌BGC-823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将BGC-823细胞分为对照组、顺铂组、藏红花素组和联合组。对照组不加药物培养48 h,顺铂组予以0.8μg·mL^(-1)顺铂培养48 h,藏红花素组予以8mg·mL^(-1)藏红花素培养48 h,联合组予以0.8μg·mL^(-1)顺铂+8 mg·mL^(-1)藏红花素培养48 h。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测定BGC-823细胞增殖抑制率,用Western blot检测Beclinl、ATG7和LC3Ⅱ蛋白的表达。结果培养24,48 h后,藏红花素组的光密度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48 h后,顺铂组的光密度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藏红花素组(P<0.05);培养24,48 h后,联合组的光密度值显著低于对照组、藏红花素组、顺铂组(P<0.05)。培养48 h后,藏红花素组和顺铂组的Beclinl、LC3II、ATG7的蛋白相对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48 h后,联合组的Beclinl的蛋白相对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联合组的LC3Ⅱ、ATG7的蛋白相对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藏红花素对BGC-823细胞抗增殖作用较弱,但藏红花素联合顺铂可能下调LC3Ⅱ和ATG7表达,提高对BGC-823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红花素 顺铂 BGC-823细胞 细胞增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