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宁地区高压氧修复双侧喉返神经损伤一例报告
1
作者 蒋虹 《青海医药杂志》 2010年第3期15-15,共1页
关键词 双侧喉返神经损伤 西宁地区 高压氧 甲状腺瘤切除术 甲状腺肿块 修复 呼吸困难 双侧声带麻痹
下载PDF
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的包装及病毒滴度影响因素 被引量:3
2
作者 杨生玺 蒋虹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F002-F002,共1页
目的:探讨产生重组逆转录病毒包装及其病毒滴度(以cfu表示)的影响因素.方法:用逆转录病毒载体pMNSTKM,以脂质体法转染包装细胞PA317细胞,挑选抗性集落(PA317/pMNSTKM)扩大培养后,进行PA317/pMNSTKM细胞接种密度、培养温度(37℃,32℃)、... 目的:探讨产生重组逆转录病毒包装及其病毒滴度(以cfu表示)的影响因素.方法:用逆转录病毒载体pMNSTKM,以脂质体法转染包装细胞PA317细胞,挑选抗性集落(PA317/pMNSTKM)扩大培养后,进行PA317/pMNSTKM细胞接种密度、培养温度(37℃,32℃)、纯化方法等对其培养上清中重组病毒cfu影响的比较性研究.结果:包装细胞的密度是影响cfu的关键因素;降低培养温度需延长培养时间方可提高cfu滴度.结论:该实验结果为应用逆转录病毒载体进行的基因治疗实验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转录病毒载体 包装细胞 病毒滴度
下载PDF
HSV-tk基因对乳腺癌细胞的体外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杨生玺 蒋虹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1386-1386,共1页
关键词 乳腺癌细胞 HSV-TK基因
下载PDF
西宁地区高压氧治疗脑出血的时机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蒋虹 《高原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35-36,共2页
目的:对脑出血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时机选择,以探讨高压氧治疗的疗效。方法:将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脑出血2周以内组237例、脑出血(2~4)周组649例及脑出血4周以上组21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0.2MPa40min×2+10min高压氧方案治疗(30~... 目的:对脑出血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时机选择,以探讨高压氧治疗的疗效。方法:将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脑出血2周以内组237例、脑出血(2~4)周组649例及脑出血4周以上组21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0.2MPa40min×2+10min高压氧方案治疗(30~50)次,平均40次。结果:高压氧治疗脑出血总有效率为97.7%,其中Ⅰ组、Ⅱ组有效率为100%,Ⅲ组有效率为88.2%,经行×列2检验,2=106.915,P<0.001,经分割2检验,Ⅰ组、Ⅱ组与Ⅲ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早期进行高压氧治疗是治疗脑出血术后病人功能缺损恢复的有效方法,它具有疗程短、见效快、致残率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脑出血
原文传递
海拔4250m地区高原人群血清红细胞生成素、睾酮、雌二醇的特征表现 被引量:3
5
作者 樊凌冰 肖惠宁 格日力 《高原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19-21,共3页
目的:了解海拔4 250m地区高原人群血清EPO(红细胞生长素)、T(睾酮)、E2(雌二醇)含量变化与HAPC(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igh AltitudePolycythemia,HAPC)的相关关系。方法:在海拔4 250m地区筛选出HAPC,且测定了世居高原藏族、移居高原汉族、... 目的:了解海拔4 250m地区高原人群血清EPO(红细胞生长素)、T(睾酮)、E2(雌二醇)含量变化与HAPC(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igh AltitudePolycythemia,HAPC)的相关关系。方法:在海拔4 250m地区筛选出HAPC,且测定了世居高原藏族、移居高原汉族、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三组人群血清中EPO、T、E2含量。结果:HAPC组:移居高原汉族18人(占66.66%),世居高原藏族9人(占33.33%),男女比例为26:1,三组间EPO差别无显著性,P>0.05,但是高原人群血清中的EPO含量高于平原地区3.788倍。三组间T、E2差别无显著性,P>0.05,T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世居高原藏族和移居高原汉族三组间差别无明显性,但是T低于平原地区8.43倍。可能与高原人群T的活性增加有关,在今后的工作做进一步调查。结论:EPO、T、E2与HAPC的发病虽然无直接因果关系,但是EPO含量高于平原人群3.788倍,T含量明显低于平原人群8.43倍,EPO的增高和T的降低是一种高原人群的生理病理特征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红细胞生长素 睾酮 雌二醇
原文传递
西宁地区2011年—2012年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蒋虹 拉毛 +1 位作者 徐永秀 严海萍 《青海医药杂志》 2012年第10期56-57,共2页
目的:分析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发生的基本特征,探讨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对西宁市2011年10月1日—2012年3月31日报告的131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在冬季采暖期,农村和城乡结合部高发,11月至... 目的:分析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发生的基本特征,探讨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对西宁市2011年10月1日—2012年3月31日报告的131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在冬季采暖期,农村和城乡结合部高发,11月至1月为高峰期,由于燃煤取暖使用不当引起,中毒患者以(18~50)岁的青壮年,男性居多。结论:只有加强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知识的健康宣教工作,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强调室内通风的重要性,正确使用管理煤炉,才能有效预防一氧化碳中毒,一旦发现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应尽快转送至有高压氧治疗条件的医疗机构救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一氧化碳 中毒 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