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高寒地区6种多年生禾本科牧草产量及营养价值比较分析
1
作者 刘金平 张楠楠 +7 位作者 赵鑫盛 黄亚宇 杨英魁 周学丽 钟荣珍 赵国君 拜彬强 郝力壮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794-3806,共13页
【目的】试验旨在对青海高寒地区人工栽培禾本科多年生牧草进行营养价值评价,以期为高原畜牧业的发展和家畜饲草需求提供参考。【方法】以高寒地区常见的冰草、黑麦草、小黑麦、麦宾草、冷地早熟禾和草地早熟禾为研究对象,选用3头成年... 【目的】试验旨在对青海高寒地区人工栽培禾本科多年生牧草进行营养价值评价,以期为高原畜牧业的发展和家畜饲草需求提供参考。【方法】以高寒地区常见的冰草、黑麦草、小黑麦、麦宾草、冷地早熟禾和草地早熟禾为研究对象,选用3头成年公牦牛作为瘤胃液供体动物,通过体外产气法结合牧草产草量评定牧草的营养价值。【结果】①小黑麦的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牧草(P<0.05)。小黑麦和麦宾草的干鲜比较低,显著低于其他牧草(P<0.05)。②小黑麦的干物质(DM)和粗蛋白质(CP)含量均显著高于冷地早熟禾和草地早熟禾(P<0.05)。草地早熟禾的粗灰分(Ash)、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均最高。冰草的粗脂肪(EE)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牧草(P<0.05)。小黑麦的钙(C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牧草(P<0.05),而磷(P)含量与冰草相同。③小黑麦在24、48和72 h的体外产气量(GP)均显著高于其他牧草(P<0.05),且随时间的推移,各牧草间的产气量呈现上升趋势。④6种栽培牧草体外发酵液的pH范围为6.76~6.98。小黑麦和麦宾草的总挥发性脂肪酸(VFA)、乙酸和丙酸含量与其他牧草间差异显著(P<0.05),小黑麦的丁酸和戊酸含量最高,草地早熟禾的乙丙比显著高于其他牧草(P<0.05)。6种栽培牧草氨态氮(NH 3-N)浓度范围为84.70~112.60 mg/L。冷地早熟禾的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VDMD)显著高于其他牧草(P<0.05)。⑤小黑麦各单位面积营养成分产量最高,均显著高于其他牧草(P<0.05)。【结论】小黑麦的综合生产性能最优,营养价值较高,可以作为青海高寒地区适宜栽培牧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地区 体外产气 禾本科牧草 产草量 营养价值
下载PDF
体外产气技术评价高原地区人工牧草营养价值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楠楠 刘毅 +2 位作者 牛建章 拜彬强 郝力壮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108-111,共4页
试验研究高原地区人工牧草营养价值。采用概略养分分析法和体外产气法测定青海省农牧交错区种植的黑麦草、披碱草、冰草、大麦、全株玉米以及黑燕麦6种人工牧草的牧草常规营养成分含量和体外发酵参数。结果显示,黑麦草、冰草钙(Ca)含量... 试验研究高原地区人工牧草营养价值。采用概略养分分析法和体外产气法测定青海省农牧交错区种植的黑麦草、披碱草、冰草、大麦、全株玉米以及黑燕麦6种人工牧草的牧草常规营养成分含量和体外发酵参数。结果显示,黑麦草、冰草钙(Ca)含量显著高于黑燕麦、全株玉米和大麦(P<0.05)。大麦的粗脂肪(EE)含量最高,全株玉米次之,两者均极显著高于其他人工牧草(P<0.01)。48h体外产气量(GP)与EE、粗蛋白(CP)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其中全株玉米和大麦的48hGP极显著高于其他牧草(P<0.01)。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VDMD)与牧草各常规营养指标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其中全株玉米的IVDMD极显著高于黑麦草、黑燕麦、披碱草和大麦(P<0.01)。研究表明,6种人工牧草中全株玉米的营养价值最好,饲草中粗蛋白与粗脂肪含量是影响饲草体外产气量的两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牧草 体外产气 营养价值 体外干物质消化率
下载PDF
菌酶协同发酵饲料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朋 姚有莉 +2 位作者 吴国芳 张剑博 王磊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23年第6期45-51,共7页
菌酶协同发酵技术可提高微生物的降解速率、缩短发酵周期、改善饲料适口性、降低抗营养因子含量、促进肠道消化吸收、改善动物生产性能,是现代动物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概述了菌酶协同发酵饲料的种类、发酵效果以及在动物生产... 菌酶协同发酵技术可提高微生物的降解速率、缩短发酵周期、改善饲料适口性、降低抗营养因子含量、促进肠道消化吸收、改善动物生产性能,是现代动物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概述了菌酶协同发酵饲料的种类、发酵效果以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为菌酶协同发酵技术在畜禽养殖业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酶协同作用 发酵饲料 应用进展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微藻对反刍动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姜洋洋 佟海峰 +3 位作者 王磊 吴国芳 马遥 索宏德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1-137,共7页
与传统作物相比,微藻具有营养丰富、种植占地面积小、不受季节影响、环境适应性强、光合作用速率强、繁殖快等优点。微藻富含碳水化合物、必需脂肪酸、氨基酸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可满足家畜营养需要,且微藻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可通过... 与传统作物相比,微藻具有营养丰富、种植占地面积小、不受季节影响、环境适应性强、光合作用速率强、繁殖快等优点。微藻富含碳水化合物、必需脂肪酸、氨基酸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可满足家畜营养需要,且微藻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可通过影响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菌群结构以及脂肪酸的氢化作用抑制甲烷产生。微藻具有安全、无毒,且极高的利用价值,是理想的绿色饲料添加剂。文章介绍了微藻的营养成分以及微藻对反刍动物生长性能、肉品质、泌乳性能、免疫机能、抗氧化能力、瘤胃发酵等方面的影响,展望了微藻在反刍动物饲料中的应用前景,以期为微藻的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藻 反刍动物 生长性能 瘤胃发酵
下载PDF
发酵全混合日粮对藏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5
作者 赵建 赵鑫盛 +10 位作者 王雷 郑晓春 周建伟 牛建章 拜彬强 高健 鲍宇红 徐振华 王吉龙 成艳芬 郝力壮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217-5228,共12页
本文旨在探讨发酵全混合日粮(TMR)对育肥期藏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选用14只5月龄、体重29 kg左右的健康藏羊公羊,随机分成2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对照组饲喂未发酵TMR,试验组饲喂发酵TM... 本文旨在探讨发酵全混合日粮(TMR)对育肥期藏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选用14只5月龄、体重29 kg左右的健康藏羊公羊,随机分成2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对照组饲喂未发酵TMR,试验组饲喂发酵TMR。预试期14 d,正试期7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藏羊平均日采食量(ADFI)以及中性洗涤纤维(NDF)和半纤维素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藏羊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活性、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提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藏羊胴体重和屠宰率显著提高(P<0.05),腹脂重量和指数显著降低(P<0.05)。4)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藏羊背最长肌红度(a^(*))值显著提高(P<0.05),且背最长肌总必需氨基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同时背最长肌总非必需氨基酸含量显著下降(P<0.05);其中,试验组背最长肌缬氨酸和异亮氨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而背最长肌甲硫氨酸、酪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和谷氨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对TMR进行发酵处理能够提高藏羊屠宰性能、NDF和半纤维素表观消化率以及机体抗氧化能力,降低腹部脂肪沉积,对背最长肌肉色及营养价值也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全混合日粮 藏羊 表观消化率 血清生化指标 屠宰性能 肉品质
下载PDF
四类非常规饲料研究现状及展望
6
作者 李百慧 拜彬强 +2 位作者 赵国君 刘书杰 郝力壮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40-144,共5页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常规饲料资源的短缺问题。为缓解这个问题,非常规饲料的开发与利用是当下极为有效的手段之一,能够有效降低饲养成本。文章就非常规饲料的概念、非常规饲料的种类进行综述,对非常规饲料未来的发展提出展...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常规饲料资源的短缺问题。为缓解这个问题,非常规饲料的开发与利用是当下极为有效的手段之一,能够有效降低饲养成本。文章就非常规饲料的概念、非常规饲料的种类进行综述,对非常规饲料未来的发展提出展望,以期为日后非常规饲料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常规饲料 畜牧业 植物 养殖 开发利用
下载PDF
纤维降解菌及相关酶在秸秆饲料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7
作者 王永奔 姜洋洋 +4 位作者 姚有莉 吴国芳 张剑搏 罗璇 王磊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24年第4期58-64,共7页
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饲料短缺问题十分严峻,秸秆作为农作物生产中的副产物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近年来,相关研究将自然界中能够降解植物纤维的微生物通过分离培养并用于发酵秸秆后取得了极佳的饲喂效果,而反刍动物相较于其它动物... 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饲料短缺问题十分严峻,秸秆作为农作物生产中的副产物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近年来,相关研究将自然界中能够降解植物纤维的微生物通过分离培养并用于发酵秸秆后取得了极佳的饲喂效果,而反刍动物相较于其它动物具有一个特殊消化器官——瘤胃,其内部有许多能够降解秸秆中木质纤维素的微生物。本文主要综述了纤维降解菌、纤维素酶种类及发酵秸秆在养殖中的应用,以期为秸秆等农作物副产品在畜牧业中的充分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胃微生物 纤维降解菌 纤维素酶 秸秆饲料化
下载PDF
益生菌发酵饲料应用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卢博雨 姚有莉 +4 位作者 姜洋洋 吴国芳 张剑搏 罗璇 王磊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24年第3期48-52,共5页
对益生菌发酵饲料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不仅使养殖业摆脱了饲料端全面禁抗带来的窘境,更为人类提供健康安全的畜禽产品开辟了新的途径。益生菌发酵饲料不仅能为畜禽提供大量优质菌体蛋白、维生素、生长素和抗病毒物质等免疫活性物质,且... 对益生菌发酵饲料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不仅使养殖业摆脱了饲料端全面禁抗带来的窘境,更为人类提供健康安全的畜禽产品开辟了新的途径。益生菌发酵饲料不仅能为畜禽提供大量优质菌体蛋白、维生素、生长素和抗病毒物质等免疫活性物质,且能改善动物肠道菌群结构,增强免疫机能,提升生产性能和饲料利用率,优化养殖环境,减少饲养成本,具有重要的环境保护意义。本文综述了益生菌发酵饲料的常用菌种、定义、作用及应用,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对将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发酵饲料 益生菌种类 饲料品质 动物生产
下载PDF
不同地区淘汰母牦牛肉营养品质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徐焕 郝力壮 +4 位作者 刘书杰 吴克选 张晓卫 牛建章 多吉欧珠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32-237,共6页
为比较不同地区淘汰母牦牛肉营养成分差异,以青海省河南县、青海省刚察县、新疆巴州、云南省迪庆县、四川省九龙县和四川红原县6个地区淘汰母牦牛的背最长肌为研究对象,对其营养品质进行了测定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数... 为比较不同地区淘汰母牦牛肉营养成分差异,以青海省河南县、青海省刚察县、新疆巴州、云南省迪庆县、四川省九龙县和四川红原县6个地区淘汰母牦牛的背最长肌为研究对象,对其营养品质进行了测定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以发现各地区淘汰母牦牛肉之间的异同,为不同地区淘汰母牦牛肉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常规营养成分中,各地区除灰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外(P>0.05),其他指标均存在差异显著(P<0.05),其中,四川九龙县淘汰母牦牛的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地区(P<0.05),青海河南县淘汰母牦牛的蛋白含量最高,为22.01%,而四川红原县淘汰母牦牛的胆固醇含量最低,仅82.65 mg/100 g;各地区饱和脂肪酸(SFA)含量和总脂肪酸(TFA)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云南迪庆和四川九龙县的淘汰母牦牛肉中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总量显著高于其他地区(P<0.05),青海河南县和青海刚察县两个地区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地区(P<0.01);除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EAA/TAA)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以外(P>0.05),其他氨基酸均差异显著(P<0.05);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得出胆固醇、MUFA、必需氨基酸(EAA)、EAA/TAA、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EAA/NEAA)五个指标对淘汰母牦牛肉营养品质的方差贡献较大;6个地区的淘汰母牦牛肉按营养成分可大致分为三类,其中,第一类包含青海省河南县和青海省刚察县两个地区,第二类为新疆巴州、四川九龙县和四川红原县,第三类则是云南迪庆。第一类地区淘汰牦牛的脂肪含量较低,MUFA、EAA/TAA、EAA/NEAA均低于其他地区;第二类地区的氨基酸比例适宜,且脂肪酸、胆固醇含量适中;第三类地区的脂肪含量较高,MUFA含量最丰富,且胆固醇含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地区 淘汰母牦牛 营养品质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高寒地区十字花科栽培牧草营养价值评定 被引量:1
10
作者 靳倩伶 刘毅 +2 位作者 张楠楠 郝力壮 刘书杰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6-10,共5页
试验旨在系统评价高原地区十字花科牧草的营养价值。试验以高原地区常见的3种十字花科牧草(华油杂62油菜、饲油2号油菜和芸芥)为研究对象,采用概略养分分析法、体外产气法并结合单位面积产量综合评定。结果显示:饲油2号油菜产草量最高;... 试验旨在系统评价高原地区十字花科牧草的营养价值。试验以高原地区常见的3种十字花科牧草(华油杂62油菜、饲油2号油菜和芸芥)为研究对象,采用概略养分分析法、体外产气法并结合单位面积产量综合评定。结果显示:饲油2号油菜产草量最高;饲油2号油菜能量最高,华油杂62油菜次之,但华油杂62油菜的粗蛋白含量最高。华油杂62油菜的粗蛋白质(CP)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最高,饲油2号油菜次之。3种十字花科牧草pH值及氨态氮(NH3-N)浓度均在正常范围内。饲油2号油菜的乙酸含量最高(25.66 mmol/L),华油杂62油菜次之(23.03 mmol/L),均显著高于芸芥(17.78 mmol/L)(P<0.05)。饲油2号油菜的消化率(IVDMD)显著高于华油杂62油菜和云芥(P<0.05)。研究表明,华油杂62油菜和饲油2号油菜综合生产性能显著优于云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草量 体外产气 牧草 油菜 营养价值
下载PDF
高寒草地不同刈割期栽培燕麦草的营养价值评定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云祥 刘毅 +5 位作者 拜彬强 赵鑫盛 苟钰姣 钟荣珍 乔赛毛措 郝力壮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99-105,共7页
试验旨在系统评价高寒地区禾本科一年生牧草不同时期的营养价值。以高原地区常见的4种燕麦草(白燕麦、青燕麦、科纳燕麦和林纳燕麦)为研究对象,采用概略养分分析法、体外产气法并结合不同时期单位面积产量综合评定。结果表明,4种燕麦草... 试验旨在系统评价高寒地区禾本科一年生牧草不同时期的营养价值。以高原地区常见的4种燕麦草(白燕麦、青燕麦、科纳燕麦和林纳燕麦)为研究对象,采用概略养分分析法、体外产气法并结合不同时期单位面积产量综合评定。结果表明,4种燕麦草的鲜草产量均在乳熟期达到峰值,干草产量在成熟期最盛。随着刈割时间的推移,4种燕麦草的鲜干比、粗蛋白(CP)含量和粗脂肪(EE)含量降低;而酸性洗涤纤维(ADF)和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增加,能量变化不大。4种燕麦草72 h发酵液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随刈割期的推移而下降,乙酸、丙酸、异丁酸和丁酸含量均在抽穗期最高。研究表明,燕麦草在成熟期刈割干草产量最高,在抽穗期刈割品质最好,在乳熟期刈割单位面积营养物质输出量、可消化干物质和有机物产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草 产草量 营养价值 刈割期
下载PDF
采精期精料补饲水平对牦牛种公牛血清指标和精液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琦 田磊 +7 位作者 景建武 胡广卫 李鸿康 马万浩 牛建章 拜彬强 刘书杰 郝力壮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400-4412,共13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采精期不同精料补饲水平对牦牛种公牛生长性能、血清指标和精液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25头体况良好、遗传背景一致、平均体重为(584.48±55.71)kg的牦牛种公牛,随机分为5个组,分别为Ⅰ组(对照组)、Ⅱ组、Ⅲ组、Ⅳ组和... 本试验旨在探究采精期不同精料补饲水平对牦牛种公牛生长性能、血清指标和精液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25头体况良好、遗传背景一致、平均体重为(584.48±55.71)kg的牦牛种公牛,随机分为5个组,分别为Ⅰ组(对照组)、Ⅱ组、Ⅲ组、Ⅳ组和Ⅴ组,每组5头,单栏单饲。5组牦牛每天分别补饲1.00、1.75、2.50、3.25和4.00 kg精料。预试期15 d,正试期45 d。结果表明:1)牦牛种公牛总增重和平均日增重随精料补饲水平的升高呈线性升高(P<0.05)。2)牦牛种公牛血清总蛋白、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素含量以及谷丙转氨酶活性含量随精料补饲水平的升高呈线性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Ⅳ组和Ⅴ组血清总蛋白和尿素含量显著提高(P<0.05),Ⅲ组血清白蛋白含量显著提高(P<0.05),Ⅴ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和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Ⅲ组牦牛种公牛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Ⅴ组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提高(P<0.05)。4)与对照组相比,Ⅲ组牦牛种公牛血清白细胞介素-4含量显著提高(P<0.05)。5)牦牛种公牛精子密度和精子前向运动能力随精料补饲水平的升高呈线性升高(P<0.01),其中Ⅲ组、Ⅳ组和Ⅴ组精子密度和精子前向运动能力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Ⅱ组精子密度和精子前向运动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补饲精料会显著改善牦牛种公牛精液品质,但补饲过量会对机体脂肪代谢、肝脏功能、肾脏功能以及机体抗氧化能力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建议采精期牦牛种公牛适宜精料补饲水平为每天2.50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种公牛 精料 补饲 血清指标 精液品质
下载PDF
牦牛肉品质研究进展
13
作者 娄新建 马万浩 +3 位作者 郝力壮 刘书杰 马世科 拜彬强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394-3409,共16页
牦牛素有“高原之舟”的美誉,牦牛肉则是青藏高原牧民生活中最主要的肉类之一。牦牛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富含多种氨基酸等特点,属于天然的绿色食品。受地理环境制约,牦牛只能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生产规模一直无法扩大,牦牛肉产量无法提... 牦牛素有“高原之舟”的美誉,牦牛肉则是青藏高原牧民生活中最主要的肉类之一。牦牛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富含多种氨基酸等特点,属于天然的绿色食品。受地理环境制约,牦牛只能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生产规模一直无法扩大,牦牛肉产量无法提高,因此明析牦牛肉品质特性对于牦牛肉产品开发及肉品质调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牦牛品种多样,不同地区牦牛肉营养成分存在差异,不同品种牦牛肉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及维生素等含量不同,不同年龄牦牛肉化学组成、pH、剪切力、滴水损失、蒸煮损失也不相同,肌肉部位不同造成相关指标存在差异;从食品安全性来说,牦牛肉中的重金属残留、微生物指标和兽药残留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标准,是消费者可选择的安全放心肉类。作者以近些年与牦牛肉品质相关的研究为基础,从营养品质、食用加工品质及安全性几方面系统综述了牦牛肉品质特性,结果表明牦牛肉具有营养价值高、安全无污染等优势,但同时具有感官、食用品质口感较差的缺点。但整体来讲,牦牛肉品质较好,但仍需进一步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肉品质 营养品质 食用加工品质 安全性
下载PDF
降解霉菌毒素乳酸菌的筛选及鉴定
14
作者 姚有莉 张朋 +4 位作者 王永奔 卢博雨 吴国芳 张剑搏 王磊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674-2689,共16页
本试验旨在获得可高效降解霉菌毒素和具有益生特性的乳酸菌,为后期其作为饲料添加剂在饲料中应用奠定基础。试验通过对分离自青海牦牛和藏羊瘤胃中的169株乳酸菌进行霉菌毒素降解能力比较,以及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分子生物学、益生... 本试验旨在获得可高效降解霉菌毒素和具有益生特性的乳酸菌,为后期其作为饲料添加剂在饲料中应用奠定基础。试验通过对分离自青海牦牛和藏羊瘤胃中的169株乳酸菌进行霉菌毒素降解能力比较,以及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分子生物学、益生性和安全性的综合评定,最终获得4株可以同时降解饲料原料中4种真菌毒素的菌株(菌株C2、E28、C16和A16)。在本研究中,初筛获得的15株乳酸菌对黄曲霉毒B 1(AFB 1)、呕吐毒素(DON)、玉米赤霉烯酮(ZEA)和硫代葡萄糖苷(GLUS)的降解率最高分别为70.95%、60.11%、64.00%和59.18%;复筛获得的4株乳酸菌对AFB 1、DON、ZEA和GLUS的降解率分别为33.53%、60.18%、51.45%和43.41%。16S rRNA测序结果表明:菌株C2和E28为乳酸片球菌,菌株A16为戊糖片球菌,菌株C16为乳肠球菌;这4株乳酸菌起酵时间短,产酸能力强(pH<4.5),能在pH 3.5和胆盐浓度为0.1%的环境中正常生长,且有良好的自凝集力和疏水性。通过安全性试验得知,4株乳酸菌均不溶血,其中乳肠球菌C16和戊糖片球菌A16对红霉素和青霉素敏感,乳酸片球菌C2和E28对红霉素和青霉素敏感或中度敏感,且乳酸片球菌C2和E28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强抑菌性,抑菌圈直径≥20 mm,是优良的候选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菌毒素 乳酸菌 益生性 安全性
下载PDF
霉菌毒素的危害及生物降解策略
15
作者 姚有莉 吴国芳 +1 位作者 加曲才让 王磊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共6页
霉菌毒素作为一种抗营养因子,具有肝毒性、诱变性、肾毒性、免疫抑制和致癌作用,霉菌毒素的污染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产量和经济损失;含有高霉菌毒素水平的饮食可对动物和人类造成急性或慢性的不良健康影响。论文就常见霉菌毒素的危害及生... 霉菌毒素作为一种抗营养因子,具有肝毒性、诱变性、肾毒性、免疫抑制和致癌作用,霉菌毒素的污染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产量和经济损失;含有高霉菌毒素水平的饮食可对动物和人类造成急性或慢性的不良健康影响。论文就常见霉菌毒素的危害及生物降解策略进行归纳,为微生物降解霉菌毒素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菌毒素 危害 生物降解
下载PDF
德氏乳杆菌KY20胞外多糖对C57BL/6小鼠肥胖的预防作用
16
作者 张天宇 申敬 +7 位作者 曹瑾 赵崇杰 江雨男 秦琳琳 孙偲 郝力壮 陈勉 王楠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8期53-62,共10页
为探究德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KY20及其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EPS)对高脂饮食小鼠肥胖的预防作用,首先对KY20的生长速率、耐酸、耐胆盐活性进行测定,并对其EPS进行提取纯化;采用高脂饮食构建肥胖小鼠模型,设立正... 为探究德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KY20及其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EPS)对高脂饮食小鼠肥胖的预防作用,首先对KY20的生长速率、耐酸、耐胆盐活性进行测定,并对其EPS进行提取纯化;采用高脂饮食构建肥胖小鼠模型,设立正常组、模型组、KY20组及其EPS低、中、高剂量组,连续灌胃12周并定期记录小鼠体质量,测定葡萄糖耐量、胰岛素耐量、脏器指数,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肝脏和脂肪组织变化,试剂盒检测胰岛素、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含量,气相色谱法检测小鼠盲肠内容物中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SCFAs)的含量。结果显示,德氏乳杆菌KY20具有较强的耐酸、耐胆盐能力,并对青霉素、庆大霉素等有敏感性;KY20及其胞外多糖能够降低肥胖小鼠的体质量,改善血脂代谢紊乱,有效抑制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氏乳杆菌 胞外多糖 高脂饮食 肥胖小鼠 益生菌
下载PDF
不同部位牦牛肉品质比较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徐焕 郝力壮 +3 位作者 刘书杰 牛建章 张晓卫 多吉欧珠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1-36,共6页
以18头舍饲育肥牦牛的背阔肌、臂三头肌、腰大肌、背最长肌、臀股二头肌、半腱肌6个部位的肌肉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常规营养成分、矿物质元素及食用品质进行分析,研究牦牛不同肌肉部位的营养品质和食用品质之间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常... 以18头舍饲育肥牦牛的背阔肌、臂三头肌、腰大肌、背最长肌、臀股二头肌、半腱肌6个部位的肌肉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常规营养成分、矿物质元素及食用品质进行分析,研究牦牛不同肌肉部位的营养品质和食用品质之间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常规营养成分中,各部位除蛋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外(P>0.05),其它指标均存在差异显著(P<0.05),其中背阔肌的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它部位(P<0.05);从矿物质元素来看,背阔肌的Ca、Na含量较其它部位高,半腱肌的K、Mg含量较高,臂三头肌的微量元素含量较丰富;从肉的食用品质上来看,腰大肌及背最长肌嫩度较好,臀股二头肌和背最长肌的持水力较其它部位强。结果表明,不同部位的肌肉在营养品质和食用品质方面均存在很大差异,综合看来,背最长肌的肉质较好,其次为臀股二头肌,为今后肉块分割增值技术及等级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肉 不同部位 营养成分 矿物质 食用品质
下载PDF
谷饲与草饲牦牛肉矿物质含量差异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田小霞 郝力壮 +2 位作者 徐焕 拜彬强 王洪谨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20-23,共4页
试验探究不同饲养方式(谷饲和草饲)对牦牛肉矿物质含量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分别采集草饲和谷饲牦牛的背阔肌、臂三头肌、腰大肌、背最长肌、臀股二头肌、半腱肌,比较分析6个部位的锌(Zn)、铁(Fe)、铜(Cu)、锰(Mn)、钙(Ca)、... 试验探究不同饲养方式(谷饲和草饲)对牦牛肉矿物质含量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分别采集草饲和谷饲牦牛的背阔肌、臂三头肌、腰大肌、背最长肌、臀股二头肌、半腱肌,比较分析6个部位的锌(Zn)、铁(Fe)、铜(Cu)、锰(Mn)、钙(Ca)、钾(K)、镁(Mg)、钠(Na)8种矿物质元素含量差异。结果显示,同一饲养方式下,不同部位矿物质元素含量普遍差异较大。在谷饲条件下,背最长肌中各种矿物质含量相对较高;在草饲条件下,半腱肌中各种矿物质含量相对较高。不同饲养方式下牦牛肉矿物质元素含量差异较大。在谷饲条件下,牦牛各部位肌肉中Na含量比草饲条件下高,而Ca、Fe含量比草饲条件下低。研究表明,牦牛不同肌肉部位中矿物质含量差异较大,且不同饲养方式下同一部位矿物质含量差异较大,不同日粮是影响牦牛肉中矿物质含量差异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饲牦牛 谷饲牦牛 矿物质元素
下载PDF
饲粮粗脂肪水平对舍饲牦牛有害气体排放动态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毅 张群英 +1 位作者 拜彬强 郝力壮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584-6592,共9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粮粗脂肪水平对舍饲牦牛有害气体排放动态变化的影响。试验选择体重(150±5)kg、健康的大通阉牦牛4头,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每期包括21 d预试期和7 d正试期。4组饲粮分别通过添加菜籽粕、菜籽饼、破碎油菜...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粮粗脂肪水平对舍饲牦牛有害气体排放动态变化的影响。试验选择体重(150±5)kg、健康的大通阉牦牛4头,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每期包括21 d预试期和7 d正试期。4组饲粮分别通过添加菜籽粕、菜籽饼、破碎油菜籽和菜籽油调控饲粮粗脂肪水平,饲粮粗脂肪水平分别为3.26%、4.58%、5.45%和6.27%。使用呼吸测热环控舱模拟舍饲条件,对4头成年育肥牦牛的甲烷(CH_(4))、二氧化碳(CO_(2))、氨气(NH_(3))排放量进行动态监控。结果表明:菜籽粕饲粮组CH_(4)排放量显著高于菜籽饼饲粮组、破碎油菜籽饲粮组和菜籽油饲粮组(P<0.05),菜籽饼饲粮组CH_(4)排放量显著高于破碎油菜籽饲粮组和菜籽油饲粮组(P<0.05)。菜籽粕饲粮组NH_(3)排放量显著高于破碎油菜籽饲粮组和菜籽油饲粮组(P<0.05)。各组之间CO_(2)排放量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提高饲粮粗脂肪水平可以有效降低舍饲牦牛CH_(4)、NH_(3)排放量,对CO_(2)排放量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甲烷 二氧化碳 氨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