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经典名方小续命汤的历史沿革及临床应用考证
被引量:
11
1
作者
曾瑾
杨雨婷
+11 位作者
王梦雷
陈平
盛艳梅
鄢宇梅
张爱军
朱红梅
戴瑛
尹竹君
李莉
李耀华
李普衍
赵军宁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2-191,共10页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中小续命汤出自《备急千金要方》卷八·诸风,该文对小续命汤来源的追溯、历史发展、变化的进程及临床应用均进行系统的考证。考证结果表明,续命汤及其类方是唐宋以前治疗中风的...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中小续命汤出自《备急千金要方》卷八·诸风,该文对小续命汤来源的追溯、历史发展、变化的进程及临床应用均进行系统的考证。考证结果表明,续命汤及其类方是唐宋以前治疗中风的主要方剂,延绵七八百年,为治风准绳,其中以小续命汤最具代表性。小续命汤由续命汤衍变而来,方名最早出现于东晋《小品方》,唐代孙思邈将其纳入《备急千金要方》,对其治疗中风的疗效推崇备至,曰"诸风服之皆验",后经《外台秘要》及多部医著记载,被列为治疗中风第一要方。宋以后,随着医家对中风病机认识的变化及对小续命汤认识的局限性导致其在中风证的临床应用中逐渐减少,近现代以来又被重新认知和应用,期间其临床应用也发生了较大的变迁。其临床应用范围广泛,涉及多种脑部及神经系统相关疾病,包括但不限于(1)脑卒中及其后遗症,(2)周围性面瘫,(3)类风湿关节炎,(4)高血压,(5)其他运动神经系统疾病等。主治为脑卒中及其后遗症,其次为周围性面瘫,还有其他新的适应证正逐渐被发现,以上为小续命汤的临床定位、新药转化研究提供有效性安全性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名方
小续命汤
历史沿革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古代经典名方小续命汤的处方关键信息考证
被引量:
6
2
作者
王梦雷
陈平
+8 位作者
杨雨婷
盛艳梅
戴瑛
尹竹君
李莉
李耀华
李普衍
赵军宁
曾瑾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79-186,共8页
《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中小续命汤出自唐·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本文对小续命汤中各药材的基原、炮制方法以及度量衡和煎煮服用等相关信息进行系统的考证,初步确认小续命汤处方的关键信息,为经典名方小续命汤的开发...
《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中小续命汤出自唐·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本文对小续命汤中各药材的基原、炮制方法以及度量衡和煎煮服用等相关信息进行系统的考证,初步确认小续命汤处方的关键信息,为经典名方小续命汤的开发提供依据。经考证,麻黄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的干燥草质茎;防己为防己科植物粉防己Stephania tetrandra S.Moore的干燥根;人参为五加科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的干燥根和根茎;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桂心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干燥树皮;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的干燥根及根茎;芍药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干燥根;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的干燥根茎;杏仁为蔷薇科植物山杏Prunus armeniaca L.var.ansu Maxim.的干燥成熟种子;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carmichaelii Debx.的子根;防风为伞形科植物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e(Turcz.)Schischk.的干燥根;生姜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新鲜根茎。甘草的炮制方法为“炒甘草”;苦杏仁的炮制方法为“燀苦杏仁”;附子的炮制方法为“炒附片”或“炮附片”,其余各药材建议生用。经考证,唐代一两约为今13.80 g。煎煮方法为:以上12味药材加水2400 mL,先煮麻黄“三沸”并去沫,再加剩余药材,煮取600 mL,分三次温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名方
小续命汤
备急千金要方
处方考证
原文传递
题名
经典名方小续命汤的历史沿革及临床应用考证
被引量:
11
1
作者
曾瑾
杨雨婷
王梦雷
陈平
盛艳梅
鄢宇梅
张爱军
朱红梅
戴瑛
尹竹君
李莉
李耀华
李普衍
赵军宁
机构
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转化药理与临床应用研究所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成都医学院药学院
青海帝玛尔藏药药业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2-191,共10页
基金
四川省杰出青年科技人才项目(2020JDJQ0063)
四川省科技计划重点研发项目(2020YFS0566)
+2 种基金
四川省科技厅基本科研业务专项(A-2021N-Z-5)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药理学重点学科专项(ZDXK2020-1)
院企合作开发项目(D-2018-45,D-2018-14)。
文摘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中小续命汤出自《备急千金要方》卷八·诸风,该文对小续命汤来源的追溯、历史发展、变化的进程及临床应用均进行系统的考证。考证结果表明,续命汤及其类方是唐宋以前治疗中风的主要方剂,延绵七八百年,为治风准绳,其中以小续命汤最具代表性。小续命汤由续命汤衍变而来,方名最早出现于东晋《小品方》,唐代孙思邈将其纳入《备急千金要方》,对其治疗中风的疗效推崇备至,曰"诸风服之皆验",后经《外台秘要》及多部医著记载,被列为治疗中风第一要方。宋以后,随着医家对中风病机认识的变化及对小续命汤认识的局限性导致其在中风证的临床应用中逐渐减少,近现代以来又被重新认知和应用,期间其临床应用也发生了较大的变迁。其临床应用范围广泛,涉及多种脑部及神经系统相关疾病,包括但不限于(1)脑卒中及其后遗症,(2)周围性面瘫,(3)类风湿关节炎,(4)高血压,(5)其他运动神经系统疾病等。主治为脑卒中及其后遗症,其次为周围性面瘫,还有其他新的适应证正逐渐被发现,以上为小续命汤的临床定位、新药转化研究提供有效性安全性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经典名方
小续命汤
历史沿革
临床应用
Keywords
classical formula
Xiao Xumingtang
historical evolution
clinical application
分类号
R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R242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原文传递
题名
古代经典名方小续命汤的处方关键信息考证
被引量:
6
2
作者
王梦雷
陈平
杨雨婷
盛艳梅
戴瑛
尹竹君
李莉
李耀华
李普衍
赵军宁
曾瑾
机构
成都医学院药学院
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转化药理与临床应用研究所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青海帝玛尔藏药药业有限公司
出处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79-186,共8页
基金
四川省杰出青年科技人才项目(编号:2020JDJQ0063)
四川省科技计划重点研发项目(编号:2020YFS0566)
+2 种基金
四川省科技厅基本科研业务专项(编号:A-2021N-Z-5)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药理学重点学科专项(编号:ZDXK2020-1)
院企合作开发项目(编号:D-2018-45、D-2018-14)。
文摘
《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中小续命汤出自唐·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本文对小续命汤中各药材的基原、炮制方法以及度量衡和煎煮服用等相关信息进行系统的考证,初步确认小续命汤处方的关键信息,为经典名方小续命汤的开发提供依据。经考证,麻黄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的干燥草质茎;防己为防己科植物粉防己Stephania tetrandra S.Moore的干燥根;人参为五加科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的干燥根和根茎;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桂心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干燥树皮;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的干燥根及根茎;芍药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干燥根;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的干燥根茎;杏仁为蔷薇科植物山杏Prunus armeniaca L.var.ansu Maxim.的干燥成熟种子;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carmichaelii Debx.的子根;防风为伞形科植物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e(Turcz.)Schischk.的干燥根;生姜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新鲜根茎。甘草的炮制方法为“炒甘草”;苦杏仁的炮制方法为“燀苦杏仁”;附子的炮制方法为“炒附片”或“炮附片”,其余各药材建议生用。经考证,唐代一两约为今13.80 g。煎煮方法为:以上12味药材加水2400 mL,先煮麻黄“三沸”并去沫,再加剩余药材,煮取600 mL,分三次温服。
关键词
经典名方
小续命汤
备急千金要方
处方考证
Keywords
Ancient classical prescription
Xiaoxuming Decoction(小续命汤)
Important Prescriptions Worth a Thousand Gold for Emergency(《备急千金要方》)
分类号
R289.5 [医药卫生—方剂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经典名方小续命汤的历史沿革及临床应用考证
曾瑾
杨雨婷
王梦雷
陈平
盛艳梅
鄢宇梅
张爱军
朱红梅
戴瑛
尹竹君
李莉
李耀华
李普衍
赵军宁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1
原文传递
2
古代经典名方小续命汤的处方关键信息考证
王梦雷
陈平
杨雨婷
盛艳梅
戴瑛
尹竹君
李莉
李耀华
李普衍
赵军宁
曾瑾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6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