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7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证研究——以青海民族大学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阿进录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8-114,共7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民族大学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结合学校实际,积极探索实践,形成高校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思路模式和宝贵经验。立足新时代,如何深刻把握现阶段民族工作的历... 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民族大学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结合学校实际,积极探索实践,形成高校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思路模式和宝贵经验。立足新时代,如何深刻把握现阶段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和重要使命,更好担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大学职责,在青海省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的生动实践中走在前、当先锋、作典范,是需要认真思考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的重大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高校 中华民族共同体 创新发展
下载PDF
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SWOT分析及对策——以青海民族大学为例
2
作者 王春莲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31-39,共9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国民族工作的主线,民族高校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阵地。青海民族大学地处西北,作为青藏高原第一所高等学校,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和维护民族团结上,有其独特优势,党和国家对民族工作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国民族工作的主线,民族高校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阵地。青海民族大学地处西北,作为青藏高原第一所高等学校,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和维护民族团结上,有其独特优势,党和国家对民族工作和青海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为其提供了很多发展机遇,但因多种因素影响,其也有自身劣势,“三股势力”、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等也造成了一定外部威胁。未来,还需继续提高政治站位,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地位;守正创新,不断完善教育内容;科学应变,持续完善形式方法;多方协同,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合力,真正发挥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阵地和前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高校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SWOT分析 青海民族大学
下载PDF
国家安全视角下西部高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路径研究——以青海民族大学为例
3
作者 马天 吕明泽 罗彪 《教育教学研究前沿》 2024年第5期4-7,共4页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家安全的海外保护日趋重要,使得涉外法治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西部地区高校作为地方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培养涉外法治人才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本文以青海民族大学为例,探讨了西部高校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中...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家安全的海外保护日趋重要,使得涉外法治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西部地区高校作为地方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培养涉外法治人才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本文以青海民族大学为例,探讨了西部高校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中的现状、挑战及路径。通过分析青海民族大学的具体实践案例,提出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课程设置、拓展国际交流合作等建议,以期为西部高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提供借鉴,从而更好地保障各领域国家安全与国家海外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安全 西部高校 涉外法治 人才培养
下载PDF
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浅析地方高校课程质量评价优化研究——以青海民族大学为例
4
作者 杜青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10期0090-0093,共4页
全面提高大学生培养质量是打造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基础。教师教学能力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条件,教学效果则是评价高等教育质量水平的重要指标,而教学效果评估机制又是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主要部分。打造教育强国是新时期高等教育优先发展的... 全面提高大学生培养质量是打造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基础。教师教学能力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条件,教学效果则是评价高等教育质量水平的重要指标,而教学效果评估机制又是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主要部分。打造教育强国是新时期高等教育优先发展的重要目标,本研究梳理青海民族大学当前课程质量评价体系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课程质量评价体系的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课程质量 评价优化
下载PDF
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探析——基于青海民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调查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毅 刘琦 夏红梅 《江苏商论》 2016年第8期74-78,共5页
本文对工商管理专业历届毕业生就业情况数据进行了跟踪收集与统计,研究发现青海民族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普遍存在就业不理想的问题,其集中表现在学生高质量就业率较低。鉴于此,本文研究显示要提高工商管理专业高质量就业率,学校... 本文对工商管理专业历届毕业生就业情况数据进行了跟踪收集与统计,研究发现青海民族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普遍存在就业不理想的问题,其集中表现在学生高质量就业率较低。鉴于此,本文研究显示要提高工商管理专业高质量就业率,学校必须革新传统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模式,且需及时更新教学知识,增加师资力量,加强校企联系。学生必须打好专业知识基础,做好职业规划,为自己的未来做好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民族大学 工商管理专业 就业质量
下载PDF
基于茶文化视角下的民族院校素质教育实践研究——以青海民族大学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强莹 《江苏商论》 2018年第11期133-135,共3页
茶文化课程通过茶悦己悦人,丰富生活,弘扬我国传统的茶文化及其精神,提升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等在民族院校人才培养、素质教育方面影响巨大,特别是教学内容上要突出科学化、艺术化、技能化,在教学方式上关注传统文化传承、德育教育、美... 茶文化课程通过茶悦己悦人,丰富生活,弘扬我国传统的茶文化及其精神,提升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等在民族院校人才培养、素质教育方面影响巨大,特别是教学内容上要突出科学化、艺术化、技能化,在教学方式上关注传统文化传承、德育教育、美育教育、校园文化打造等来推进青海民族大学素质教育工作,并对类似民族学校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课程 民族院校 素质教育 实践研究 青海民族大学
下载PDF
打造“三座殿堂”坚定“四个自信”--青海民族大学“青海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纪实 被引量:1
7
作者 阿进录 《党的生活(青海)》 2021年第11期36-38,共3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民族大学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论述,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和优势条件,通过打造校史馆、博物馆、古籍馆三座思想文化殿堂,运用直观、立体、综合的形式,创新载体、注重效果,固本培元、凝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民族大学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论述,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和优势条件,通过打造校史馆、博物馆、古籍馆三座思想文化殿堂,运用直观、立体、综合的形式,创新载体、注重效果,固本培元、凝心铸魂,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生动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让爱国主义成为每个师生的坚定信念和精神依靠。由于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工作扎实,成效明显,以校史馆、博物馆、古籍馆为主要内容申报的青海民族大学“理想信念与传统文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省委宣传部命名为全省高校首个“青海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校史馆 爱国主义精神 创新载体 固本培元 青海民族大学 党的十八大以来 四个自信
下载PDF
高扬生态文明主题 传承高原坚守精神——青海民族大学原创话剧《守望可可西里》创作纪实 被引量:1
8
作者 阿进录 《党的生活(青海)》 2021年第3期61-63,共3页
《守望可可西里》是青海民族大学师生自创自编自演的话剧。该剧立足我省“三个最大”的省情定位,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以倡导生态环保为主题、以讴歌“新青海”精神为主线、以反映改革先锋杰桑·索南达杰为代表的... 《守望可可西里》是青海民族大学师生自创自编自演的话剧。该剧立足我省“三个最大”的省情定位,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以倡导生态环保为主题、以讴歌“新青海”精神为主线、以反映改革先锋杰桑·索南达杰为代表的可可西里守护者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与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为主要内容的现实主义题材话剧,是青海民族大学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深化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举措,是推进“四爱三有”教育的标志性校园文化成果,也是献给新中国成立70周年、青海解放70周年、青海民族大学建校70周年的一份礼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工作 爱国主义情怀 校园文化 创新举措 可可西里 生态文明 青海民族大学 奉献精神
下载PDF
青海民族大学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调研报告 被引量:1
9
作者 阿进录 《党的生活(青海)》 2022年第6期54-56,共3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民族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实践中把握新要求,适应新形势,创新工作思路,取得积极成效。笔者通过资料收集、座谈研讨、实地走访、问... 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民族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实践中把握新要求,适应新形势,创新工作思路,取得积极成效。笔者通过资料收集、座谈研讨、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学校思想政治创新发展情况、青年教师思想状况、大学生思想状况等进行了深入调研,总结经验做法,分析问题短板,研究改进措施,形成本调研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座谈研讨 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大学生思想状况 青年教师 青海民族大学 调研报告 创新工作思路
下载PDF
基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公共政策学课程实践教学研究——以青海民族大学为例
10
作者 张建英 《教育文化论坛》 2017年第3期93-95,共3页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创新教育已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目标,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大学教育的方向,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和源泉。文章结合青海民族大学公共政策课程实践的具体实践,阐述了基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改革,并提出...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创新教育已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目标,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大学教育的方向,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和源泉。文章结合青海民族大学公共政策课程实践的具体实践,阐述了基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改革,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能力 公共政策课程 实践教学 青海民族大学
下载PDF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青海民族大学为例 被引量:12
11
作者 刘萍 白翠梅 黄小兰 《计算机教育》 2012年第23期71-74,共4页
如何在新形势下,使学生学到有助于提高自身计算机能力的知识和技能,是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文章以青海民族大学为例,围绕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主要目标,阐述当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教学实践... 如何在新形势下,使学生学到有助于提高自身计算机能力的知识和技能,是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文章以青海民族大学为例,围绕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主要目标,阐述当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计算机专业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 应用能力
下载PDF
工商管理学院本科创新人才培养调查研究——以青海民族大学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爱存 夏红梅 李毅 《江苏商论》 2017年第7期116-120,共5页
本文以青海民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为例,来研究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创新人才的培养。通过对该校工商管理专业往届本科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来了解学生个人对创新人才培养实践的相关想法。此次调查结果将为工商管理学院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本文以青海民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为例,来研究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创新人才的培养。通过对该校工商管理专业往届本科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来了解学生个人对创新人才培养实践的相关想法。此次调查结果将为工商管理学院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优化,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商管理专业 创新人才培养 往届毕业生
下载PDF
OBE理念下信管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方法研究——以青海民族大学为例 被引量:5
13
作者 冯桂莲 祝延波 +3 位作者 王静 王咏宁 惠宝锋 李自清 《软件工程》 2018年第12期41-43,共3页
为了提高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结合青海民族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体制,在OBE理念指导下,通过重新定位培养目标,完善课程体系,修订教学大纲,建设实验室,改革实践教学,加强专业实习等一系列措施,加强了理论和实验教... 为了提高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结合青海民族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体制,在OBE理念指导下,通过重新定位培养目标,完善课程体系,修订教学大纲,建设实验室,改革实践教学,加强专业实习等一系列措施,加强了理论和实验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实践创新及应用能力,同时为学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打下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理念 信管专业 实践创新能力 应用型人才
下载PDF
民族地区大学生信息素养分析——以青海民族大学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祝延波 王咏宁 +4 位作者 冯桂莲 李国禄 李自清 惠宝峰 裴生雷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第10期213-215,共3页
笔者结合民族地区实际设计了大学生信息素养调查问卷,旨在从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及信息道德等方面了解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继而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研究,找到我校学生信息素养的短板和不足,对此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以提高... 笔者结合民族地区实际设计了大学生信息素养调查问卷,旨在从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及信息道德等方面了解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继而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研究,找到我校学生信息素养的短板和不足,对此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在信息时代的生存能力和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 信息素养 大学生 调查
下载PDF
民族生“三语习得”过程中的干扰因素及对策研究——以青海民族大学藏族学生为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小华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7-119,共3页
"三语习得"概念的提出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并逐渐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展。由于中国多种语言并存,其句法句型结构等均具有典型性,在藏族聚居区尤为突出。在民族地区三语习得教育实践中,本文认为三语习得认知能力、汉语言、三... "三语习得"概念的提出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并逐渐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展。由于中国多种语言并存,其句法句型结构等均具有典型性,在藏族聚居区尤为突出。在民族地区三语习得教育实践中,本文认为三语习得认知能力、汉语言、三语习得与二语习得差异的模糊认识等因素影响民族学生"三语习得"的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提高民族生三语的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语习得 藏族学生 干扰因素 对策
下载PDF
工商管理专业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基于青海民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调查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毅 田晓宁 《江苏商论》 2014年第11期84-88,共5页
目前工商管理专业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青海民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培养创新型人才情况进行了调查。在调研的基础上,本文认为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改革传统工商管理专业的弊端,密切关注市场需... 目前工商管理专业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青海民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培养创新型人才情况进行了调查。在调研的基础上,本文认为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改革传统工商管理专业的弊端,密切关注市场需求,按照知识经济发展趋势和工商管理教育的发展规律,进行改革与创新,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优秀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人才 培养 工商管理
下载PDF
财务报销繁难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以青海民族大学为例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倩 方宝才 《江苏商论》 2022年第12期77-80,共4页
在“放管服”政策引导下,财务部门以多种方式就财务报账问题进行梳理,在政策制度允许范围内去除“繁文缛节”,旨在加强财务管理,提高科研人员报账效能,“轻装上阵”地做课题、搞科研。本文就学校科研人员反映的报账繁难问题进行梳理、... 在“放管服”政策引导下,财务部门以多种方式就财务报账问题进行梳理,在政策制度允许范围内去除“繁文缛节”,旨在加强财务管理,提高科研人员报账效能,“轻装上阵”地做课题、搞科研。本文就学校科研人员反映的报账繁难问题进行梳理、分析并提出对策,希望能够为学校科研人员在报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解决参考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财务管理 繁难问题 措施
下载PDF
工商管理专业实践基地建设探索:以青海民族大学为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毅 高川茹 《江苏商论》 2019年第5期127-131,共5页
建设专业的实践基地,探索实践基地运行管理模式,是高校响应十九大报告,强化内涵建设的重要举措。建立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的双重管理,是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唯一途径,也是实现高校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以青海民族大学为例,探索... 建设专业的实践基地,探索实践基地运行管理模式,是高校响应十九大报告,强化内涵建设的重要举措。建立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的双重管理,是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唯一途径,也是实现高校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以青海民族大学为例,探索了工商管理专业实践基地建设情况,旨在为工商管理专业实践基地建设提供解决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商管理专业 实践基地 模式
下载PDF
微信对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以青海民族大学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敬怡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8年第1期6-9,共4页
微信以其强大的交互性和便捷性在民族地区的大学生中颇受欢迎,在给学生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诸多挑战。本文通过调查研究,重点分析了微信对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与负面影响,并从建立健全网络管理制度... 微信以其强大的交互性和便捷性在民族地区的大学生中颇受欢迎,在给学生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诸多挑战。本文通过调查研究,重点分析了微信对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与负面影响,并从建立健全网络管理制度、重视运用微信新媒体新技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手段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 青海民族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 影响
下载PDF
辉煌六十年 任重而道远——纪念青海民族大学建校60周年专家笔谈
20
作者 樊大新 芈一之 +1 位作者 谢佐 陈化育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4期15-18,共4页
今年是青海民族大学创办60周年华诞,为了回顾我校的办学历史,总结办学经验,本刊特邀请部分原校领导代表、校友代表、退休教师代表和在职教工代表进行座谈,为校庆60华诞献礼。
关键词 民族大学 青海 专家 纪念 办学历史 办学经验 教师代表 校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