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古代体育文化与中华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研究
1
作者 丁玲辉 蔡秀清 殷生宝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6-126,共11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民族理论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亦是党中央赋予我们的重大时代课题。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及逻辑分析法,对西藏地区古代体育文化的演进历程进行了阐释。研究认为,西藏古代体育文化...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民族理论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亦是党中央赋予我们的重大时代课题。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及逻辑分析法,对西藏地区古代体育文化的演进历程进行了阐释。研究认为,西藏古代体育文化是在中华各民族文化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历史上汉藏文化的深度融合中,体育文化作为强有力的粘合剂,塑造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西藏古代体育文化格局。提出要深入挖掘研究根植于高原地域文化的西藏古代体育与中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脉络,以及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联系,推动西藏民族体育文化在中华文化认同语境下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古代体育 中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文化传承发展
下载PDF
青海民族体育参与旅游业发展因素及对策刍议 被引量:1
2
作者 邓彩兰 《柴达木开发研究》 2013年第3期9-11,共3页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是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源远流长的宗教文化,孕育出了许多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土族的轮子秋,藏族、蒙古族的赛马,撒拉族的皮筏子,回族的民间传统武术等。这些民族传统项目历...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是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源远流长的宗教文化,孕育出了许多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土族的轮子秋,藏族、蒙古族的赛马,撒拉族的皮筏子,回族的民间传统武术等。这些民族传统项目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和观赏性。其中,有些项目在其产生与流传过程中与动人的传说、神奇的故事相结合,被赋予了令游客神往的文化内涵和传奇色彩。如土族的纳顿节、回族的木球、撒拉族的抓蚂咋等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民族 青海省 旅游业发展 体育参与 少数民族风情 传统体育项目 青藏高原 宗教文化
下载PDF
我国民族地区民俗体育发展的实然困境与应然出路——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江龙 申彦昌 郑健 《文山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8-25,共8页
以黔东南州台江、麻江、黎平等10个县为田野点,对其民俗体育的发展状况进行实地考察。结果表明现阶段黔东南民俗体育发展面临着生态土壤缺失、同质化现象严重、后继乏人、校园传承断层、旅游市场开发常态化受限等实然困境。基于此,我国... 以黔东南州台江、麻江、黎平等10个县为田野点,对其民俗体育的发展状况进行实地考察。结果表明现阶段黔东南民俗体育发展面临着生态土壤缺失、同质化现象严重、后继乏人、校园传承断层、旅游市场开发常态化受限等实然困境。基于此,我国民族地区民俗体育的发展进路应为:以创新为导向,营造民俗体育生存的现代空间;坚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着眼于文化赋能,服务于人的总体要求;加强对人的关注,构筑多元一体的传承、保护主体;精心布局,构建民间、校园传承的联动机制;与旅游景区联姻,实现反哺保护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民俗体育 民俗体育的发展 黔东南民俗体育 困境与出路 乡村振兴
下载PDF
体育参与对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影响:具身认知中介效应分析
4
作者 周少林 雷敏 郑传锋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88-96,共9页
为进一步探讨体育参与对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影响,促进大学生体育参与。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构建体育参与对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影响模型。结果显示:体育参与、具身认知、身心全面发展两两存在显著相关(r在0.663-0.914之间,P<0... 为进一步探讨体育参与对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影响,促进大学生体育参与。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构建体育参与对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影响模型。结果显示:体育参与、具身认知、身心全面发展两两存在显著相关(r在0.663-0.914之间,P<0.01);体育参与分别对提高具身认知、身心全面发展具有正向影响;具身认知在体育参与对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影响中属于部分中介效应,效应值为0.324,占总效应的39.148%。建议:强化大学生体育参与的主体地位,引导大学生积极主动进行体育参与;合理规划体育参与内容,以直接参与体育的形式,培养大学生的运动感知觉能力;以体育俱乐部为载体,定期开展体育竞赛活动;以实施健康中国为契机,推动体育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树立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体育参与 具身认知 身心全面发展
下载PDF
全民健身背景下的青海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探析 被引量:1
5
作者 于得江 逯克胜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2期89-92,共4页
本文立足青海,放眼国内学术语境,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拓展理论研究的视野和深度,把青海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置于建设体育强国宏观战略系统之中进行探析.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力求全面和深刻地分析、探索出全民健身背... 本文立足青海,放眼国内学术语境,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拓展理论研究的视野和深度,把青海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置于建设体育强国宏观战略系统之中进行探析.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力求全面和深刻地分析、探索出全民健身背景下青海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优势因素,探析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农村、城市中的开发原则,为今后在全民健身的大背景下如何更好继承发展青海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提供依据.主要结论:(1)全民健身事业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战略构想进程中,必须依赖于具有雄厚群众基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广泛开展;(2)在全民健身背景下,青海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具备基础条件和内在动因,同时民族传统体育的优势条件不断推动全民健身的进一步发展;(3)生存环境相适应原则、可持续开发原则,以及以人为本原则、实事求是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安全性原则,是全民健身背景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农牧区、城市中开发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民健身 民族传统体育 青海
下载PDF
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青海省代表团整体实力探析
6
作者 于文远 申彦昌 《武术研究》 2020年第1期116-118,共3页
通过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青海省代表团参加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比赛和获奖情况进行分析,探索青海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青海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方向和对策,提高... 通过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青海省代表团参加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比赛和获奖情况进行分析,探索青海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青海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方向和对策,提高青海省在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的竞争力,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传统体育 运动会 青海省代表团 整体实力
下载PDF
水族端节赛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与启示
7
作者 张江龙 龙宇晓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21,共8页
运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逻辑思辨等方法,探析水族端节赛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意蕴、实践机制,并提出启示。历史意蕴:从家族祭仪活动到家国同构的跨族庆典,从村寨共娱活动到跨域共享的体育项目,从农民业余爱好到各族参与的... 运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逻辑思辨等方法,探析水族端节赛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意蕴、实践机制,并提出启示。历史意蕴:从家族祭仪活动到家国同构的跨族庆典,从村寨共娱活动到跨域共享的体育项目,从农民业余爱好到各族参与的文旅产业。实践机制:赛马活动共事共乐,提升共同情感的凝聚力量;赛场文化互鉴共融,夯实共同身份的认同基础;赛事产业共建共享,强化共同依存的经济纽带。启示:以价值引领作为凝聚共有情感的认知基础,以守正创新作为促进体育文化互鉴的实践逻辑,以赛事赋能作为推动经济交融发展的动态杠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端节赛马 水族
下载PDF
体教融合视域下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的特征类型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
8
作者 周嗣恒 周亚玲 王健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24年第4期56-62,74,共8页
笔者以2020年整合评定的体育传统特色学校为研究对象,遵循扎根理论研究的基本范式,构建了由4个特征要素、3个类型特点组成的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特征类型理论模型。研究指出:单主体发展的独立探索型学校要以学生为本制定学校体育综合发展规... 笔者以2020年整合评定的体育传统特色学校为研究对象,遵循扎根理论研究的基本范式,构建了由4个特征要素、3个类型特点组成的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特征类型理论模型。研究指出:单主体发展的独立探索型学校要以学生为本制定学校体育综合发展规划,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构建特色体育课程,营造具有地域特色的优质校园体育文化;双主体发展的校企协作型学校要共商联动机制,切实推动学校体育的综合发展,发挥企业优势重塑学校教学与训赛体系,共推师资进修以满足学校开展体育活动的需求;单主体领导多主体发展的集团共进型学校要协调推进成员学校特色建设,避免“复制化”发展,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促进集团特色持续发展,以牵头学校为中心保证教学研特色的协同共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教融合 体育传统特色学校 特征类型 扎根理论
下载PDF
浅论深度开发节庆体育文化的作用——以青海省为例
9
作者 汪桂花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76-80,共5页
青海地区民族传统节日中体育活动众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区域内民众参与度高,但是青海少数民族传统节庆体育产业发展尚不成熟。青海民族传统节庆体育有必要建构一种新的理念,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努力做到充分利用、合理规划,统... 青海地区民族传统节日中体育活动众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区域内民众参与度高,但是青海少数民族传统节庆体育产业发展尚不成熟。青海民族传统节庆体育有必要建构一种新的理念,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努力做到充分利用、合理规划,统筹协调好青海区域内的传统体育文化亮点,深度开发出一系列受众广泛、颇具影响力的名牌体育产品或项目,从而促进区域经济更好的发展,造福一方百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庆体育文化 深度开发 青海少数民族
下载PDF
上海建设世界一流国际体育赛事之都的广度与深度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兵 段艳玲 +2 位作者 邓彩兰 董春华 姚松伯 《体育科研》 2019年第2期33-40,63,共9页
近年来上海全球体育城市排名位次持续下降,这与卓越全球城市建设的愿景存在偏差。体育赛事作为体育城市发展的催化剂,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国际机构对全球著名体育城市量化评估的基本看法。目前学者们没有给出"赛事之都"的确... 近年来上海全球体育城市排名位次持续下降,这与卓越全球城市建设的愿景存在偏差。体育赛事作为体育城市发展的催化剂,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国际机构对全球著名体育城市量化评估的基本看法。目前学者们没有给出"赛事之都"的确切定义,对体育赛事之都建设的广度和深度了解不够。在城市发展中,体育赛事往往被当作一个孤立的要素存在,缺乏与城市发展的融合。围绕城市发展战略,将赛事之都建设纳入上海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建设之中,对"赛事之都"定位进行分析。调查发现:上海在建设世界一流国际体育赛事之都广度与深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存在赛事亲民化不足,由赛事推动的城市设施规划的大众利用转化率较低,缺乏国际话语权等问题。提出:上海在建设世界一流国际体育赛事之都过程中应进一步丰富赛事种类与级别,加快引进或成立体育赛事发展的专业性机构,提升依托赛事建设的体育设施社会服务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赛事之都 体育城市 体育赛事 广度与深度 建设规划
下载PDF
符号消费对我国青少年体育用品消费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少林 李康 马国才 《体育教育学刊》 2023年第3期47-52,共6页
基于符号消费理论(Symbol Consumption),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青少年体育用品消费驱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符号消费中的个性品位、文化需求、体验心理对青少年体育用品消费驱动具有正向影响,同时,个性品位、文... 基于符号消费理论(Symbol Consumption),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青少年体育用品消费驱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符号消费中的个性品位、文化需求、体验心理对青少年体育用品消费驱动具有正向影响,同时,个性品位、文化需求、体验心理两两之间具有相关性。因此,应当把握消费符号中的个性品位、文化需求、体验心理三个主要因素,努力打造新的青少年体育用品消费增长点;在体育用品设计层面融入和贯穿新发展理念,努力形成供需合理的新型青少年体育消费结构;深入挖掘拓展青少年体育消费市场,激发青少年体育消费主体的积极性,将多元文化因素置于青少年体育用品消费之中,以此释放青少年体育消费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消费 青少年 体育用品 体育消费 新发展格局
下载PDF
大学生运动动机对其锻炼行为的影响:实施意向与自我认同感的链式中介效应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康 周少林 马国才 《湖北体育科技》 2023年第3期193-198,共6页
目的探讨大学生运动动机与其锻炼行为之间的关系,分析实施意向和自我认同感在大学生运动动机与锻炼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并构建链式中介模型。方法运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1150名在校大学生(平均年龄为18.68±0.895岁)作为被试,采用运... 目的探讨大学生运动动机与其锻炼行为之间的关系,分析实施意向和自我认同感在大学生运动动机与锻炼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并构建链式中介模型。方法运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1150名在校大学生(平均年龄为18.68±0.895岁)作为被试,采用运动动机量表、实施意向量表、自我认同感量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对其进行电子问卷调查。利用共同方法偏差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和SPSS 23.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大学生运动动机与其锻炼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r=0.351,p<0.01),运动动机对锻炼行为的直接路径有显著影响(β=0.167,t=12.525,p<0.01)。2)运动动机对实施意向(β=0.217,t=10.003,p<0.01)和自我认同感(β=0.164,t=15.356,p<0.01)有正向预测作用;实施意向可以正向预测锻炼行为(β=0.243,t=13.115,p<0.01),自我认同感可以正向预测锻炼行为(β=0.284,t=7.831,p<0.01)。3)实施意向和自我认同感在运动动机和锻炼行为之间发挥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包括3种路径:运动动机→实施意向→锻炼行为(中介效应值为0.051)、运动动机→自我认同感→锻炼行为(中介效应值为0.043)、运动动机→自我认同感→实施意向→锻炼行为(中介效应值为0.016)。结论1)运动动机对锻炼行为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2)实施意向和自我认同感在运动动机与锻炼行为之间发挥显著中介作用,包括实施意向与自我认同感的独立中介作用,以及实施意向与自我认同感的链式中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运动动机 实施意向 自我认同感 锻炼行为
下载PDF
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优化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海靖 《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55-58,共4页
高校体育课堂是健康中国战略建设与实施的主要场域之一,对于提升国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作用,而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是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有助于推动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更新并实践现代化体育教学理念,... 高校体育课堂是健康中国战略建设与实施的主要场域之一,对于提升国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作用,而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是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有助于推动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更新并实践现代化体育教学理念,培养当代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与行为。理性审视目前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存在的现实问题,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策略,以期完善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有效发挥高校体育推动健康中国战略实践的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中国 高校体育 教学评价
下载PDF
中国体育慈善事业发展前景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冯云 《科技信息》 2009年第16期10-10,12,共2页
体育慈善事业是实现社会保障、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兼顾市场、市场提升体育事业的载体。文章以体育慈善事业的内涵为切入点,紧密结合构建和谐小康社会这一主旋律,从人文底蕴、社会需要、国际化趋势诸方面分析了我国体育... 体育慈善事业是实现社会保障、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兼顾市场、市场提升体育事业的载体。文章以体育慈善事业的内涵为切入点,紧密结合构建和谐小康社会这一主旋律,从人文底蕴、社会需要、国际化趋势诸方面分析了我国体育慈善事业的发展前景,符合时代精神与民生民意。加大体育慈善事业的研究有利于体育慈善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 体育慈善 和谐
下载PDF
体育社会学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实践 被引量:3
15
作者 冯云 《衡水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36-41,共6页
高校体育教学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入推进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以体育社会学为视角,高校体育教学需承担起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引导学生树立规则意识、驱动学生践行社会道德的重要任务。但当前我国高... 高校体育教学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入推进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以体育社会学为视角,高校体育教学需承担起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引导学生树立规则意识、驱动学生践行社会道德的重要任务。但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依然存在校际教学水平差异大、教学资源匮乏、教学深度不足等问题。高校应在体育社会学视角下,不断加强理论教学、突出教学社会性价值,通过构建多维资源体系和改革学生评价机制,为推动高校体育教学纵深发展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社会学 高校体育 理论教学 道德教育
下载PDF
以课程思政推进高校体育健体育魂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1
16
作者 汪桂花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40-44,109,共6页
以课程思政推进高校体育健体育魂,既有利于培养堪当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也有利于以中华体育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有利于充分发挥高校体育健体育魂功能。但是部分高校仍然面临体育教学目标制定忽视思政育人目标、体育课程教学... 以课程思政推进高校体育健体育魂,既有利于培养堪当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也有利于以中华体育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有利于充分发挥高校体育健体育魂功能。但是部分高校仍然面临体育教学目标制定忽视思政育人目标、体育课程教学尚未充分融入思政元素、体育课与思政课学科壁垒较明显、体育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有待提高等困境。对此,应该明确体育健体育魂目标,发挥体育健体育魂功能;充分挖掘思政元素,提高体育课程教学质量;打破学科间壁垒,建设协同育人的师资队伍;强化体育课程思政研究,提高教师育人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高校 体育 健体育魂
下载PDF
我国高等院校休闲体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发展策略探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冯云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20年第7期26-28,共3页
当前我国开设休闲体育本科专业的学校有五十多所,本文以这些院校为探讨对象和目标,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内容、体系评价等方面入手,从多个角度对该专业进行研究。在对多种角度研讨之后提出一些发展人才的策略,依照当前社会需求度构建该... 当前我国开设休闲体育本科专业的学校有五十多所,本文以这些院校为探讨对象和目标,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内容、体系评价等方面入手,从多个角度对该专业进行研究。在对多种角度研讨之后提出一些发展人才的策略,依照当前社会需求度构建该专业人才的培养办法,实现教学方面的彻底改革,形成新型的、创新的体育教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闲体育 本科院校 培养策略
下载PDF
大学生运动焦虑感对其锻炼行为的影响: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18
作者 李康 王海林 +1 位作者 周少林 马国才 《体育科学进展》 2022年第3期325-330,共6页
通过研究当代大学生的运动焦虑感与其锻炼行为之间的关联性,探讨自我效能感在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进而提高当代大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更有效地改善其体育锻炼的倦怠行为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焦虑自评量表》与《一般自我效能... 通过研究当代大学生的运动焦虑感与其锻炼行为之间的关联性,探讨自我效能感在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进而提高当代大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更有效地改善其体育锻炼的倦怠行为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焦虑自评量表》与《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660名大二至大四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整合数据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的运动焦虑感对其锻炼行为的影响表现为显著正相关,并且对参与体育锻炼的频率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自我效能感在大学生运动焦虑与其锻炼行为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结论:降低运动焦虑感和提升自我效能感水平是改善当代大学生体育锻炼倦怠行为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焦虑 锻炼行为 倦怠 自我效能感
下载PDF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共享体育经济运营模式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冯云 《邢台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183-187,共5页
共享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模式,对体育产业产生了重要影响。可持续发展理念下,要想提高体育产业在共享经济下的创新成功率和效益,需要从加速网络共享体育经济发展模式,优化共享体育经济的发展环境,积极支持体育企业开展跨界共享,培育体... 共享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模式,对体育产业产生了重要影响。可持续发展理念下,要想提高体育产业在共享经济下的创新成功率和效益,需要从加速网络共享体育经济发展模式,优化共享体育经济的发展环境,积极支持体育企业开展跨界共享,培育体育企业市场共享能力四个方面入手,来逐步推进共享体育经济运行机制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共享体育经济 运营模式
下载PDF
SAQ训练法对促进青海省高校足球运动员灵敏素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于得江 《青海科技》 2023年第3期186-191,共6页
文章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高校足球运动员的SAQ训练模式,主要由三项训练内容组成,目的是增强动作、反应和传球三种核心专项灵敏素质技能。重点在青海民族大学选择50位高校足球运动员,平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选择制定的训练计划和校队常... 文章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高校足球运动员的SAQ训练模式,主要由三项训练内容组成,目的是增强动作、反应和传球三种核心专项灵敏素质技能。重点在青海民族大学选择50位高校足球运动员,平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选择制定的训练计划和校队常规计划展开训练,时长一个月,在测试前后分别测验运动员的专项灵敏度。结果表明,制定的训练计划有助于提升高校足球运动员的专项灵敏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Q训练 高校运动员 足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