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与之共享 伴之同行——为《青海社会科学》创刊30周年而作
1
作者 骆桂花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10年第3期12-13,共2页
光阴飞度,岁月如歌。历经30年文化之承载、历史之见证,《青海社会科学》披荆斩棘、励精图治,走过泥泞,越过坎坷,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质的飞跃,赢得了春华秋实,成就了事业辉煌。
关键词 《青海社会科学》 共享 创刊 同行 励精图治 年文化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知识图谱:实践进路和未来向度
2
作者 贾伟 郭远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7-34,共8页
国内学界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内涵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成为当今学界的研究热点。本文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总结,尝试归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知识图谱,并以历史、概念、路径和价值等四大维度为剖析基点,解析当下学界实践... 国内学界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内涵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成为当今学界的研究热点。本文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总结,尝试归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知识图谱,并以历史、概念、路径和价值等四大维度为剖析基点,解析当下学界实践进路,进而由根本、基础、方向、强化、关键、延伸等六大方面批判性讨论未来可能拓展的研究方向,凸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中国之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知识图谱 实践进路 未来向度
下载PDF
由隆务囊索探析“囊索”一职及其在青海的演化 被引量:3
3
作者 当增吉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16,共7页
"囊索"一职的来源可追溯至吐蕃时期,后在萨迦政权中主要承担管理庄园和税收的任务,随之这一官职也传到了安多青海地区。"囊索"在青海地区逐渐演化,其职责内容各具地方特色。
关键词 囊索 隆务囊索 萨迦 青海
下载PDF
一部“热”社会的“冷”电影——致万玛才旦《撞死了一只羊》
4
作者 才贝 《西藏艺术研究》 2019年第2期4-6,24,共4页
影片《撞死了一只羊》,以极具风格的"万玛"式影像语言,塑造了一部"热"社会的"冷"电影,无论是在景观与人物关系的处理,还是浸染藏族文学特征的视听语言,都彰显了导演对于藏族文化深刻的反思,是当代藏族艺... 影片《撞死了一只羊》,以极具风格的"万玛"式影像语言,塑造了一部"热"社会的"冷"电影,无论是在景观与人物关系的处理,还是浸染藏族文学特征的视听语言,都彰显了导演对于藏族文化深刻的反思,是当代藏族艺术电影的佳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社会 冷电影 万玛才旦 《撞死了一只羊》 视听语言
下载PDF
浅谈佛教在吐蕃社会早期历史中的发展 被引量:1
5
作者 王道品 刘锋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2年第8期100-101,共2页
本文通过对吐蕃社会早期佛教的传入所遇到的种种阻碍,特别是在"前弘期",苯教对外来宗教佛教的抵制,来探讨得到王室支持的佛教是如何一步步在藏区站稳脚跟,并得到广泛传播的原因。特别是在早期作为吐蕃社会最高统治者的历代赞... 本文通过对吐蕃社会早期佛教的传入所遇到的种种阻碍,特别是在"前弘期",苯教对外来宗教佛教的抵制,来探讨得到王室支持的佛教是如何一步步在藏区站稳脚跟,并得到广泛传播的原因。特别是在早期作为吐蕃社会最高统治者的历代赞普,在大力扶持佛教的同时,也在与代表贵族利益的苯教斗争中进一步加强了皇权。可以在一定意义上说,这一时期的佛教发展史也是吐蕃社会皇权的发展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 吐蕃 王权
下载PDF
简述明清时期全真道龙门派在甘青地区的传播及其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军胜 《新西部(中旬·理论)》 2012年第10期139-140,共2页
本文就现有的文献记载和遗迹对明清时期道教龙门派在甘青地区的传播进行简单的梳理。首先,厘清了道教龙门派的源流,即道教全真派丘处机创建的支流;其次,分析了龙门派在甘青传播的依据:一是甘青是龙门派的发源地,二是甘青地区历史上就是... 本文就现有的文献记载和遗迹对明清时期道教龙门派在甘青地区的传播进行简单的梳理。首先,厘清了道教龙门派的源流,即道教全真派丘处机创建的支流;其次,分析了龙门派在甘青传播的依据:一是甘青是龙门派的发源地,二是甘青地区历史上就是龙门派的传播地域,基础雄厚;第三,概述了龙门派对甘青地区道教的影响:一是在甘青地区遗留的雷神崇拜;二是"在家道"信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派 甘青地区 传播 影响
下载PDF
唐元时期景教与伊斯兰教在华的不同命运及其溯源
7
作者 马玉秀 《青藏高原论坛》 2020年第1期104-110,共7页
唐元时期,同属亚伯拉罕一神信仰的景教和伊斯兰教相继走进了多神信仰的中国。在相同的时代背景下,身处同一土壤的这两种宗教却迎来不同的归宿,景教两入两灭,伊斯兰教却得以流传。本文旨在探寻这一历史现象之缘由,希图以史为鉴,反观今日... 唐元时期,同属亚伯拉罕一神信仰的景教和伊斯兰教相继走进了多神信仰的中国。在相同的时代背景下,身处同一土壤的这两种宗教却迎来不同的归宿,景教两入两灭,伊斯兰教却得以流传。本文旨在探寻这一历史现象之缘由,希图以史为鉴,反观今日基督新教和天主教福音之景象,以及伊斯兰教发展之远景,厘正应如何秉持"圣必因时",更好地走好中国化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元时期 景教 伊斯兰教
下载PDF
从《启示》看历史文化类电影的大众传播
8
作者 徐锦江 郜奇英 《视听》 2021年第12期93-95,共3页
梅尔·吉布森导演的影片《启示》巧妙地将西方文明与非西方土著文化相融合,展现纯良生活与世俗化的背反,探讨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通过历史意识的传达完成建构影像传播的第一步。影片充分观照了传播者的自我形象... 梅尔·吉布森导演的影片《启示》巧妙地将西方文明与非西方土著文化相融合,展现纯良生活与世俗化的背反,探讨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通过历史意识的传达完成建构影像传播的第一步。影片充分观照了传播者的自我形象与个性建构、社会环境对区域价值观的营造以及受传者的个性特征。《启示》的成功表明,历史文化类影片只有兼顾历史意识、大众传播与社会现实影响,才能获得成功。这为具有丰富历史积淀的西部地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 梅尔·吉布森 《启示》 保守主义 大众媒介
下载PDF
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背景下行城市街区文商旅融合现状调查研究——以西宁唐道637广场为田野点
9
作者 王芳鑫 《美化生活》 2022年第35期21-23,共3页
下载PDF
论撒拉族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马成俊 于晓陆 王雪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7-102,共6页
以撒拉族为视角,讨论历史上的撒拉族与丝绸之路的关联,特别是撒拉族与土库曼人在历史记忆、共同语言等方面的相同性与相似性,可以成为中国与中亚各国实现"民心相通"的潜在条件。充分发挥撒拉族的优势,疏通与中亚各国沟通的心... 以撒拉族为视角,讨论历史上的撒拉族与丝绸之路的关联,特别是撒拉族与土库曼人在历史记忆、共同语言等方面的相同性与相似性,可以成为中国与中亚各国实现"民心相通"的潜在条件。充分发挥撒拉族的优势,疏通与中亚各国沟通的心理和民间渠道,使之为国家战略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 撒拉族 历史记忆 民心相通
原文传递
青唐记忆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乃华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67-172,共6页
位于"草原边缘""走廊交界"与"中间圈"的藏东地区,拥有文化结构上的特殊性:由于远离西藏中部,安多避免了中世纪吐蕃王朝覆灭后卫藏的弥散状态。10世纪中叶佛教的后弘期复兴,可以看作是藏东安多与藏西阿里... 位于"草原边缘""走廊交界"与"中间圈"的藏东地区,拥有文化结构上的特殊性:由于远离西藏中部,安多避免了中世纪吐蕃王朝覆灭后卫藏的弥散状态。10世纪中叶佛教的后弘期复兴,可以看作是藏东安多与藏西阿里两个外围地区向中心辐射的结果。本文试图从安多、青唐(现青海西宁)出发,以唃厮啰与格萨尔相似的叙事结构作为隐喻,说明后弘期的佛教复振与影响在当下的安多社会与文化中依旧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多(Amdo) 青唐 唃厮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