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北州农牧业气象服务系统简介
1
作者 王文泉 《青海气象》 2000年第2期47-48,共2页
1 引言随着海北州畜牧业生产的发展,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对如何提高生产过程中的科技含量问题越来越重视。因此,对气象服务的要求更高、更新。为切实提高海北州牧业气象服务质量,开拓服务领域,结合牧试站能力建设工作和9210工程。
关键词 农牧业 气象服务系统 海北州
下载PDF
青海牧区近10年牧草产量变化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被引量:6
2
作者 祁如英 李应业 +1 位作者 魏永林 赵隆香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69-373,共5页
利用DPS统计中的相关、回归等方法分析近10年青海高原牧区5站点牧草产量变化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并建立了牧草产量的气象条件多元回归拟合模型。结果表明:近10年来牧草产量的年最高值河南、甘德总体呈下降趋势,曲麻莱、海北、兴海总体呈... 利用DPS统计中的相关、回归等方法分析近10年青海高原牧区5站点牧草产量变化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并建立了牧草产量的气象条件多元回归拟合模型。结果表明:近10年来牧草产量的年最高值河南、甘德总体呈下降趋势,曲麻莱、海北、兴海总体呈上升趋势;5站点牧草产量5月变幅最大为兴海,变幅最小的为海北,6—8月变幅最大的是曲麻莱,变幅最小的是海北;5站点8月牧草产量形成期总体上日照充足,降水除河南阶段性较充沛外,其余受限制,温度除河南在牧草生长季内当光温出现匹配不当时呈负相关外,其余均受限制;气象因子与5站点年最高牧草产量的拟合模式拟合效果较好,均可通过0.01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草地 牧草产量 气候 青海牧区
下载PDF
青海北部草地水分时间异质性及主导因素 被引量:5
3
作者 马扶林 杨永胜 +4 位作者 王军邦 黄煜茹 李以康 周华坤 李英年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78-183,共6页
为探索青海北部草地土壤水分的时间异质性特征,采取小区定位监测的方法,获取典型草地2009-2012年生长季(4-9月)根区(0-0.7 m)土壤水分数据,采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土壤水分的时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青海北部紫花针茅(Stip... 为探索青海北部草地土壤水分的时间异质性特征,采取小区定位监测的方法,获取典型草地2009-2012年生长季(4-9月)根区(0-0.7 m)土壤水分数据,采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土壤水分的时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青海北部紫花针茅(Stipap urpurea)草地根区土壤含水量的时间变异程度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并通常保持在中等变异程度。半方差函数模型对土壤含水量时间变异拟合度较高,2011年生长期土壤含水量的时间异质性最高,2012年最低。研究区土壤含水量时间变异程度主要受土层深度、植被盖度和降水量的影响,对其时间变异的解释度达到51.5%。研究结果对于深入认识青海草地生态系统土壤水分的时间异质性、增强宝贵土壤水分的科学管理具有一定的科学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含水量 时间异质性 半方差函数 青海北部 草地
下载PDF
环青海湖地区草地近地层气象要素变化特征 被引量:21
4
作者 朱宝文 宋理明 +4 位作者 许存平 姜朝阳 马宗泰 周华坤 徐有绪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07年第4期389-392,共4页
利用青海湖北岸海北牧业气象试验站2006年5月-12月观测的天然草地近地面层气象要素梯度资料,分析了该地区近地层温度、湿度和风速的日变化规律及其廓线特征。结果表明:青海湖北岸草地近地层0.3-10.0m高度范围内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都... 利用青海湖北岸海北牧业气象试验站2006年5月-12月观测的天然草地近地面层气象要素梯度资料,分析了该地区近地层温度、湿度和风速的日变化规律及其廓线特征。结果表明:青海湖北岸草地近地层0.3-10.0m高度范围内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都呈现出明显的以24h为周期的日变化规律;各层温度最高和最低时的位相随高度增加而滞后,相对湿度和风速最大与最小时的位相随高度增加而提前;14时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20时的温度随高度增加先增后降,温度廓线在4.0m高度存在一拐点,随后逐渐进入逆温状态,至8时逆温程度达到最大;不论白天还是夜间,相对湿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风速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要素 日变化 廓线特征 近地层
下载PDF
环青海湖地区物候季节划分及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红梅 周秉荣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9期103-105,共3页
根据青海省环青海湖地区1997-2004年的物候观测资料和相应的气象观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和归纳,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将环青海湖地区划分为8个物候季节:初春、仲春、夏季、初秋、仲秋、初冬、隆冬、晚冬,根据物候出现的先后顺序及相互关... 根据青海省环青海湖地区1997-2004年的物候观测资料和相应的气象观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和归纳,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将环青海湖地区划分为8个物候季节:初春、仲春、夏季、初秋、仲秋、初冬、隆冬、晚冬,根据物候出现的先后顺序及相互关系,利用划分的结果,制作了环湖区牧事活动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候 牧事活动 界限温度 指示植物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青海海北地区天然草地生物量及生态环境的响应 被引量:48
6
作者 魏永林 许存平 +1 位作者 张盛魁 宋理明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3期12-17,共6页
利用海北地区近40年的气温、降水资料和近年来的天然牧草资料,分析了海北地区气温、降水变化特征及其变化对天然牧草生物量和草地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海北地区的温度增暖趋势20世纪90年代最明显,各地温度变化的倾向率均为正;降水... 利用海北地区近40年的气温、降水资料和近年来的天然牧草资料,分析了海北地区气温、降水变化特征及其变化对天然牧草生物量和草地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海北地区的温度增暖趋势20世纪90年代最明显,各地温度变化的倾向率均为正;降水量的递增在80年代达最高值,90年代有所回落;气象因子对草地生物量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温度大于降水;降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降水量的年际波动和年内各季节分布的差异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特征 草地生物量 生态环境 海北地区
下载PDF
海北州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畜牧业的可能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宋理明 朱宝文 +2 位作者 李红梅 魏永林 马宗泰 《青海气象》 2008年第4期22-27,共6页
利用青海省海北州所辖门源、刚察、祁连、野牛沟和托勒五个站1961~2004年的气象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全州主要气候要素的年度和季节变化趋势,并以此为前提分析探讨气候变化对海北州畜牧业的影响或可能影响。分析表明:海北州平均气温、... 利用青海省海北州所辖门源、刚察、祁连、野牛沟和托勒五个站1961~2004年的气象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全州主要气候要素的年度和季节变化趋势,并以此为前提分析探讨气候变化对海北州畜牧业的影响或可能影响。分析表明:海北州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和蒸发量都表现出规律性的年变化特征,而其季节变化因要素不同变化趋势各有特点;气候变化对海北州畜牧业可能造成的影响表现为正效应和负效应两个方面,文中进行了比较细致的分析表述。顺应气候变化规律,采取积极措施趋利避害,是应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科学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趋势 畜牧业 影响分析 海北州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的青海东部城市群气候承载力评估与时空格局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胡亚男 李红梅 +2 位作者 刘彩红 段丽君 金显玲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5-55,共11页
为探索高原地区城市化与气候变化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从气候承载力基本内涵出发,基于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关系,同时考虑气候资源和极端气候事件双重属性,本文识别并构建了包括气候天然容量、气候极端事件压力、城市气候压力以... 为探索高原地区城市化与气候变化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从气候承载力基本内涵出发,基于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关系,同时考虑气候资源和极端气候事件双重属性,本文识别并构建了包括气候天然容量、气候极端事件压力、城市气候压力以及城市协调发展能力四方面要素的气候承载力评估指标体系,以青海东部城市群为例,应用模型探讨了气候承载力的时空分布格局及变化规律。结果显示:从时间分布上来看,2001—2020年青海东部城市群气候承载力整体呈下降趋势,且因受到气候天然容量和极端气候事件压力的影响,波动幅度较大;从空间分布上来看,青海东部城市群低和较低气候承载力区主要集中于民和—乐都—西宁—湟中沿线大片区域,中气候承载力区零散分布于湟水谷地两岸区域,高承载力和较高承载力区则主要分布于该地区的西北部和东部北地区。研究结果提示本文建立的气候承载力评估指标体系对于青海东部城市群是合理可行的,可以描述城市群城市气候承载力在时空上的格局演变过程,可作为气候变化风险预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承载力 多源数据 定量评估 时空格局
下载PDF
2018年青海湖东北岸气象因素影响下的草地土壤水分及植被特征响应 被引量:3
9
作者 马扶林 李全平 高贵生 《草原与草业》 2019年第3期32-37,共6页
利用海晏县气象局1976~2018年气象资料及2018年海北牧业气象试验站生态观测资料,对青海湖东北部草地土壤水分及植被生长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8年青海湖东北岸年平均气温比历年偏高1.0℃;年总降水量比历年偏多10%;日照时数近42... 利用海晏县气象局1976~2018年气象资料及2018年海北牧业气象试验站生态观测资料,对青海湖东北部草地土壤水分及植被生长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8年青海湖东北岸年平均气温比历年偏高1.0℃;年总降水量比历年偏多10%;日照时数近42年来最少;土壤墒情总体较好;各牧草不同发育期较历年持平或提前居多,牧草各月产量较历年同期偏多;平均地下水位较去年有所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因素 土壤水分 植被特征 青海湖东北岸 草地
下载PDF
青海省优良牧草生长与气象条件关系研究
10
作者 颜亮东 张国胜 徐维新 《青海气象》 1999年第4期28-32,共5页
根据青海省四个不同气候区牧业气象观测站1987—1993年的观测资料,研究了青海省优良牧草的返青期、生长季和产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提出了相应的预报方法和模式,这对合理利用青海省的草场资源,科学安排畜牧业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优良牧草 生长季 气象条件
下载PDF
海北州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国婷 童有智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20期201-201,204,共2页
本文主要结合青海省海北州气象观测资料和农业气象灾情资料,对海北州冰雹、干旱、大风、洪涝、霜冻等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特征展开分析探讨,以掌握当地农业气象灾害发生规律,为科学防灾减灾提供重要指导依据。
关键词 农业气象灾害 特征 农牧业生产 影响 青海海北
下载PDF
临冬寄籽播种试验和环青海湖地区退化草地补播秋季实施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宋理明 许存平 +5 位作者 魏永林 马宗泰 朱宝文 徐有绪 王玉环 李红梅 《青海科技》 2008年第1期19-22,共4页
试验表明,在环青海湖地区开展临冬寄籽播种对禾本科牧草是适宜的,且生长发育状况优于春季播种。环青海湖地区退化草地补播治理项目秋季实施符合天然牧草自行演替更新的客观规律,并能克服夏季播种带来的不利影响,可以有效提高补播效果。
关键词 临冬寄籽播种 退化草地补播 秋季实施可行性 环青海湖地区
下载PDF
局地性气候变化对青海省海北地区草地地上生物量及草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许存平 魏永林 +1 位作者 宋理明 张盛魁 《青海气象》 2008年第1期14-17,共4页
本文利用海北地区近40a的气温、降水资料和近年来的草地生物量资料,分析了海北地区气温、降水变化特征以及其变化对草地生物量和草地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海北地区的气温增暖趋势90年代最为明显,各地气温变化的倾向率均为正;降水... 本文利用海北地区近40a的气温、降水资料和近年来的草地生物量资料,分析了海北地区气温、降水变化特征以及其变化对草地生物量和草地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海北地区的气温增暖趋势90年代最为明显,各地气温变化的倾向率均为正;降水量的递增在80年代为最大,90年代有所回落,年降水量变化趋势是海晏、门源和刚察逐渐减少,祁连全境逐渐增多;气候变化对草地生物量的影响气温大于降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气温影响亦较大,降水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降水量的年际波动和年内各季节分布的差异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北地区 气候变化特征 草地生物量 生态环境
下载PDF
青海省海北地区高寒草甸最高产量预测及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洁 杨静 《青海草业》 2020年第4期2-8,共7页
牧草是草地生态的主体,牧草生长的好坏和变化,直接反映着生态环境的优劣和演变,是以草定畜的指示器。本文以青海省海北州刚察县为研究区,利用草地生态环境监测的牧草基础数据,开展年内前期气候因子对牧草各生育期及最高产量预测方法研究... 牧草是草地生态的主体,牧草生长的好坏和变化,直接反映着生态环境的优劣和演变,是以草定畜的指示器。本文以青海省海北州刚察县为研究区,利用草地生态环境监测的牧草基础数据,开展年内前期气候因子对牧草各生育期及最高产量预测方法研究,通过预测做好监测准备,再通过预测和监测结果来评判生育期的始终、生长期的长短,评估出牧草长势好坏、年景丰欠等做一探讨,希望为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本地化、精细化、特色化服务产品,为生态保护、指导牧事、牧民增收、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模型 评估方法 生育期产量 青海海北地区
下载PDF
青海海北地区基于自然降水的土壤墒情反演分析
15
作者 朱生翠 魏永林 +2 位作者 李国婷 金显玲 权晨 《青海气象》 2018年第1期39-44,共6页
海北地区是干旱易发区,土壤墒情的监测预测对于指导抗旱具有重要意义。利用自然降水数据,结合土壤物理参数,建立了海北地区土壤反演模型。分析表明:表层土壤水分随降水量变化显著,深层土壤变化一般,但在发生干旱时土壤水分与降水匹配较... 海北地区是干旱易发区,土壤墒情的监测预测对于指导抗旱具有重要意义。利用自然降水数据,结合土壤物理参数,建立了海北地区土壤反演模型。分析表明:表层土壤水分随降水量变化显著,深层土壤变化一般,但在发生干旱时土壤水分与降水匹配较好;浅层土壤体积含水率与旬降水量之间相关性在0.70以上,且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自动站土壤体积含水率数据基本能够代表土壤墒情状况,与人工观测数据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土壤墒情反演值与实测值相关性在0.7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土壤水分 反演模型 海北地区
下载PDF
青海湖北岸优质人工牧草分期混播试验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鹤 李全平 朱生翠 《青海草业》 2021年第4期2-8,共7页
文章在青海湖北岸研究了6个播期5个间作处理下,燕麦、箭筈豌豆、紫花苜蓿的高度、产量的生长变化规律,结果表明:5月27日播种的牧草所得生长高度最高,燕麦、紫花苜蓿和箭筈豌豆高度分别为121.0 cm、96.3 cm和80.1 cm,其中8月高度生长最快... 文章在青海湖北岸研究了6个播期5个间作处理下,燕麦、箭筈豌豆、紫花苜蓿的高度、产量的生长变化规律,结果表明:5月27日播种的牧草所得生长高度最高,燕麦、紫花苜蓿和箭筈豌豆高度分别为121.0 cm、96.3 cm和80.1 cm,其中8月高度生长最快,燕麦、紫花苜蓿和箭菩婉豆高度分别生长了55.8 cm、48.0 cm和35.5 cm;燕麦在8月上旬高度生长最快,高度生长了24.2 cm,紫花苜蓿和箭筈豌豆在8月中旬高度生长最快;5月27日播种牧草收获产量最高,燕麦、紫花苜蓿、箭筈豌豆、燕麦与紫花苜蓿间作、燕麦与箭筈豌豆间作分别获得单播与混播产量为4.9 kg/m^(2)、3.5 kg/m^(2)、3.3 kg/m^(2)、9.9 kg/m^(2)和8.8kg/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作 高度 产量
下载PDF
海北藏族自治州农业与生态气象研究型业务体系初探 被引量:1
17
作者 许存平 朱宝文 马宗泰 《青海气象》 2007年第3期65-66,共2页
分析了海北藏族自治州(以下称海北州)农业与生态气象业务体系建设现状,提出生态与农业气象研究型业务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而对海北州农业与生态气象研究型业务体系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和具体做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农业与生态气象 研究型 业务体系
下载PDF
青海省草地生态气象监测网络建设初探
18
作者 娄海萍 《辽宁气象》 2005年第1期23-24,共2页
通过对青海省特殊气候、地理区位和草场类型的分析 ,提出青海省草地生态气象监测网络体系和指标体系建设的初步设想 ,以期为青海省生态气象监测网的合理布局、草地生态气象监测指标体系的设计提供依据。
关键词 草地生态 草场类型 青海省 合理布局 初探 网络体系 设想 计提 指标体系 网络建设
下载PDF
海北州不同地理单元主要气象要素变化特征
19
作者 马扶林 《青海科技》 2019年第5期75-81,共7页
本文通过对海北地区不同地理(门源盆地、环湖地区及祁连山区)1961~2008年的气温、降水、日照等气象要素资料的年际变化、季节变化、生长季变化、年代际变化分析,结果表明:海北州三个地理单元年平均气温均呈现升高趋势,季节平均气温三地... 本文通过对海北地区不同地理(门源盆地、环湖地区及祁连山区)1961~2008年的气温、降水、日照等气象要素资料的年际变化、季节变化、生长季变化、年代际变化分析,结果表明:海北州三个地理单元年平均气温均呈现升高趋势,季节平均气温三地均以冬季升温幅度最大,年代际气温均表现为逐步升高。三个地理单元年降水量均呈微量增多趋势,季节降水量均有增有减,年代际降水量均呈现出规律性变化趋势。年日照时数均呈减少趋势,季节日照时数除环湖地区秋季略有增加外,其余均表现为减少趋势,年代际变化各地理单元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要素 海北州 变化特征 地理单元
下载PDF
环青海湖地区物候季节划分及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
20
作者 李红梅 《青海气象》 2006年第4期18-19,25,共3页
根据青海省环青海湖地区1997~2004年的物候观测资料和相应的气象观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和归纳,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将环青海湖地区划分为8个物候季节:初春、仲春、夏季、初秋、仲秋、初冬、隆冬、晚冬,根据物候出现的先后顺序及相互... 根据青海省环青海湖地区1997~2004年的物候观测资料和相应的气象观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和归纳,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将环青海湖地区划分为8个物候季节:初春、仲春、夏季、初秋、仲秋、初冬、隆冬、晚冬,根据物候出现的先后顺序及相互关系,利用划分的结果,制作了环湖区牧事活动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候 牧事活动 界限温度 指示植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