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半细毛羊血红蛋白多态性及其与血清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永科 卢福山 +1 位作者 安贝 康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4期4354-4355,共2页
[目的]探讨青海半细毛羊的血红蛋白多态性及其与7项血清生化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法对29只青海半细毛羊的血红蛋白多态性及其与7项血清生化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青海半细毛羊血红蛋白多态性... [目的]探讨青海半细毛羊的血红蛋白多态性及其与7项血清生化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法对29只青海半细毛羊的血红蛋白多态性及其与7项血清生化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青海半细毛羊血红蛋白多态性存在HBA和HBB2种变异体,以HBB为优势基因。构成HBAA、HBAB和HBBB3种基因型,其基因型率分别为0.137 9、0.586 2和0.275 9。HBA和HBB基因频率为0.431 0和0.569 0,基因杂合度为0.490 4。青海半细毛羊血液蛋白多态性与7项血清生化指标间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该研究可为青海半细毛羊种质资源、亲缘关系以及品种选育和改良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基础试验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半细毛羊 血红蛋白 多态性 生化指标
下载PDF
青海省天峻县放牧草场寄生虫感染来源的动态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贺海萍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7-69,共3页
采用直接检查法、贝尔曼氏法和费勒鹏氏法(饱和盐水漂浮法)对牧草、露水和绵羊粪便进行了胃肠道线虫感染性幼虫和虫卵的检查,为放牧草场感染性幼虫的分布及防治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温度和湿度均较适宜的夏秋季节感染性幼虫数量最多,气... 采用直接检查法、贝尔曼氏法和费勒鹏氏法(饱和盐水漂浮法)对牧草、露水和绵羊粪便进行了胃肠道线虫感染性幼虫和虫卵的检查,为放牧草场感染性幼虫的分布及防治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温度和湿度均较适宜的夏秋季节感染性幼虫数量最多,气温越低,牧草及露水中的感染性幼虫的数量越少,直至下降至零。至第二年春末夏初时感染性幼虫才再次出现。而草场中的温度和湿度均较适宜,感染性幼虫数量也达到最多,因此判定每年夏秋季节应为该地区放牧牛羊胃肠道线虫病的主要感染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虫 露水 牧草 感染性幼虫
下载PDF
泽库县绵羊寄生虫区系调查
3
作者 王永科 仓娘盖 +2 位作者 阿树鹏 侯红梅 康明 《湖北畜牧兽医》 2014年第3期8-11,共4页
采用全身寄生虫剖检法对青海省泽库县12只绵羊进行了寄生虫种类和数量的.调查结果表明,共发现线虫16种,绦虫1种,绦虫蚴1种,原虫1种,单体荷虫量为1 171条,优势虫种为马氏马歇尔线虫(Marshallagia marshalli)、普通奥斯特线虫(Ostertag... 采用全身寄生虫剖检法对青海省泽库县12只绵羊进行了寄生虫种类和数量的.调查结果表明,共发现线虫16种,绦虫1种,绦虫蚴1种,原虫1种,单体荷虫量为1 171条,优势虫种为马氏马歇尔线虫(Marshallagia marshalli)、普通奥斯特线虫(Ostertagia cricumcincta)、奥利春细颈线虫(Nematodirus oriatianus)、尖刺细颈线虫(Nematodiru sfilicollis),感染率分别为83.3%、83.3%、91.7%、83.3%,感染强度分别为432(1~687)、344(1~986)、419(1~1 997)、385(1~1 966)条/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虫 区系调查 绵羊 泽库
下载PDF
高原地区捕食线虫性真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洪波 张春霞 +2 位作者 孙亚丽 多杰才旦 康明 《湖北畜牧兽医》 2013年第11期5-8,共4页
对祁连县所采土壤中分离得到的少孢节丛孢菌(Arthrobotrys oligospora)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所获菌用革兰氏染色、瑞特染色均能很好着色;其分生孢子对高温敏感,对低温耐受性强,对抗生素耐受性强。研究结果为开发高效稳定的... 对祁连县所采土壤中分离得到的少孢节丛孢菌(Arthrobotrys oligospora)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所获菌用革兰氏染色、瑞特染色均能很好着色;其分生孢子对高温敏感,对低温耐受性强,对抗生素耐受性强。研究结果为开发高效稳定的生物杀线虫制剂打下理论基础,为该菌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地区 捕食线虫性真菌 生物学特性 寄生虫
下载PDF
氢溴酸槟榔碱驱除犬绦虫的田间试验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春花 蔡进忠 +2 位作者 三木腾 李长云 马生潮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0年第3期3-4,共2页
利用氢溴酸槟榔碱按5、7.5mg/kg体重剂量进行了驱除犬绦虫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5mg/kg剂量一次投药后的下泄率和呕吐率分别为58.8%和5.9%,无反应率为41.2%;7.5mg/kg剂量的下泄率和呕吐率均为62.5%,无反应率为37.5%。犬绦虫感染率为50%... 利用氢溴酸槟榔碱按5、7.5mg/kg体重剂量进行了驱除犬绦虫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5mg/kg剂量一次投药后的下泄率和呕吐率分别为58.8%和5.9%,无反应率为41.2%;7.5mg/kg剂量的下泄率和呕吐率均为62.5%,无反应率为37.5%。犬绦虫感染率为50%,其中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率为25%,感染强度为0~893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溴酸槟榔碱 绦虫
下载PDF
中药硼砂对家兔血常规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翟卫红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8年第1期36-39,共4页
关键词 传统中药 硼砂 血常规 家兔 四硼酸钠 生殖毒性 药理作用 脏器重量
下载PDF
高原地区捕食线虫性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7
作者 张洪波 张春霞 +2 位作者 孙亚丽 多杰才旦 康明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22-224,共3页
采用玉米琼脂粉培养基对祁连县、共和县和泽库县4个地区的不同土壤样品进行捕食线虫性真菌的分离,并利用藏绵羊马歇尔线虫第3期幼虫诱导真菌捕食器官的产生。结果表明,从祁连县土壤样品中分离到1株捕食线虫性真菌,根据菌丝及捕食器官的... 采用玉米琼脂粉培养基对祁连县、共和县和泽库县4个地区的不同土壤样品进行捕食线虫性真菌的分离,并利用藏绵羊马歇尔线虫第3期幼虫诱导真菌捕食器官的产生。结果表明,从祁连县土壤样品中分离到1株捕食线虫性真菌,根据菌丝及捕食器官的形态特征,鉴定为少孢节丛孢菌(Arthrobotrys oligospo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地区 捕食线虫性真菌 分离鉴定
下载PDF
治疗奶牛生产瘫痪应注意首次用钙量
8
作者 王永科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47-148,共2页
关键词 治疗效果 生产瘫痪 钙量 奶牛 代谢性疾病 静脉注射 分娩后 钙浓度
下载PDF
犊牛髂内动脉畸形致自体中毒死亡一例
9
作者 翟卫红 马富春 郑智远 《中兽医学杂志》 2008年第1期25-25,共1页
关键词 中毒死亡 犊牛 自体 畸形 动脉 自繁自养 消化不良 对症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