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肢长管状骨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的相关因素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许春林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9期619-620,共2页
目的探讨引起下肢长管状骨术后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相关因素。方法选择下肢长管状骨骨折不愈合与延迟愈合患者42例作为观察组,按照1∶2比例选择84例同期正常愈合的下肢长管状骨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相关因素上的等差异。结果观... 目的探讨引起下肢长管状骨术后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相关因素。方法选择下肢长管状骨骨折不愈合与延迟愈合患者42例作为观察组,按照1∶2比例选择84例同期正常愈合的下肢长管状骨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相关因素上的等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60岁47.61%、手术操作不当40.48%、合并感染45.24%、内固定不妥33.33%高于对照组的28.57%、8.33%、7.14%、5.95%(P<0.05),为引起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的相关因素。结论骨折愈合是一个自然机体修复过程,多种因素影响骨折修复的正常进行,对感染者开放性骨折应彻底清创,辨证地应用动静的治疗原则对待复位、固定、功能锻炼这三个主要治疗环节避免或减少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长管状骨 延迟愈合 不愈合 影响因素 预防措施
下载PDF
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2
作者 许春林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27期517-518,共2页
目的探讨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2月60例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切口长度8~13cm,平均(8.78±1.11)cm;手术时间87~120min,平均(95.23±5.23)min;单侧髋关... 目的探讨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2月60例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切口长度8~13cm,平均(8.78±1.11)cm;手术时间87~120min,平均(95.23±5.23)min;单侧髋关节置换术中出血量220~340mL,平均(248.56±22.67)mL,双侧髋关节置换术中出血量为410~640mL,平均(452.42±35.87)mL;输血4例(6.67%,4/60);住院9~22d,平均(14.43±3.38)d;术后早期X线片显示假体匹配良好;术后3个月随访髋关节Harris评分(88.78±5.69)。结论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是治疗髋部疾病,解除髋部疼痛以及改善关节功能的有效治疗手段,与传统术式相比有较多优点,但需要注意掌握适应证,术前仔细检,术中正确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临床效果
下载PDF
骨筋膜室综合征诊断及外科治疗——附28例报告 被引量:2
3
作者 许春林 《青海医药杂志》 2013年第2期23-24,共2页
目的:探讨骨筋膜室综合征诊断及治疗体会。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28例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生部位小腿17例,足2例,前臂6例,手3例;伤后至发生时间(2~3)小时,患肢持续性剧痛,肿胀明显,皮肤张力大,有绷紧感,主动活动进行性减弱... 目的:探讨骨筋膜室综合征诊断及治疗体会。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28例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生部位小腿17例,足2例,前臂6例,手3例;伤后至发生时间(2~3)小时,患肢持续性剧痛,肿胀明显,皮肤张力大,有绷紧感,主动活动进行性减弱或消失,被动牵拉痛明显。结果:23例行筋膜切开减压术,4例予保守治疗,1例行截肢术。均治愈出院,2例并伤口感染,随访(1.89±0.56)年,无肢体功能障碍及骨不愈合。结论: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不一,早期诊断、早期彻底筋膜室切开减压是最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筋膜室综合征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