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工作创新研究——以青海省城市民族与宗教工作为个案的调查与研究
1
作者 韩官却加 《中国边疆民族研究》 2014年第1期255-266,共12页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居民中的民族成分和民族人口数量逐年增多,多民族、多宗教现象日渐突出;又因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的不同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各民族群众间经济社会交往活动日益频繁,彼...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居民中的民族成分和民族人口数量逐年增多,多民族、多宗教现象日渐突出;又因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的不同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各民族群众间经济社会交往活动日益频繁,彼此间的相互摩擦与矛盾也随之增多。只要我们充分认识城市民族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重要性,不断创新城市民族工作思路与方法,才能更好地把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上来,才能更好地实现各民族的和睦相处与共同繁荣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民族工作 城市化进程 创新研究 宗教工作 青海省 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调查 个案
下载PDF
山神与拱北:藏传佛教与伊斯兰教的和谐共存——青海省循化县阿尼夏吾山神的人类学解读 被引量:1
2
作者 夏吾交巴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86-91,共6页
藏传佛教与伊斯兰教在青海一带的传播过程中,经过几百年的相互交往和交流,形成具有多元、多样性的特殊文化,成为民族地区和谐共存的社会基础。在其文化环境下,"阿尼夏吾山神""岩古录拱北"分别作为藏传佛教和伊斯兰... 藏传佛教与伊斯兰教在青海一带的传播过程中,经过几百年的相互交往和交流,形成具有多元、多样性的特殊文化,成为民族地区和谐共存的社会基础。在其文化环境下,"阿尼夏吾山神""岩古录拱北"分别作为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特定的文化符号,是藏传佛教徒与伊斯兰教徒共同创造和共同信仰的圣地,并形成了"隐形"的对话机制,成为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典范,对社会整合和和谐共存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吾山神 拱北 和谐共存
下载PDF
各美其美 多元共生 和谐发展——青海民族文化发展的几点认识 被引量:3
3
作者 关桂霞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12年第4期90-94,共5页
青海民族文化的多元共融,既是民族发展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的基础。本文依据《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精神,就青海民族文化发展的有关问题提出了个人粗浅的认识。
关键词 青海 民族文化 多元共生 和谐发展
下载PDF
青海民族发展进步实证分析
4
作者 关桂霞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10年第5期78-82,共5页
当代中国,民族众多,地区差异明显。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是党和政府十分关注并致力于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以青海为例,对民族发展进步事业进行实证分析,旨在在区域性与民族性中诠释各民族发展进步的共通性与时代性。
关键词 青海 民族发展 实证分析
下载PDF
青海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建设论析
5
作者 赵英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40-43,共4页
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向来是青海政治建构的重要指标体系,且历来通过党和政府的政策保障与价值导向予以强化。青海省委作出的关于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的战略抉择,为全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促进族际和睦与社会长治久安提出了全新的时... 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向来是青海政治建构的重要指标体系,且历来通过党和政府的政策保障与价值导向予以强化。青海省委作出的关于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的战略抉择,为全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促进族际和睦与社会长治久安提出了全新的时代命题。我们既要承继历史,更要关照现实,既要看到创建先进区的有利条件,更要审视和反思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挑战,唯有此,创建先进区的目标才能早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 民族团结进步 先进区
下载PDF
新时代铸牢青海藏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刍议
6
作者 赵英 《青藏高原论坛》 2020年第1期18-26,共9页
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并一再重申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沉着应对,也是对我国民族工作实践的反思与升华。青海藏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全国藏区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青海省在藏区治理等... 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并一再重申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沉着应对,也是对我国民族工作实践的反思与升华。青海藏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全国藏区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青海省在藏区治理等方面先行先试,为熔铸藏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了"青海智慧""青海经验"。但作为区位复杂与特殊区域、思想价值环境单一与多元交织区域、社会转型与风险并存区域,青海藏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依然面临不少挑战。本文通过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铸牢青海藏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条件与现实基础、铸牢青海藏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面临的挑战,以及今后的实践着力点等核心问题的梳理,对新时代铸牢藏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了一定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青海藏区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宗教学视阈下的藏族山神祭祀仪式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索南旺杰 阿旺(图) 《西藏艺术研究》 2008年第1期80-83,共4页
在藏语语境的当中“祭祀”基本由“ ”等几类词达意,其核心字是“ ”,因其有着两层意义上的概念阐释,故对于“ ”的概念界定就很难做综述概定,这两层意义分别是空性意念上的无上供奉和现实有形的实体献祭。但从中文字面... 在藏语语境的当中“祭祀”基本由“ ”等几类词达意,其核心字是“ ”,因其有着两层意义上的概念阐释,故对于“ ”的概念界定就很难做综述概定,这两层意义分别是空性意念上的无上供奉和现实有形的实体献祭。但从中文字面意义上去分析“祭祀”两字可以看出“祭祀”两字乃是会意字甲骨文字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祭祀仪式 宗教学 山神 藏族 视阈 字面意义 甲骨文 会意字
下载PDF
论年麦西饶坚赞之中观二谛学说
8
作者 尕藏扎西 《攀登(藏文版)》 2024年第3期44-55,共12页
苯教中观学派诸先贤的中观学说均受印度佛教哲学的影响,年麦西饶坚赞作为佛苯融合的有力推动者,其学说尤其深受印度佛教中观哲学之影响。年麦大师承袭苯教既有传统和旧说,充分吸收《解乘》《苯门明辨》《中论二谛典籍》之内容,并将之与... 苯教中观学派诸先贤的中观学说均受印度佛教哲学的影响,年麦西饶坚赞作为佛苯融合的有力推动者,其学说尤其深受印度佛教中观哲学之影响。年麦大师承袭苯教既有传统和旧说,充分吸收《解乘》《苯门明辨》《中论二谛典籍》之内容,并将之与印度佛学家月称、寂护、智藏等的中观学说做对比参照,补阙苯教中观哲学在理论层面的不足。通过年麦大师的理论建构,苯教趋于理论化、哲理化、制度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为佛苯融合乃至藏文化的整合起到较大的作用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麦西饶坚赞 中观 二谛 梅敦西饶威色
下载PDF
宗教事务社会管理问题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索南旺杰 关桂霞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13年第2期121-125,共5页
宗教事务社会管理,是政府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建设的重要抓手。本文从宗教事务社会管理的时代背景和重大意义入手,讨论了当前宗教事务社会管理方面的相关认知,提出了加强宗教事务社会管理的可能路径。
关键词 宗教事务 社会管理 理论认知 实践路径
下载PDF
青海藏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多元化模式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关桂霞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18年第1期24-30,共7页
文章在阐述青海藏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价值目标的基础上,提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多元化模式设想:一是政府主导下的"主体共治"型模式,主要讲不同层级责任主体在体现政府"主导"时,通盘考虑利益与成本公平分... 文章在阐述青海藏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价值目标的基础上,提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多元化模式设想:一是政府主导下的"主体共治"型模式,主要讲不同层级责任主体在体现政府"主导"时,通盘考虑利益与成本公平分配以及权责边界;二是市场主导下的"合作共治"型模式,"政府并不保证提供公共产品,政府只能保证公共产品被提供";三是民间主导下的"契约化共治"型模式,在社会治理框架下,生产方、供给方、消费方形成公共文化从生产到分配、到消费的一种契约交易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藏区 公共文化 多元化 供给模式
下载PDF
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关桂霞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4年第1期33-37,共5页
民族关系是指以民族因素为特征的社会关系,是各民族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上的交往联系状态,主要包括民族经济关系、民族政治关系和民族文化关系、民族社会关系等。本文结合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围绕"巩固和发... 民族关系是指以民族因素为特征的社会关系,是各民族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上的交往联系状态,主要包括民族经济关系、民族政治关系和民族文化关系、民族社会关系等。本文结合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围绕"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相关问题谈点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本质特征 发展格局与主题 价值目标
下载PDF
青海蒙古族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2
作者 韩官却加 《中国边疆民族研究》 2013年第1期271-289,共19页
青海蒙古族生活在青藏高原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人口发展缓慢,现有近10万人口,主要分布在海西、海北、黄南、海南、海东等地区。对青海蒙古族的历史,虽然汉藏文史藉中多有记载,但进行具体的研究,则起步较... 青海蒙古族生活在青藏高原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人口发展缓慢,现有近10万人口,主要分布在海西、海北、黄南、海南、海东等地区。对青海蒙古族的历史,虽然汉藏文史藉中多有记载,但进行具体的研究,则起步较晚,成果不多。新中国成立前在国内报刊上发表的有关青海蒙古族的文章,仅有寥寥20余篇。建国初期,国家组织专门的调查组,在对全国少数民族进行调查的同时,也对青海蒙古族进行了系统的社会历史调查与研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有志于青海蒙古研究的队伍不断壮大,大量资料不断挖掘整理出版,研究领域在扩大,研究内容在加深,形成了一大批新的成果。文章主要就国内青海蒙古族研究的成果进行了一些梳理和整理,包括学术研究领域的各方面,以便使研究者尽可能较全面了解青海蒙古族研究的基本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蒙古族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历史调查 综述 人口发展 整理出版 新中国成立 青藏高原
下载PDF
论青海藏区公共文化产品特质及功能
13
作者 索南旺杰 关桂霞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17年第2期41-46,共6页
在国家文化发展方针引领下,青海藏族聚居区公共文化产品既体现出国家一般公共文化的内在特质,又彰显出文化发展的个性,正是这两者的有机结合,不断生成公共文化的正功能。青海藏区公共文化产品特质,其实就是对国家公共文化产品一般性特... 在国家文化发展方针引领下,青海藏族聚居区公共文化产品既体现出国家一般公共文化的内在特质,又彰显出文化发展的个性,正是这两者的有机结合,不断生成公共文化的正功能。青海藏区公共文化产品特质,其实就是对国家公共文化产品一般性特质在该区域表现出的另一种特殊状态的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藏区 公共文化产品 特质 功能
下载PDF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明忠 《青海教育》 2023年第1期21-22,共2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这一重要论述高度凝练了2021年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这一重要论述高度凝练了2021年8月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坚持和完善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党的民族工作 解决民族问题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 正确道路
下载PDF
实现中国梦进程中民族团结工作的重点
15
作者 何启林 关桂霞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4年第5期24-27,共4页
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就是中华民族遭受屈辱与苦难的写照。无数仁人志士,为寻求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抛头颅,洒热血,而真正把中华民族带上实现"中国梦"的人间正道... 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就是中华民族遭受屈辱与苦难的写照。无数仁人志士,为寻求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抛头颅,洒热血,而真正把中华民族带上实现"中国梦"的人间正道的,是中国共产党人。"中国梦"承载了中华民族从饱受屈辱到赢得独立解放的"苦难辉煌",承载了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艰辛探索的宏伟实践,今天,"中国梦"是实现各民族大团结的精神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梦 民族大团结 精神力量 工作重点
下载PDF
中国特色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6
作者 关桂霞 赵英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3年第3期24-27,共4页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内容。作为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纲领,它形成、确立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中国化的实践过程。中国特色民族区域自治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从理论和实践层...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内容。作为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纲领,它形成、确立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中国化的实践过程。中国特色民族区域自治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体现出四大特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坚持中国特色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动摇,坚持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制度和道路不动摇。只有这样,民族区域自治才可能在不断完善的基础上走的更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民族区域自治 坚持完善
下载PDF
青海湖祭海仪式及神话流变
17
作者 尕藏扎西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0-87,共8页
青海湖地区民间祭海仪式的纵向流变与该地区民族宗教结构的变迁息息相关,从驻牧于青海湖的古羌人到吐谷浑,再到吐蕃和蒙古部落,祭海仪式的“符号”和“象征”均有所变化,但其深层结构未出现大的变动。关于青海湖起源的神话在环湖诸部族... 青海湖地区民间祭海仪式的纵向流变与该地区民族宗教结构的变迁息息相关,从驻牧于青海湖的古羌人到吐谷浑,再到吐蕃和蒙古部落,祭海仪式的“符号”和“象征”均有所变化,但其深层结构未出现大的变动。关于青海湖起源的神话在环湖诸部族间通过“符号复刻”而得以传承,其与祭海仪式构成互为表里、相伴而生的关系,从而为后者提供合法性。清中央政府于“青海之乱”后介入祭海仪式,官方仪式遂成为独立于民间仪式的另一支祭海传统脉络,这两种仪式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并行共存、相互映衬,构成了丰富多元的“复合性”祭海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 祭海 神话 复刻符号
下载PDF
藏传佛教寺院内部管理制度形成与发展历史研究
18
作者 夏吾交巴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20年第3期160-165,共6页
藏传佛教寺院内部管理制度是藏传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制度以佛教戒律为基础,形成于吐蕃时期,成熟于萨迦政权时期,并在噶丹颇章时期得到发展。在我国历代社会形态中,藏传佛教寺院通过不同的方式一直与社会相适应,对藏传佛教寺院... 藏传佛教寺院内部管理制度是藏传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制度以佛教戒律为基础,形成于吐蕃时期,成熟于萨迦政权时期,并在噶丹颇章时期得到发展。在我国历代社会形态中,藏传佛教寺院通过不同的方式一直与社会相适应,对藏传佛教寺院本身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对我国边疆稳定和民族团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传佛教 寺院内部管理制度 寺院管理 寺规
下载PDF
党的百年宗教政策探索史述略
19
作者 尕藏扎西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藏文版)》 2021年第2期1-12,共12页
一部党的宗教政策探索史,即是一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中国诸宗教的实际及时代特征相结合的实践历史。在此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历届中央领导集体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卓越的政治智慧,与时俱进、守正创新,不断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探... 一部党的宗教政策探索史,即是一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中国诸宗教的实际及时代特征相结合的实践历史。在此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历届中央领导集体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卓越的政治智慧,与时俱进、守正创新,不断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探索出了符合中国宗教实际、满足革命和建设需要的宗教政策,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宗教政策 演进
下载PDF
共议两路传奇共话“两路”精神
20
作者 梅朵 格勒 +10 位作者 土登彭措 泽仁吉美 詹恂 拉加当周 郭瑞敏 慕晓峰 李俊 马玺才 马婧杰 王健 关丙胜 《中国西藏》 2024年第4期44-47,共4页
近日,传承弘扬“两路”精神暨交通变迁与青藏高原现代化研讨会分别在四川成都和青海西宁举行。研讨会现场,专家学者们相聚一堂,共同就传承红色基因、讲好新时代涉藏故事、进一步阐释“两路”精神的时代价值等主题深入交流、碰撞思想、... 近日,传承弘扬“两路”精神暨交通变迁与青藏高原现代化研讨会分别在四川成都和青海西宁举行。研讨会现场,专家学者们相聚一堂,共同就传承红色基因、讲好新时代涉藏故事、进一步阐释“两路”精神的时代价值等主题深入交流、碰撞思想、汇聚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承弘扬 青海西宁 红色基因 四川成都 共议 现代化 研讨会 青藏高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